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概论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赵农  页数:1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七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博大精深、雄浑秀美、光辉灿烂的文化体系。正缘于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中许多回合相斥、相峙、相融的过程,构成了哲学、美学、艺术诸类文化形态的复杂与丰富。中国民间艺术便是渊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大河中的一条溪流,以自身的绚丽多姿和婉蜒曲折,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光芒。

作者简介

赵农,1962年7月出生于西安,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民间艺术的形态
 第一节 乡村
田野庙会炕头祠堂
第二节 街头
叫卖地摊店铺表演
第三节 自然
环境材质物化知识
 第四节 文化
风俗习性技艺造物
第二章 民间艺术的类型
 第一节 实用型
工具器皿用品装饰
 第二节 娱乐型
男女老少富裕平民
 第三节 祭祀型
农耕游牧渔猎土著
 第四节 吉祥型
祈福求子发财避灾
第三章 民间艺术的创作
 第一节 家传
渊源绝技子女门风
 第二节 师承
师傅口授心传粉本
 第三节 行会
祖师大作行规门派
 第四节 游走
坐店游街工程堂会
第四章 民间艺术的技术
 第一节 编织绣染
编织印染刺绣服饰
 第二节 土木金石
雕塑年画金属陶瓷
 第三节 木器家具
家具木器乐器文具
 第四节 玩偶游艺
观赏听闻互动休闲
第五章 民间艺术的实用
第六章 民间艺术的市场
第七章 民间艺术的欣赏
第八章 民间艺术的文化
结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物化的意义在于充分认识物质存在的价值,使其发挥出特殊的材料美感,将材料的物性演变成作品的特性。比如民间雕塑,利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基本形式。同时,根据雕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多种形式。利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形成图案化的作品,创造出可视与可触的空间艺术形象,使其物性的转化中,构成自身的特点,再充分利用颜色的效果,创造出一种质朴健康、生气勃勃的艺术作品。物化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历史背景、区域环境、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审美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创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民间艺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格局。物化的意义还提升着物质原本的价值,使其不断升华演变,衍生出崭新的效果。如民间织布技术,从最初的种棉、灌溉、耘锄、摘尖、采棉、晒棉、收贩开始,再通过扎花、弹花、抽丝、纺线、揽纺、布浆,然后上机、织布,最后沉染、漂洗、晒晾、剪裁、打包等,事实上这个过程,从种到收,从纺到织,从染到晒的许多环节,已经改变了物质的最初属性,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诸多人员的参与,才呈现出完整的工艺结果。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拾的是柴,燃的是火,最后得到的是光亮与温暖。知识民间文化的发展,常常如大地燎原之势,带来无尽的生命力。长期以来,中国古典社会形成了官方、宗教、民间、文人的循环往复的对抗与平衡。民间艺术的知识有着自身的独立系统,补充于官方的主流意识。“礼失,问道于野”,政府常常派人采风于乡野。因此,民间文化的知识也缘于中华民族文化自身规律的衍生,结合儒道释的文化,而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结构。黄河长江所冲积的广袤平原正是艺术家生存、成长的土壤。古人论述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的观点,是对民间艺术作用与功效所做的积极阐释。儒家“思无邪”的中正平和的思想,道家“解衣般礴”的自由逍遥的精神,也使民间艺术家对艺术创作有了深刻的体验与觉悟,开出一朵朵璀璨光华的鲜花。民间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理解着“心物合一”的和谐思想,强化着“神形合一”的造型意识,不断地用画笔、用歌声、用器乐、用形体、用语言等不同的方式,塑造出无数的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创作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经典之作,存留在天地之间,铭记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

编辑推荐

《民间艺术概论》是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间艺术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嗯,不错,书的质量很好~里面内容少了点。
  •   地摊上5块钱一本的货色
  •   内容那个写的比较散,只适合欣赏类,作为研究书籍不适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