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戴家妙 页数:1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邓石如是近代著名的一位艺术家,他的篆刻对后世影响很大,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都对他推崇备至,取法于他。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意在通过对作品文化背景的阐述,为邓石如篆刻艺术的爱好者提供基本的解读方法,并试图通过对邓石如个性化创作的解析,使读者对篆刻艺术的技法有所了解,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提示,并希望能由此增进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相信本书能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选取邓石如的印章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该书行文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晓畅,对邓石如印章篆刻技法的解析及临摹与创作都很独到,值得一读。阅读本书,你可以走进大师的生活,了解他的个性,读懂他的艺术历程。
书籍目录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第一章 邓石如的生平和艺术 第一节 邓石如的生平 第二节 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篆刻艺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 技法解析 第一节 篆法解析 第二节 章法解析 第三节 刀法解析 第四节 效果制作技法解析第三章 临摹与创作 第一节 临摹 第二节 创作 第三节 邓派作品技法解析
章节摘录
书摘邓石如因家境贫寒,早年辍学,壮年开始浪迹天涯,直至逝世前一年还作泰山之游。因此,有关他学书习篆的经历,史书记载很少。邓石如自述学篆时说“佘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据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华书局影印本)可见,他的篆书是从唐李阳冰人手的。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谦卦篆书轴》和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周易说卦传篆书轴》可以佐证,这两件作品同作于四十六岁,明显带有李阳冰的痕迹。 秦以后,篆书很少有人会写,一直不振,直到唐代出了李阳冰,才稍有起色。唐以后,识篆书的人很少。元明两代,一些人写篆书以新奇相矜。为挽救此风气,赵孟頫、吾丘衍等就主张“以《说文》为根本”,“以求合乎古者”,正雅去邪之意明显,这自然就影响到篆书的书写审美取向。康乾年间,书坛有两位写篆书大家,一位是王澍(1668—1743),一位是钱坫(1741或1744—1806),也是写“二李”篆书,只是他们喜欢将毛笔剪齐作书,虽得“二李”之凝练,却失之干枯,笔力软弱,缺乏生气。江声学《石鼓》、《国山》,为一代高手,不过书风也很接近。比邓石如略后的孙星衍、洪亮吉写篆书也是走王、钱一路,可见当时写篆书的风气。汉魏以后,篆书所以不绝,实为阳冰一人之力。这一路的篆书,元代的赵孟頫、吾丘衍、泰不华,明代的李东阳等,都是以《说文》为本。《说文》的篆书是五代徐铉写的,徐也是学李阳冰的。王、钱、孙、洪诸家都是大学问家,也都研究金石学,写篆书大多谨守斯翁家法,并以此为正统。尤其钱坫刻有一印“斯冰而后,直至小生”,可见其自命不凡。邓石如为布衣,没有任何枷锁,因而能“审其利病”,自吐胸臆,从中摆脱出来。赵之谦称赞邓石如是“天四人六”,也就是钦佩邓石如的这种创造精神。但成就大书家只有才华是不够的,还得有广博的学问,宏伟的抱负,坚毅的品质才行。邓石如一生游历,“所见博,所临多,熟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尽得于目,尽存于心,尽应于手,如蜂采花,酝酿久之,变化纵横,自能成效”。(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邓石如三十八岁时客居南京梅家,梅家藏有《石鼓文》、《峄山碑》、《秦石刻》、《城隍庙碑》、《三坟记》等珍品拓本,他得以遍观临摹,据传各种都临了近百本,还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可见其用功之勤,毅力之坚了。 邓石如篆书在李阳冰的基础上,上溯秦李斯,并参人《石鼓文》笔意,惯用长锋羊毫,不加剪截,铺毫作书,浓墨酣畅,神完气足,开创一代新风。当时有人指责他“破坏古法”,因为小篆自秦以后,基本是以《说文》篆书为归,元明几位大家都写得非常光洁,两头圆平,而邓石如的写法是饱墨铺毫,以隶为笔,方圆自任,为后来人开方便之门。正如赵之谦所说的那样:邓石如篆书“笔笔从隶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过少温”(见《题司马温公家仪残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是这样认为:“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能为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皆能为篆。”邓之后的何绍基、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吴大□、赵之谦、吴昌硕以及现代诸大家无不用此法,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笔者以为,邓石如的功劳是破解了篆书的神秘色彩,赋予如同楷书、行草书一样的书写方便,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握管习篆,且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爱好。所以,邓石如开篆书新风之外,兼有普及之功。 P10-P1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