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陈新宇,滕鲁阳 页数:248
内容概要
《中学教育学》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吸取各家之长,力求紧密联系中学教育教学实际,使之既适用于师范院校公共课教学,又适宜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的自学,也可以作为申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材。当前国内已有各种版本的中学教育学。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以加强同家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力。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时代的要求以及党和政府所赋予的重任,认识到新世纪中学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新世纪中学教师应有的道德规范,认识到新世纪中学教师应有的知识修养,认识到新世纪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的能力及要求。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时代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中学教育学概述一、中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中学教育学的内容结构三、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四、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 教育概述第一节 教育的定义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一、教育的基本要素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哇二、教育的发展三、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二、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的文化功能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二、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五节 教育与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的自然环境功能第六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个人发展的含义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中学生发展的特点第二节 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二、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三、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四、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三、教育目的的确立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二、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三、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第三节 现阶段国外中学培养目标简介一、美国中学的培养目标二、日本中学的培养目标三、英国中学的培养目标四、俄罗斯中学的培养目标第五章 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意义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四、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第二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二、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 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六章 中学教师和中学生第一节 中学教师一、中学教师概述二、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三、中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四、中学教师的任务五、中学教师的素养第二节 中学生一、中学生概述二、中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三、中学生的教育原则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第七章 中学课程(一)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一、课程的篡表会义二、课程与教学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四、中学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第二节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一、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世界课程改革趋势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八章 中学课程(二)第四节 中学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概述二、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五节 中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二、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第九章 中学教学(一)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含义二、教学的价值三、中学教学的任务第二节 中学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第三节 中学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二、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第十章 中学教学(二)第四节 中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概述二、中学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第五节 中学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概述二、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简介第十一章 中学教学(三)第六节 教学技术概述一、教学技术的含义二、教学技术的功能三、基本教学技米分类第七节 教学基本技术一、教学语言技术二、教学体态言语技术三、板书技术四、导入技术五、讲解技术六、演示技术七、提问技术八、强化技术九、结束技术十、教学组织技术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