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重庆出版社)  作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  页数:329  译者:刘海宁,郜世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什么男人羞于谈论内心世界而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津津乐道?  为什么男人沉迷足球、网络却对家务劳动神经过敏?  男人,真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奇特的、谜一般的物种吗?  本书是一本国内少见的男性读本,结合社会研究、性别差异理论、文化批评与文学创作,全方位揭示了男人的种种荒谬怪诞行为,就男人的染色体中的缺陷因素来深入探究男性这个物种,对男性性格与男人的自我认同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详尽剖析,其终极目标是要揭开整个塑造男人特质的社会机制,希望借此将男女从对彼此与自身误解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拯救两性战争壕沟里的世间男女。  书中观点独特、巧富创意、文笔犀利,严谨中不失诙谐幽默,嘲讽中含义深刻,非常引人入胜,读之不忍释手。

作者简介

  迪特里希·施万尼茨  1940年生,1978—1997年为德国汉堡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教授。1996年以《校园风波》(Der Campus)一书成名,这本小说不仅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并使他进入德国畅销书作家之列。施万尼茨自1997年起为自由作家,著有《英国文学史》《教养——你必须拥有的知识》、小说《圈》等作品。

书籍目录

致读者第一章 驯服,内心却不服气爱情和恐怖女性的目光和男人的陌生野兽和美女父性的发现和女人的控制伟大的发明:彬彬有礼初巡男性物种肖像馆:殷勤的骑士足球流氓:部落斗士女性没有Y染色体父亲不是男性的母亲再巡男性物种肖像馆:坚强的胸膛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一幕:婚姻大战的战略家第二章 男性脆弱的自我女人是自然的,男人是人造的男人不是女人性别角色和性儿子和母亲男人行为无责任能力的若干发展阶段作为主角的男人男人和真实三巡男性物种肖像馆:江湖骗子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二幕:男人的卑贱第三章 内心的麻木男人的沉默男性对内心世界的恐惧男人对外部世界的偏爱男人和业余爱好四巡男性物种肖像馆:崇尚业余爱好男人摆酷抵制改革对家务劳动神经过敏孩子和金钱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三幕:外部的麻木第四章 男人的群体男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五巡男性物种肖像馆:委员会成员和聚会会友“男人”和“女人”不过是一种方言社会生活和私密生活政治和群体足球噪音酒精六巡男性物种肖像馆:邪教大师当上了女性群体的领袖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四幕:男人攻守同盟第五章 交流作为一种竞争独白意识形态见解七巡男性物种肖像馆:知识分子没有等级的对话拜访女性王国回归男性女性在男性王国社会生活女性化八巡男性物种肖像馆:逗乐的人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五幕:真假索希阿斯之争第六章 性阴茎患上了狂躁忧郁症嫉妒是恶魔具有象征意义的身体丑闻没有任何意义极端的压抑者男性的观淫癖女人的身体感觉九巡男性物种肖像馆:探寻者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六幕:性挑逗第七章 爱情谜语般的交流2秒我用我的身体爱慕你她只看见他在看她爱情的概率世界被施了魔法爱情的盲目性:青蛙变王子心心相印,或者:苇叶飒飒十巡男性物种肖像馆:拉丁恋人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七幕:爱情大讨论第八章 冲突爱情和冲突是一对孪生子玫瑰战争冲突是爱情的第二阶段,爱情是冲突的第一阶段男人如何感受冲突畏惧冲突十一巡男性物种肖像馆:家庭暴君和他的妻子游击战和物质战反咒语的手段恶性循环和通往自由的道路十二巡男性物种肖像馆:无能男人众生相——唉声叹气的男人、终日骑自行车的男人、妒火中烧的男人、命途多舛的男人女人的喜剧:安菲特律翁或者阿尔克墨涅的困惑第八幕:阿尔克墨涅的困惑附录关于《安菲特律翁》的文学说明

章节摘录

  男人的这种状态常常会诱使女人把它当作衡量爱情的标准。热恋中的男人表现得那么了不起,他们肯定会永远这样,女人们是这么以为的。在观察异性的时候,女人会忽视男人在总体上陌生的一面,这种陌生因为爱情而被抑制住了。她们首先面对的是开始时得到的印象,当以后的印象和她们的期待不相符时,她们会感到震惊。如果女人能把男人陌生的一面当作很正常的情况来看待,把熟悉的一面当作不大可能的情况来看待,她们对待男人可能就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但是她们观察男人的眼光不是这样的。当热恋之后双方开始疏远时,女人会把问题归结于伴侣的身上,她们会指责自己找了一个不适合和自己耳鬓厮磨的人做伴侣。于是她们开始新的寻找。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有一次在大学的走廊上叫住了一个同事,问他:“说说看,人们为什么会那么长时间相信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因为看上去像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得到的回答都是这句话。“假如人们从一开始就相信,地球是围着太阳旋转,而且地球还自转,那么看上去像什么呢?”维特根斯坦反问道。被问的同事陷入了沉思,接下来的回答肯定是这样的:“看上去像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女人看待男人的眼光也是这样。如果女人以热恋和亲密时的尺度衡量男人,她就会觉得,男人的表现很是奇怪。  但是如果女人把男人的陌生和奇怪当作正常的情况来看待,把爱和亲密看做是不大可能的,那么男人看上去会怎样呢?还是奇怪。只不过是人们换了一个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罢了。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得出一个印象,和我们相对的那个性别仿佛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里有些东西是无法解释的,也是无法进入的,好像和我们相对的那个性别是另外一个物种。在妇女解放之前,男人一直认为“女人是一个谜”。女人的原型是斯芬克斯,女人的最高境界是露出蒙娜丽莎的谜一般微笑,有多少男性在她的肖像面前歇斯底里,饮弹身亡。在那个时代,需要破解的谜是女人。但是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在一个已经发展得相当稳定的社会里,粗活由机器包办,女人在交际方面的特长显得越发必要,而男子汉气概则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当国家已经能够为人民提供物质保障的时候,女人会联想到家里的男人:何苦要找个男人?男人带来的问题比他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男人的表现经常让女人感到陌生和不可理解,他们一举一动的动机让人琢磨不透,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男人的社会是令人压抑的,但是制造的噪音却是高分贝的。当男人再一次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把女人逼上绝望的境地时,女人会自问:男人是人吗?到了一定的时候,女人们会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的仙女王一样,觉得自己的丈夫是那样的陌生,仿佛他们不是人,而是一头驴,他们浑身上下毛茸茸的,让人反感。  他们吃饭的样子,简直是穷凶极恶;他们身上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他们走路尥蹶子的声音,是那样地没有教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实在是低下得可怜,他们顽固固执,让人们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的生殖器巨大而又丑陋;他们的叫喊声令人作呕;他们的口臭已经到了有损健康的程度……女人就是这样,不断在男人身上找到使她们感到陌生的东西。多少个世纪,时代精神一直在告诉人们,男人在各个方面都是表率,在任何方面都是社会的样板,但是看到男人这个表率一点都没有改进的迹象,女人感到十分吃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关于男人的经典作品,令男人无地自容的锋利剖析,令女人翻然醒悟的至尊法宝,破译男人多变的情感密码,拆穿男人心中“不可告人”的小秘密!打开此书,你就拥有了一把开启男人心扉的神奇钥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男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才发现,读过的书中,德国人的书占了很大部分。  中午,在宁蒗县城逛街,最后还是走进了新华书店,认识了张德芬,匆匆翻阅,字里行间让我想起了前几天读过的《男人》,虽然内容和风格大相径庭。  《男人》真是一本令人忍俊不禁,畅快淋漓的好书,看这类书籍虽然收获蛮大,但总缺乏幽默和简单快乐的成分,而该书带给我的快乐是直透心底的。相信只有男人来分析男人才可以如此透彻。看来,对于男人,很多人有着同样的感叹和无奈,变数就是有如此的魅力。
  •      纯粹出于偶然,先后读了《男人》与《男人这东西》两本书,前一本的作者是德国的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后一本则出自大名鼎鼎的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渡边淳一笔下。一东一西,两位作者的行文风格与观察角度迥异,但在某些问题上,两个人得出的结论却惊人的相似。虽然不能因此就说这两本书揭示了有关男人的真理性的原则,至少在某些方面,这两本书中,确实包含了一些让人不觉点头称赞的元素。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既然这两本书把书名定为“男人”,那么根据分类法,必然是要从中分析出男人的特点,或者说,男人这一类相对于另一类——女人的不同之处,因此,在书中必然会有对女人的描写与分析。而在分析与比较中,凸出男人的特性的同时,女人的特点,也尽在其中了。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认为,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这两本书对了解同性与异性都能提供一些参考。当然,因为两本书都出自男人的笔下,在对男人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刻画得同时,对女人的描写不免因为理解不足而过于简单肤浅。要更深刻的了解女人,恐怕只有女人自己才能做到。
       理解是一柄双刃剑,我觉得书中关于男人以及男女关系的了解,有助于单身男女找到合适自己的终身伴侣,也有助于已婚的夫妇处理婚姻中面临的问题,然而,书本同时也把男人脆弱的一面暴露在了阳光下,如果被人用作武器来伤害别人,也一定可以事半功倍,当然,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我想这也不是作者的本意。
      
       我对迪特里希·施万尼茨的了解仅限于《男人》这本书,但从文字中能感觉到这应该是个渊博却又不乏幽默的学者,书中有德国人严谨的分析,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种种例证,又有各种形象生动的比喻。作者虽然也谈论了当前的一些问题,但更倾向于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历史的永恒的话题来谈论,倾向于通过分析男人脆弱的一面来解释男女之间存在的持久的误会与问题,并渴望能提出解决方案。作者显然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很深,他认为:野蛮是男人的天性,文明与彬彬有礼是在女人驯养下后天培养出来的;男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十足的男子气概始终信心不足;为了显示自己的男子气概,掩饰脆弱的自我,男人隐藏、忽视内心的感受;性是男人脆弱最大的暴露场所,无从伪装;爱情与其说是感情,不如说是一种交流更恰当些;冲突是与爱情恰好相反的交流方式,前者回避矛盾,而后者揭发矛盾。
       在书中,作者还穿插了“男性物种肖像馆”的章节,刻画了几种典型的男人的特征,作者介绍说这些内容独立于章节,可以单独作为一本书来看。但读完全书之后,会发现作者每一次进入男性物种肖像馆,都与相应的章节有微妙的联系。
       然而,作者的学究特点也让书中有些部分过于理论与逻辑性而不易阅读,跳过这些部分并不会妨碍对全书的理解,而因为作者对男女之间的看法是跳出时间的限制的,所以读者也许会觉得,有些章节的内容与现代的男女关系并不相符,不过,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吧。
      
       相比较而言,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就显得浅显易懂的多,这本书从男人的本性出发,更多的是针对日本社会当前的一些现象的分析。与前一本书相比,“实用性”可能更高,但思想性、系统性甚至幽默性却远远不如。
       与迪特里希·施万尼茨类似,渡边淳一的基本论点是“男人是不自信而且敏感的;现代都市的生活弱化了男人的男性特征”。《男人这东西》以男人的一生发展的阶段为线索,通过男人不同时期对性爱的看法来诠释男人,作者试图通过分析男人从幼年到青年,从恋爱到婚姻生理与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来解释当前在日本社会(我想应该不限于日本社会)中存在的诸如婚外恋等问题。
       我个人并不以为作者的这种解释是成功的,因为他的悲观的基调已经决定了他无法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更不用说提出一个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在书的最后,作者悲观的认为,一夫一妻制的存在是社会道德提出的一个随意性的约束,出格的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格子设置的不合理。我不认为作者这样的说法可以服众。
       然而,虽然从立场上我并不赞同作者的说法,但这并不代表对书中的内容全然否决。或许建立理论对渡边来说并非易事,但作为小说家、同时也深谙世事的渡边来说,描写刻画才是他的长项。书中对男人各个阶段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刻画的惟妙惟肖(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对男人的“处女情结”等问题的分析还是颇有值得赞叹的地方的。
      
       对男女关系进展的阶段性描写,我认为是书中另外一个亮点,作者从男人什么情况下可以与女人牵手开始,一直分析到婚后十年二十年,可以说,对各个阶段都有细致入微的描述,而这些描述,即使不能解决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至少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
      
       除了“男人是不自信的”这一点,“男女之间相互不理解”也是两本书中另外一个共同点。在《男人》一书的开始,作者通过猫与狗的关系巧妙的比喻了这种不理解的现象:
       “这种情况就像狗和猫之间的交流:狗情绪好时,会摇尾巴;情绪不好的时候,它会发出呜呜的叫声。猫的情况正好相反,猫受到刺激的时候,会抖动自己的尾梢;而它感到舒服,需要爱抚的时候,它会发出呜呜的叫声。如果一只猫怀着善意,发出呜呜的叫声,接近一只狗,狗会觉得受到了威胁,回以呜呜的叫声。而猫却误解了它的意思,以为它是在邀请自己靠得更近一些。狗把猫的不断靠近误认为是猫要向它发动进攻,于是不仅汪汪吠叫起来,而且开始撕咬。猫见到这种架势当然会不高兴。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从狗的角度看猫,狗一定也会觉得猫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它原本怀着最最善良的心情,讨好卖乖地摇着尾巴,它看见猫没有跃跃欲试地扑过来,而是十分明显地摇了摇自己的尾梢,于是放心,鼓起勇气,丝毫不顾忌地朝猫走去。猫甩尾巴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狗却把这看做是向自己表示欢迎,它正想用淌着口水的嘴巴给猫来一个亲吻,猫却一个猛子,用爪子朝它的脸上狠狠抓了一下。”
      
       而在《男人这东西》的结尾部分,作者也写道“既然男女为异性,那么,就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互相理解。不过,想尽量了解与根本就不打算了解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
        所以,如果身为男人的你希望更了解自己,如果身为女人的你希望更了解身边的他,如果你在爱情或者婚姻上有什么困惑,如果你百无聊赖希望找些读物消磨时间,这两本书,我以为可供参考
      (来自汀上沙屋http://hi.baidu.com/sandcabin)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