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

出版时间:1996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英] 戴维·洛奇  译者:罗贻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6条)

 
 

  •     
       戴维洛奇是我最早爱上的小说家之一,另一个自然是艾柯,他们的学院派风格可能直接导致了我如今的读书道路,离最早接触这本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近四年,那时我还像书中的主人公珀斯一样,会傻傻的问:
       "结构主义究竟是什么?"
       安杰莉卡大笑起来.
       "别,我是认真的,"珀斯说,"结构主义是什么?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艾柯常常在书中更加刻意的加入学院派的东西,就像在<玫瑰之名>中用浩瀚的中世纪文学,历史,神学和哲学内容引得一片关于"玫瑰到底是什么?"的符号学和诠释学讨论,戴维洛奇反倒显得略微内敛,本书中更是如珀斯一样红着脸笨笨的追求爱情.虽然在<换位>中他似乎有意要炫技一番,然而大多数时候,你会被他--一个学者流露而出--的感情所打动,这是艾柯和张大春的小说很少偏重的.
      
       "忽忽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小说内的飞机声)
       <小世界>讲了一大群文艺学学者,他们拎着衣服和论文打印稿,穿梭在世界各地,开着数不尽的研讨会,他自嘲的勾勒了他们怎样申请着公费,饮酒,住高级酒店,旅游,听无聊的报告,婚外情,努力让自己出名,甚至为了一个职位而逼得快发疯.
       这样一幅学者群像构成了本书的主架和中间部分,开会如同朝圣,地球村成了一所环球大学,在这里,充满着心烦意乱和腻乏,不断切换的时空和人物编织成了本书不断的"离题"和"游移".
       民间故事叙事学告诉我们,故事常常起因于意识到自己的"缺失"从而展开寻找,弗莱说传奇故事中"上升的追寻"包括两种形式:"升华的历险探求"和"性的追寻",本书的故事就真正开始于安杰莉卡的出场:
       "她将酒杯举到唇边,嘴唇鲜红湿润,下唇显得有一点肿,好像被蛰过.她喝了口酒,珀斯看到她吞咽时喉头的肌肉在皮肤下滑动."神圣的上帝啊!",珀斯低声说道,他又在引述了,这一次引自<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珀斯,一位艾略特专家,就此开始了自己寻找圣杯的旅程.<荒原>借助了寻找圣杯的传奇故事,而安杰莉卡又是倾心浪漫传奇的学者,圣杯在民俗学中又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器,正如小说中说的: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圣杯."
       整部书的核心情节就呼之欲出:<小世界>--艾略特&珀斯--圣杯&安杰莉卡(Grail&girl)
       正如浪漫传奇中的无尽冒险,书中又加入了另一层叙事逻辑:脱衣舞.
       借助莫里斯扎普的报告和罗兰巴特的灵感,文本被比喻成了脱衣舞,诠释即一层层脱掉衣物,而"每一次解码就是另一次编码",文本挑逗着读者,正如舞女挑逗着观众,给观众以最终完全暴露的期待,却又加以无限的拖延,在这之中获得无休止的愉快.
       安杰莉卡的爱情就伴随着文本的脱衣舞展开,她不断的消失(解码)并时不时留下线索(又一次编码),引得痴情的珀斯在世界各地寻找圣杯,饱受着希望和失望的煎熬.一开始的接触似乎就注定了珀斯的失败,这美丽的姑娘早已超出了珀斯的把握能力,就像不能找到文本最真实本质的意图,珀斯最终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脱衣舞娘给予的愉快,而非爱情.
       安杰莉卡就像是柏拉图<会饮>中借助泡赛尼阿斯讲述的"两个阿佛洛狄忒"(双面维纳斯),一位"属民的",大众沉湎于她的身体,一位"属天的",属于更高的理性,所谓柏拉图之爱.安杰莉卡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妹丽丽正好分属两位.在书的最后,安杰莉卡早已有了门当户对的归属,留下可怜的珀斯在一片空白之中感受到了另一位姑娘的爱情:谢丽尔.
       在听到珀斯说他如此狂热激动只为了寻找自己已经爱上的女人时,她"脸变得煞白",又"职业性地一笑",看着珀斯"撒腿就跑",一个悲伤的画面,隐忍而美好的叙述.
       最后一幕想必可以把许多人的记忆拉回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结尾:
       "我拿着听筒扬起脸,飞快读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戴维洛奇这样写道:
       "珀斯慢慢离开了问讯台,站立在巨大的滚动式离港信息牌前,两只手插在口袋里,旅行包放在脚下.纽约.渥太华,约翰内斯堡,开罗,内罗毕,莫斯科,曼谷,威灵顿,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格达,加尔各答,悉尼...他对着信息牌的表面,就像对着电影屏幕,投射出自己记忆中的谢丽尔的面容和身影--齐肩的金黄色头发,走起路来抬高腿的样子,明亮的蓝眼睛里茫然神情--他不知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他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去寻找她."
       一个小世界,却遍寻不到一个人.
      
       作为现代小说家,戴维洛奇必然的采用了这种开放式结局,就如脱衣舞般情节的一样,珀斯从开头到结尾急切的寻找产生出巨大的期待和焦虑,面对这种读者体验,他把学者群像放在了中间部分,四处游移,放缓时间,挑逗读者,然后在突如其来的如同死亡一样的结尾,再次唤起这种期待和焦虑感,珀斯将继续的四处追寻,学者们继续四处奔波开会,这小小地球一刻不停的转动,生活也川流不息.
       作者巧妙的把结构主义,接受美学,民俗学,诗学和诠释学等文学理论简单的穿插点缀在其中,把夫妻感情的厌倦和"陌生化",丈夫被绑架和女权主义小说家的前妻相互连接,完成了一部关于知识和情欲,反讽和真诚,理论和生活故事.
      
      
       "忽忽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咿!"
      
      我如何,当那女郎伫立那厢
      能将注意力集中在
      乔叟或德莱顿
      或结构主义诗学之上?
      
      
      
      
      
      
      
      
      
      
      
      
      
      
      
      
      
      
      
      
      
      
      
      
      
      
      
      
      
      
      
      
      
      
      
      
  •     花了一天时间,算是几口气吧,读完了戴维.洛奇的《Small Word》。最过瘾的当然是戴维对语言学的暗嘲热讽啦!简直想穿越大西洋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哎哟,戴维大叔,语言学发展到的乏味的程度,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了。”好吧,为了避免又走入偏激的小巷子,还是认真的写点靠谱的读后感吧!
      
      
      
      不仅喜欢你的故事,还喜欢你的讽刺
      
      这是一部33万字的小说,看完之后我能对上号的人名只有“珀斯”和“安杰丽卡”,其他的人名实在是不好记,虽然我在看的时候还试图努力记来着。看外国小说,这点最让人无法忍受,外国的人名翻译成汉语之后,完全成为了毫无意义的汉字,使整个阅读过程像是在石子路上开车,磕得慌。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没有多吸引人,或者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也算不上。说的是英国高校文学院教授之间的事,故事由在全世界不断召开的研讨会来发展情节。其中我唯一记住名字的珀斯是贯穿其中的一个年轻的讲师,他在一个文学研讨会上遇到了喜欢的女人“安杰丽卡”,然后满世界的去追逐她,但是谜底却是这位安杰丽卡原来喜欢的是一个和珀斯同名的人,珀斯失落之余发现他又爱上了机场的乘务员,但是这位乘务员小姐刚刚辞了工作,搭上了一辆可能去往世界各地的飞机。然后,可怜的珀斯只能再次焦虑的踏上寻爱之旅。于是,我记住了这个研究“艾特略对莎士比亚的影响”的一直在满世界坐飞机的凭着一厢情愿追着心爱女生的英文老师。呵呵,这个故事很简单,算不上忧伤,甚至跟爱情都有点小距离,但是荒唐中吊着你的心,就是前后脚的事,怎么就是没遇上呢?可能越是没追上越是想要追上去看个究竟吧。
      
      其他人的故事也同样“悬”的很,一个五十多岁的教授,在空难中幸存下来,在同事的家中用着早餐,但是却对同事的妻子突然有了性冲动,并且在同事离开后迅速和那位妻子发生了关系,而这位妻子全程积极配合,并且相当享受。天呐,他们可是第一次见面。这么不可思议的情节,现实生活绝不可能发生嘛!但是,当你看到戴维描写的这位妻子的紫色的晨衣,房间的光线,甚至梳妆台上的镜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哦,可能这位妻子在丈夫那里得不到真爱呢?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
      
      整个小说人物都可以归类为文学院老师,而且主要是英文文学,也有少数计算语言学和实验语言学的倒胃口的家伙。当然,很明显的,在戴维笔下这些人都没得到什么好评,他们无聊的开着各种研讨会,想各种稀奇古怪的论文题目,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老话题,有点虚伪,势力,客套,沽名钓誉,还有不少怪癖。例如,住在又矮又小的房子里的东京翻译家,他在给作者写信之前先看看作者的照片,以此拉近心理距离。两个作家在做爱之前彼此一致的达成协议,绝不将此事写进小说或者剧本,然后才放心的开始。还有个作家,当不怀好意的计算语言学家统计出他最喜欢用的词是“油脂”,最喜欢用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来自《圣经》中以“R”开头的女性名时,他之后竟然再也无法写作。啊,计算语言学家还是不要和文学家碰面比较好。也许因为还深在大学的缘故,不巧的是还在文学院泡了多年,所以,读到小说,看到略显滑稽的所谓的高校文学教授,觉得亲切又好笑,虽然小说一九八几年就写完了,但是国内高校目前不就是这么个情况吗?我自认为这绝对是略显讽刺的调调。
      
      
      
      Small Word
      
      说实话,这个小说的名字起的相当的非主流,像是青春文学杂志的名字。不过,看完小说,你会觉得起的还挺能表达思想内容的。这个小说中所有主人公的工作都是高校文学院教师,发生的地点都是全世界各地的名校所在的城市,纽约,伦敦,夏威夷,东京,安卡拉等等,他们不在一所学校任教,但是却因为同在学术界而知道彼此,更有开不完的研讨会把这些四面八方的人联系到了一起。之所以叫做小世界可能就是几个主要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其实在最后一章都或多或少让人发出,“哦,原来你也认识ta呀”“哦,原来你们是这个关系啊”这样的感叹,戴维想表达的就是同在一个圈,多少有点联系。这有点哲学的味道,世界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但是呢,说实话,看着有点累人,故事自然地有点牵强,好像为了看起来很缜密而有意在设计情节。
      
      当然,这些是后话。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想戴维笔下的和周遭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真是个Small Word,生活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偏远的校区,没有什么可以声张的兴趣爱好,生活单一的只能学习,认识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多是自己的“圈”内人,话题和行为模式相似。内向又拘谨,难以体验他人世界的千姿百态。哎哟,好惨,打住打住。
      
  •      我很喜欢它的清新感,一种类似吉本芭娜娜的清爽感觉,跟封面很配。每晚临睡前读几页,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
       诚然,《小世界》的剧情并不是一直走来都如此吸引,有几次由于翻译后人名的多使我忍不住抓狂并给人物起花名。每次看到帕西的名字,脑子里就会自动转码为传统的爱尔兰处男。看到扎普就会变成叼雪茄的帽子,看到斯沃洛就会想到九死一生后的激情。一个个人物描述的切换来得如此着急,但又很利落。到了最后,人物汇聚在美国语协年会。所有分散描述的关系,所有人际关系网全都一次过激发出来,可能作者想营造一种轰动“居然这样有没搞错”的感觉,却落到了升级版家庭730剧场的场面,虽然一下摊牌很爽,不过我更倾向于一步步加深脉络而不是一次性地在剧终的时候拼命把之前缺的线路补全,这样有种仓促的感觉,可惜了前面的小清新和节奏感。
       吃饭的时候向母亲抱怨说,什么嘛原来人都是一样啦。书中教授学者会拼命申请公费,去不同的国家参加研讨会,其实是为了免费旅游,才不会老实地留在大学批改试卷和作业,并期待在飞机上,在聚会上发生艳遇,暂时抛开在家中已经人老珠黄毫无吸引力的妻子或者只会抱怨的大脓包丈夫,年老的教授因为能勾搭上美貌女子而感到回复年轻的自信,神采飞扬。女教授也在期待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德高望重并失去能力的权威因为拥有一个年轻优雅的女子而满心满足,里面也有平凡人的嫉妒、争吵、背叛、欺骗等。加上里面的研讨会中有的讨论是浪漫文学,其实就是人类本能的反映等等的内容,让我有种:“什么嘛其实那些学者也就是俗人一个,跟大家没什么不同”的感悟。
       最喜欢的是德普西对着智能电脑倾诉走火入魔差点被同事抓取精神病院的桥段和帕西想方设法追求安杰丽卡的主线。
       因为看的时候是同时看郭敬明的《小时代》的,感觉两本书轮着看,说的事也是围绕几个人展开的,某种程度上有类似,就一起看,个人还是偏向这本书,郭敬明的书幽默,引人发笑,那是浅层的,而戴维·洛奇的幽默感是骨子里的,例如莫里斯前妻和绑匪的较量那一段很幽默,也没有落下要讽刺的内容,同样是俗,前者描写的酒后乱性朋友翻脸未曾太过过家家。后者的则暧昧微妙,有种很细腻的情色尴尬感。
       打算在近期内再读一遍小世界,再好好理清下里面的支流线索和抄下欣赏的词句。
  •     又迷上了大卫洛奇的小说,我接连看了他的卢密奇三部曲。当然看的最认真的,也是他久负盛名的《小世界》。对于大卫洛奇,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他首先是作为批评家为人所知的。他的《小说的艺术》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部小说批评理论著作之一闻名于世。
      
       而《小世界》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作为学者小说,他也写了校园内知识分子种种风貌。我觉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西方的儒林外史。难怪,一些汉学家和国内的哪些学者总是很喜欢把《小世界》和《围城》放在一块作比较。
      
       《小世界》的书名来自于歌德的《浮士德》中魔鬼带浮士德离开书斋时告诉他“咱们先看小世界,后看大世界”,就像浮士德先在“小世界”的欲海里沉浮,洛奇笔下的学者们也在学术的小圈子里追逐着爱情与韵事。但我不妨说,这是一个庸人自扰的世界。
      
       在小世界里的人们似乎总是有点典型化,代表着某种态度,代表某一类的人们。主要人物有四个:伯斯,天真浪漫的穷书生,安吉里卡,时髦新潮的女才子;扎普教授,新潮的批评家;史沃娄教授,老式的学究。
      
       对于里面的扎普教授和史沃娄教授,我并不想多谈。毕竟作为一个这个世界之外的人们,我并不清楚与了解。
      
       反而,我对天真如庄稼汉的伯斯充满了兴趣。在这个小世界里,伯斯似乎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物。可能的确来自封闭的苏格兰,他显得极为落伍。别的学者们都在追求风流韵事,他却抱着柏拉图式纯情的幻想。当社会主潮转向性解放时,他却纠结天主教的灵与肉的问题。
      
       在学术上,他的确显得落伍。作为一个刚刚从事大学教职的书生,他不是急着追赶时髦的话语,反倒津津乐道于纯诗的写作与批评。另一方,他并非没有现代意识。在书中,他和某位教授赌气时,说自己的论文是《艾略特对莎士比亚的影响》。这就颇具有现代的接受美学的味道。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伯斯的。
      
       而他所追求的爱人安杰丽卡,则偏偏是一位漂亮时髦,紧追时代潮流的现代女学究。当书中临近结尾时,安吉里卡用自己身体上的女性姿态,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他新潮的文论作了女性话语的解读,我丝毫没有任何欣喜。感觉这位漂亮的女士在做着令人恶心的游戏。难道这就是变了味道的女权主义?
      
       刚开始我随着作者的笔触,的确感到了一种狂欢的喜悦。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嘲讽里,上演了学术世界一幕又一幕的恶俗场面。但随着阅读,我感到愈发的沉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象牙塔世界。 学术界是否真的肮脏如此?
      
       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一种庸人自扰。毕竟《小世界》只是一个文本,或者只是作者的一个戏谑,当然也可能另有所指,但真正如何解读毕竟是读者自己的世界。
      
       联想起前段时间的电视剧《手机》里的费墨教授,倒是颇能代表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希望追名逐利,却有着知识分子固有的清高,于是就在进与退之间,徘徊不定。
  •     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的选定,一是珀斯对爱人的寻找,或者说所有人对心灵寄托的寻找。
      
      小说里,知识分子们都是会议动物,他们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在会上发言或者对别人的发言嗤之以鼻。飞机、复印等技术的诞生,使学者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闷在书房里、埋首故纸堆来做学问,而是可以方便地聚在一起开会讨论,获得别人的研究成果,于是世界变成了一个小世界,学术界也变成了一个小圈子。作者写书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今的互联网更是将小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学术交流变得方便无比。似乎聚在一起交流的必要性已经不那么大了,可是热衷于研讨会的学者们依然衣冠楚楚、行色匆匆,与三十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在会议上联络感情、打探消息、寻求艳遇,除了将普通派对上的话语体系换成了学术术语,学术会议与一场派对并无区别。
      
      可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珀斯却寻找不到自己的爱人。现代技术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却使人们的心离得更远。寻找爱人的珀斯,总是跟不上她的脚步,一再失之交臂,最终也没能抱得美人归,蓦然回首,原本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也已踪迹不见。那些有了家室的,却麻木了生活,他们参加研讨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逃避,可他们终于发现,猎艳也无法抚慰自己感情上的空虚。那些学者们,个个自命不凡,却全都色厉内荏,内心空洞,无处寻找心灵的寄托。
      
      很喜欢作者充满嘲讽却不失关怀的风格。对于人物的描画入木三分。他笔下的学者们性格各异,各有各的缺点和怪异之处,但又都有其可爱和可怜之处。
      
      本书是卢密奇学院三部曲的第二部。看过这部之后,对第一部《换位》和第三部《好工作》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     作者 宋大旻
      
        戴维•洛奇的《小世界》虽然戴着一副纯文学的面具,但怎么看怎么象部通俗小说。
        首先,对巧合的滥用,滥得让人无法相信。虽然小说的名字的叫《小世界》,但也不能为了情节,利用巧合将各个场景生硬缝合在一起。如果我们随意挑一部肥皂剧比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相似,一场冲突紧接着另一场冲突,冲突与冲突之间不是靠事件本身逻辑来对接,而靠的是大量的巧合——巧得来让人无法相信的巧合。
        其次,一场接一场的学术会,更像是武侠小说中一场场的武林大会。全世界的学者们为了争夺联合国文学批评委员会主席——武林盟主的宝座,明争暗斗,根本就不象是真正的学者,更像中一群争权夺利的江湖人士,而代表学术界的六位主要人物更像江湖中的六大门派。而小说中的“女郎服务公司”则像是一个江湖上地下组织。联合国文学批评委员会主席——小说中的学界盟主,则紧紧抓住手中的大权,以假退休,试探着江湖人士的野心,在戏弄够之后,又宣布不退位了(这种耍假退位的手段,让我想起了毛)。
        再次,小说中大量的通俗元素的堆积:换妻、婚外情、老处女、处男、私生女、双胞胎、环球大追女、色情表演、学术盗窃、学术权威的公主的离家背叛、空难、沉船、绑架……唯一差的就是谋杀了。就连学术论文也色情化——不论是男学者还是女学者的。最后还有个大团圆结局。
        第四,人物表面化。就六位国际学术代表,表面上他们的学术观点不一样,实际上却是一类人:色情狂、权利欲者。他们一场接一场地参加学术会,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婚外情,二是巩固学术权力地位,以便争夺学术主席的位子。对于这些把大量时间花在做爱和权利之争的学者们,我真不知道他们的学术成果是怎么弄出来的。关于女主角的描写更是虚无缥缈,小说开头出现一次后,就直到结尾才出现,背叛离家的公主最终又回到了父权的臂弯里。小说中唯一描写功的人物就是那位机场的接待员,通过她对坐飞机独身男女安排座位的行为体现了她对爱情渴望的心理。
        第五,小说中有些细节让人不解,最明显的就是一位绑架者居然把名字告诉被绑架者,在勒索不成之后,居然还把被绑架者放了,就不怕招来牢狱之灾?
        第六,我想说明一点——有说评论文章说《小世界》套用了欧洲中世纪关于寻找圣杯的传奇结构的问题。关于中世纪的传奇,无论是在世界文学史上,还是欧洲文学史上,都算不得一流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就是一种说唱的文本,是一种通俗体裁,如同中国的《薛刚反唐》、《包公案》之类,是说给文化层次比较浅的人听的,为了迎合下里巴人的审美需求,这类传奇中自然就会加入大量的通俗元素,在创作上也自然也就比较粗糙(对于处于对异端思想极端排斥的中世纪的诗人作家们来说,这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也正因为这些大量的通俗元素与创作上的粗糙,至使了这些作品无法成为一流的文学作品。那么为什么这些粗糙的传奇故事仍能流传至今呢?我认为,一是宗教的需要,二是某些作品中仍有少数比较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关于“石中剑”的情节,三是作为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时期除诗歌之外唯一的文学资料——而不是文学艺术品——流传下来,还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从上述几点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在套用这些中世纪传奇时,套用的不是其有价值的部分,而是把大量的糟粕套用进来了。
        最后,我读此书得出的结论:
        1、《小世界》因套用中世纪的传奇,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但套用得不好,因此该作只能算是二流的作品,而作为戴维•洛奇的代表作,所以作者也仅能算是个二流作家。
        2、关于对肥皂剧的追根溯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传奇。
      
      
  •     最早接触英国小说,是小学五年级,《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我至今记得班主任问我借了第一到四部,吃惊地发现夹在书里的纸条密密麻麻记了各种咒语。在她办公室,我保证再也不研究它到如此痴迷地步。
        今年H•P系列电影完美落幕,我也长大了,不再记得那些咒语是怎么回事,想来我痴迷的应是英式叙述,传统的、独具一格的讲故事的手段。儿童时期不该错过J•K•罗琳,少年时期不该错过阿加莎、柯南道尔,青春期不该错过勃朗特、简•奥斯汀……我永远不能错过那种英国式的优雅大方,是等一杯红茶渐渐冷却的从容感,是小说无可挑剔的叙述语言,从历代才华横溢的英人笔下传达给世界,风趣、精确、正点。英语最大的贡献就是繁复而有序的时空,我一直觉得大本钟就是它的象征:对时间的敏锐参悟。
        作为掌握最为纯熟的外语,英语作品的译本也在林林总总的译本中走得最远,因而我们对英国作家作品的整体把握也就最贴切。正如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比较各个时期的英诗的特点,而对于法语、西班牙语诗等就不那么熟稔。因此在读英语作品的时候我常感激译界的努力,最忠实同时也最灵活和富有生机的作品就在我手里,多少年前又是什么状况?
        读完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很快找来了他的另一部杰作《好工作》。吸引我的是这位典型的英式语言大师集学者风度与戏谑风格于一身的独特。两部作品的人物和情节都有交叉,讲述了英国学术界的种种,荒谬的人和事、荒谬的社会和似是而非的价值,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有冷眼旁观的讽刺与无奈,也有爱情的生机和希望。《小世界》展现了学术界虚伪、自私甚至肮脏的内幕,《好工作》则道出了工业和商界对文学的冲击和良知的毁灭、人性的扭曲。这么说戴维•洛奇就是极具批判意识的,或许吧,我向来畏惧批判意识的作品,那种等待戈多式的绝望直逼人心。而仅仅是被他语言的磅礴和细腻吸引着,阅读戴维洛奇的过程是愉快的,英式的叙述再次将我引入胜境。他的人物轮番上场,每一个都是那样真实可触,带着各自的愿望和诡计、骄傲和需要,在作者精心编织的情节的网中穿插行进,卸下学者的假面,变成普普通通的抑或单纯抑或邪恶的人。我几乎期待着下一幕将出现何人,会发生什么,我的目光追踪他们的活动,在盼望的地方再次与他们相遇。质感真实的人物、地点、一个沙发或是窗帘、一个雨天,那样近距离、悄无声息,这是一种英式的作者-读者模式,是亲密的神交,也许这世界真的很小,我的思绪顷刻间就随他的笔触到达无穷无尽。
        作品和人的联系是说不清的。好比我在《卡夫卡全集》扉页看到卡夫卡照片的时候,他冷澈的眼神攫住我的心灵,我顿时感到这个孩子般羞涩的人却有颠覆世界的能力。我看封面戴维•洛奇的照片,微笑的不屑一顾的戏谑眼神,亦庄亦谐,仿佛了悟,仿佛厌倦,仿佛投入,仿佛真诚。嘴角上扬的幽默感,是低调、客观而富于热情的态度。在英国他也被叫做“才子”的吧,驾驭文字于股掌之间、出入世俗、嬉笑怒骂的传奇人物。而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渊博学识和对各个时期的艺术、科技的熟知也叫人惊叹。作家唯有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积累人生,别无他法。作家一词“author”的拉丁词根“aut”就是增加的意思。书中大量使用俚语这种极具人性本能的语言,作者要告诉我们道貌岸然的学者其实有羞于启齿的秘密,高屋建瓴的学术界其实跟平实的人们无异,孜孜不倦与象牙塔和故纸堆中的教授和专家们,不过是一群口是心非、故弄玄虚的伪君子,把真实煞费苦心地隐藏,活得压力重重。不关注人性的本质,而固执于枯燥理论,这不是真正的人文;为了名利奔波而失却了温暖和感情,这不是真正的人生。危机感和责任感充斥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在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代社会里,文学的救赎之路究竟在哪儿?我隐约还感到戴维•洛奇是个无神论者,在他笔下看不到宗教的影子,只有真实的生活和想法,粗鄙或是高雅,荒诞抑或美妙。他敏锐地指出人心态和作为才能产生改变,不论是使世界变得更为高尚、文明,还是更为丑陋。
      
  •     《小世界》是一部散布著結構主義、闡釋學、婚外戀、SM、艾略特、弗洛伊德、3P、符號學、濟慈、葉芝、杜蕾斯、一夜情、巴特、雅各布森、紅燈區、喬伊斯、莎士比亞、脫衣舞、亞瑟王、敘事學、形式主義、成人電影、接受美學、馬克思主義、黑茲利特、老少配、師生潛規則、聖杯、MLA、反理論、結構主義的群像之作,用穿梭世界的各種學術研討會聯結起來。如果要找一個中心線索,珀斯對安潔莉卡一心一意的追求與尋找似乎當仁不讓,但安潔莉卡真正出現只在小說開始和結束的一頭一尾,而且珀斯的追尋是失敗的。小說可以作為一本對西方文學理論和英國文學傳統蜻蜓點水式的匯總,讓在對文論淺嘗輒止的學習之後暫時以一種輕鬆的故事方式重新體驗和加深理解。如果說《小世界》和《圍城》真有任何相似之處的話,一定是對於知識分子生活的平庸化描繪和“掉書袋”的強烈癖好——但是我感受不到《圍城》中那種對時代和人生的無奈和嘲弄,也就是透過幽默與文辭展現出來的睿智與深刻。《小世界》近乎白描,人物刻畫太過單薄,如果真要發展成一篇在我看來有血有肉的小說,區區五百頁的文字是不夠的。情節安排有些雜亂,過多的枝蔓可有可無,或許是大衛·洛奇有意為之吧,他當然只是把這本書作為文字和智力的雙重遊戲而已,而我卻以一個傳統小說的評價標準來審視它。用對學術圈子的戲謔性渲染來撩撥讀者對神聖和深刻的失望,難道是洛奇對有意為學的年輕人的善意提醒和小小玩笑?
      
      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所在,我在小說的開始不久和即將結束的兩個相對對稱的地方讀到兩段有意思的發言,在精神上似有一脈相承之處。
      
      第一段是菲利普·扎普教授在本書第一個研討會——高校英國文學教師研討會上所做的反對闡釋的發言:
      
      “[…] 打網球的類比不適用於閱讀行為——這不是一個雙方往復的過程,而是一種無休止的挑逗引誘,永遠得不到滿足的調情,如果說有滿足的話,,那也只是孤獨的、自淫式的滿足。隨著文本對他產生影響,利用了他的好奇、他的慾望,讀者的興趣越來越大;正如一個脫衣舞女利用觀眾的好奇和慾望一樣。
      
      “[…] 那裡的女孩子開始面對顧客跳舞之前就脫光了所有的衣服。這不是脫衣舞,這只是脫光衣服而沒有脫衣時的挑逗。這是那種認為能對一個可以復原的意思進行詮釋的謬見以舞蹈形式表現出來的等同物,那種謬見聲稱,如果我們脫去了書面文本的修辭手段之衣,就能發現文本所能傳遞的赤裸裸的事實。然而,脫衣舞的古典傳統——此傳統一直可以上溯到莎樂美的七層面紗舞以及更早的時期,而今天又以被貶損了的形式在你們的索霍區的低級酒吧和夜總會中存留下來——它為閱讀行為提供了一個恰到好處的比喻。舞女挑逗著觀眾,正如文本挑逗著讀者,她們給觀眾以最終完全暴露的期待,卻又加以無限的拖延。一層又一層的面紗、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被脫去,但是正是這脫光過程的拖延而不是脫光衣服本身才造成興奮;因為一旦一個秘密被揭示出來,我們對它就失去了興趣,立刻渴望看到另一個秘密。我們看到女孩的內衣褲時,就想看到她的身體,我們看到她的乳房後就想看到她的臀部,看到臀部後就想看到她的陰部,而當我們看到她的陰部後,脫衣舞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好奇心和慾望得到了滿足嗎?當然沒有。陰道仍隱藏在那個女孩的體內,被陰毛遮蓋著,而即使她在我們面前叉開兩條腿,仍然不能滿足被脫衣激發起來的好奇心和慾望。向那個孔裡望著的時候,我們發現不知怎的我們已經越過了我們探求的目的,越過了預期的美所給予的愉悅。在看進子宮之時,我們回到了我們自己的起源這一個謎。閱讀也是如此。企圖看進文本的核心、一勞永逸地掌握它的含義的努力是徒勞的——在那裡我們找到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作品本身。弗洛伊德說過,過分投入的閱讀是替代了想窺視母親生殖器慾望的另一種慾望的表現,但是這個說法的要點,也許弗洛伊德本人也沒有充分意識到,正是在於替代這個概念。閱讀就是從一個句子到另一個句子、從一個情節到另一個情節,讓自己沉溺於好奇心和慾望不斷被替代的過程之中。文本在我們的面前揭去自己的面紗,但是永遠不允許自己被掌握;我們不應費勁心機地想去掌握它,而應從它的挑逗中獲得快樂。”
      
      第二段是研究生安潔莉卡·帕布斯特在本書最後一個研討會——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LA)年會上所做的關於浪漫文學的發言:
      
      “雅克·德裡達造了 ‘invagination’ (注:意為‘入鞘’,可分解為in-、vagina、-tion三個部分)這個詞,用來形容推理實踐中內在和外在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所認為的文本含意或文本‘內在’,實際上只不過是它的外在被折叠起來後造成的一個袋穴,它既是秘密的,因而被人們嚮往,同時又是空的,因而是不可能擁有的。我想要把這個詞以我個人特定的含義借用於浪漫文學上。如果說史詩是陰莖崇拜的文學類型——這一點是難以否認的——而悲劇是閹割類型(我想我們誰也不會被俄狄浦斯自己弄瞎眼睛所蒙蔽,看不到他被迫讓自己所受到的傷害的真正本質,或者忽視眼球和睪丸之間的象徵意義上的等同),那么毫無疑問,浪漫文學就是最高的‘invaginated’的敘述形式。
      
      “羅蘭·巴特使我們明白了敘述與性活動、肉體愉悅與‘文本愉悅’之間的密切關係,儘管他本人在性方面表現含糊,他還是以過於男性化的方式闡發了這個類比。在巴特的理論體系中,古典文本的愉悅只不過是性愛的前戲,存在於對讀者的好奇和渴望——渴望謎底被破解、行動得以完成、美德得到報答、罪惡得到懲罰——不斷地被挑逗并拖延給予滿足之中。根據這一模式,我們在閱讀敘述時的愉悅——說來也怪——就會有這么一種情況:‘想要知道’的需求推動我們讀完敘述,而這一需求的滿足又終止了愉悅,正如在意淫中,占有了對方就消滅了慾望。史詩和悲劇必然地發展到我們所說的‘高潮’——用性行為來比喻,這基本上是男性的高潮——聚積起來的力量一下子爆發。
      
      “相比之下,浪漫文學的結構方式是不同的。它不只是有一個、而是有多個高潮,閱讀這種文本感到的愉悅一次接一次。主人公剛剛避開了命運中的一個危機,另一個危機又出現了;一個謎團剛剛解開,另一個又出現了;一次冒險剛剛結束,另一次又開始了。敘述的問題一張一合,一張一合,就像陰道肌肉在性交中的收縮一樣,而且這個過程在理論上是無止境的。最偉大最典型的浪漫文學常常是沒有結局的——它們只是在作家筋疲力盡之時才結束,就像女人的性高潮只受到她本人體力的局限一樣。浪漫文學是多次性高潮。”
      
      
      吾薦
      2009-01-31
  •     本人 耳机之家
      在南京『國際研討會』期間,妖精船師兄向我推薦了一本『不得不看』的小說《小世界》;從南京回北京的火車上,同老師談起這本書,老師說:『這本書我有呀!很早之前就看過。你要看嗎?要看的話借給你。』捧著打著『奇子軒』印章、寫著老師購書題記、在重要處用線條勾勒出來做標記的《小世界》,覺得很厚重。
      
  •     http://blog.farmostwood.net/519.html
      
      我在从香港飞往西安的飞机上第一次翻开了这本书。就在登上飞机的前一周,我刚在香港做完了两个学术报告,这一周还要在北京再做一个。再没有什么更合适的时机翻开这本小说了。
      
      它所描绘的世界和我身在期间的这一个有多大区别?它发生在八十年代,所以一切通信还在以平信而非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它描写的是文学批评界,所以所有那些研讨会的题目都对我不发生作用。它以英国作为全部小说的开端(以及主人公的国籍),而我完全不熟悉英国。除此之外呢?
      
      没了。我甚至可以自如地把大多数人物名称换成我身边的科学家的名字,不会有什么不妥。
      
      我读小说的时候一直在脑海里设想,一个学术界之外的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感受和一个学术界内部的读者相比,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或许会觉得它起到了某种祛魅的作用,掀开了学术界的神圣外衣,把道貌岸然下的真实摊开在阳光下面,诸如此类。而作为一个每日在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中打滚的读者,我只觉得「学术界」在这里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其上发生的故事或许是有趣的,但是平台本身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令人欣悦的亲切感。论文发表前夕的拖延症,写到一半无论如何接不下去的句子(「撑杆跳」的比喻真是绝妙),学术会议所伴随的社交和旅行,灵感的不期而遇和消逝,对学术职位的追逐和嫉妒……谁能不会心一笑呢?
      
      (如果是我来写这部小说,我或许还会加上这样一些噱头:导师对年轻研究生的压榨,年轻人对巨头的毕恭毕敬和背后的不屑一顾,巨头之间因为合作研究而产生的斗争和倾轧,以及学生身处其间的困窘。由于对理工科的合作科研体制不熟悉,洛奇错过了多少生动的素材啊。)
      
      但是我最喜欢的一章──第二部的第一章──和学术并不直接相关,它是个小说叙事技巧的呈示段落,在第一部冗长阴郁的叙述之后,忽然把读者带进了一段激流勇进的旅程。昆士兰-新罕布什尔-芝加哥-柏林-巴黎-牛津-安卡拉-东京-伦敦,在互联网时代,这幅四海一家的场面已经显得司空见惯,但是考虑到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这一串华丽的场景跳跃便显得格外夺人耳目。
      
      「真是个小世界」,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在东京说道。
      
      这世界之小在今天似乎更为醒目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学术的名义从欧洲飞到亚洲,从明尼苏达飞到香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多半也是如此。每次我走在塞纳河畔或者坐在哈佛广场上,都会忍不住想,几乎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曾经在某个时刻和我身处差不多的位置,翻着差不多的论文看着差不多的风景,这是多么奇特的一件事啊。
      
      这样的生活当然并不讨厌,至少书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乐在其中。归根结底,这就是这一行的生活方式,而它总比别的许多生活方式要惬意得多。它确实有的时候显得荒诞、滑稽、自恋、装腔作势和蝇营狗苟。但是这世界上又有哪一行不荒诞、滑稽、自恋、装腔作势和蝇营狗苟呢?
      
      但是这部小说并未回答的问题是,当一个人在这大步向前的旅程的间隙里,像一个忽然出戏的演员一般对周遭的一切陷入茫然的时候,他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热情。当然,这问题其实和学术界一点关系也没有。
      
  •     很少有英文书能让我读的废寝忘食 晚上狠命读结果白天精读课睡着
      绝对是一气呵成拿起来就放不下 要不是眼神越来越差估计都用不了一周 之前给自己两个月的期限现在看来是对david太没信心。
      
      去年这个时候读的是changing places。大一西语考试前为了缓和看鸟语的恶心劲儿的读物。看到小世界的厚度一直没敢看虽然说查先生一再推荐。自从养老时期读sydney sheldon以后就再也没有那种一口气读原版书的快感。后来读dylan thomas什么的就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再后来就是半年多没有碰英语。现在居然可以根据西语单词来猜英语。。。
      
      一直有跟着喜欢的人屁股后面读书的十三点习惯。之前读太宰治读川端读三岛也都是为了一个人。自从有人读完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并且在我推荐下读完changing places之后我给他推荐了small world。于是就这么下了奇怪的决心要看完。
      
      企鹅版的封面评论是这样的:sex.romance.thrills.burlesque,satire,farce.most enjoyable.
      读完发现名副其实。
      
      比起changing places更为丰满抑或说是庞杂。换位只是Phil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的学术和妻子交流生活。这本书牵扯的人太多。机缘也太过巧合。这种多线索的故事真能让人坐下来一口气读完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之类的没怎么读懂 只好茫茫然的跟着情节前进。
      学术圈的各种诸如潜规则的规则看起来全世界都一样。
      以为david lodge也要狗血的变成浪漫主义者。
      读到最后哑然失笑。 phillip最后和joy没有成功,年近五旬的他对于罗曼史来说还是太老了,哪怕有一时的火花,最后还是熄灭。你知道这个世界依旧很现实。
      
      persse绕着整个地球为了追逐angelica。最后被lily嘲笑:you were in love with a dream.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虽然在环球追逐旅行中碰到了各式各样的奇遇。眼前的陌生人也许是你朋友的朋友。你朋友作品的译者。你朋友的母亲。嘲笑他的同时也是在自嘲呢。
      
      所追随的无非是个幻影。所喜欢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他给你所带来的感受,或者说,你喜欢的,只是你想象中他应该的样子,到头来才发现对那个人本身的感情根本不是爱。只是幻觉。而最终也有梦醒的时刻吧。这个单词叫做disillusioned。而我又有哪一次例外了呢。
      
      最终发现真正喜欢的是cheryl的时候又已经晚了。我们是不是一直在错过?
      
      料想中的happy ending最终流产,不免怅然。david lodge乃忒高明了。
      
      
      -----------------------------------------
      那个杀千刀的把nice work借走了!!!让我又心血来潮借了本更厚的the sea,the sea.....
      
  •     《小世界》首印于二十多年前,说的事却与当下中国学术界,几番类似。我也曾到处混暑期班,认识些狐朋狗友。不过,对于各种以会议为名头的旅游,我已没什么兴趣了。大多数与会者连论文都不准备,来了瞎扯一通,各说各话,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近来对所有会议一概没有兴趣,除了没办法推脱的。此书的另一特色是,情色描写太多,好像学术界都爱乱搞男女关系。中国学术界是否如此,我还不太清楚,因为我还是小蚂蚁,不了解大流氓的小世界。
  •     小说的情节来说很普通,可是作者把所有的事情串在一起,让一个普通的故事不普通。你会以为你也一直在旅行,一直坐着这班永远不会停下来的飞机,去你梦想去的地方,见思念已久的爱人。
  •     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年在伦敦出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文学贡献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和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从1960年起,执教于伯明翰大学英语系,1987年退职从事创作,兼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荣誉教授。
      
        洛奇已出版12部长篇小说,包括“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Changing Places,1975年,获霍桑登奖和约克郡邮报小说大奖)、《小世界》(Small World,1984年,获布克奖提名)和《作者,作者》(Author,Author,)2004等,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他还着有《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1992年)和《意识与小说》(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2002年)等多部文学批评理论文集。洛奇的作品已用25种语言翻译出版。文学批评史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洛奇是“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小世界》在1988年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洛奇本人担任编剧的《好工作》,获得1989年英国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      三天时间,读完了《小世界》。一种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来的感觉。也许吧!
      
       戴维.洛奇是名学者,典型的学者,且看小说中时不时引经据典,名人名家牵扯连天。他笔下是怎样的一群人——外表儒雅华丽,庄严高尚,私下里吝啬糜烂,困顿不堪,铂斯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人物,让他将这些情节一以贯之的是他的寻找,绕着地球找寻一个他一见钟情并暗恋已久,但却时时处处拒他以千里之外的女博士,一位貌美性感而又渊博独立的可人博士。
      
       在他的寻找下,网罗着一大批教授学者,他们身处各地,但资质一样匮乏,灵魂一样需要洗涤,他们仅仅靠着一篇两篇的论文或者作品横行学界,通吃一切,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主席一职觊觎的同时,让读者窥豹一斑,完全泄露了他们各自心怀鬼胎的丑态,在矜持的羽翼下削尖脑袋,通过互相贬低来抬高自己,在金钱面前他们毫不犹豫,美色当头他们毫无收敛,剥去学着的端庄外衣,他们是一群让人嫌恶的小丑。书中唯有铂斯刻骨专一的爱情还让人觉得圣洁,但最终也是经不起现实的曝光,就像他一直爱恋着的安吉的跳脱衣舞的妹妹丽丽所说,你不是真正的爱安吉,你爱上的是一个梦!!!小说到此,让人突然觉得是那么戏剧性,那么荒诞,铂斯对安吉的爱有如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是的,在这个荒唐的世界还有什么是真的呢。唯一有过的,也是机场那个乘务女孩谢丽尔为铂斯流下的几滴眼泪,小说的结尾是,铂斯在犹疑着是否又要为了那几滴轻得看不见的爱而满世界地去再次找寻呢?
      
       《小世界》讲的是知识分子的故事,很多人说似《围城》,似《儒林外史》,但作为人类所谓引领意识潮流的顶端人物,在洛奇尖刻而稍欠生动的笔端下,这又何尝不是对人性的深刻一刀,这些所谓的精英们与那些大方裸露的脱衣舞娘有何区别,似乎后者更为安然磊落,而前者在那块遮羞布下干得更是让人错愕的勾当,并且还打上了精神索求的烙印。
      
       小说固然是夸张的,但我们绝对相信小说是源于现实的,虽然洛奇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与情节推动中还稍有生涩,但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兜转回来也实属不易,虽然小说临到结尾稍显粗糙,但是那个不甚明了的结尾还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小世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行当中,每一个城市中,每一个国家中,甚至整个地球中。一样的运行规则,一样的现状,一样的不堪,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不同的小世界里,错综复杂的小世界里,当我们不堪重负,羸弱地举起那只苍白的手,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还要重新整装待发,绕着地球去寻求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当然,那可能又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小世界,也是一次崭新的了断与开始!也许吧!
      
  •      《小世界》是我读中学的时候在黄桷坪买的一本旧书,一直束之高阁,也是机缘巧合,最近才拿出来读,结果发现,现在读才是最合适的时候,否则我根本没法在中学的时候体会它的妙不可言。
      
       《小世界》中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让人印象深刻。叙事过程中虽然依稀有一条主线,但是整个故事都有相当明显的“拼图”感,传统的叙事风格受到冲击,在不同的故事人物中心还穿插了心理描写、意识流、黑色幽默、无意识、自然主义、隐喻等手法,对于我这样对于后现代主义还比较陌生的人来说,会有耳目一新的惊喜,另外值得注意是开放式的结尾,意蕴了无数的未知可能,这也是西方文学的惯用伎俩,为下一部作品的延宕埋下伏笔,强烈的象征意象、荒诞的巧合意味深长。
      
       当然,更吸引我的是《小世界》中刻画的学者群丑图。话说,真正的处身在这个圈子当中,会体会到一些象牙塔外无法察觉的,龌龊。当然,书中描写的提供免费机票让人满天飞的日子,基本上已经一去不复返,或者说,我还距离这个级别差很远,无权享受VIP待遇,但是描写柏斯还是愣头青的时候,那种面临“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尴尬的时候,不就是我们现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写照么:“刚开始工作,讲授你不熟悉的课程,被沉重的教学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可能还有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要你尽家庭的义务,……”然后,需要的是,真正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成果,获得一个稳定的平台,如专著或项目,以此作为下一部专著或者项目的条件,从而减轻教学任务,更快的出书,再进一步提升,摆脱日常教学和行政事务,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深刻,又不乏生动。另外,书中描写混乱的学术界“泰斗”们的生活不无淫乱,跟同行上床、跟同行的妻子上床、跟自己的学生上床……几乎成了“潜规则”,加上欲盖弥彰的、深深自卑的、特立独行的、书呆子、会议控等各种怪胎……而事实上,小说对于这种“常态”的解构,又显得如此的举重若轻。书中的还有一大亮点是对学术会议的“真实再现”。现在的学术会议,是在“地球村”的概念下进行空中交织行进路线,事实上,“论坛”的意义经得起拷问吗?多少人真正是能通过学术交流获得一知半解?真正的大多数人是痛苦的忍受会议的煎熬(我也不例外,每次都有种被附蛆之蚁啃咬的抓狂),而自己的发言完毕之后溜之大吉,真的有种丢下被围困的军队,将军却乘直升机离开的快感。而会议的真正乐趣,是在于会后的美食,旅行,和艳遇,因为它总是充满陌生化的未知美妙——“常新的欲望”。当然,游戏中要遵循规则,比如其中一条就是:“对同行中名人的奉承不可能过分”……想起那些对于前辈学者的奴颜婢膝的谄媚,我就一阵恶心……
      
       我很赞同扎普教授的一段讲演的精髓,尽管他的讲演依然是shit。每一次解码,都是一次新的编码。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对于读者是一种引诱,如同一场脱衣舞秀,利用了对它的好奇和欲望。无可否认,学院派作者对于文学理论的手到擒来,为文本增添了厚重的可读性和理论性。
      
       很推荐一读的英国小说,我记住了它的作者:戴维·洛奇。
  •      《小世界》常常被国内的媒体称作西方的《围城》,但是在我看来,这纯粹是出版社招徕眼球的噱头和评论者不负责任的扯淡。如果非要找出二者的共同点,那无非说他们都是围绕着一帮教授展开的故事,或者,更进一步,男主角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二者更多的是不同。透过钱锺书的冷嘲热讽,读者看到的是人心深处那个“小”,那个卑微的,在庸碌中挣扎的自我,而反衬出的,则是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的作者的机智、自得与高蹈。而《小世界》,关心的则是表层的制度与文化。所以,虽然有阴谋、有剽窃、有淫乱,但是,所有的人都在——用俺一同事在食堂里头对着猪食一样的饭菜常常说的那个词——enjoy。
       是的,每个人,(俺以为)包括藏身于角色当中的作者,都在享受生活,认真的对待那个十万美元年薪什么都不用干的职位,认真的从一个会场窜到另一个会场,认真的试图通过一次飞机上的性行为加入某个不知所云的俱乐部,当然,也包括认真的找自己的心上人。
       而这一切,仅仅在于我们受教育体制的制约,我们受研讨会文化的影响。这样的环境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如果说有一种可能的话,那就是像扎普教授那样,成为一个标准的“会油子”。但正因为这样,扎普教授成为整个故事中最具温情的一个角色。他严格的审稿,保证开会的都是圈内大牛;他将会议宣读论文的时间压缩到最短,给大伙留出足够的时间观光和扯淡;他诚恳的对待刚认识的年轻人,包括提醒他不要忘了戴上安全套;他也会很认真的说那个无所事事的高新职位就该是他自己的。
       其他人也差不多,包括扎普那个跟绑匪讨价还价最终决定只出四万美元赎金的前妻。每个人都活在自信与坦率之中,这倒让人想起《世说新语》方正篇来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小说是要讽刺,倒不如说是在阐释,毕竟,这个潮流一时半会也改不了,而且,值得高兴的是,在这部小说发表差不多二十年后,我们也紧赶慢赶的也算赶上了这个潮流。既然不能改变,那就换个角度,一起掺和这个带点温情的小世界。
      
      
  •     书看上去很厚,但是情节还算比较顺畅(有些也不是很衔接),所以我很快的看完了。
      除了一些妙趣横生的比喻和情节,比如说到谢丽尔的时候,她乐于满足于分配座位带来的自豪感(成就了红娘的虚荣心),以及菲利普在解决肚子问题时错拿了当做卫生纸的黑兹利特的讲稿,都能博来一笑。另外就是对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带了的一些冷嘲热讽,这使我想起我大学时候的一些兴趣。这其中有文本分析和后解构主义的问题。实际上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当时在我读书的时候,它不可否认的占用了我的一些时间。现在在阅读时再去回想,觉得愈发可笑了 。尤其登普西坚定不移的相信于他的文本分析理论,这究竟离真实的作者本意相去多远,相信只有把他作为研究的人才知道。还有就是隐喻,想象到了这里简直就是肆无忌惮和下流了。倒是珀斯有几次天真的疑问,说出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再就是珀斯这个人 ,我毕竟还是带了些好感的,因为他活得真实而又理想化,但是最后看来谢丽尔才是他的理想对象。之前他追求安杰莉卡的努力看来最后黄粱一梦,不免让人多少有些失落 。
      
      
  •      毛头小伙子珀斯初入文坛,对安杰莉卡一见钟情。但安杰莉卡却像文学艺术本身一样,虽然充满了神秘感和魅力,同时难以捉摸,在小小的戏耍了珀斯之后,黄鹤杳然。为了追寻安杰莉卡这个心中的文学缪斯,珀斯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从英国本土到欧洲大陆,从土耳其到希腊,从日本到美国,足迹所到之处,也见惯了文学圈子里的浮生百态,文学界如一幅卷轴,慢慢铺展开来。有玩世不恭者、有意志消沉者、有彷徨踌躇的、有野心勃勃的、有虚伪的马克思主义者、有争名逐利、有玩弄女人、有婚外情(甚至还有换偶)、有丑闻、有争斗、甚至还有绑架。在这个圈子里,为名誉、为地位、为女人、为金钱,丑态百出。
      
       而珀斯以初出道之身,以其真诚和才华异常凌厉的横扫文坛,尤其在结尾处以一个全局总结般的问题——“如果别人接受了你的观点会怎么样?”——摧枯拉朽、一跃而出、傲视文坛。小说结尾也意味深长:众里寻她,却原来真正值得爱的是希思罗机场几面之缘的一个小服务生,原来,你的追求在民间,而不在文学圈。这一结尾符合常理又意味深长,充满了象征意味,给人无限遐想。
      
       安杰莉卡几乎是天然的文学之子,父母皆出自学术圈,若干年后都已功成名就。安杰莉卡置身的家庭也给了她充足的条件去实现她的文学梦,再加上本人浓厚的兴趣、好学的态度,她几乎就代表了文学,也难怪珀斯对她一见钟情,没有比她更合适的艺术女神了。不过她搞的理论实在太骇人听闻:史诗的器官是阴茎,因其只有一个高潮;悲剧的器官是睾丸;罗曼司的器官是阴道,可以连续高潮;喜剧的器官是肛门……。比她妈的那个腐朽的“圣杯象征女阴”的说法要生猛的多。
      
       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有追求的纯文学小说却硬安上了一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不禁怀疑难道好莱坞的监制人无处不在也潜到了英国小说作家的背后?也许,作为圈内人士,他只是想给我们一个希望。但未免过于突兀,缺乏整体性合理性,过于突如其来,就像结尾处那阵春风,毫无来由、毫无理由、也难以令人信服。菲利普经过历练之后回归原点了,只是还有点惆怅,因为“我已经没有勇气了”;扎普经过绑架案后似乎也回归正常准备重组家庭了;金费舍尔重新振作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担任新的职务、迎娶年轻的新娘,他的不举没准也会突然自愈;安杰莉卡与父母团聚,丽丽奇迹般的浪子回头重新上岸;珀斯结束旧的相思马上投入一段新的感情;扎普的老婆度过创作枯竭期找到了新的方向;成名作家8年后有了新的灵感开始写作;一阵春风吹入严冬的曼哈顿。
      
       跟随珀斯我们经历了一次文学的朝圣之旅,我们来过,我们看到,我们离开,太阳照旧升起。
      
  •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2月12日-3月12日),读完David Lodge 的“卢密奇学院三部曲”。其间还穿插着读了其他的书,比如人类学、黑泽明的自传以及其他。我是先读了《好工作》(Nice work),接着买了《换位》(Changing places),最后读的《小世界》(Small world)。
      
      简单地说,这个系列太好看了。难怪在1988-89年左右,《好工作》和《小世界》改编成电视剧,前者还获得了英国的大奖呢!(1988年我刚读大学,1989年中国还在忙那件事,时空对比、交错,让人唏嘘啊!)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人身上体现出的对个性独立和自我解放的追求,大约是领先于全球的。尽管100年前美国已经超越英国而在全球成为老大,可是骨子里英国人还是瞧不起暴发户的。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观念,习俗和思想,彬彬有礼却又道貌岸然;矜持冷淡,却又幽默内敛。他们性格和行为的复杂性具有非凡的魅力,对我这样的人似乎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从上小学时喜欢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勃朗特姐妹开始,到简 奥斯汀,直到英国后来绝大多数作家,对于他们的作品大多耳熟能详。在读这套系列时就有了极好的基础,因为主人公生活的圈子是英国大学文学研究圈,每个人张嘴闭嘴都是英国作家名字或作品。可惜我没读过《荒原》,一直也没喜欢过T.S 艾略特。
      
      好几年忙着读各种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的学术书,纠缠在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之中,我曾经对朋友们说我已经丧失阅读小说的能力了。没想到,David Lodge用文字魔方组合的奇妙小世界瞬间将我俘获,我的灵魂跟着他的文字起起浮浮,穿越了时空隧道,飞到英国、美国、欧洲的很多地方。这套书唤回了我在年轻时阅读小说的激情,就像内心深处点燃了一只小火炬,发光发热,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自己已经被照亮了。
      
      小说情节就不便过多描述了,如果你热爱英国文学,那么有时间,一定读一读这套“卢密奇学院三部曲”,它让你在这个春天会感受到不平凡的收获。
      
  •     十年前在家里看到David Lodge的2本书,《小世界》和《小说的艺术》,前者翻开了几遍,硬是读不下去;后者对于我这样的业余文学爱好者,书中提到的作品作者知道的大概不到一半。当时,便有点小小的不快,因为不是由于内容粗糙而读不下去的书,总会让自己有些许的失望与不安,尤其当你直觉的知道这部作品本该值得欣赏。于是带着这种莫名的自责,十年后我重新翻开了这部小说,结果竟是个大大的收获。
      
      《小世界》是David Lodge的“学院小说三部曲”中的第2部,但由于故事独立完整,所以并不需要读完第1部才可继续。看到有些评论把这部小说比作西方的《围城》,把David Lodge比作英国的钱钟书,且不论这样的类比是否恰当,但两者之前确实存在某些相像之处。
      
      小说其实还有个副标题的,An Academic Romance,对于这个副标题的省略我倒是有点小小的诧异,如果放在今天,起码会在封面上留给它一个小小的位置吧。
      
      凭心而论,这不是一本易读的小说。需要一点记忆力,因为任何一个小人物的出现都会在下文中重新出场,记不得此人来自哪国的哪个学院会让你不得不重新翻阅前文,而要在400多页的书中找出那个小人物的来龙去脉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另外还需要一点文学修养,否则各种学术研讨会上不断冒出的学术名词会把你淹死,虽然读此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你辨别诸如“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区别,但起码这些名词都曾在你脑中多少停留过一段时间吧;又或者你不用背诵叶芝的长诗,但起码听说过T.S.艾略特的《荒原》吧,否则小说第一部的头一句就会让你懊恼自己的无知--“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只要克服上述2点障碍,这绝对是部有趣的小说,而且越到后面越精彩。只要坚持读完前面让你有点不知所云的铺垫部分,后面便是众多人物令你目不暇接的粉墨登场,人间百态一一呈现,着实好玩的很。最大的遗憾或许是翻译,读这样的小说语言甚至比情节还要重要,一个英国学术派作家幽默而刻薄的语言,在被翻译过来后精彩度起码打了个七折。
      
      小说前前后后涉及的人物应该不下三十个,这么多人发生在不同时空的独立故事从头至尾由一条主线贯穿,那就是:一个年轻人为了爱情满世界追寻他心目中的那位女神。 如果可以将这本小说提炼成一棵树的话,那柏斯对安吉丽卡的爱情应该就是那根细细的主干,而他和她所认识的人走过的地方便构成了这棵树繁茂的枝叶,而且每根树枝都生的别具一格。如是,不得不佩服作者讲故事的本事了得呐。
      
      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的将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和不同风格的电影导演联系起来,比如罗德尼.温赖特,那个写到“因此,问题是,文学话语本身......”便无法再进行下去的家伙,在耶路撒冷“批评的未来”研讨会前夕遭遇的种种,大可成为周星驰的下一部剧本,被夸大的可笑在一句“请千万不要轻慢救主的名字好吗”达到巅峰,对于幽默我向来不吝赞美。而那个每天都要跟计算机对话的罗宾.登普塞,或许可以让维姆.文德丝发挥一下。又或者,这部小说本身就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连续剧,应该不输于当下热播的美剧。
      
      小说中的人物辗转于各个学术研讨会,虽然说的是学术界的事情,但其实跟自己所处的行业还颇有相象之处,大概各个领域的研讨会都是一个模式吧。关于“小世界”的感慨,大概每一个业内人士都能说上几句。就这么一些人,看着脸熟,记不得名字,但聊起来总能找到一两个共同认识的人,当再加入几个交谈者的时候,听到意想不到八卦的几率便呈几何倍数上升。而就在这时,或许不远处你本人正是别人口中的话题,多么拥挤而无聊的小世界噢。
      
      说起来这部小说还有另外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柏斯寻爱之旅在全世界留下的足迹,多少有点旅游指南的作用了,起码以前我就不知道耶路撒冷夏天的希尔顿会狂打折(但这是84年的小说,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了)。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绝对不属于能被多数人接受的东西,尤其是当下越来越习惯于“速食文学”的阅读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对话http://shc2000.sjtu.edu.cn/0802/daiweil.htm 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最初偶然地读到《小世界》这部小说时,我就对洛奇此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关注他。同时,我也曾将他的《小世界》有选择地推荐给一些朋友。之所以说有选择,是因为,有时当我觉得某人可能不会对这样的作品感兴趣时,当然我就不推荐了;有时当我觉得某人可能会对这部作品有误解,或者说,仅仅是流于表面情节的欣赏,我也不会推荐。因此,可以说,我所选择的推荐对像,差不多可以算作是自认为可能会是对戴维·洛奇阅读和理解上的“知音”。结果我发现,这种选择还是基本得当的。我郑重向他们推荐此书的那些人,果然都有着颇为会意的叫好。而当我像试验一样推荐给那些我觉得可能不合适的人时,其反应也与我估计的差不多。这样,戴维·洛奇的作品竟然有了某种检验朋友阅读品味的附加功能。
      
      这种事情估计很多读书人都做过,从对某部作品的态度来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自己人”,只是在今天,要找到认可David Lodge的自己人或许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吧。
      
      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我又多了一个可以阅读的作者,后面会找全他的英文作品来看
      
      Campus Novels Series:
      1. Changing Places: A Tale of Two Campuses (1975)
      2. Small World: An Academic Romance (1984)
      3. Nice Work (1988)
      
      Other Novels:
      The Picturegoers (1960)
      Ginger, You're Barmy (1962)
      The British Museum Is Falling Down (1965)
      Out of the Shelter (1970)
      How Far Can You Go? (1980)
      Souls and Bodies (1981)
      Paradise News (1991)
      Therapy (1995)
      Surprised by Summer (1996)
      Thinks... (2001)
      Author, Author (2004)
      Deaf Sentence (2008)
  •     这个世界之所以小 因为很多看似大相径庭的事情追根溯源其实是一回事而已。整个物质世界的逻辑轨迹不妨说是个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     发现《小世界》是在学校本部的图书馆。一排连着四本洛奇的书。先看的《小世界》,然后才是《换位》和《好工作》,后者没看完。
      一页之后我有了惊奇的感觉。这种作品似乎在哪里见过。我敢保证之前并不知道戴维洛奇,并不知道《小世界》。
      那三个字渐渐在脑中凸现出来:钱钟书!
      都是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的故事,都是反讽与调侃的口吻,都是一个所谓的圈子。于是阅读《小世界》就有了跨越国界的轻松感。
      不过可惜的是,《新闻晨报》访问戴维洛奇的时候,他说还没有读过钱钟书的《围城》。
      《小世界》可谓知识分子的狂想曲。也许大家印象中的教授学者都该是德艺双馨的,至少为人正派。可是该书中算是揭开了这层迷雾,原来他们也是凡夫俗子,他们也在享受一切由工业社会带来的便利,跟随着社会的潮流。
  •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其实我是在看了三分之一之后才看出感觉的,可能是惊奇于自己居然能看懂这本书吧。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喜欢借由故弄玄虚的字眼去构建他们自认为独特而有深度的世界,故意与读者拉开距离,仿佛别人夸不过你自己的沟渠碰不到你,你就成了有思想的文学大家。那种用诡异的文学理念去构建的虚幻楼阁,在我看来已经远离了文字本身的意义。所以我喜欢《小世界》这样的小说,至少没有那么清高
  •   其实看红莲和张大春的故事时 我脑子里都是小世界
  •   "当一个人在这大步向前的旅程的间隙里,像一个忽然出戏的演员一般对周遭的一切陷入茫然的时候,他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热情。"有时候你看到一句话,忽然就泪流满面。
  •   一直有跟着喜欢的人屁股后面读书的十三点习惯。——加1
  •   您好,您有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的英文版本吗?可不可以复印呀?
  •   我最近在看《书店》,也体会到了英国式的含蓄,不过,这种耐人寻味和思考的含蓄,读起来跟其他小说有很大区别,很好。
  •   是非心起惹是非
  •   big bang的笑点就是给文科生看的。
  •   嗯,正在看,刚看完这段学术报告会,真是精彩啊~!
    你读完这一段,马上就有了参加学术报告的体验了~为什么会这么贴近这么具有真实感?明明没有面面俱到地描写,却立即让人身临其境了~
  •   介绍一个给理科生看的笑话,楼主就知道区别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56712314/
  •   2010-07-23 12:50:17 湖人附近  介绍一个给理科生看的笑话,楼主就知道区别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56712314/
    这我已经在文章中说过了吧:
    在这一方面,《小世界》有些类似文科版的生活大爆炸,只不过他描述的是顶级教授们的生活,而且在涉及专业领域的讨论这方面也相当的收敛。许是为了贴近更多读者。
  •   小世界的幽默,圈里人体会得尤为深刻。
  •   幽默是需要智慧来理解的。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只感觉到爽快。是那种阿Q心理的爽快。
  •   最后一段说的就是"意淫".
  •   “写到这里,我有点可以理解戴维洛奇最终对书中人物的惺惺相惜了。毕竟你爱它也好,恨它也罢,这个小世界实在是不大,能陪你一起游戏的人并不多,无论是朋友也好,敌人也罢。”
    恩~
  •   小世界大作为
  •   看了评论,很想读,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   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十五年前看到重庆版却没买,也没什么遗憾的。
  •   www.xsshu.com来看看
  •   智力密集型行业内的互相倾轧尤其热闹且技术含量高。
  •   我在真见到一个老师之前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对他抱有比较美好的想法,但经常失望。现在已经习惯了,理性上早就不对这个行业的人有什么幻想,不过感性上还是期望太高。
  •   《小世界》,不是知识分子的狂想,相反,它恰恰反映了知识分子虚弱贫乏狭隘的世界。
  •   呃,有点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