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特里.丹顿 页数:87 译者:李晓明
前言
为什么要飞行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坐在教堂里,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假装对神无比虔诚。然而实际上,我是在仰望天花板上的油画。画中,天使们正在空中飞行。我想像他们一样展翅飞翔。之后,超人便成了我的偶像。再之后,我依旧幻想着像鸟儿一样在威尔森海角上空滑过,抑或是飞过墨尔本摩林顿半岛的悬崖峭壁。然后,当我三十出头的时候,神奇的一天到来了。我乘坐一架飞机,第一次真正地飞上了天空。当我俯视大地时,我想:地球不错,但天空更美。这应该就是自由的感觉吧,不再受地心引力束缚。鸟儿们可真幸福。特里·丹顿
内容概要
想不想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呢?几乎每个人都想吧。但是,鸟儿有翅膀和轻盈的身体,我们却没有。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从地面上飞起来呢?
特里·丹顿带我们探寻历史的足迹,列举了许多发明家和科学家进行的各种各样大胆的、敢于挑战地心引力的疯狂尝试。
作战用的风筝、搭载着动物的热气球、空中蒸汽马车队及巨大的飞机弹射器都会帮助你解开人类飞行的奥秘。
作者简介
作者:(澳大利亚)特里.丹顿 译者:李晓明
书籍目录
为什么要飞行
“猪”是会飞的
第一章 飞得像风筝一样高
飞舞的帽子
吊床垂钓
究竟什么叫风筝
战争中的风筝
襟翼上的科学家
逃税的风筝
第二章 造个像鸟儿一样的飞行器
微型飞行器
第三章 许多热空气
巴特的气球
蒙哥尔费兄弟洗衣服
真正的庞然大物
热气球如何工作
绵羊一小步,鸭子一大步
趁热打铁
让我们找寻—个更加危险的方式去飞行
沙袋的一个小问题
气喘!打冷战!爆炸!高空坠落!
乘坐三明治气球飞行
第四章 机翼
固定式机翼
乔治相加,萨拉相乘
一个岁的英雄和—个飞行的马车夫
神奇的提升力
空中蒸汽马车
勇于奉献的飞行家
第五章 上升然后远去
动力驱动飞行
莱特引擎
在水中行走的人
引擎与螺旋桨
上升,上升,上升……下降
是的,我们已经起飞了
再次飞越英吉利海峡
猪真的会飞吗?
关于热气球的几个小测试
章节摘录
飞舞的帽子想象你身处大约两千年前的中国。一个农夫正在田间耕作。他的帽子老是被风吹走,他不得不横跨田垄去追赶。“愚蠢的帽子!愚蠢的风!”农夫怒喝道。农夫抓住了帽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但当他继续耕作的时候,风又把他的帽子卷到了空中。“你这愚蠢的风!”他咒骂道,“别来骚扰我的帽子!”突然,他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一次,他用细绳拴住帽子,绳子的另一头拴在矮树丛上。“现在,我将你打败了,风先生!”当风再起时,帽子被吹上了天,在农夫的头上盘旋。农夫欣赏着他的帽子在空中翩翩起舞。他将绳子放长了一些,帽子便越飞越高!其他农夫也跑过来,望着飞舞的帽子欢呼。他们争相要求轮流来拽这根系着帽子的绳子。他们也许是世界上最早放风筝的人。吊床垂钓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喝着椰奶,躺在太平洋某小岛的海滩上垂钓。他的家就在附近。他正在努力工作——钓鱼。他牵着一根线。这根线没有垂入水中,而是悬在半空中。难道他在空中钓鱼吗?对于海鸥来讲,在空中捕食倒是有可能的。在那根长线的末端,一只风筝在空中盘旋。这只风筝是由巨大的叶子缝制而成的。风筝的下端连着一根鱼线,钓钩的位置在距那人半里之外的海里——那是最肥的鱼儿出没的地方。这个人躺在吊床上钓鱼,甚至不用打湿衣服。聪明吧?究竟什么叫风筝风筝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人知道风筝的真正起源。飞舞的帽子和简陋的叶子风筝也许标志着人们渴望解开飞行之谜的开端。全世界的风筝形态各异。有菱形风筝、箱子风筝、管子风筝、战旗风筝以及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风筝。每只风筝都是由很轻的框架或是更轻的塑料或纸制成的,飘扬在一根长线的末端,一般都有条尾巴。一只风筝只靠自己是无法飞上天的,还需要风来帮忙。风筝总是迎着风飞,风吹在风筝上,就会对风筝产生压力,而这个压力是垂直于风筝的。因为风筝的整体是斜向下的,所以迎面吹来的风对它的压力是斜向上的。风筝的分量很轻,当空气向上的压力大于风筝重量的时候,风筝就飞起来了。而尾巴可以帮助风筝保持平衡。战争中的风筝使用风筝作战是风筝的早期用途之一。风筝帮助中国的一位将军——韩信攻占了一座城池。当时,韩信正在攻击敌人的城墙,但攻城进展不顺利。对于他的军队来讲,要攻占的城墙太高太牢固了。韩信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让将士们挖掘一条从营地通往城内的地道,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冲到城内,攻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真是一条妙计。但是,韩信意识到一个问题:手下在地下挖掘隧道的时候,无法分辨城墙的精确位置。这样,他们就有可能出错而从城墙外冒出来。敌人便可趁机泼下滚烫的油。韩信也不想让将士们拿着量尺沿着城墙测量。这样的话,他们的计划便会化为泡影。而且,敌人还会向他们泼下更多滚烫的油。“放风筝!”韩信命令将士们放出足够长的绳子,让风筝正好飞上城墙,然后将风筝收回并丈量绳子的长度。这样便轻松地计算出了从营地到城墙的距离。将士们据此挖掘出一条精确的隧道,潜入城内,敌军猝不及防,他们正为煮沸更多的油而忙得不可开交呢。如此一来,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就被一只微不足道的风筝和一个足智多谋的韩信将军给攻破了。风筝在战争中也被用来发信号和进行通讯。试想,一支军队的两队人马营地相隔几千米,中间隔着敌军。他们需要沟通。这是公元500年的中国,当时还未发明无线电。因此,军队放飞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风筝。这些风筝代表了不同的含意,就像海军旗语一样可以被解读。风筝飞得高高的,军队就能在相隔很远的情况下进行无声的交流。这种方式有点像美洲的原住民采用烟雾信号来沟通一样。谁还需要电话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英国、法国、意大利和俄国都沿用风筝来监测敌情和发送信号。但随着飞机的应用,风筝很快便过时了。P8-1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