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乐趣

出版时间:1996年11月第一版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小波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维的乐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网络世界上多了之后,每次遇到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人,总想了解关于他的更多。甚至更进一步的,心想现实生活里能认识这样一个人就好了,听他彻夜长谈。
      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人。我巴着眼盼能与他相识。就像武侠书里,听隔桌能人异士高谈阔论,便忍不住大声应和,两人拼坐到一张桌上,说到兴起,指尖蘸水,洋洋洒洒,在桌上写写画画。要是更有缘的,便择个良日,结拜为兄弟。
      
      我经常忍不住会想,要是王小波命够长,或者索性他生在今日世间,会是如何一番场景?思索很久,原谅我用悲观态度描述:
      运气好的,他被人们与其他公知归类并列,尽管他们并非一路人。王小波发言时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便走了火。当人们发现他只是一个程序员,天天讲些黄色段子时,便会有些浅薄的人支持他,让他多讲些与性有关的内容,没人再关注隐藏在话语背后的真知灼见。
      他大声呼吁他人做一个理性的人,人们却会给他扣帽子,“段子手”,“广告狗”,“五毛”,“美分”,诸如此类。每个人眼里,王小波戴着不同的帽子,他在网上被人们骂的狗血喷头,戾气横行。唯独没人觉得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再简单些,一个有趣的人,一切真是荒诞极了。
      运气不好的,会有人觉得王小波说话俏皮,不怀好意。这群人不喜欢王小波,会使劲造各种谣,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我又假想了一下,要是以王小波真正的出生年代做基准,他出生在上一个年代会如何?
      结果更不敢想。那是一个烽烟四起,教授学者人人自保不及的年代。普罗大众的理智被所谓热血占领,谁的人多声高,谁便有理。我很好奇王小波面对这种情况,他会如何做。他够聪明,也许会明哲保身,逃过一劫。更多的可能,他会跳出来呼喊理性。
      红小鬼们正愁没人可批,此时竟然有个人跳出来,高喊自己是知识分子。于他们而言,情形简直再好不过——后面的剧情不必我再多说。
      这么想来,王小波似乎没生早,也没生晚,似乎正好生在了,最适合他的年代。
      
      我妈50多岁了,时常会想起20多年前那场学生的活动。她说那时候的人心真是好,交通瘫了,照样想尽办法去工作上班,言语里满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我和一些人聊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和我妈类似的情节,永远期待活在上个时代,认为上个时代永远是最好的,即使实际上那个时代寸草不生。
      某种程度上,这种情节让我更加怀念王小波。我会忍不住想上个时代里的王小波,他所处的环境:人们可以发言,而不用被贴上各种标签。人们关注你所说的是什么,而非你是谁。
      
      读多了王小波,会发现他反复呼吁如下之类的词:
      思考/思维;
      理性;
      知识分子;
      有趣;
      
      回头看我们这个时代,有科技,有信息,有各色王小波时代所没有的东西。可惟独把他几十年前所提倡的东西,抛之以万里之外——
      我们不愿意思考,只想看140个字;
      我们会为了观点不同而泼对方脏水;
      我们把低俗误以为有趣;
      我们会砍医生,因为他们没把人救活;
      
      
      这么一想,我倒情愿王小波英年早逝,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配不上他。也许下个时代的后人,会怀念这个时代的我们。但我想,他们会怀念,绝不会因为以上东西。
      
      ——而这,就是我之所以怀念上个时代的原因。
  •     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的封皮已经破了,一翻掉出来一个书签,仔细一看,是封底的一半。。。还好在火车上没把另一半也给做成书签。。。
      之前只看过他的小说,每次都会傻乎乎地被他逗乐,看他在书里编啊扯啊那些正经不正经的,只觉得这个大叔就是在卖萌还是咋地,好玩儿的很。思维的乐趣都是收录的一些杂文,很多算是时评了吧。稍微不那么扯了,要认认真真跟人争辩讲道理了,言语挺诚恳的,意思都是那种你自己爱怎么想怎么做是自己的事儿,但是强迫别人也那么想那么做就没什么道理了嘛,又不是杀人放火影响治安的罪犯。。
      看完有一阵子了,印象也有一些模糊,但是看书时候的快乐感受还是依旧,手动点赞。
      
      
  •      不是什么评论,只是一点读后感。
       收入这本书的多是作者1994—1997年间发表于《东方》、《读书》、《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的专栏文章。文章题目看来驳杂,内容却贯通,像是作者对那些发了癔症或扬尘舞蹈或喋喋不休的人实在看不下去,嘴上嘟囔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虽无奈却赤诚地来讲些道理。这本书从始至终,反反复复,说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以理性地思考还原智慧的力量。而他抵达主题的方式,正如以一座高山为目标,有时从西南方向攀向险峰,有时依一条羊肠小道缓步前行,有时则空降直达目的地。在这些过程中,文革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在他及他一代人身上留下了太深刻的烙印,反思文革、肃清余绪在他好像是一项使命。
       读这本书帮我解答了何为读书学习的意义:“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获得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没有思想的乐趣、内心的充实,只能“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书里的举例是家常的,用浅显的话语讲述遗失已久的常识及道理,我想他最想唤起的就是一般大众的理智,去“认真地思索,真诚地明辨是非”。读这本书我也得到了直接的“读书的乐趣”,见识了小波式的黑色幽默,比如他说知识分子的批判火力,“对两类人最为猛烈:一类是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另一类是踩着地雷断了腿的同类。这道理很明白——别人咱也惹不起啊。”“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中国的知识分子后一样向来比较出色。”
       在读到下面两段话时我深受感动,记在这里: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间。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我虽明白事理晚,速度慢,至今不过在起跑线附近,但好在已经起步,我希望自己至少不逊于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爱平等,爱自由,爱智慧。
         
         
      
  •     官方的道德,经常是违反人性的。极端如董存瑞、邱少云、赖宁一类,违反人性自不必多言,中庸一些比如奉献、自我牺牲,再被广泛接受的比如尊敬权威,这些道德,或多或少,都违反者部分人性。
      
      然而,在官方塑造的价值体系中浸泡多年,我们并不自知,因此经常拿道德当尺度,品头论足,甚至拿它当尚方宝剑、绝对的真理,互相杀伐。比如范跑跑就是受害者。
      
      范跑跑的不聪明,在于天真。在民众嘲笑范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想过在以官方道德为尺度的国度中,只要你争取自己的权益,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夫唾弃的范跑跑。
      
      对于“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道德观,王小波非常不以为然。并以笔为刀,讲着笑话就把那套甲壳剥落得一干二净。
      
      感谢王小波,能将这个关于道德的真正启蒙进行得如此有趣。
      
      顺便一提马志海。曾经很喜欢他在微博上的发言,觉得他的微博有一股话邪理正的有趣劲。不过现在却不同意他过多要求平头百姓检查自己道德的观点。那样简直是自我阉割。
      
  •     界内一致认为《思维的乐趣》这本书王小波写得有趣,可读性高。但私以为,对于接受官方传统宣教的人 ,特别是接受传统宣教的,对那个年代不了解的人,要阅读这本书,门槛依然存在。
      
      首先,《思维的乐趣》是一本与官方传统宣教意见相左的书。接受官方道德宣教长久的思维已经固化,对王在文中的意见理解起来会有困难。以价值判断为例,在长久以来的宣教下,我们已经产生习惯用价值判断思维来看待周遭事物。微博上,人们对郭敬明的《小时代》电影的态度就是典型例子。
      
      其次,是王小波文字本身的特点。他的文字有多反讽、多暗语、点到不点破的风格。在思辨性强的杂文中,这些风格会造成阅读困难。不过他的文字之所以这样,无非一是为了追求有趣,其二是因为官方话语目田有限,太多事情王不能明说。
      
      再次,是讨论议题造成的。王讨论的内容,很多是那个年代的事物,了解的人不多。阅读起来就更加麻烦。
      
      另外议题方面,现在真不敢兴趣。或许以后会回来重读这本书。
      
      
      阅读笔记:
      1.在欧美,牙医、工程师并不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真正知识分子是批评社会的。前者只是专业人员。 (就是说,知识分子都是不招人喜欢的。)
      
  •     自己要先做出模样,做出乐趣,再去管别人。
      求学,受教,攒到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
      王小波写的文章基本都是自己的观点,很少不断地引用别人的想法。思维比较理性,语言转折也比较多
      
      自己要先做出模样,做出乐趣,再去管别人。
      求学,受教,攒到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
      王小波写的文章基本都是自己的观点,很少不断地引用别人的想法。思维比较理性,语言转折也比较多
  •     很久没有读杂文了,偶尔读一本还是能发现很多乐趣的。
      
      王小波的粉丝群还是很庞大的,在读过黄金时代后,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疯狂的爱着王小波,但是在读过思维的乐趣之后,我开始理解了。聪明又有些痞子气,是多少女生的理想型。
      
      王小波是理工科出身,所以文章里没有很多书生的穷酸气,反倒多了些自我调侃的味道。而书中很多思辨的方式也是非常有乐趣的,能将很多大道理用诙谐的语言讲出来,让人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这么回事。
      
      
  •     我一直分不清一些东西:从小我接触的正面读物都暗示我们要正直善良---这些无非是让我们安分守己、规规矩矩---然后我变信以为真,可是现在我发现,社会好像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体制还不是很健全的国度,在这里,你善良就是傻,就会生活的艰难。这样我就想起了,学校里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有些手段你可以不玩,但是你必须要懂,这样别人跟你玩的时候,你才知道,也会让别人有所忌讳。当时年轻的我们嗤之以鼻,现在想想真是太幼稚。读完王小波的书就更加体会到他说了些实话:善良的人不会伟大的---当然某些圣贤除外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爱自由、平等和智慧。
  •     对于非小说外的散文杂文随笔诗歌,开始读的越来越慢。
      也越来越没有心得体会。
      但这本王小波《思维的乐趣》,因为有趣,所以老拿出来翻翻。
      
      这本书收录了94~96年间,王小波在《东方》《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杂志报刊上发表的杂文。谈谈沉默的大多数,说说知识分子与道德,谈谈智慧,说说科学。主题听起来虽然严肃,但内容却十分有趣。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好像怪味豆。有时候格格不入,有时候会对它腻味,但更多时候还是觉得它对生活的调剂刚刚好。
      
      《沉默的大多数》:
      “让我们来检查一下自己,看看疯不疯傻不傻?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可供检查自己之用: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话语圈总在说些不会遇到反驳的话。“
      
      ”照他来看,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在这世界上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
      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思维的乐趣》:
      “罗素: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人完全拒绝新奇。”
      
      王小波这篇说,我们真不能喜当“文革‘时期的军代表和道德教师。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原来福柯也是GAY。孤陋寡闻了又。)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他既不像远古的知识分子(孔孟、杨朱、墨子)那样建立道德体系,也不像现代欧美知识分子跨价值观的立论(价值中立),最爱干的是就是拿已有的价值体系来说人。”
      学界通病。
      
      《跳出手掌心》
      “很显然,现在在中国,文学不是一种超越现世超越人类的事业。我们评论它的标准,和三姑六婆评价身边发生琐事的标准,没有什么不同。”
      
      “有一种现象,
      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和科学的标准来审判,
      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
      
      《理想国与哲人王》
      (哲人王:即 柏拉图把建设理想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个道德高尚和哲学思想完备的完人身上。)
      
      在此篇里,王小波认为,平等地对话最重要。
      ”我不想把我的未来交给任何人,尤其是哲人王。“
      
      喜欢举例,爱援引西方经典作品,语言追求独特,加上反讽。嬉笑怒骂,追求人文自由,读起来还是挺过瘾的。
      但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有些逻辑也有故作高深之嫌。某些材料之间的联系更显得牵强,导致行文艰涩。
      个人看法,小波终究不是我的菜。
  •     之前看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感觉两本书里面有挺多文章是一样的,不过也好,好文章读多几遍还是有好处的。
      个人感觉王小波的特点就是能把别人装逼的地方毫不掩饰地说出来,就像一把剃刀,直指本质,因此看他的书总有一点快感,因为把掩饰的东西揭开总是令人有解密的愉悦的。
  •     一般认为,“读禁书”是“不亦快哉”的一件事情,举例论证可参照金圣叹评《水浒》、林黛玉读《西厢》、温斯顿读反动小册子——当然,在这个人民享有充分言论出版自由的现代国家,“禁书”成了过去式。因而,我们不妨从宽处理,把不合时宜的书算作“禁书”。
      
      同学聊天,谈到小波的书适合在危险隐秘的地方躲着看,譬如高中的语文课上。纯粹从应试的角度来讲,各大作文教参与文化作文以外的任何所谓“闲书”,都是不受欢迎的;自然地,小波的书以其“维多利亚时期地下文学的风格”,荣膺禁书榜单。幸好这年头,除了作为文艺青年装逼的谈资和文艺老青年怀旧的标本,小波的书已然淡出了大多数人的阅读视野,淹没在“文化大繁荣”的泡沫之中。这样,小波的书也不大可能被没收,与郭敬明文学一起沉没于语文老师的抽屉。
      
      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我对小波杂文的欣赏远不如对小说的热爱。坦率地说,我并曾因为小波的杂文而产生巨大的共鸣,他的一些观点,我也难以苟同。毕竟在这个时代,小波的杂文早已算不上惊世骇俗,很难说能给像我这样当代读者带来多大震动。再者说,现在网络上的暴戾言论早就漫天飞,戴高帽子上纲上线的文革手法,貌似随着时代的进步反而变本加厉。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小波所强调的“思维的乐趣”在这个时代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小波,常常会在他的作品中,通过精妙逻辑嘲讽(而非驳斥,因为驳斥往往意味着伪道学家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指责)社会中弥漫的成见或偏见。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玩世不恭的嘲讽或怀疑是建立在对一些价值的相信的基础之上,他并未如愤青一般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之中。
      
      王小波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看待问题时所报有自由主义的态度,在那个空间中,他抛开所谓“政治正确”的禁锢,用独立的思考取代教条的背诵。在8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他的活跃,无疑是沉闷夜空里一颗璀璨的明星。而星辰的光亮,便来自于王小波理性的思维、独立于体制的思考,以及他不时流露的充沛的幽默感。
      
      至于小说,在技术层面,王小波的反乌托邦著作几乎可以说是《1984》的中国式翻版;行文中的黑色幽默才是文章的亮点,不得不说,这些亮点未免有些喧宾夺主了。我更喜欢的,是他的《黄金时代》。这一方面是因为《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在手法最现实主义的著作,更符合我的口味;另一方面,让我欣赏的还有王小波在文本里美妙优雅的叙事,以及与之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性爱描写。其中的描写,它干净而明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淫秽;更确切的说,性爱描写,更像是人物与叙事的镜子,映射人物内心的参照。例如这句:“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磨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这一句是如此的具有诗意,隐约晕染了中国古典的诗意,以至于你很难把它与露骨的色情联系在一起。小波在描写文革时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时,并未刻意揭露时代的痛楚癫狂,而是超越了时代,从貌似琐屑的叙述中写出了知识分子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小波的书并没有什么高尚的立意与宏伟的叙事,他的琐屑与轻慢并没有给人类的灵魂带来任何好处——更确切地说,偏离了“主旋律”。在他们的文艺观里,文艺作品应当承载着种种宣传上的用途,至少应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文艺观极其的荒谬可笑。文艺作品存在的合理性,不应该仅仅靠其工具性而存在,一件优秀的作品,必然有其"for the sake of art"的一面。“主题先行”或者“主旋律”的概念,大多都属于对文艺的粗暴干涉,纯粹是政治力量强奸艺术的体现。王小波的作品,正如他本人年轻时所说,是“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他所做的,不过是给平淡单调的生活凭空添上了几笔,却与此同时,给受意识形态禁锢的当代文学赋予了勇气。
      
      小波的粉丝中,有很多人用这样的词来描述自己:”小波门下走狗“。若是直白的理解这句话,像是有人在将小波视作神明,或是将怀疑主义误以为犬儒主义而将后者奉为圭臬,果真如此,倒更像是对自由主义者王二的讽刺。倘若从另外角度理解,是出于对王小波自由主义精神的认同而认作门徒,倒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自嘲。在他们的心目中,王小波是一个端不起架子的异类知识分子,离群索居却不高深莫测,或许就是个胡同口摆摊说闲话的抠脚大汉,“大隐隐于市”,不过更洒脱勇敢些而已。
  •      王小波的杂文是讨人喜欢的,里面有趣味,也有思考,最特别的是充满着思维的乐趣。尽管是20年前杂文,所针对的“现状”也是20多年前,但是有许多旧事,现在仍充斥整个社会。
       比如花剌子模信使的情况应比90年代更多,失去良知的“滑头分子”不仅是报喜不报忧,变本加厉的比文中说的捏造事实更“捏造事实”。网络媒体的兴起也让群众看不出真相,网络水军可以遮盖住许多事实,也能捧起一个个不知道所谓的明星。
       比如东西方快乐观中说我们的文化重人,如今也变得越来越西化,越来越重物。这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王小波是已经无法思考了,只能留给我们深思。
       比如国学、比如文化热、比如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可见二十多年过去我们的时代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没有进步、改头换面的现象仍是随处可见,少了的,是如王小波一样去思考的人。
  •     王小波告诉我一个简单的事实:
      
      你是一个人 你有一个大脑 你应该思考 自由思考是种权利 也是一种乐趣
      
      我开始对旧有的观念进行再审视 对新来的观念保持高度的警惕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      王小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特立独行,放在20世纪90年代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可社会如绿皮车变高铁一样轰隆隆进入21世纪后,与他共鸣者似乎变少了。可能是曾经特立独行的思想已渐变成司空惯常,在众多高底线和无底线中显不出特别了。
      
       也可能是这书适合不满20岁时读,那会还是愤青,面子里子都热血沸腾,天天都愤世嫉俗、慷慨激昂,一过20,生活就好像转了个身,露出了正脸,每日的奔波和平常像浪花一样反复冲刷年轻莽撞的思想。所以现在看这本书呢,就不会强烈的赞同了。闲来没事,且作小憩,拿来翻两页,看到嘲讽处,笑笑,也就过了。看前半本时还算畅快,毕竟一个作者的作品,不管发表在哪,搜集整理成册后看到的也就是一个调调,后半本没有前面数片那种尖锐了,有点儿说理。
      
       好书,bad timing, 不对胃口,因而评价为“还行”,对现世人来说并不是“有用”的书,可以怡情。
      
      
      
      
  •     黑色幽默,整本书都是这一个基调。
      
      事实上我没有看完这一本书,只看了一半。这一半,每一章的评论都是用反讽的手法来讽刺一些国内的状况。也许是我没耐性,耐不住闷看不下去了;也许是我的爱国心大爆发,有些言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的;也许我就是他书中所说的那些盲目地信仰。
      
      反正看一半就将书还给朋友了。
      
  •     沉默的大多数依旧沉默,而且已经言轻声微。
      
      知识分子已经不再单纯,学术抄袭层出不穷。
      
      花剌子模信使越来越多,就连CCAV也成了其中一员。
      
      文化热不退,国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热爱极端体验,每个人都不得不被极端体验。
      
      百姓,洋人,官,三者关系依旧,百姓依旧是最底层的。
      
      吃苦变成乐,快乐观越来越奇葩。
      
      李银河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多年提交两会,无果。
      
      这个社会怎么了?
      
      二十多年前的现象,如今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尖锐。
      。。。。。。。。。。。
      
      如果王小波还活着。
      他会写出什么呢?
  •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要说出我的结论,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有害哲学的影响之下,孔孟程朱编出了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
      
      编程也好,解几何题也罢,一开始时,你总是很笨的。不用蒙师来打手板,也不用学官来打屁股,你自己心里知道:程序死在机器里,题也做不出来,不笨还能说是很聪明吗?后来程序能走通,题目也能做出来,不光有大便通畅之感,还感觉自己正在变得聪明---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渐地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
      
      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
      
      几年前,我刚刚走出沉默,写出了一本书,送给长者看。他不喜欢这本书,认为书不能这样写。照他看来,写书应该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当时我怀疑的不仅是说过亩产三十万斤粮、炸过精神原子弹的那个话语圈,而是一切话语圈子。
      
      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众所周知,他那一辈的学人,一辈子都留下一本书就不错。这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的彻底无味。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
      
      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来模样,做出来乐趣,再去管别人。
      
      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儒士的基本功是要背书,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
      
      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
      
      我认为中国文化对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
      
      认为人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
      
      在西方人看来,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
      
      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
      
      人为什么一定用一件错事来反对另一件错事呢?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我猜越是生活了无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
      
      
      
      
      
      
  •     看完这本书,很多内容都云里雾里,反正看过就算。
      
      沉默的大多数:话语即权利,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利既话语。
      所谓的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罗素:”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 。”我“认为:认真地思索,真诚的明辨是非,有这种态度,大概就可以算善良吧。
  •     这本书大致泛泛的读完了,王小波是崇尚理性与自由的人,由于他自己的个人经历,对这一点特别的看重。意识形态上的压迫会导致人不能称其为人,他们自己陷入一种群体的狂欢之中而不知,某些曾经当过红卫兵的人其实也不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这表现在后来的回忆中其实他们也不能理解自己当年为什么做出那么可怕的事情。
      突然想起荣格的一个概念,集体无意识是不是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呢?集权统治下的集体无意识往往会打压不同的声音。因此,我认为,思想的解放最终还需要体制的解放,一旦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多元的社会文化氛围,体制能够容忍有不同的声音存在,那我们的社会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专制都是不能泯灭人性的,可怕的。
      我喜欢这本书的书名,思考的乐趣是不言而喻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思考的力量,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管他呢,毕竟死后也不知道进的是地狱还是天堂,见的是玉皇大帝或是上帝。
  •     与期望的反差较大
      
      作者经常偷换概念,混淆逻辑。
      
      经常下没有根据的论断(“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引自《思维的乐趣》),对需要抨击的事物却躲躲闪闪(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决不可对善人放松警惕”——引自《思维的乐趣》——说了一整段逻辑不通的话,总结就一句:“不可轻信party。”)。
      
      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许多的观点都不敢与作者苟同。
      
      有些话语扭曲逻辑而不知是出于何意,是反讽吗?
      
      总之,感觉王小波的散文随笔一般,不知小说如何.....
      
      观点也许偏激,望有不通观点的可以指教
      
      
      
      
  •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才知道王小波,而且还是通过看一篇采访李银河的报道才间接了解的。后来尝试读过他的小说,不过恕我才疏学浅,他的小说我着实是没看下去,嬉笑谩骂间到底说的是什么呢,我不懂。既然小说看不懂的话,就试试杂文吧。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读的依然很困难。记得第一篇是《沉默的大多数》,蛮长的一篇文章读下来,对他想表达的东西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吧。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他说的那个不愿吞下同伴耳朵的人的事情了(忽然发觉怎么跟鲁迅常常提起的“吃人”有点像呢)。
      中间有很多篇文章涉及了当时的文化圈,中国文化,社会现象,读起来也蛮累的。其一是因为年代的距离,自己毕竟对作者所处的年代当时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的方式,思考的内容等等了解甚少,以致对文中想隐射的内容糊里糊涂。不过因为有些共性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所以在我读的一片朦胧之际,突然找到共鸣之时,阅读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比如在读到一篇有关东西方差异的文章中,提到西方人是想着如何用人力驾驭自然力,而我们却是想着如何用人力取代自然力。这一点是在比较了当下中西方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后依然可以得出的结论。文中还说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想着“大家活着就好,不管活得多么糟糕”,“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说来也巧,最近听到“只要活着就好”这句话的频率实在是有点高。记得过年的时候,父辈亲戚们聊天的时候,一人提出这个观点后,大家都表示赞同。上一周,宿舍里的同学听闻一个高中女生自杀的消息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当时,我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我怕此言一出,定当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同样在此我也沉默吧,理由是一样的。
       又比如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说法,“人遇到了不幸的事情就应该悲伤,哪有一天到晚傻呵呵傻笑的。一个人的快乐与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记得自己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被人说了,说应该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致很长一段时间让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以后变成一个心如止水的人。可现在越发觉的与其说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倒不如说是心力交瘁后的一种对世事漠然的态度。那又何尝是一件好事啊。既然我们有感知快乐的能力,也有感受悲伤的能力。那为什么只要快乐,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呢?压抑就是快乐吗?还是该哭哭,该笑笑,血性一点的活着更好吧。
       就这么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着,慢慢的也看出了味道。文章无处不透出王小波的睿智犀利。越看引起的共鸣越多,越看引起的思考越多。就像书名《思维的乐趣》一样,那份乐趣让我一口气把后半本看完了。有几篇算是颠覆了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关于崇高,他说“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就无所不在。”平时我们对于一些大口号真的是入耳不入心,没怎么当真过,但也从没想过那些是不是对的。而这句话简直是当头棒喝,透彻!在书中王小波的自我坦陈也是很有特色的,他说“比起世界上的任何人,我最想提升的人就是自己”,他也坦白的承认“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这样直白真实的话,恐怕大家只会在心里想想,或者对自己都不肯承认吧,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些类似舍己为人之类的仁义道德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有谁敢把它这样坦白的交待出来呢?就是喜欢这样的真实透彻。
       真希望王小波还在世啊,如此便可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当下的,如此便可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笑呵呵的犯傻呢!
      
  •     一、国学:国学是什么?国学无非是孔孟之道,君臣纲常,修身养德,真的不足以让一个人花那么大力气去学,去大力探索,不值。人家美国没有学习国学,也没见人家道德多么败坏。深感同意。有时间,多去研究研究音乐、艺术、体育、文化,多参加参加社会活动,都比研究国学要强,当然,背单词,或者学英语,就不见得,因人而异吧,只要你乐在其中,做也无妨。话说回来,国学,学也无妨,只要你也是乐在其中,但是,问题在于,还不能把它提高至一个社会整体的高度。就如,外国人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科给世界学术,而中国只能提供国学,不耻吗?还是那句话,讨厌说当代的某某先进理论和思想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在某句话里面说过了,没劲。
      二、风车理论:今天下午在图书馆,旁边的座位,为里面同学出去的必经之路。就摆在路中间。每个人都以各种“美妙”的姿势绕过,就没有人把它推进去。其实推进去只是顺手的事情,一秒钟而已。不造“风车”,不为他人提供便利,宁可自己麻烦点,这就是中国人的心态。
      三、比我的精神家园写得要有深度得多,前者有点乱扯,无太多实质思想。本书思考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去云南插队给小波带来了大量的思维素材。
  •      看完整本书,发现有趣的现象是小波同志藐视孟子先生但用的最多的也是他的句子:“无耻之耻,无耻矣。”对于他的“养吾浩然正气”形容成保持自己对自己的感动。。。噗哧我笑出声。同样喜欢学习实际运用实际的理科思维的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共同感。
       在这本书里,有很多可以笑出声的描写,作者轻松调侃的笔调延续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关乎历史、社会现象。列举文革时期流行的一句话“身体在受罪,思想在提升”,当人们自己折磨自己做一些无用功的繁杂事务,为了体验忆苦饭列出最难下咽的食物混合煮成难咽之物,此类行为就是自虐嘛,而当时人们还很乐在其中!就像唐代的李赤一个脑袋倒插在屎坑里的嗜好。文革的思想像个病毒扩散开来传染大家一起受苦。你说你像李赤一般自己享受自虐的乐趣还不成,非要把他传染开还冠以体验生活,这在我眼里,不是极端精神失常是什么。当自虐达到一种程度只能自我安慰最后演变成享受自虐,这是何等郁闷。当然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不应该加以评论,这些语句建立在小波同志的字里行间。
       还有一句值得提的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只认为生命是好的,却没把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美的事定义在内,故而就认为,只要大家活着就好,不管他们活得有多糟。”这句话点明了我对台湾的一些不惑。之前去台湾做交换的舍友反映了一个现象:没去台湾之前,她觉得厦门在服务方面做得很不错让她感觉很好,相互相助面带微笑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去台湾之后,她发现厦门服务的微笑笑得很假,台湾的微笑来于发自内心的微笑,她们是真心真意而不是厦门人内心那种认为高素质文明的态度的微笑。(不针对厦门,以上属个人观点)让身为厦门人的我当头一棒的醒悟,反省自身,其实就在不经意间流入这种早已习惯的微笑。到底这之间差距在哪里,我反复思索不得结论。小波同志用一句话靠近了这个结果的答案。其实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美都来源于城市人的幸福感,幸福感越高,把服务于人当作是一件乐事,这种微笑也许就为油然而生。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信奉。其实不管佛教基督教,都是一种教人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人并沉下心的好理念。曾经看过一个佛学故事,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论你信还是不信,你的行为都会让你发自内心的从善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人。这种发自内心的微笑和作为文明城市职业性素质性的微笑截然不同。或许这就是身为与台湾隔着浅海湾的厦门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     就如李银河女士所说,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嘴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看了思维的乐趣,脑海中两个词,思考,平等。
       在其看来自由的思考是最重要。自由的思考不仅仅代表着没有别人强加的意愿或者是说没有自由的思考的权利和条件,比如说你要思考,你总得有一定的积累,如果你身边没有任何条件给你积累,如焚书坑儒,如文字狱,你所能接触到的就只有指示命令,何谈自由的思考。这一层面的思考,是说你所做的所想得确实是你自己的意愿,不是出于被逼。
       但是,是自己的意愿还是不够。人的思想会受整个大环境影响,当你以为自己所思所想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对,只是被周围环境所左右,就如文化大革命。人总以为其所思所想出于自己的一片忠心,但总觉得是被左右的。再说现在,信息爆炸的时候,总会有一种主流在里面,你能不能自由的思考不是你会不会跟着主流走,是你可不可以跳出这迷雾的山中,以一种独立于世外的态度即客观平等态度来看待问题。会符合会转发会发表愤怒再适时评论几句,不能说你在自由的思考,只是“身在此山中”。
       其对于平等的概念,有感受到。人人生而平等,应该只能说是在某些基础人权方面,说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这一部分就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部分,大家都认同的。而在其他任何方面则是不平等的,就像有人生来富贵,有人生在非洲有人在欧洲,有人在北京有人在西藏。有人家就在石油黄金钻石矿上,有人家就是片一毛不拔的土地。有人有大知识大学问,有人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这都是不平等,但是不能说要平等就去抢去打,就像石油,不能说要平等所以把人家中东的石油抢过来分。也就是对待平等有两种态度,往上拉平,和往下拉平,往下拉平往往是要不得的,你不能说为了平等要所有人变白痴最好了,但往往往下是最容易的。
       对于文理的态度,王小波先生好像很是偏向理科。因为理科能够得到一种确切的结果,能够去评价去衡量。但是觉着文科同样重要,就说一点,身边众多理科人,总觉着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苦难缺少感同身受的感情,而这种在文科中就比较常见。
       总之,愿自由的思考。
  •      王小波先生说较之杂文他更爱小说。言下之意写小说更过瘾。作为一个不靠谱的读者,个人觉得读他的杂文更痛快。曾经有段时间把他供到大神的地位然后顶礼膜拜,如今走下神坛的他依然在我精神导师的TOP5。---------------------------------------------------------------------------------------------------------------------------------------------------------------------------------------
  •   这样别人跟你玩的时候,你才知道,这句没懂。
  •   就是别人跟你耍手段,你才知道应对,不会被耍的团团转。
  •   我觉得,对于你的问题,作者早在一开始就备好一篇《自序》来回应了。不知道你看的版本里有没有。
  •   你自己都吧拉吧拉 看都看不懂 要论据没论据 完全主观
  •   这样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