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冯唐  页数:2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京北京》是冯唐作品中气势最猛烈,如草原野火般的一部。这位语言的魔术师,以汹涌澎湃、聪明灵动的语言,述说着自己的北京往事。他一边说笑着,一边使坏着,当你惊叹着渐渐沉迷时,却突然发现巨大的悲伤悄然而至,漫天火焰消失,然后,只有淡淡的缕缕清烟。这是梦想中的书。嚣张,迅烈,胆大妄为。

作者简介

  冯唐易老,所以要用文字打败时间。    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美国Emory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居香港,就职于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从事旧时被称为军师、幕僚或师爷的工作。  著有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欢喜》、《北京北京》,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北京燕雀楼 大酒第二章 七年之后 丹叁第三章 北方饭店 菜刀第四章 军训时的第一眼第五章 B大游泳池 烧红成肉第六章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第七章 保卫祖国 八次列车第八章 无性之爱 夏利车第九章 石决明 JJ舞厅第十章 翠鱼水煮 七种液体第十一章 娇刀定式 素女七式第十二章 麦当劳 命令与征服第十三章 宁世从商 海南凤凰饭第十四章 王七雄 牛角面包第十五章 韩国烧酒 乳房自查第十六章 玻璃烧杯 仙人骑鸡第十七章 三大酷刑 七个固体第十八章 汉显呼机 可乐罐测试第十九章 三日 十四夜第二十章 北京小长城 大酒后记

章节摘录

  后来,小红告诉我,她在军训时第一眼见到我,注意到我困惑而游离 的眼神,就从心底喜欢上了我。 我没见过自己的眼神。对着楼道里的更衣镜,我看见的总是一个事儿 事儿的反革命装逼犯(王大师兄为定义我而铸造的词汇)。我更无法想象, 六七年前在军训时我的眼神是什么样子的。 “我眼神是不是贼兮兮的?”后来,在我和小红烧肉在一起的唯一的两 个星期里,我仰望着由于粉尘污染而呈现暗猪血色的北京夜空,问怀里的 她。 “不是。很黑,很灵活,毫无顾忌,四处犯坏的样子。隔着眼镜,光 还是冒出来。”小红烧肉香在我怀里,闭着眼睛说。猪血色的天空下,她 是粉红色的。她的头发蹭着我的右下颌骨和喉结,我闻见她的头发香、奶 香和肉香。我痒痒,但是两只手都被用来抱着她,我忍住不挠。 “你喜欢我什么啊?”我问小红烧肉。王大师兄说过,这种问题只有理 科生才问。他也问过成为了他老婆的他们班的班花,班花骂他,没情调, 没品味,没文化。可是我想知道,一个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姑娘,如何从 几百个同样穿绿军装剃小平头的男生中间,一眼挑出那个将来要她伤心泪 流日夜惦记的混蛋。没有没有原因的爱,没有没有原因的恨,学理的需要 知道论证的基础,没有基础,心里不踏实。 “眼神坏坏的,说话很重的北京腔,人又黑又瘦。当时的你,比现在 可爱,现在比将来可爱。听说过吗,好好学习,天天向下?说的就是你的一 生。当时那个样子,才能让人从心底里喜欢,我现在是拿现在的你充数, 试图追忆起对当时那个北京黑瘦坏孩子的感觉,知道不?所以,你是条烂黄 花鱼。”小红继续香在我怀里,闭着眼睛说。天更红了,人仿佛是在火星 。 “那叫滥竽充数,不是烂黄花鱼。” “我从小不读书,我眼睛不好,我妈不让我读书,说有些知识就好了 ,千万不要有文化。有知识,就有饭吃;有了文化,就有了烦恼。烂黄花 鱼比滥竽好玩。” “从心底里喜欢是种怎么样的喜欢啊?”我问。 “就是有事儿没事儿就想看见你,听见你的声音,握着你的手。就是 你做什么都好,怎么做都是好。就是想起别人正看着你,听你聊天,握着 你的手,就心里难受,就想一刀剁了那个人,一刀剁了你。就是这种感觉 ,听明白了吧?好好抱着我,哪儿来那么多问题?你这么问,就说明你没有 过这种感觉,至少是对我没有过这种感觉。” “我有。我只是想印证,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感觉像不像。”我说。 我刚考上大学,去军训的那年,一米八一,一百零六斤。夏天在院子 里,知了扯着嗓子拉长声叫唤,我光了上身冲凉,顺便在自己的肋骨上搓 洗换下来的袜子和裤头,顺便晾在枣树树枝儿上。当时皿雎杂志上说,有 个从非洲逃出来的世界级名模,也是一米八一,一百零六斤。杂志上没提 ,那个姑娘胸有多大,我无从比较。我想,一米八一,一百零六斤,胸能 有多大?我一口气能做三十个双杠挺身,胸肌发达,要是名模的乳房不比我 胸肌大许多,我也可以号称名模身材了。 因为仁和医学院的预科要和B大生物系的一起上,所以,我们要和B大 一起军训。 高二的时候,五月底的一个下午,全学校的狗屁孩子几乎都出去了。 我怕走长路,而且天也阴了,闷闷的,蝙蝠和燕子低飞,要下雨。要是出 去了,身上没带家伙,刘京伟怕被白虎庄中学的仇家围起来打,张国栋下 了学要去找他女朋友看一个叫《霹雳舞》的电影(除了张国栋自己,没人认 为那个女孩儿是他女朋友,包括女孩儿自己)。我说,马上要下雨了。桑保 疆说,那好,咱们打牌吧,三扣一,不赌脱衣服了,刘京伟,你长得跟牲 口似的,看了会做噩梦的。秋水,你长得跟手风琴似的,没什么可看的。 咱们赌真钱,人民币,但是衣服可以换成钱,不论大小,一件当五毛。生 物课老师夹着讲义来上课,教室里只有我们四个人。我们围坐两张课桌对 拼成的牌桌,我和刘京伟平平,张国栋输了,桑保疆赢大了,桑保疆正吵 吵,再赢下去,张国栋就有借口当掉裤头,光着屁股见他的姑娘了。生物 课老师说,你们为什么打牌啊?我说,其他人都不在教室。生物课老师说, 别人不上课,你们也不要打牌啊。桑保疆说,那,我们不打牌了,我们打 麻将吧。张国栋说,那,老师您上课吧。刘京伟说,你愣着干什么,快讲 课啊,课本翻到多少页啊,女的和桑保疆到底有什么不同啊?生物课老师没 说话,放下生物进化时间表的教学挂图,凑过来看我们打牌。我瞄了一眼 ,那张生物进化时间表上是这样描述的:“四十五亿年前,地球形成。十 五亿年前,出现最古老的真核细胞生物。一百万年前,新生代,人类繁盛 。”街上忽然一阵风,雨点忽然砸下来,溅起地上的尘土。 “看你们的散漫劲儿,没组织,没纪律的,所以要军训。”我老妈说 。 “哦。但是为什么只选我们和复旦两所学校啊?不公平。”我的理科生 天性改不了。 “公平不公平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只有你们这两所大学享受这么 好的教学设施,国家财政拨款和国家给的名气,公平吗?我没遇见你爸的时 候比你现在聪明多了,但是旧社会没有给我上学的权利,公平吗?要是我上 了大学,我能当部长,比你还牛逼。”我老妈被我长期的提问训练出来了 ,基本能应付自如。 “你为什么让我学医啊?” “养儿防老。我本来想生四个孩子,一个当售货员,一个当司机,一 个当医生,一个当厂长。这样,生活不愁。你姐姐当售货员,不用油票和 粮票,不用排队,也能买到花生油和粮食。你哥当司机,你当大夫,我和 你爸有了病,你哥就开车接了我们,到你的医院去看病,不用挤,不用挂 号,不用花钱。你的弟弟当厂长,厂长有权分房子。结果只生了你们三个 ,而且你哥和你姐都没有出息,不上进,不听组织决定,不按照我给他们 设计的轨迹成长。就剩你了,你当然要当医生。” “生四个最好了,不拉别人家的小孩儿也能凑够一桌打牌了。我哥不 当司机,你也有车坐啊,他买了一个车。我不当医生,我将来开个医院给 你住,给我爸住,进什么科,你们随便挑。” “小王八羔子,你咒我们得病啊,没良心的东西!你不当医生,你干什 么去啊?” P41-44

编辑推荐

  冯唐易老,所以要用文字打败时间。  《北京北京》,是冯唐“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与风格都一脉相承。由青春步入成熟,从萌动收获迷惘,浓重的男性荷尔蒙是冯唐作品一贯最大的特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北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我在凑积分
  •     如何做一个无趣的人呢?臣妾做不到啊!!!!!
      
      最后一本最好看,可能是因为我老了,不再喜欢小朋友们的爱情了。
      
      
      我喜欢的男作家并且认真看过好几本书以上的,排名分先后【啊,其实好难分】
      
      
      王小波,钱钟书,余华,苏童,冯唐
      
      
      
      
      
  •     从看书本头页的大头贴就知道冯蜀黍不一般,兼具忧郁与闷骚,正义与邪恶,天使与恶魔的完全兼容混合体。字里行间写出了我等屌丝每一次内心挣扎,怎么能写得这么真实,毫无做作感?出众的想象力是头等功臣,特别在描写“色情凶杀”情节的时候,将这种特质表现的淋漓精致,简直就像金庸的成人童话,不过看着的确舒心。《北京北京》算是三部曲中最写实的一部吧,没前两部那么虚无缥缈,多多少少参杂着冯蜀黍还没逝去的难忘经历。很高兴能给大家分享你的内心世界,很高心认识了一个这样真性情的闷骚大叔,在寂寞空虚冷的夜晚撩动着每一个无知少年的心弦。
  •     这本书可真是花了我四年才读完,第一次读,在北京一大学自习室借了朋友的看,第二次读是在一书店完了就买了这本,第三次就是前几天,我耐着性子忍着不上网,在厕所儿,在床上,慢慢地读完整本儿。
      
      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哭又笑的活傻逼书。
      
      撇开冯唐一个劲地卖弄医学知识,写各种我看不懂的名词,从头至尾,我脑内循环的是糖蒜一节目,优斯迪吧的一期,叫 小红。我记得那期放了世界末日女朋友的一首歌儿。反正心里就是各种丧。四年了,我才真正意义上的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书里边再美的90年代东城西城都不会是我的,我也不可能凭着心中的热血去摘紫禁城的琉璃顶儿。我哪也去不了,也就看看书,舔舔书里的垢儿,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冯唐编的。
      
      我喜欢北京,比喜欢上海,喜欢宁波都喜欢,这是一种带着少年荷尔蒙的味道,臭他妈肥肉的腻味儿。我的梦都跟冯唐写小红似的,随便想想就能上火,感觉刚从三温暖出来,脸上还一片潮红。可那么喜欢又怎样,南普已经出卖了我。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边上都是些学霸,参考书摞的看不见你那玻璃瓶底背后深藏不露的小眼睛,而我却是大一放寒假偷跑来北京的臭傻逼。谁都不知道四年后的我竟然辍学,也不知道四年后会变成内植钢板的瘸子,可我只要在书扉页上一看,冯唐,协和妇科博士,又会觉得世界坏的让我好喜欢。
      
      北京奥运之前我从来没去过北京,我不知道冯唐写的东西,我能想象的也是从我男友嘴里秃噜出来再加工后脑内的剧场。我有时候问我男友,你小时候想过找外地人么,或者想过找一南蛮子么。男友说没想过,谁鸡巴想这玩意儿。网络真他妈是个好东西。
      
      得益于网络,我结识了一在北京读研的女孩,在她自习桌上发现了这本书,完了我看了四年,我终于明白琉璃顶儿都是溥仪的,我摘不走,我只能和男友在晚上跟护城河边上看,骑着电摩托,做个市井的爱人。
      
      其实就连市井爱恋都是奢侈,也就只能从书里看到。
  •     相对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少年青涩,《北京,北京》有种青年的成熟炙热,这也许最多体现在对姑娘的想象暗波汹涌变成抚摸上床的实际行动,从对一个姑娘的相思渴望,变成怀抱一个心想另一个的将熟未熟的纠缠。同样的是秋水心里的那一股对女性的吸引,那一双能让人记住让姑娘上心的明亮眼睛。相信这是冯唐很大程度上的自己。
      他不同与很多作家的是,他的写作独立自我不可复制甚至不雕琢技巧。很好理解,他以文字为表达,为畅快,为一种独立精神,不图它们千字十元还是百元,不必清高孤傲纠缠于字里行间。他心里有涌动,他胸中有史记资治通鉴有古代汉语,有对女性器官的通透学习,有可以满足大多物权享用的实际,还有一手能把东西写明白的文笔,这些很够了。所以读他的文字,是看他的人,听他扯他的经历道理,并在幽默轻松中自然被他吸引,进入另一种很妙的境界。不必像读很多作家写手那样,要不是刻意专注叙事,要不是主题深重宏大,要不是卖弄故事。他并不取悦读者,用他的才气独立思考,就已经足够。
      文字中的性与欲与爱都是平等享受,不隐藏也不凸显,自然中体会一种生命的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真诚坦白。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喜欢这样的冯唐。当秋水和柳青一人一烧杯喝着酒精时,当他脱下她的裤子抬头看见对面自习的灯光时,心里为小红忧伤身体却沉溺在柳青时,你能真实感受到那一刻的汗水与他们心底的波澜。我想这是这本书里最好的情节和文字。汹涌悲悯,渴望无奈。就像一个树终于在经历了疼痛之后开始结果开始成熟了。
  •       冯唐惊艳的履历,是我一直想拜读他的作品的首要因素。下了他的电子书,发现读着没有纸质的有快感,遂放置。之所以选择《北京,北京》,是因为在图书馆里只剩下这本书没被借走了。
        令人羡慕的青春本来就应该如书中的描述:张狂,肆意,有兄弟,有女人,略带混乱,亦如小说整篇的乱序陈述。场景再乱,青春总有它的主线:心理在意淫中成长,生理在手淫中成熟。
        无论青春多么不堪或者荣光,总会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因为,你我都要开始老老实实地寻找面包和牛奶。然后,你我都开始装、作、死挺。纵使你秋水戒酒多久,还要跟一群码子的陪酒,最后,被送回你熟悉的协和的手术台。
        牛逼人周围的人肯定也是牛逼的,因为他们都要生长在牛圈里。无疑,协和医大就是这样一个牛圈,一个让我们这些草根、野鸡大学毕业的人只能仰望的学霸充斥的顶级高校加医院。小红可以在高潮迭起七次之后,早起到宿舍,洗把脸就去上课,期末,拿个全班最高分。这是何种精神,就是传说中勤奋到令人发指的学霸精神啊!令我辈学渣汗颜。
        我一度怀疑,冯唐这小子有被包养的经历。要不,怎么把秋水被柳青姐姐包养的生活写得这么栩栩如生。即使没有被包养,至少也是阅(女)人无数。黄黄的段子不是单靠熟读(背)《金瓶梅》和《素女经》就能达到的高度。否则,我只能感叹:这小子太能活学活用了。
       “胸大腰细嘴小”,这成了一帮男人对女神评价的标准。小红和她的符合标准的同类们成为这帮男人青春期YY的对象。我想问下冯唐大哥:在你看来,“胸大腰细嘴小“和”腮帮子上细细的金黄的乳毛还没退”哪个权重更大一点呢?
        秋水的幸运数字一定是:7。从七种液体到七种固体,再到七种气体;从七种信用卡再到七种女人,还有一个七次郎。这家伙的内裤估计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一条,一天一条,既可以满足生理需求,也可以满足心理上对幸运数字的需求。
        我始终相信:冯唐如果从医,肯定是位优秀的妇科大夫。至少,也得名震京城的妇女界。《北京,北京》是他在秀自己的医学基本功,当然,不光是妇科的。建议哦,再版时可以考虑加入点泌尿科的生理医学知识,即使协和没有教会他,凭借多年来拿自己做样本的研究,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时至今日,冯唐应该是咨询界最牛逼的妇科大夫,妇科医学界最牛逼的企业咨询顾问。妇女们,千万不要告诉冯唐:你不做医生,是妇科的一大损失。他绝对会反驳你:只要不是我的损失就行了!、
        谨以此文,聊表仰慕之情。是为书评。
  •     不知道什么具体内容,打开了,看了一会发现看了五分之一了,于是便继续看了下去。
      就是看另外一个人的曾经,夹杂了不同的见解和想法,不一样的青春,看的时候总会比较,为什么他那时候是这样的,而我是这样的。而且喜欢作者的坦白,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都是自己以前的事儿。如果我要给自己写点类似的东西是不是应该叫山河,山河?或者五常,五常?
  •     看他的第一本书,说实话和高晓松的如丧一样没看完,也和如丧一样看不下去。 青春与爱情是最值得用一生去怀念的,但所有内容只有性吗?我想起码有一瞬或几瞬是脱离肉体的,至少有一撇或几眼是无关肉欲的。如果青春变得只有性,那么未免这样的青春太原始了,也过于兽性了。 还记得十多年前读蔡智恒的小说,亲密接触、檞寄生、爱尔兰咖啡,那种柏拉图的情境带给我们无限向往和憧憬,即便十多年之后再读也一样回忆绵延。也许十年之后,高考完当天最拥挤的地方变成了速8和7天,文字也从写心演变成了画身。 这里作者的粉丝应该很多,我没有任何不敬,只是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剩下最后的十页就让它静静呆在那儿吧
  •     说起来,冯唐的魅力在于什么?他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本质上却是个文科生。宏观上,他的思维天马行空,他的情感充沛磅礴;细节上,却如同游标卡尺般严谨执拗。如果说杂文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冯唐是整个倒个个儿,浪漫情怀里的呆萌。
  •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3/08/22/fengtang-beijing-beijing/
      
      大幕终是谢了,冯唐的青春三部曲曲终了,或许其中的物事也已然无法再去寻找那时的痕迹,而都已经皱纹满额头、 娃娃满地跑的今天,是否还会记起年轻时的猖狂和不羁?
      
      
      
      看了柴静写冯唐的一篇文章,名曰《杂种冯唐》,这名号似乎有些不雅,特别是与一向温文尔雅的柴MM想去甚远, 我想柴静再写此篇时也是有些羞涩的,特别是那些充斥着男性器官的描写,量任一以道德模范自居(或者心中自居) 的人而脸红不已。柴静的文字无外乎还是拐弯的褒扬,对此,我无感,我感兴趣的是她说道与冯唐饭局时的印象, 这倒是有些意思。据柴静文字,冯唐是个安静的人,不似老罗那般张扬,与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完全不搭调。我想, 这应该是真实的冯唐,闷骚的外表通常有个浮华的心灵,现实中无法去甩甩头追女孩,笔下却是白衣飘飘围着围脖 高高瘦瘦的浮华少年。
      
      我阅读这三部曲的顺序正好是出版的顺序,即《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个女孩》、《北京北京》,这大体也是 个完整的故事,大学、高中、大学后。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显然冯唐书中截取的时间段,当然是我们最好的时期, 友情爱情、猖狂不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快意酒精等等。过去了,再看现在的自己,耷拉的肚皮,皱纹满脸的老婆, 满地乱跑狗都讨厌的娃,麻将每天的朋友,人生于是便只剩下了回忆。
      
      青春纪念册
      
      这是个很俗的叫法,青春如时间,在指尖匆匆溜去,如水,如空气,剩下的是些许的遗憾,些许的记忆,而这些遗憾与记忆, 也会随着时间淡去,等某日只能坐在轮椅上时,或许连身边的老婆已然忘记了名姓,无论青春的记忆。
      
      大多数人还是简单的,也是遵循着正常的生理发育,年轻之时并未曾了然此时的珍贵,茫茫然地浪费这每时每刻。有幸的人 也只是寥寥,他们或许有了父母长辈的告谕知晓青春的珍贵和易逝,于是有了足迹、爱情、友情和猖狂不羁。
      
      十年前是我的18岁,那时尚不知道这18岁竟只有一年!今天回望,青春的印记称不上无聊,也没有多少遗憾,毕竟那时,还有 爱情的追逐,友情的奔放,还有不执一理的不羁。
      
      说到爱情,《北京北京》中小红于秋水的爱情还是很让人感触,梦中的秋水思量醒着时受到的嘲讽终是被默默关心的小红 的细微关怀而化解(播放幻灯片),于是才有了那疯狂的2周。秋水终不是一个坚定的人,任凭环境牵着鼻子,哪怕内心如何混乱至极。
      
      青春一去不复返,回忆也是徒劳,何不多走走,多看看,不为此刻留有遗憾?
      
      参考资料
      
      《万物生长》
      《北京北京》
      《十八岁给我个女孩》
  •     作为一个只看评论不发表评论的酱油党,看了无数黑冯唐的言论。突然想说点什么。我不是什么脑残粉,但是看大家黑的太多了,难免觉得烦躁和无趣,就随便写写。
      首先说冯唐文里的性器官。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姑娘还是不太能够接受的。太多了,开始恶心。好在不算大量篇幅。你们说《失乐园》那样的都是经典,冯唐写写又咋啦。人家冯唐已经说了,人家要写最好的黄书,定位都在黄书了,你们有什么纠结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一切文化活动都是性本能的升华,文学更在其中。大家剥开文学的外衣,实质不都是一样的么。冯先生红果果了一点,也没什么不妥。但是冯先生一定要认为此举可以反抗传统价值观,是自信了点。
      然后就说冯唐的自信。我觉得一个作家自信点没什么不好。自信了才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传达出去。冯唐的恃才放旷,是他确实有才。他对唐诗宋词的熟悉和理解,看史记读史书,这确实是现代很多人,很多作家所没有的。一个作家不了解古典文学,写不出什么厚重的作品的。我最初对冯唐的好感还是他那句“一灯如豆,一妾如花。”不过以冯唐的才情写出“没有下体也能将你燃烧”的句子确实恶心了点。至于冯唐给李银河写序,不了解,没法评。据说跑调了。哈哈,太不懂事了,人家李银河拿他和王小波比,他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再说冯唐的小说。北京三部曲看完,确实觉得一部比一部好。最初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琐碎的片段,让我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文初的小白兔白又白。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北京》,故事写得更具体了,人物也更加饱满了,感情也更加丰富了。有人说,冯唐的小说肤浅啊没收获啊没意思啊什么的。我想说看小说为什么,看故事,找共鸣呗。冯唐作品是在传达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的渲染不就是共鸣么。那看书是为什么,思考啊。冯唐的书看了有思考吗。还得看个人吧。每个人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你思考的方面思考的程度不同,不能绝对地说没有吧。我看三部曲的时候,觉得爽啊,真过瘾啊。看完了想回头来做点摘抄,发现没什么可以抄的。那些读起来爽的文字,实际上更像一种挑逗。但阅读想要的不就是一种快感吗,既然读得开心还找什么内涵。你笑得时候有想过你为什么笑吗,很多人义愤填膺地批判冯唐,也没必要吧。不开心不看就是了。我们是俗人,我们喜欢看,你何必跟我们俗人计较喜好呢,这不降低你格调吗。
       关于金线问题。文学要是有那么一道金线,韩寒看不见,冯唐也看不见,我们也看不见。但是时间淘尽的才是经典。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是这条线的标准。要把冯唐说得一文不值,也不至于。小四都被说得一文不值,人家还名利双收呢。说起冯唐,就拿王小波相提并论,就提韩寒。对于你这样的一个博学的,有见地的,深刻的,真知灼见的,但是,默默无闻的评论者,人家已经成功了好吗。
      别吵来吵去的了,大家阳光一点好不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就好了吗?
      
  •     看到有人说冯唐生猛,这个词的确贴切,只看过《北京北京》这一本书,就可以看出他的生猛。几乎每一页都离不开shengzhiqi。。。用语放肆粗鲁,感情却细腻真挚,但很少看如此生猛文字的我还是有些不适应,汗。不过不得不说,冯唐的比喻真的是非常传神生动,读来酣畅淋漓。不愧是个高智商的作家:D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的文字融入了浓厚的北京味道,就好像听京腔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滴溜溜不带磕巴的。不知道文中有多少情节是真实的,总之读下来好像是作者真实发生的经历一般,我想他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融入了自己真实的青春,充满热血的青春。
  •     最后一段,我听见王含主编继续在耳边喊;“另找个人,另找个人,安下快捷键,不知道打给谁,打给谁呢,我觉得,都不重要了,以前的人,走就走了,以前的朋友,难过就难过了,大家看不顺眼的,就结束了把,
      明天还会遇见,我觉得大家真的在以后就再也不见了,以后就真的再见了,
  •     我一直觉得,文艺青年爱卖弄自己的感时伤怀离愁别绪多愁善感并付诸文字,这些废话的基本作用在于扰民和自扰,一无是处。
      所以读完冯唐的北京三部曲,不免忿恨这些支离破碎的情节用力过头的情绪似曾相识,经历时不自知,回忆时带着成人世界的认知,更自觉傻逼。书里讲一个男孩对初恋的爱,对一起经历第一次的女友的爱,对成年女性的爱,每一种都不同,从对女性只有幻想没有感情,到只有感情没有故事,到有感情有故事有权衡有野心,然后"一不小心就俗了"。经常在书里某一处被猛戳一刀,一时"山非山,水非水"。那个藏着掖着不能言说的青春期,也就是回首那么一下子,而当时觉得那么人生漫漫。
      另一方面,事实证明书评家总是词不达意并制造反效果。说什么王小波第一冯唐第二,当下以为这个叫冯唐的是有多爱攀龙附凤。虽整体看来也是过誉,但还是要承认他有一种胡说八道并让你产生认同感的能力。所以不管书里怎样东拉西扯诲淫诲盗,你不得不承认这些是你又不是你。
      最后以冯唐自写的后记作为总结:"第一章从北京东单燕雀楼喝酒开始,最后一章以北京东三环小长城酒家喝酒结束,讲述我的认知中,人如何离开毛茸茸的状态,开始装逼,死挺,成为社会中坚。"
  •     以前看到冯唐和老罗说自己很“热爱妇女”时,觉得俩人挺没出息。倒不是我不喜欢雌性喜欢雄性,只是觉得“爱妇女”“喝大酒”这样的调调俗不可耐。不过看完冯唐老师的《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后,观点有所改变。
      
      冯唐老师在书里面对女性的态度慢慢显现:
      
      他喜欢他的女友吗?喜欢。
      女友“端庄而美丽”,并且细心的照顾他--“以女生的细心和近乎专业的心理分析技巧帮助我完成了从第一次勃起、遗精到初吻、初夜等等全部生理、心理过程的编年。”
      “我女友高中二年级就入党了,还是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我当官过敏,但是我长期被女干部吸引,她们刚毅勇决,认定屈原和劳伦斯是傻屄,理直气壮不问人生为什么,剪刀一样气势汹汹地活过八十岁。如果我是茑萝,她们就是大树。想起她们,我的心里就感觉踏实。辛荑后来说,我脊椎骨里横躺着一个受虐狂,这个暗合《生理学》,正常男人大便和高潮时候的痛苦是骨子里的欢乐。”
      
      
      他喜欢他的初恋吗?喜欢。
      他喜欢初恋多年,等到双方均表白后--“我想,如果这时候,我伸出食指去接触她的指尖,就会看见闪电。吐一口唾沫,地上就会长出七色花。如果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她会怀上孔子。”
      
      
      他喜欢柳青吗?喜欢。
      “青花瓷”一样的柳青--“我闭上眼,柳青的意象清晰和生动。她成化青瓷的样子,说话时的平静亲切,举手投足间的安然大器。不知道她小时候爱不爱吃菠菜,初恋时是不是梳两个小辫。她饭前便后洗手吗?她饭后便前刷牙吗?”
      
      
      喜欢女神一样的大胸小红吗?喜欢。
      而且作为《北京北京》的核心人物,冯唐表达出格外的喜欢--“我上辈子一定被小红杀死过,我上上辈子一定和小红一起被煮成肉酱,我的阳具是把匕首,那你就捅吧,彻底捅死她,我的阳具是只小鸟,那你就飞吧,消失在小红的密林里。”
      当然冯唐老觉得自己对小红只是原始崇拜,因为小红身材太好了:“奶大腰细嘴小。”
      “我和小红不谈论感情。她或许知道我崇拜她,我们男生都崇拜她,属于生殖崇拜的一种,接近原始宗教。”
      
      
      可是最后呢,尽管一个个女生在”我“心头荡漾,但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理解”我“。
      ”我“热爱妇女,在一些瞬间因为她们的某些特质而深深喜欢上她们。
      
      就像《麦田守望者》里面,Caulfield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只会夸自己那愚蠢儿子的中年妇女,很欢喜,说我好喜欢长得好看的妇女啊;跟一个完全不理解他只喜欢常青藤男生的糟糕的女生约会时,他也会突然爆发出私奔的念头,他自己也说那一瞬间我真是好喜欢她啊。
      
      鹏总在文章《永失我爱》里也表达过这种瞬间的爱情:
      “高一时,有三分钟,我喜欢过一个不知道怎么摆弄右腿的女生。当时我们在列队齐步走,她突然就灵感迸发,走出了花样儿——该伸左腿时,她伸左腿;该伸右腿时,她还是伸左腿。我一直琢磨她的右腿在干嘛,但是还没琢磨明白,就突然爱上了她。”
      
      那些瞬间的妇女都非常可爱,真正打动我并让我深深爱上她们。
      
      可是也仅仅是这些瞬间而已。
      
      ”热爱妇女“的意思就是女生们有些时候都很可爱啊,我很喜欢那个瞬间的她们啊,但是转过头,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自己独自理解和安慰自己。
  •     1、 读过《北京,北京》 “冯唐“北京三部曲”(一说”万物生长三部曲“)最后一部,感觉万物生长没写过瘾,继续又码了一本。人物基本还是那帮人,医学院的几个博士,如何喝酒,泡妞,看黄片。看到这里发现了冯唐的软肋,这是一个不太会讲故事的人。就是在那里回忆啊回忆,贫嘴啊贫嘴,看完之后,有个落款,明白了原因:05-07,旧金山、纽约、北京、香港、上海、青城山、哈瓦娜、大理、吉隆坡、阿姆斯特丹。小说就像写小说的地点一样破碎。”——2013-4-4
      2、 1994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小说开头,然后就是大酒。这是酒后吐了真言。——2013-4-5
      3、 “小白痴顾明背靠一根水泥电线杆子,头皮顶上的电线杆子贴着张老军医的小广告:中医古法家传汤药西医特效注射针剂治疗尿道炎阴道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单纯疱疹,专治软而不挺挺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不射射而不中。纸质轻薄,半透明红黑两色印刷。”还可以更恶毒:中而不孕孕而不生生而不活……——2013-4-5
      4、 我们改玩“傻屄,牛屄,你是,我是”。喊完“一、二”之后,玩的两个人从“傻屄,牛屄,你是,我是”中挑一个词汇喊出来。如果凑成“你是傻屄”,“你是牛屄”,“我是傻屄”,或是“我是牛屄”,傻屄就喝酒,牛屄的就让对方喝酒。——玩法一种。——2013-4-5
      5、 “文学青年这么多,听说比医生还多,买得起圆珠笔和白纸的人,不安于现状,想出人头地,只能热爱数学和文学,但是傻屄总比聪明人多多了,所以文学青年比数学青年多多了。这么多人写,著名杂志不一定要你的啊。”——秋水表明文学志向后,辛荑为其分析。——2013-4-5
      6、 “秦教授的肉掌能分辨出是肿瘤组织还是一般肿块,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准确率比最好的机器还高。自从加里•卡斯帕罗夫下棋输给深蓝之后,在我的认知范围内,秦教授定乳房肿瘤的肉掌和古玩城小崔断古玉年代的肉眼就是人类能蔑视机器捍卫人类尊严的惟一资本了。”——2013-4-5
      7、 “癌细胞的生长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一定和正常细胞的生长基础类似。……这个思想,在当时,世界领先。以此为基础,我培养了很多细胞……探讨卵巢癌的发生,生长信息的传递网络和异常,发现生生死死,永远纠缠,仿佛爱恨情仇。在思路上,这种对于纠缠的认识,又领先了这个世界好久。”——2013-4-5
      8、 "我坐在妇科肿瘤实验室里,思考生和死,沿着EGF-EGFR-C-myc这条通路,越看,越觉得生和死本来就是一件事儿。"医学,或科学,走向极致,其实就是佛学。这可以解释作为医学博士的冯唐为何钟爱佛学。但看透了也没什么意思,又可以解释后来又走向了文学。——2013-4-6
      9、 C.K说香港姑娘比深圳姑娘的屁股平均大17,问我原因。我说不知道。他说因为前者经常坐办公室。后来,我得出结论,“我老妈和C.K.和辛荑和孔丘和庄周和曾国藩的教育构成了我百分之九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老妈和司马迁和刘义庆和毛姆构成了我百分之九十的文字师承。”——2013-4-5
      10、 据柴静讲,这个情节曾让和菜头差点号啕大哭。我有次在美国高速上开车,有只松鼠停在路中,吓呆了,我快速左打轮,那只松鼠也左转,结果被我死了。“太上忘情,如果更超脱一点,就不会走上这条路。最下不及情,如果再痴呆一点,就不会躲闪。小白和我就在中间,难免结局悲惨,被压成鼠片。”——2013-4-5
      11、 “人类的遗传史,就是一部退化史。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视角,孔丘说,尧舜禹的时代,是个异性恋的圣人和同性恋的艺术家遍地走的时代。五千年前的古人按现在的角度看就应该是半人半神,从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上看,和我们都不在一个水平上。”现在,大家都是虫豸。从卡夫卡时起就是了。——2013-4-6
      12、 “我无限羡慕那些精于口哨唱歌弹琴跳舞的优雅男生,趁热儿吃碗卤煮火烧,坐在琴凳前,打开钢琴盖儿,一首门德尔松的小夜曲,地板立刻变成祥云,姑娘立刻变成公主,手指产生的音符就是手指的延长,直接了当地解开公主灵魂的胸罩和底裤,集中于敏感点反复撩拨。”——2013-4-6
      13、 “当时的你,比现在可爱,现在比将来可爱。听说过吗,好好学习,天天向下?说的就是你的一生。”天天向下,每况愈下。——2013-4-6
      14、 #我是歌手#黄妈的《一样的月光》让我想起冯唐书里一个段子,秋水和几个哥们去餐厅吃自助餐,提前空了肚子,到了现场慢慢吃,门外有人排队,老板崔也不急。吃吐了接着吃。一下子吃到打烊。后来再去餐厅出了新规,限了时。秋水问,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答:我们改变了世界。——2013-4-6
      15、 “我从小不读书,我眼睛不好,我妈不让我读书,说有些知识就好了,千万不要有文化。有知识,就有饭吃,有了文化,就有了烦恼。”最可悲是,没文化,还有那么多烦恼~——2013-4-6
      16、 “我知道我一定不能学的专业,比如中文,那还用学啊,不就是把中国字从左边码到右边,切吧切吧,搓搓,长短不一,跟你老妈唱唱反调,跟你单位领导唱唱反调,跟街上卖的报纸杂志唱唱反调,就是小说。”想到一个笑话。问:你学什么?答:中文。问:你不就是中国人吗?——2013-4-6
      17、 冯唐说中文不必上有一定道理,但文学理论、文学史这些靠野路子很难有系统了解。关于中文系是干吗的?以前真是培养作家的。先锋五虎将除余华没上大学,其他都是中文系毕业。苏童北师大,格非华东师大,马原辽大,洪峰东北师大。现在不知道是培养什么的。大概是培养文案、记者和公务员的吧? http://t3.qpic.cn/mblogpic/304345f247b023ccc528/2000——2013-4-6
      18、 “我老妈说,历朝历代对事物都有一个最简洁最完善的衡量标准,原始社会,用打来野兽和泡来姑娘的多少来衡量,男人把吃剩下的动物牙齿打个洞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显示牛屄,封建社会,用粮食和土地多少来衡量,打仗的时候,用枪,现在改革开放了,用人民币。”另,“乱世,从军。宁世,从商。”——2013-4-6
      19、 “我当官过敏,但是我长期被女干部吸引,她们刚毅勇决,认定屈原和劳伦斯是傻屄,理直气壮不问人生为什么,剪刀一样气势汹汹地活过八十岁。……辛荑后来说,我脊椎骨里横躺着一个受虐狂,这个暗合《生理学》,正常男人大便和高潮时候的痛苦是骨子里的欢乐。”想起杨沫和张中行的故事。——2013-4-6
      20、 “说实在的,你说,鱼翅和粉丝有什么区别?龙虾刺身和粉皮有什么区别?燕窝和鼻涕浆糊有什么区别?没区别。唯一有些独特的,应该是鲍鱼。”其实,鲍鱼和蘑菇有什么区别?曾有一次还真被我当蘑菇给吃了。——2013-4-6
      21、 “曾几何时,有人说,世界IC业就是I,Indian,印度人,和C,Chinese,中国人的事业。印度人比中国人更靠前面,更主导。我要说,给我时间,给我们这一代时间,世界Computing业就是一个C,Chinese,中国人的事业。”——2013-4-6
      22、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六世达赖仓央嘉措——2013-4-6
      23、 小白准备泡妞,找来哥们商量,辛荑帮他定了指标:“最重要的是三大项:材,才,财。还明确了定义,材指脸蛋和身段,才指性格和聪明,财指家里的权势和有价证券。还明确了权重,材占百分之四十,才占百分之三十,财占百分之三十。”所谓唯一,其实是综合的产物,少了任何一项,都唯不成了。——2013-4-6
      24、 然后还要加上:“胆要大,心要细。行愈方,智愈圆。”——2013-4-6
      25、 辛荑说:“好,我来帮你分析分析,你和兽哥哥的异同,然后根据这些异同,我们来制定夺爱战略,并确定所需要的资源,包括钱和人力资源,最后制定行动计划和每个阶段的里程碑。”优势是你距小红更近。你更清纯,兽太套路。你有时间优势,兽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你是美国人,小说想出国,可缩短五六年。——2013-4-6
      26、 “大鸡和老婆最近离婚了,理由是大鸡长年为帝国征战,两个人没有作为人类的语言交流和作为兽类的夫妻交流。”最后一句亮了。婚姻是个奇妙的东西,有时候可以让两个兽类变成人,有时候可以把两个人变成兽类。而大多数人过着半兽人的日子。——2013-4-6
      27、 医学三大定律:“第一,不要怪病人为什么得病。第二,绝大多数病能自己好。第三,那些自己好不了的通常非常难治。”一不讲,关于二,感冒吃药,多属白搭,吃不吃都需要一个星期才好。还有,人连感冒都治不好,还能指望什么。关于三,据说全世界80%的金钱全用在濒危病人的医疗求助上去了。——2013-4-6
      28、 结尾:“ 没有一个人接电话,我完全忘记手机上其他快捷键都是谁了,我听不见王含主编在喊什么了,我最后听见的是麦子店西街上救护车的鸣叫声,我放心地失去了全部意识。”以大酒开始,以大酒结束。中间隔了七年。最后按快捷键交待人物现状有彩。然后结束三部曲,进入虚无之境,怪力乱神。——2013-4-6
      
  •      京派作家的风格始终一致,老舍王小波王朔孙睿石康再到现在的冯唐,浓重热烈顾忌着颜面,嬉笑谩骂中剖开自己,等你窥察细腻,看到血泪溃烂。刚看完《北京,北京》,想先吐槽下,我看完了出版物的删节版才知道网上有未删节版,于是看了两遍,发现删节的东西我都觉得莫名其妙! 你想得出人身上的七种液体七种固体么,费劲精神想不完整,这有什么好删除的!连写到天安门的一句话都删,我爱北京天安门也不行么…………
       整本看到最后终于有一点特别,再绚烂无羁的时光也逃不过曲终人散的结局。
       他终于念到那个女孩要求的哈佛博士,却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她期盼的脚步,她为了工作面试取消了婚礼,取消了,还需要再有么。
       那少年曾深爱过的少女,嫁给自己最喜欢的朋友,又离了,在世界的两头,她化着精致的妆容呆坐在家,用两瓶红酒吞下抗抑郁药,她为自己买了可以把整个中指都全部盖住的大钻戒,却哭坐在马路牙子上打给酒桌上凌乱的少年,”我一辈子都被你毁了!“
       他满身杀气说我要她,你们告诉我怎么追,可就算待她再好,就算终于娶了她,却逃脱不了得了复失的命运,失魂落魄的飘在四处寻求安慰。
       他饮干最后一瓶小二,醉生梦死醒来倒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看到了结局再回想故事是如何开头,若一早知道是否会选择另一个人生,满目斑白,已是中年。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忘掉或者当作公理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方式。
      
  •     冯唐的确是个癫和尚,吐尽心中的肿胀,做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癫和尚。疯言疯语,杂乱无张,要把人骨子里的那个邪恶之魔一点一点勾出来,告诉你,别忘了这样的自己。要告诉女人,男人的爱是如何组成的,可以犯傻,可以犯贱,但别不知道。剖过死人,也能剖活人的精神世界,看得太清,如果阴气太重,于人于己都不利。
      
      读这样的文字是畅快的,仿佛自己也在吐那心中的肿胀。只是,根基不稳,容易走火入魔。毕竟,杀人太多,保不齐就会上瘾。爱与恨,情与仇,灵与肉,你懂,你就能拥有,你不懂,就只能经历。现在死和五十年后重生有什么本质区别?现在拥有和今后失去有什么变化?别太当真,人生无需太过较劲,把人生当笑话一样活更加酣畅淋漓。
      
      
  •      冯叔现在的微博头像是一张忧郁的侧脸。《三十六大》的封面上,他半眯着眼,撇着嘴,举起酒杯。连同本书封面上的二锅头,冯叔果然是爱醉之人。
      从前看《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我并不感同书的真实感,直到看完《北京北京》,后记中提及“积攒下来的二十一本日记,四百五十封信”,我开始觉得,这是他真实的生活。
      
      北京相
       例如“桌子上的菜盘子已经狼藉一片,胡乱屎黄着。堆在菜盘子上的是一盆五香煮小田螺和一盆五香煮花生,堆在菜盘子周围的是五香煮小田螺和五香煮花生的壳儿,胡乱屎黑着。”
       各类北京公厕小馆子小胡同被描写地格外生动,开篇就恶心咱。自此我心目中从未去过的北京 便是透过冯唐的酒杯所看到的样子。
      
      少年贫
      书腥,正常。书涩,总觉得冯叔有太多段子要甩,薄薄一本就快被刺破。也难怪,既是二十一本日记的精华,必浓稠些。少年贫话儿便是最好看的。
      “辛夷每次和我长谈一次,心里上,我就老了一岁,心脏的负担多了十斤,江湖更加复杂险恶了,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辛夷说我的脑子长着苍蝇的翅膀,一脑子乱哄哄臭烘烘的思想。我女朋友说我双眼清澈见底,神采如鬼火,在见不得人的地方长燃不灭。”
      “我想天理昭昭,我坏事做尽,我终于成了一个傻子。”
      “我姐姐要给我外甥买个钢琴。我老妈说,还是买两把菜刀吧,再买一块案板,一手一把菜刀,也能敲打,也练手,剁猪肉,剁韭菜,实用,省钱。”(冯妈也是一牛人)
      “在四中这个数理化雄霸全校的男校,妖刀是校史上第一个高考文科状元。妖刀被班主任请回母校作演讲,介绍学习经验和人生经验,台下一千多个男生,八九百副眼镜,一万多颗青春痘,妖刀平视前方。”
      
      
      中年情
      写壮年怀志赴美,中年平庸居安的理科男中的代表人物——马大雪,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插叙。
      再五大三粗或者心系商海的汉子,都有于年少时 在封面有“温馨”字样的笔记本上为心爱的姑娘摘录情诗的时光。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
      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理还乱
      青年秋水的3个女人,初恋、柳青、小红烧肉。
      初恋性子直爽,目光坚毅。作为女读者,我最喜欢这样的姑娘。
      -说句话,你别生气。
      -不生气。不会生你的气。
      -我想抱你。
      -现在不成。人多真讨厌。
      -你生气了?
      -没有,我高兴。
      
      
      柳青充当着席梦思的角色。一个面容精致,头发纹丝不动的女白领关怀着情场失意的男学生。这番关爱,能有多少诗意,我不喜欢。
      
      最难捏中的是小红烧肉。
      “我想和你晚上一起走,和我一起走,然后车上我有机会告诉你,我喜欢你,请你和我上床。”小红有一次说。
      “你知道吗,老兵洗脚,一只一只的洗,洗左脚的时候,右脚穿着袜子,穿着鞋,系着鞋带。如果战争打响,跑的最快。”我当时答道。
      
      
      初读此处,我把秋水的话理解成“时刻准备着。”
      是啊,秋水喜欢小红,第一次见她穿泳衣就痉挛,听说她了身衣服就赶去看。只怪那一刻的秋水还在初恋,不能即刻握起小红的手倾吐爱意。
      
      直至读到结尾处,时隔初恋10年,博士生秋水听着初恋的姑娘担忧工作的种种,突然觉得她再普通不过。
      听闻前任于50多岁的美国教授放浪,秋水跌跌撞撞的逃向柳青的公寓寻安慰,却发现她身上盖着白皮肤老外。
      最后,怯懦的小红嫁给了富裕体贴的小白。2年后离婚,在空旷的大房子里用红酒过抑郁药。
      
      我惊觉秋水对小红的爱不过是荷尔蒙作祟。20岁的男孩子哪里抵抗的了奶大腰窄嘴小的小红,得到她不过是为了揭下青春的一道符。不然,秋水如此沉溺感情的人(从初恋时每天与姑娘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得出),为何那样轻易地放小红走?
      
      年少时的感情,究竟有几分真假。冯唐的二十一本日记,四百五十封书信,付之一炬,灰飞烟灭,不复记起。也好。
      老来不用在阴天开箱点验,重新阅读,不用再问“这辈子他妈的都是怎么一回事啊?”
      
      
      
      
      祝青年秋水娶到最心坎儿的姑娘。
      愿中年冯唐继《三十六大》后写出有故事有味道的书。
      
      
      
      
      
      
      
      
      
      
      
      
      
      
  •     三部曲切片中的最后一个。
      
      还算是蛮潇洒的,虽然到处是为情羁绊,也游曳在姑娘们两腿之间。
      
      不过,小黄书里也告诉我们,不好好读书,也没姑娘喜欢。嘴里没溜儿,心里没谱儿,再不能没有几分歪理。不然你拿什么博姑娘一笑,是胸口碎大石呢?还是翻身拿大顶?
      
      
  •      读完了《北京 北京》,在帝都的重度污染之中。
       一部有关青春的小说,只不过更直接生猛的展现了更多的幽默、粗口、情色,基本没有太多煽情的语言,但是该有情的地方,读的时候也可以深切的体会到。
       青春永远是在各种时间各种场合老生常谈的话题,当然也包括小说在内。我也很长时间没有看过青春类小说了,这次也算是偶然下载过来读。虽然这类书我读的不多,不过在我看来,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点:嬉笑搞怪的生活、轰轰烈烈的爱情、悲伤入骨的结局。也许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看也可不看也可。
       今年24周岁,毕业两年多,自我界定应该算是处在“后青春”时代了,因为我认为真正的青春应该至少跟校园是分不开的。再回头重看青春,想说的想写的也太乱太多,如果捋顺了思路,再做做加工,挑挑拣拣,就不是这一篇影评能容纳的了了,算了,作罢。
  •      在这本书里有感情有故事有野心,年轻人带着肚子里的书,脑子里的野心,胯下的xx和心里的姑娘。软件硬件齐备,装满两个旅行箱,想去寻找能让他们宁神定性的老婆。
       柳青的情书,小红的执着,对初恋的一如既往,这些都让我心中有所涌动。
  •     永井荷风说,男人的人生,三乐,读书,妇人,饮酒。
      按这个日本老头的说法,我已三乐集齐,别无所求,死而无憾。
      
      读这类自传回忆纪实青春小说的病是一面循着文字窥视作者的成长轨迹,一面喜欢照镜子般回看自己,嗟乎唏嘘一番,到最后往往是回忆意淫胜过了窥视作者。
      
      第一次读冯唐的书,直接跳过《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跳过前戏直奔XX,差点就他妈没找到XX。勉强读完第一章,我跟我姑娘说冯唐写这东西太牛屄,我这有点跟不上啊。
      
      一直读到《肉蒲团》,开始有了点共鸣,读到“千万不要有文化,有知识,就有饭吃,有文化,就有了烦恼。”,觉着有点意思了。我读《肉蒲团》也是高中,和老二一起看的,用电子词典。当时觉得写的真牛屄啊,完全超出情色小说了,整个一人生轮回因果报应啊,再以后无论看什么黄色小说都觉着索然无味。和兄弟们和大酒还得追溯到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每周末和狗哥还有王八楠出去洗澡,蒸桑拿,一开始去百北浴池,后来是镜湖洗浴,最后还去过几次总机厂对面的大众洗浴,狗哥还在桑拿的石头上撒尿,搞得一屋子骚气冲天,我们大声叫骂着冲出去,桑拿间的毛玻璃上是仕女图,裸上身,粉红乳头。洗完澡在街边大排档一人要十个串,两瓶啤酒,喝完回家脸不变色心不跳,哈口气在我妈脸上都没有一点酒味的。记得那时候贼傻屄的觉着自己牛屄,看谁不爽就想揍谁,带了一帮子人过去,狗哥扒开众人大声叫骂着:“艹他妈的打谁?”我就笑场了。
      
      后来上了小班,生活就没这么乐了,只好自己找乐。上晚自习的时候叉哥起来回答问题,我就拿笔插他屁眼,叉哥那翘臀还真给夹住了,真你妈经典。突然就不作班长了,就像脱缰的野马,成了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家伙,还好香香从小是我家邻居,看着我长大的,知根知底,最多打打我手板,不过真疼。
      再到了高中,我就成了傻屄愤青,天天觉着学校的规则不公平,处处跟老师作对,最后老师教出个牛屄省状元,我傻屄呵呵去复读。我表妹今年上大一,小我四届,她上高中那会班主任给她们讲反面例子:“有个学生脑子挺好使,能考清华北大的玩意,不用,天天瞎扯淡,最后才上个破屄北邮,还考了两年,还是破屄市场营销专业”。我一听,我肏,这不是说我呢么。
      
      再后来,上了大学,我就觉着我老了。我总跟我姑娘说,我的青春在大学之前就过完了。只剩下一个功利算计的老家伙了。
      
      到现在庆幸的是姑娘在身边,另两乐也在。
      
      说回冯唐的《北京,北京》吧,他总说写书得有金线。看他整本书的傻屄牛屄叫着,姑娘睡着。可绵里藏针,一针见血,直接扎啊是穴上。
      
      他说他们这代人:除了前途,我们这拨人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其他东西。
      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所谓前途,是条康庄大道,不是一扇窄门。走窄门的,基本是傻屄。
      这么一看,哈,我们他妈原来是一代人。
      
      《北京,北京》是北京人写北京,“站在景山顶上,那棵吊死了崇祯的槐树也早就死了,看北京这个大城一圈一圈地由内而外摊开,越靠外越高,仿佛一口巨大的火锅,这个在中心的景山就是突出在火锅中的加碳口。时间,水一样倒进折扣锅里,从三千年前就开始煮。我们能同一时间呆在这口锅里,看一样的浮云尘土、车来车往,就是缘分。老汤是同一锅老汤,但是不同的人在折扣锅里的时间不同,脸皮厚度不同,大脑容量不同,神经线路不同,激素水平不同,搞和被搞的方式次数不同,就仿佛有人是肥牛,有的人是黄喉,有的人是午餐肉,于是产生了不同的味道。”
      
      我是外乡人流落到北京,扎不下根,也回不去故乡。
  •      看完《北京北京》,自此三部曲收尾了,一开始的感觉是越读越吃力,索性就放了一个月,但是到后来却愈发有意思了,我掌握了诀窍,就是分段的看,冯唐的才情喷发,满桌红烧肉,你天天吃,总有一天会腻的,但错开读发现果然不一样,原先的感觉又回来了,他的耳鬓厮磨,他迷乱中的呓语,塑造了每个男人心目中的世界:诗,酒还有女人,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这些吗?
      
       和韩寒早期作品中描述少男少女的纯情不同,这个阶段也不是我周围的那些普通青年之间的爱情,而是缠绵与窒息,满足了从身体到灵魂的需求,因此,如果说从早期的作品来评价,金线比韩寒的好一些,因为那杂树生花,充满荷尔蒙的文字,而非大量的文字游戏。
      
       性解放,在文艺复兴的运动中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时至今日,在先锋实验领域的种种,还是要拿这种天性中的美好来说事,比如韩寒的1988,半夏,迈克,小白,刘原,这种东西介入文本以后,更有可读性,因为这个时代越来越开放,就越来越进步,越来越能追溯生命中最初的美好。
      
       所以,不二就绝对不能只是一本黄色小说,而冯唐于当下的意义就是他撑起了一片湿辘辘的天空,任人驰骋。
  •     我是在无聊的美国文学史上看完这篇文章的,那个时候一个同学正在做我不感兴趣的presentation,不知道是不是无聊情绪感染,觉得《杂种冯唐》也挺无趣的。
      原因如下:
      1)始终觉得这篇文章不是柴静写的,因为印象中的她是那种慢条斯理轻飘飘地说话的人,文章的语气很犀利,但不是那种女性的犀利,更像是模仿冯唐的文风,但又没学到家。抱着这个怀疑的心态,欣赏,或是沉浸其中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了。
      2)文章太散,似乎也没有激起我荷尔蒙的兴奋点,同时看书的大环境是慵懒的不透气的教室里的中午,觉得像是在看一对干瘪的乳房在互相打结。
      3)最近,冯唐出事之后曝光率变高,这篇“传说”(我觉得)是柴静几年前写的文章也倍受关注,朋友也跟我提起这篇文章,并墙裂推荐,我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奇葩必然是抱着看笑话的不屑的心态来看的,偏见也有可能。
      
      直到最后,看到文章最后一句“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象火炭上的一滴糖”时,我愣住了,发现这就是我要的高潮。
      可惜就这么一点点,还搁在全篇最终,明显是作者太小气太不会谋篇布局嘛~
      或者,是太会谋篇布局了。
      总之,这篇文章没有增加我对冯唐的好感,因为没有看进去,也没有增加我对柴静的好感,因为没相信是她写的。但是我已经很喜欢冯唐了,至少很喜欢《北京,北京》,至于柴静,更多的是冷静的敬佩和欣赏,谈不上喜欢了。
      
      我跑题了!但是我要说,我看过《北》这本书!
  •     至此,冯唐的三部曲,已全部看完。
      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到《万物生长》,再到《北京北京》。
      那种色情,调侃的字句。
      那种字里行间故意无所谓的态度。
      我不知道这些故事是不是真实,却不妨碍我阅读下去。
      冯唐说,第一部只有故事没有情感。第二部只有情感没有故事。第三部有故事,也有情感。
      那么至此,一切就应该结束了。
      人生本来就应该这样,从你不理解,到你看透了一件事,你发现,到终点了。
      这一条路,或许叫成长,或许叫成熟,或许叫青春。
      会错过很多很多的人,第一部的朱裳,第二部的初恋,第三部的小红。故事总是会有主旋律,也好像只有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故事才能背称为故事。
      也总是会有伤害到很多人,谁也没有办法计较,谁也没有能耐挽回。
      一路上经历了许许多多徒劳无功的事,可是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劳无功的。
      握不住,便轻轻放下。
      面对肉欲,面对年轻,面对爱情,面对友情,一切都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人总是在想珍惜的情况下去失去的。
      作者一直没有说出他的难过,也不乏许多人把这些书当做黄书看待,却不料细读之下,这么多细腻的情感,最后一本书的最后,主角喝醉酒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从此,很多人离开了,或许再也不会回来,而我们成长了,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担待,带着这些故事去把生活再读一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