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智慧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白晓光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白晓光  

内容概要

《孟子的教育智慧》主要内容包括: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智慧;《孟子》选编。内容涵盖孟子简介;孟子的教育思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教亦多术”;启发教学与深造自得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简介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基础——“性善论” (二)教育目的——“明人伦” (三)孟子论教育的作用 (四)孟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性修养的思想 第二部分 《孟子》的教育智慧 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二、 “教亦多术” 三、启发教学与深造自得 第三部分 《孟子》选编 一、梁惠王 上 故事:冯谖客孟尝君 故事:唐太宗“安人宁国” 故事:康熙帝劫政爱民治天下 二、梁惠王 下 故事:大国尚武,小国应互助 故事:刘邦约法三章得天下 三、公孙丑 上 故事:孔子进退自如 故事:商纣王酒池肉林终亡国 故事:人性本善 四、公孙丑 下 故事:诸葛壳草船借箭 故事:单续悬鱼拒馈遗 五、膝文公 上 故事:上行下效 故事:文景之治 六、膝文公 下 故事:卓茂教人仁爱礼义 故事:刘邦敬老得贤臣 七、离娄 上 故事:周幽王昏庸亡国 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 故事:暴君导致夏朝亡 故事:洪佛子合身救百姓 故事:黄庭竖涤亲溺器 故事:埋儿奉母反得金 故事:朱寿昌弃官寻母 八、离娄 下 故事:平天下先兴礼仪 故事:许衡拒绝白吃梨 故事:李士谦乐善好施 故事:张曜拜妻为师 故事:舜孝感动天 故事:拔苗助长 九、万章 上 故事:王祥求鲤 故事:汉文帝侍母尝药 故事:尧帝为民谋福利 十、万章 下 故事:晋悼公用贤 故事:徐光启和利马窦 十一、告子 上 故事:周处自新 故事:孟母三迁 故事:申鸣忠孝不能两全 十二、告子 下 故事:诚信为本 故事:唐伯虎推窗 十三、尽心 上 故事:刘伯温进退自得 故事:孔融让梨 故事:呕心沥血谱华章 故事:中山君有感于礼 故事:尊师重道 故事:秦襄王“不爱百姓” 十四、尽心 下 故事:良臣贤相诸葛壳 故事:嘉庆慈爱得民心 故事:清官吴隐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端”扩充开来即为“四德”。这需要有信心,要经过主观的努力。“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可以为尧舜”,自谓不能、自暴自弃是没有道理的,是有害的。 既然人性善,为什么有为不善的,有恶人呢?《孟子》说,此非性之罪也,而是环境陷溺其心,四端遭泯灭所致。他举例说,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在外力作用下水可倒流、可上山。不过处于同样恶劣的环境中,“如舜居深山之中,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然而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故舜成为圣人,而野人仍为野人。恶劣环境中也有“善言”、“善行”,所以能否为善关键还在于有无积极向善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精神。 《孟子》还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心性来自天赋与天相通,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扩充自身善端,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性善论是唯心主义的,目的是证明宗法道德的合理性与自觉修养道德的必要性。孟子等人就人性问题展开辩论,深化了对人自身本质的探讨,给以后中国思想界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其论证教育基本问题及阐述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目的——“明人伦” 《孟子》提出学校要“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申以孝悌之义”。办学目的在于“明人伦”,使学生瞳得并遵守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封建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明人伦的教育也就是自觉体认和扩充四端为四德的实际内容。《孟子》要求学校的智育、美育都要为明人伦的目的服务,围绕孝悌仁义来进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这样,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和中心了。

编辑推荐

《孟子的教育智慧》带你一起去品读古代教育智慧,镜鉴现代教育实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子的教育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