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重庆 作者:孔庆东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向来不大为朋友、熟人的书稿作序。几年前,汪曾祺先生曾一本正经地开导我:“人到一定岁数,就有为人家写序的义务。”仔细想想,这也是在情在理的实话。于是,在屡辞不获的情况下,有时也勉为其难地写些所谓“序”的蹩脚文字。不过,这回庆东的博士论文(《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出版,倒是我自己一口应承为之写序的。这并非因为我们曾有的师生关系,而是由于我也对通俗小说的某些现象感兴趣,读他的论著常常引起共鸣。说白点,也许可以叫做“臭味相投”吧。文学历来在高雅和通俗两部分相互对峙、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向前发展,这一点,现在大概已无须详加论证了。正像范伯群先生所说,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原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两翼。20世纪以来,由于现代都市的形成与印刷出版业的发达,通俗小说之兴盛,更达到了异常可观的规模,其社会影响亦未必小于高雅小说(鲁迅的母亲就爱读李涵秋、张恨水的小说而不懂得读自己儿子的作品)。八十年前发动的“五四”文学革命,虽然实现了我国文学自古典向现代的转化,根本改变了视小说为“闲书”的旧观念,将古代小说抬进了文学的殿堂,从而建树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但它对当时存在的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作品却是鄙视和否定的。
内容概要
文学历来在高雅和通俗两部分相互对峙、相互竞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向前发展,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原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两翼。本论著以高雅小说(严肃小说)为参照系,来讨论通俗小说,研究雅俗文学之间的某些规律,截取抗战时期这个横断面来对通俗小说的发展状况和雅俗文学的互动关系做出考察,填补了学术界空白。 《超越雅俗》有三大特色:一是注重历史描述,而于结论则较为谨慎,力避武断轻率。二是善于面对繁杂宏大的文学材料做出理论概括,显示出驾驭材料而不被材料所驾驭的出色才能。三是艺术感受能力与体悟能力很强,能以生动明快的语言提出一针见血的精彩论断。值得广大学界人士一读,或争论、或参考、或研究。
作者简介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
十余年来,孔庆东博士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其《47楼207》、《笑书神侠》、《千夫所指》、《空山疯语》、《口号万岁》、《四十不坏》等书一直畅销不衰,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
书籍目录
序:严家炎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流变与界定 一 通俗小说概念阐释 二 古代通俗小说流变 三 近现代通俗小说流变 四 如何界定通俗小说第二章 战前通俗小说扫描 一 现代通俗小说四阶段 二 民初五年的繁荣 三 调整期概况 四 中兴期概况第三章 抗战与通俗小说的勃兴 一 勃兴的必然性 二 沦陷区通俗小说 三 国统区通俗小说 四 解放区通俗小说第四章 理论建设的自觉 一 理论建设的基础及特点 二 解放区作为理论中心 三 国统区的探讨 四 沦陷区的几场论争第五章 雅俗文学的互动 一 十二类考察对象 二 新文学小说的求雅与随俗 三 通俗小说的雅化 四 新类型的诞生第六章 类型的深化与综合 一 通俗小说作为消费类型 二 社会言情小说 三 武侠小说 四 侦探等其他类型结束语附录 抗战时期重要通俗小说作家小传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流变与界定通俗小说概念阐释古代通俗小说流变近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如何界定通俗小说一通俗小说概念阐释通俗小说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其所指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流变性。相对而言,虽然“小说”的定义林林总总,纷纭杂出,但“小说”的所指——即究竟哪些作品算是小说,却基本上是稳定的。不论“诗意小说”抑或“散文化小说”,归根结底都是小说而不是诗或散文。可是“通俗小说”的版图疆域则麻烦甚多。首先,“通俗小说”的“种差”[’’在逻辑上是模糊的,因而它的对立者是什么就难下定论。是“高雅小说”,是“严肃小说”,是“先锋小说”,是“探索小说”,是“纯小说”,是“新文艺体小说”?还是笼而统之、一言以蔽之日“非通俗小说”?通俗小说本身界定不清,又何来“非通俗小说”?正像不知哪里是中国,又怎能知道哪里是外国?于是,自不免发生许多归属上的困惑。如(《红楼梦》算不算通俗小说?《茶花女》算不算?张爱玲、苏青的小说算不算?无名氏、徐讦的算不算?赵树理的算不算?《林海雪原》算不算?王朔的作品算不算?《废都》算不算?……算与不算,依据何种定性标准或技术指标?诸如此类的麻烦与困惑,使人真正感觉到“名不正则言不顺”一语的力量。所以,考察通俗小说这一概念的渊源及流变,即使仅在“解惑”这个意义上,也是十分必要的,更何况考虑到通俗小说在当今及以后的迅猛势头呢。事实上,通俗小说这一概念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是依凭其实际存在而不是“定义”。“所有的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的各方面联系。”因此,面对通俗小说这一复杂的研究客体,我们只能从其具体流变中去把握和界定,而不应是先设置好了画地为牢的定义,再去按图索骥。考察“通俗小说”这一概念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关键是考察其定语“通俗”二字。《现代汉语词典》释“通俗”为“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例词为“通俗化”“通俗易懂”“通俗读物”。《辞源》释“通俗”为“浅显易懂”,例举汉代服虔的《通俗文》和清代翟灏的《通俗编》,并引《京本通俗小说》里《冯玉梅团圆》中语:“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这显然是两种立足于现代视角的通常释义。从日常语言的运用效果来看,它们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个概念的考察,比正确要求更高的是精确。在语言哲学家那里,无论亚里士多德还是罗素,“都未给出日常语言中任何表达式的精确逻辑,因为日常语言本来就没有精确的逻辑”。比如《辞源》所引的两句诗中的“通俗”,并不能简单地释为“浅显易懂”,而是与“关风”对偶的一个动宾结构。《辞源》的这一条,在逻辑上是有欠精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暂时抛开日常理解的正确度问题,而去追溯一下这个日常理解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民国通俗小说论稿》的作者、“当今大陆著名美学家”张赣生的研究,中国人产生“俗”这个概念,大约是在西周时代。殷商的甲骨文和铜器铭文中均未见有“俗”字,似乎表明那个时候尚无“俗”的观念。到西周恭王(前968一前942年)时所作卫鼎和永盂的铭文中已有“俗”字,用于人名;宣王(前827一前782年)时所作驹父盖铭文中有“堇(谨)尸(夷)俗”句,意指南淮夷的礼法,已具“风俗”的意思;同时代的毛公鼎铭文中的“俗”则当做“欲”解。西周铜器铭文并不常见“俗”字,现知仅数例,用法大体如此。从传世古籍来看,《易》、《诗》、《书》、《左传》和《论语》等重要典籍中均未见“俗”字,这不会是偶然现象,它似乎证明“俗”的观念在春秋时代尚未得到普遍确认。张赣生的研究很细致。但用文献中有无“俗”字来判断当时有无“俗”的观念,未免取巧,容易惑于名而乖于实。上古文献不见“猪”字,能不能说明上古没有猪?其实有猪,不过叫做“豕”罢了。文字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永远是变动的。西周以前虽未见“俗”字,但人类只要进入了阶级社会,就必然产生文化分野,精神境界上的高下、尊卑、雅俗、精粗之分,是肯定存在的。韩愈所说的“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尚书》,其中同时引录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样的民谣,这巳可说明雅与俗分别有了各自的“话语”。《史记·殷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声讨商纣王“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这里“淫声”与“正声”的对置,实际就如今日所言“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对立,雅俗的观念表现得已很分明了。至于(《诗经》三百篇中风、雅、颂的区分,更说明当时之人已经能将艺术的功利目的与审美作用结合起来看待雅俗文化的实际存在了。问题在于“俗”这一早巳存在的所指是如何与“俗”的能指统一起来的。张赣生对这一问题的梳理还是颇为清晰有致的。张氏指出,进入战国时代以后,“俗”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如(《孟子》云:“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庄子》云:“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管子》云:“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周礼》云:“以俗教安,则民不愉”;《礼记》云:“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如此等等指的都是风俗或民俗,即某一民族或地区由习惯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风俗之“俗”本无所谓褒贬义,故《荀子》云:“无国^^^^^^^^^^^^^^^^^^^^^^^^^^^^^^^^^^^^^^^^^^^^^^^^^^^^^^^^^^^^^^^^^^^^三十多年的旅程,充满了坎坷与不幸,历尽了突围与拼杀——这些都是从干净整齐的履历表上所看不出来的。我唯一感到非常幸运的是,由少及壮,我一路都遇上了好老师。他们疼我,爱我,鞭策我,勉慰我,理解我,信任我,他们是造就我灵魂的精神父母。当这本粗糙浅陋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的时候,我一遍又一遍地想念我敬爱的老师们。本书原有个内容提要,我把它的前两段抄在下边,算是对本书的一个学术交待:将通俗小说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加以研究,一向进行得很不够。尤其在现代文学领域,通俗小说长期被摒于正统的学术视野之外。而事实上,现代通俗小说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存在,其规模、影响,并不低于新文学小说。它拥有一个悠久的艺术传统,一支庞大的创作队伍,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数量惊人的作品。现代通俗小说不仅是大多数现代读者的实际读物,而且与新文学小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这种关联的总和构成了现代小说的整体风貌,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小说的整体风貌。抛开了通俗小说的现代文学研究,不但是不完整的,而且一定会产生许多片面的结论和不可解释的现象。只有认真面对这一文学史上的巨大存在,才谈得上还文学史本来面目。尤其在当今文化市场五光十色、通俗文化洪波涌起的时代,更需要一批学者捐弃“雅俗”之成见,真正关心人民大众之所读、之所想。须舸“通俗”并不等于“庸俗”或“低俗”,通俗小说并非审美意义上的低层次小说的代名词。~
编辑推荐
《超越雅俗》具体来说,有三大特色:一是注重历史描述,而于结论则较为谨慎,力避武断轻率。二是善于面对繁杂宏大的文学材料做出理论概括,显示出驾驭材料而不被材料所驾驭的出色才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