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作者:张奇开  页数:972  
Tag标签:无  

前言

  卡塞尔文献展于1955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2届。发展至今,聚焦当代艺术的最前沿和文化中心话题的卡塞尔文献展,不仅只属于德国,它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是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  2005年9月,卡塞尔文献展又举办50周年的回顾展,并开始了它的全球巡回展出。  早在三十多年前,四川美术学院与卡塞尔文献展就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渊源:文化大革命前后,以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作为主要力量创作的《收租院》群雕,在写实雕塑中把故事情节、实物布置等应用于场景的创作手法,使封闭的中国艺术竟然与当时世界上方兴未艾的先锋艺术潮流不谋而合,引起了海外的关注。1972年,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主要策展人哈尔特·塞曼(Hafaid Szeemann)就期盼邀请泥雕《收租院》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为此,塞曼先生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了多次会谈。遗憾的是,当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塞曼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也因此,四川美术学院与卡塞尔文献展失之交臂。  在许多年后的因缘际会中,四川美术学院又与卡塞尔艺术学院建立了院际交流关系。2001年6月,四川美术学院在国外最大型的一次师生作品群展《重庆辣椒》,就是在卡塞尔文献展主展场之一的卡塞尔文化火车站展馆(cultur Bahnhof)举办的。我本人也与十几位艺术家一起去卡塞尔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也许这些历史因缘已经隐藏着一个必然的契机,2006年12月12日“卡塞尔文献展50年——移动的档案馆”经过一年多与德方展览组织机构的联系与协调,终于移动到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展出,这是卡塞尔文献展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在中国展示出她的历史之貌!  这次展览能够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举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艺术界的一件盛事。而今天.另一个重大的学术活动,一本专著将诞生在四川美术学院内,这就是《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立项项目的这本专著由我院油画系特聘教授张奇开先生撰写,这也是一个契机。张先生长期旅居德国,曾经参观过五次卡塞尔文献展.即便我们不把它表述为绝无仅有.但却可以说这在中国艺术界是少之又少的。而且他自已还伴随着文献展也举办过一些艺术活动。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对文献展有强烈的关注意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关于卡塞尔文献展他是论述最多的一位。因此他能把独特的现场体验直接地灌注在写作过程中.其激情来源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再加之他为了这本书,专程去了卡塞尔资料馆收集资料并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在对资料的占有量与熟悉程度上也非一般人可比拟。  这本著作汇集了12届卡塞尔文献展及50周年凰顾展的两千多张图片、每一届策展人简介,参展艺术家名单和简历、策展理念阐释、信件往来、媒体评价、国际大事年表、国际艺术年表、中国艺术界与文献展相关活动年表.以及50周年回顾展在中国的学术研讨会发言记录等.材料充分而翔实。除此之外Ⅲ.着者对每一届文献展都进行了历史概述,对部分作品也进行了评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纵观这部不折不扣的大部头著作,它既具国际化眼光,亦不失中国视野分析、东方哲学思辨与当下文化质疑,值得推崇与赞赏。

内容概要

  被喻为国际当代艺术首席大展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不仅只属于德国,它已经是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是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是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是西方现代艺术一部完整的视觉文本,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通俗地说,在国际艺术界,文献展就相当于体育界的奥林匹克,电影界的奥斯卡。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是一部全面研究文献展的专门著作,对文献展的起源、历史动机。发生背景、运作方式,策展理念、策展人员。组织机构。媒体传播、学术评价,展示效果,展览范围、参展作品以及参展艺术家均。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阐释。除此之外,各届文献展的作品图片与文。献展有关的大量图文资料也作为附录收入其中。《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对文献展整体历史如此详实、深度与全面的理论总结与视觉展示,至今为止,在文献展的发生国——德国,或者说在国际当代艺术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本书不仅仅只记录和总结T文献展的发展历史,同时它也梳理出了从西方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文笔优美,视野恢弘、观念新颖、思想深刻,是一本超越于艺术领域的人文视觉读本,而且具有一般学术著作难得的可读性。本书是知识分子、专业学者、职业艺术家、艺术院校学生和一切关注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的人士的必备书籍。

书籍目录

  前言  向卡塞尔文献展致敬  文献之缘  序言  卡塞尔文献展的起源  第一届  展览主题:20世纪的艺术  展览理念:文献展的理念源自一个德国知识分子的境遇  第一届文献展概述  起因  意义诠释  作品  历史比较  展示方式  效课  注释  附录1/波德计划/哈夫特曼:文献展目录介绍  附录2/策展人  附录3/媒体评论  图录  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部分展区平面图  艺术家名单  第二届  展览主题:1945年以后的艺术  展览理念:艺术归于抽象  第二届文献展概述  艺术家、艺术品、艺术道路  艺术——世界语功效  冷战的文化策略  注释  附录1/阿诺特·波德与赫波特·冯·巴特拉:关于第二届文献展的公开言论  维尔勒·哈夫特曼:1945年以后的绘画(第二届文献展画册)  维尔勒·哈夫特曼:1959年7月11日第二届文献展上的开幕词  附录2/媒体评论  图录  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部分展区平面图  艺术家名单  第三届  展览主题:百日博物馆  展览理念:艺术就是重要艺术家的所作所为  第三届文献展概述  作品——展览的灵魂  布展调度  策展人  内部冲突  传媒攻略  政治与文化同时出场  主题与形象运动  改变的组织形式  新的力量  注释  附录1/高端对话:波德教授访谈  附录2/波德:第三届文献展序言  附录3/哈夫特曼:第三届文献展介绍  附录4/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四届  展览主题:国际艺术展  展览理念:迄今为止最有活力的文献展  第四届文献展概述  激荡的时代背景:  转入民主的组织程序  来势汹汹的波普艺术和新面子L出场  躲不开的批评  被关注和忽略的艺术家  历史性的成果  注释  附录1/阿诺特·波德:第四届文献展画册序言(写于1968年5月的最后一周)布洛克的参观者学校  附录2/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五届  展览主题:质问真实——今日图像世界  展览理念:百日事件  第五届文献展概述  左倾文化背景  主题  真是一些令艺术家们感到可怕的命题  作品,势不两立的姿态  组织与策展  定位“百日事件”  批评,来自右翼与左翼的双重夹攻  结尾  注释  附录1/“百日事件”概念诠释  附录2/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致哈尔特·塞曼的一封信  附录3/1972年,第五届文献展主要策展人哈尔特·塞曼就邀请《收租院》群雕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给组委会主席的信  附录4/策展人  附录5/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六届  展览主题:艺术在传媒社会中的身份与定位  展览理念:艺术在传媒社会中的身份与定位  第六届文献展概述  展览印象  第六届文献展的形成  主题与作品  媒体观念  新工具的诞生  文献展引发的对批评的批评  注释  附录1/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关于第六届文献展的公开表述洛塔尔·罗迈和施奈肯伯格:第六届文献展的基本原理施奈肯伯格:第六届文献展目录的前言  附录2/策展人  附录3/媒体评论  图录  艺术家名单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对文献展的起源、历史动机、发生背景、运作方式,策展理念、策展人员、组织机构、媒体传播、学术定位,展示效果,展览范围、参展作品以及参展艺术家均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价。除了配有两千多幅历届展览有极高专业参考价值的珍贵图片外,《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卡塞尔文献展(1955-2007)》还附录了其他与文献展有关的大量图文资料。作为一个阐释学文本,它不仅仅记录和总结了文献展的发展历史,而且还梳理了从现代到当代西方艺术清晰的历史线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如果从资料的整合方面来看,此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确结合的很紧密,让人钦佩;但如果仅从书的角度来看,是在是外强中干,远未达到书中序言的预期,充其量是补充中国出版物中文献展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副历史全景要如何去呈现,可能区区的972页仍显词穷,但既然作者有此意图,应该要拿出一套比较臻全的方案,最终,在这点令我有点失望。可能我对文字图片之类媒体抱有的幻想太大,殊不知展览的转化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如果相对对文献展比较了解的读者,可能看起来就像是自己过去的一张张照片,介此,这件文本俨然成了花园小院摇椅上的私人影集。
  •   后悔在学校时没看,贵就一个字- -
  •   去年八月在亚马逊上5折,买了,收藏,希望有张奇开的签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