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杨生博,王刚 编著 页数:242
内容概要
本书从认知递进角度构建框架,对艺术美学的本质、范畴、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对艺术审美形态、艺术类型和风格等作了明晰的界定。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重心是要完成语言表述教材化、逻辑进展本土化和学生阅读贴近化的任务。同时,对如何实现消费文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艺术专业审美文化建构、审美主体的人格生成,也做了积极的探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质
一、研究对象和学科特质
二、研究范围和学科功能
第二节 艺术美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及其辨析
一、艺术与审美
二、艺术美学与艺术学
三、艺术美学与美学
第三节 学习艺术美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艺术美学的意义
二、学习艺术美学的方法
第二章 艺术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艺术的基本元素
一、基本元素的涵义
二、成为基本元素的根据
第二节 艺术语法系统
一、语法系统的涵义
二、语法系统的运用
第三节 艺术意象
一、艺术意象与艺术空间
二、意象的生成
三、情感的作用
……
第三章 审美艺术
第四章 实用艺术
第五章 综合艺术
第六章 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第七章 艺术的审美形态
第八章 艺术审美体验
第九章 艺术的价值
第十章 文化转向下的大学美育与艺术美学构建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同时,艺术美学的科学独立性也应该在多元文化和现实语境中顺势而变,从本体论、认识论走向生活论、体验化、交往化,更加侧重于个体和群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实践、侧重于为主体的审美感兴与诗性创造提供学理资源和精神信仰。在学科的价值指向上,以青年学生“艺术的人生观”的树立和审美境界的提升为根本。艺术美学是一门研究感性体验特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人文实践之学,是美学和艺术、审美和生活的交融、交往和对话。同样是再现生活、认识世界,美学和艺术之所以不同于文学、道德、宗教、法律、科学等,就在于美学从综合和整体上研究人,它是关于人的生活与特性的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相对于其他人文学科,美学虽运用概念,但更注重把握形象;美学的研究常常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美学的逻辑分析更注重个人体验的重要性;美学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①艺术最重要的特质在于形象,在于形式感中的情感运用、人性显露,因此,以艺术实践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艺术美学学科,就是要让艺术的创作者和生产者学会认知形象中的真理(抽象)、形式中的规律、感性中的理性、艺术美感中的本真人性。由此,艺术美学通达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成为生命信仰的基石。诚如学界所论,“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信仰之学。美的绝对性与永恒性构成了信仰的核心部分。信仰本质上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信仰的终极指向是真、善、美,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存在的统一、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走向信仰,但必须从对美的体验开始并最终形成美的意境或境界。美从直觉之美到想象之美,到生命体验之美,内在地存在着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与人的自身的爱的秩序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秩序是信仰之所以存在、所以可能,并成为人的基本情结的原因。”②美学将人的爱、自由、信仰等融汇在一起,成为存在的精神象征。而艺术美学是具象化、经验化、形式化了的美学,各种艺术富于美感的形式创造引领着主体走向精神境界的自由。在自由的精神境界中,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当下的世界中,受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虽然信仰和审美的力量薄弱了许多,但是,我们离不开审美,我们仍然需要在美的精神境界的探寻中为生命的存在寻找终极信仰。毕竟,“艺术审美境界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阐释、对话审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艺术实践,即分析艺术现象以探索其美学的本质和审美价值,揭示艺术内在的基本美学规律。
编辑推荐
《艺术美学概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和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