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布赖恩·佩雷特 页数:46 译者:雷韵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闪电战”的光辉岁月,三号坦克算得上是德军坦克战的支柱。和拿破仑的山羊胡子一样,三号坦克不仅仅见证了历史,它也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从英吉利海峡到伏尔加河,从北极圈到北非沙漠,都有三号坦克的身影。同样也是三号坦克,来到了莫斯科的门口,让希特勒和他的野心那样的接近。本书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它在二战中的发展、战术布局、实战战例等。
作者简介
布赖恩·佩雷特,生于1934年在利物浦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曾加入皇家装甲部队威斯敏斯特龙骑兵团和皇家坦克连队,曾被授予国家领土勋章。布赖恩作为战地记者给利浦回声报供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作者。布赖恩和他的家人现居住在兰开夏。
书籍目录
发展具有特殊目的的车辆三号坦克的性能描述 装甲 自动推进系统 火控系统和炮瞄设备组织与战术战争中的三号坦克 波兰 法国和低地国家 北非战场 巴尔干半岛 俄国
章节摘录
发展 1935年3月16日,德国政府正式反抗《凡尔赛条约》中的裁军条款。该条款包含严格的附带条件,即德国被禁止拥有或获得装甲战车。英法两国对德国的这种反抗行为只是无关痛痒地口头上威胁了一番,这一点希特勒已经料想到了。德国重整军备已是“既成事实”,希特勒制定了一套在世界范围内征召武装服役兵的汁划,这是他整个武装计划的开端。 虽然根据条约德国被禁止生产坦克,但是德国并不缺乏设计坦克的经验。在大战后的几年时间里,德国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合作。例如与俄国在卡马河边建立起一个秘密的实验基地,虽然合作这个项目的结果对俄国红色军团更有利。与瑞典的合作项目也为其提供了一些实质性的援助。 德国单方面撕毁《凡尔赛条约》的时候,除了与俄国合作制造实验原型车外,两种外形看似农业拖拉机的轻型坦克也已被设计出来并投入生产。这两种坦克被命名为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它们分别被用来训练和侦察。坦克一离开生产线就立即被送往新型装甲师,在专门的主战坦克生产出来之前,它们被暂时用于作战任务。汁划是每个营应当包含一个重型坦克连队;配有大口径枪支的坦克,作为近距离支持;三个中型坦克连队,他们的坦克带有装甲武器枪支和两台机关枪。在适当的时候,所有的重型坦克连队都配有四号坦克,而中型坦克连队配有三号坦克。 ……
编辑推荐
军三号坦克是德国在三十年代生产,并在二战期间大量投入使用的一款坦克。在战争初期,它是陆军执行闪电战的重要装备,并且几乎在各条主要战线都参与作战。《德军三号中型坦克(1936-1944)》从技术、战术、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