出版时间:2000-08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波德莱尔 页数:160 译者:郑克鲁
Tag标签:无
前言
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法国诗歌乃至欧美诗坛上的地位是划时代的,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恶之花》(1857)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描写丑和丑恶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认为丑中有美。与浪漫派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他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波德莱尔在描绘人的精神状态时往往运用丑恶的意象。以《忧郁之四》为例,诗中出现的意象全部是丑的:锅盖、黑光、潮湿的牢狱、胆怯的蝙蝠、腐烂的天花板、铁窗护条、卑污的蜘蛛、蛛网、游荡的鬼怪、长列柩车,黑旗。这些令人恶心的、丑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纷至沓来,充塞全诗,它们显示了“精神的骚动”。总之,波德莱尔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在美学上具有创新意义。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创新之二在于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在诗歌中表现青年的这种心态,是别开生面的。浪漫派诗歌表现爱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独、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层意识方面仅仅是开始。波德莱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理解忧郁,他认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忧郁是《恶之花》要表达的最强音。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几大部分诗歌。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运动的先驱,现代派的鼻祖。波德莱尔出生在巴黎,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幼年饱受孤独和忧愁之苦。青年时代生活放荡,将父亲留下的遗产挥霍一空。后迫于经济压力,开始创作,并翻译了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一些作品。1857年,发表诗集《恶之花》,但受到当局的起诉,被勒令删除6首。1864年,波德莱尔到比利时作巡回演讲。1866年回国,翌年病逝于巴黎。波德莱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恶之花》成为法国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也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的诗集。
书籍目录
《恶之花》序 致读者忧郁与理想 祝福 信天翁 飞天 通感 灯塔 患病的诗神 唯利是图的诗神 坏修士 大敌 恶运 前生 漫游四方的波希米亚人 人与海 地狱里的堂璜 美 美的赞歌 异国的芬芳 秀发 27 起舞的蛇 腐尸 吸血鬼 死后的悔恨 猫 阳台 全部 42 活火炬 通功 黄昏的和声 香水瓶 毒药 猫 美丽的船 邀游 秋之歌 下午之歌 忧愁与漂泊 猫 猫头鹰 烟斗 音乐 破钟 忧郁之一 忧郁之二 忧郁之三 忧郁之四 自惩者 时钟巴黎风光 赠给一个红发女乞丐 天鹅 七个老头 小老太婆 盲人 赌博 巴黎的梦 黎明酒 酒魂 拾荒者的酒 情侣的酒恶之花 被害的女人 基西拉岛之游 爱神和颅骨叛逆 圣彼得的否认 献给撒旦的连祷死亡 情侣之死 穷人之死 艺术家之死 一天的结束 怪人之梦 旅行增补诗 反抗者 静思 深渊 累斯博斯 忘川 献给过分快活的女子 首饰 喷泉 赞歌
章节摘录
这如潮的诅咒天主怎样应付?每天骂声升向他亲爱的天神。他好像一个塞满酒肉的暴君,在轻轻而可怕的骂声中睡熟。殉教者和死囚的呜咽哭泣,无疑是使他陶醉的交响乐,虽然他们要为快乐付出鲜血,上天却一点不感到称心满意!——啊!耶稣,你可记得那座橄榄园?当卑劣的刽子手在你肉体敲钉,天上那一位闻声不免笑盈盈,你跪在地上祈祷,纯朴而简单,当你看到那一帮看守和厨子乱吐唾沫,亵渎你的无上神明,当你感到荆冠的刺深深戳进你那无限仁慈活跃的脑子里;当你遍体鳞伤,可怕的体重拉长你张开的双臂,你的血和汗从你煞白的额角流下你的脸,当你像靶子一样,被拖出示众,你可想起那些辉煌美好的日子,那时,你来到要履行永远的诺言,你骑上温驯的驴子,缓步向前,道路铺满了无数鲜花和树枝。那时,你的心充满希望和勇气,你挥起臂膀鞭打卑劣的商人,你终于成了主宰?你可会后悔,它比长枪更早扎进你的肚里?——当然,至于我,我会满意地摆脱行动与梦想不相一致的人世;但愿我能使用剑,又被剑杀死!圣彼得否认了耶稣……他做得不错!
编辑推荐
《波德莱尔诗歌精选》:诗人的签名,诗人的肖像,无限的遐思,永远的珍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