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元) 刘河间 等 著 页数:10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元四大医学家是指我国历史上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出现的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张予和)、李杲(李东垣)、朱震亨(朱丹溪)四位著名医学家。 金元时期是中医学术争鸣异常活跃的时代,金元四大家在医学上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并各具特色。刘完素是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倡导“六气皆从火化”说,后世称共为“寒凉派”。张从正是“攻下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擅长汗、吐、下三法。李呆则创立脾胃内伤学说,习称“补土派”。朱丹溪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主张滋阴降火,擅治内伤杂病。时至今日,四大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书籍目录
刘河间医学全书张子和医学全书李东垣医学全书朱丹溪医学全书
章节摘录
凡此诸脉,悉当审其主客气之同异,视其胜衰,而言其病也。气位已得,而脉气不应,是至而不至,则病气未至而脉气先变,及与岁政南北改易而应者,是未至而至则病也。不应天常,阴位反见阳脉,阳位反见阴脉,是阴阳反矣,病而危也。阴阳之位者,视其岁政南北而可知也。 上角,则左尺不应。上宫,则右尺不应。少阴在泉,两寸不应。下角,则右寸不应。下宫,则左寸不应。所谓脉沉于指下不应,引绳大小齐等,故云不应也。不应而沉者,故日阴位也。应而浮者阳也,故日阳位也。凡不应者,于指下反其平常之真也。故经日:主不应者,反其真则见矣,此之谓也。 欲知岁政之南北者,审君臣之运而可知也。然五运以土运为君主,面南而为君,故日南政。余四运为臣,主面北而待君,故日北政也。阴阳之脉位者,亦为君臣之道也。然六气以少阴火为君主,余皆为臣。君治内而降其命,臣奉命而治其外。外者阳也,故其脉浮;内者阴也,故其脉沉。假令南政之岁,是面南而君之也。遇少阴司天.所谓天位在南,故两寸不应,而脉沉也。遇厥阴司天,则少阴在右,故日上角则右寸不应。遇太阴司天,则少阴在右,故日下官则右寸不应。遇少阴在泉,亦名司地,为在北,故两尺不应也。左右同法,余皆仿此,皆随君火所在乃脉沉不应也。斯其妙道,至真之要,昭然可征,而诚非谬矣。故经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当阴之位而脉沉,当阳之位而脉浮者,平和之脉也。阴位反见阳脉,阳位反见阴脉者,遇君火司天,地四岁有之之谓反。反者,殆而死。若阴位独见阳脉,或阳位独见阴脉者,是为不应,其非反也。反者,谓尺寸也。遇木或土司天,地之八岁有之,不名反而谓之交,阴阳俱交,是谓二次者,殆而死。或阴独然,或阳独然,是谓不应气,非交也。交者,谓左右也。不应气者,病也。阳位反见阴脉者,是谓君居臣位,虽失其常,不为大忤,则病而微。阴位反见阳脉者,是谓臣居君位,为大逆,则病而甚。交反着,殆而死。所谓君反居其臣位,臣反居其君位,君臣异位,大反其常,逆天之道,其不殆而澌乎? 夫脉者,血之府也。心之所养,其应于火。其动躁,故能动也。血气流通,神之用。故可以候其脉而知其病否。然四时之脉,春弦夏数秋涩冬沉者,乃平和之脉也。若不应者,亦不得便言其病。盖人脉候悉应于天地之气也。四时之脉,盖由寒热温凉气候使然也。气温则脉弦,气热则脉数,气凉则脉涩,气寒则脉沉。脉与天气中外相应则为平和,不相应则病也。中外相应而亦病者,是脉应之甚也。假令天气炎热,其脉当数,虽而一息,不过五至也。所谓炎热则呼吸急速,脉也应之,故日数也,命其息而可知矣。一息六至或七至者病,所谓热也。在里则脉沉数,当以下之;在表则脉浮数,当以汗之,此为治之大体也,反其治者死矣。一息八至以上者死,所谓数之过极也。余皆仿此,推而可知也。或日春得秋脉,秋得夏脉,夏得冬脉,冬得长夏脉,长夏得春脉,是四时官鬼相刑之脉,其病当死者,慎不可便言也。然春脉当弦,秋脉当涩,若岁阳明金居初之气,为客气盛则其气大凉,其脉短而涩。虽是春得秋脉,金当克木,是鬼贼之脉,又有何咎?所谓脉应天时而至,虽反时位不反天常,皆为平和之脉也。或曰肝病得肺脉,肺病得心脉,心病得肾脉,肾病得脾脉,脾病得肝脉,此实鬼贼之脉,其病必死者,亦不可便言其死。假令春有脾病,或遇厥阴所至,其病欲愈,脉本位而见肝脉,是为和平之候也。若便言死,岂非粗工之谬也。若春气温和而肝有病,反见秋脉者,此是鬼贼之脉也,其病殆而殂也。余仿此。又孟春脉沉而不弦,孟夏脉弦而不数,孟秋脉弱而不涩,孟冬脉涩而不沉者,虽不应时,而亦非病也。盖四时之气皆始于仲月而盛于季月,差在一月之后,人脉亦从之。故经日:命其差。此之谓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