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何夕 页数:355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夕、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动力十足;而我们的图书出版却仍然处于这样一种局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满足的同时,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结果,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这不是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所乐于看到的现状。 科幻世界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科幻的全方位推动。科幻图书出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中国科幻需要长远眼光,需要一种务实精神,需要引入更市场化的手段,因而我们着眼于远景,而着手之处则在于一块块“基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基石,我们并没有什么限定。因为,要建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石料。 对于那样一座大厦,我们满怀期待。
内容概要
何夕作品奇崛清丽,如神龙夭矫天外。他善于把艰深的物理理论糅合到情节中,更善于在科幻的框架内构建回肠荡气的感人故事,拨弹读者心弦。
《人生不相见》收录了何夕创作的十一篇科幻小说,其中,《伤心者》《爱别离》《人生不相见》等为中国科幻创作最高奖--银河奖获奖作品。
作者简介
何夕,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971年12月,19岁时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迄今问世的二十余篇作品中,有十篇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由此可见何夕作品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何夕的作品涉及宇宙探险、时间旅行、平行时空等多种主题,尤其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他用写作抒发自己对时间这个永恒命题的困惑,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带领读者触摸浩瀚银河不灭真情的温度。
书籍目录
伤心者
小雨
爱别离
审判日
我是谁
假设
天生我材
田园
祸害万年在
万能时代
人生不相见
后记:科幻,在路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十八英寸电视机里正放着夏群芳一直在看的一部连续剧,但是,她除了感到那些小人儿晃来晃去之外看不出别的。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两次,只有粉丝汤还在冒着微弱的热气。夏群芳忍不住又朝黑黢黢的窗外张望了一下。 有电话就好了,夏群芳想,她不无紧张地盘算着。现在安电话便宜多了,但还是要几百块钱初装费,如果不收这个费就好了。夏群芳想不出何夕为什么没有回来吃饭,在印象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何夕只要答应她的事情从来都是作数的,哪怕只是像回家吃饭这样的小事,这是他们母子多年来的默契。夏群芳又看了眼桌上的饭菜,她没有一点食欲,但是靠近心口的地方却隐隐地有些痛起来。夏群芳撑起身,拿瓢舀了点粉丝汤。而就在这个时候,门锁突然响了。 “妈。”何夕推着门就先叫了一声,其实这时他的视线还被门挡着,这只是多年的老习惯。 夏群芳从凳子前站起来。由于动作太急凳子被碰翻在地,“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虽然是责备的意思,但是她的语气中却只有欣喜了,“饿了吧?我给你盛饭。” 何夕摆摆手,“我在街上吃过了。有同学请。” 夏群芳不高兴了,“叫你少在街上乱吃东西的,现在传染病多,还是学校里干净。你看对门家的老二就是在外不注意染上肝炎的……”夏群芳自顾自地念叨着,她没有注意到何夕有些心不在焉。 “我知道啦。”何夕打断她的话,“我回来拿衣服,还要回学校去。” 夏群芳这才注意到何夕的脸有些发红,像是喝了点酒,她有些不放心地说:“今天就不回校了吧。都八点钟了。” 何夕环视着这套陈设简陋的两居室,有好一会儿都没有出声。“晚上刘教授找我有事。”他低声说,“你帮我拿衣服吧。” 夏群芳不再说话,她转身进了里屋。过了几分钟,她拿着一个撑得鼓鼓的尼龙包出来。何夕检视了一下,朝外拽出几件厚毛衣,“都什么时候了还穿这些。” 夏群芳大急,又一件件地朝口袋里塞,“带上带上,怕有倒春寒呢!” 何夕不依地又朝外拽,他有些不耐烦,“带多了我没地方放!” 夏群芳万分紧张地看着何夕把毛衣统统扔了出来,她拿起其中一件最厚的说:“带一件吧,就带一件。” 何夕无奈地放开口袋,夏群芳立刻手脚麻利地朝里面塞进那件毛衣,同时还做贼般顺手牵羊地往里面多加了一件稍薄的。 “怎么没把脏衣服拿回来?”夏群芳突然想起何夕是空着手回来的。 “我自己洗了。”何夕转身欲走。 “你洗不干净的。”夏群芳嘱咐道,“下次还是拿回来洗,你读书已经够累了。再说你干不来这些事情的。” “噢。”何夕边走边懒懒地答应着。 “别忙,”夏群芳突然有大发现似的叫了声,“你喝口汤再走。喝了酒之后是该喝点热汤的。”她用手试了下温度,“已经有点冷了。你等几分钟,我去热一下。”说完,她端起碗朝厨房走去。等她重新端着碗出来时,却发现屋子里已经空了。 “何夕——”她低低唤了声,然后便急速地搜寻着屋子,她没有见到那两件被塞进包里的毛衣,这个发现令她略感欣慰。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灼痛从手上传来,装着粉丝汤的碗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夏群芳吹着手,露出痛楚的表情,这使得她眼角的皱纹显得更深了。然后,她进厨房去拿拖把。 我站在饭桌旁,看着地上四处流淌的粉丝汤,心里在想,这个汤肯定好喝至极,胜过世上的一切美味珍馐。
后记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人问到为什么会选择科幻写作,我的回答几乎每次都是相同的两个字:爱好。这个回答有些空泛,基本上无法满足提问者的好奇心,但这就是真实的情况,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正是内心的热爱,支持着作者、读者与科幻相守至今。 进入这个圈子是在1991年,即使除去中间因为各种原因同科幻疏远的几年,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不知不觉间,自己已从“新军”变成“老人”。早年作品的青涩与年龄堪成正比,当初作品能够问世,纯粹是科幻世界杂志社几位可敬的师长提携后进。这次整理作品时本想作大改动,但后来觉得这是当年自己真实思想的体现,还是尽量保持原貌吧,算是一段时光的纪念。 如果从鲁迅、梁启超翻译凡尔纳的作品算起,中国科幻之路已经超过了一百年,即便从顾均正先生创作《和平的梦》算起也有七十多年了,在这期间,真正称得上辉煌的时段非常有限,更多的时候处于萧条或是低谷,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有人认为,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科幻创作及科幻理念都有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但情况真的如此吗?一篇名为《美英科幻小说的题材》的论文列举了十六种科幻小说:太空、生物和环境、战争和兵器、过去和未来的历史、噩梦和警示、大灾难和世界末日、超越时空、技术和技术制品、城市和文明、机器人和超机器人、机制思维、超能力、进化畸形、性和性异常、污染问题、反科幻题材。这篇论文出自中国学者之手,虽然比英国科幻学者布里安·阿什的分类少了三种,但已足以让我在第一次看到时感慨良多。中国科幻历经坎坷,有着自己的“黄金时代”、“蹉跎岁月”以及所谓的“新时期”,但细数这个过程中的所有作品,却都没有超出上面那个清单的樊篱——这还是一篇发表于三十年前的论文(布里安的清单在时间上要更早)。 也许现在可以解释我的感慨从何而来了,一个以想象力、创新以及所谓“科学内核”为最根本生命力的文学类型竟然早就被划定了疆域,这正是科幻“难”之所在。科幻创作真的很难,个中滋味局外人殊难理解。许多人在触碰到这个困难之后退却了,这跟才情关系不大,更像是一种本能反应。比如,《那多手记》的作者那多和《昆仑》的作者凤歌都可谓才华横溢,但他们在科幻面前却都浅尝辄止,转投到自己更能驾驭的领域(灵异和武侠),同时他们也在不同场合感叹过科幻创作之“难”。正是这种困难,导致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的产生成为了小概率事件。不过,我对这一点的看法倒是比较简单:虽然超越这个所谓的“幻想的疆域”极其困难,但没有什么绝对的必要。在文学中,有些主题本来就具有永恒性(比如爱情),所以会被冠以“母题”的称谓。科幻小说也不必为创新而创新,有了相当数量的作品为基石后,突破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身处信息时代,资讯的传播和普及越来越快,读者的眼界已经变得非常开阔,这就必然让许多擅长“掉书袋”的作者感到压力巨大。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独立见解的作品,已经越来越不可能获得读者的青睐。人物、情节、场面当然极为重要,没有这些不可能成就佳作,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东西的的确确不是科幻的根和魂。而另一方面,科幻虽然披着想象力的五彩霓裳,但在现实中却已经变得无比世俗(标准说法是市场化),实际上,现在评价一部科幻小说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我在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说过,如果对中国科幻的未来作一个乐观的估计,那就是畅销书和影视的结合;科幻若不能大举进入公众视野,就根本谈不上发挥影响。现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幻的态度非常奇怪,一方面在影院里由衷地感叹科幻营造出的超越现实百倍的壮丽(不仅仅指感官画面),一方面却在思想上将科幻小说划归儿童文学的范畴。这就是现实——虽然矛盾,但在现实面前,包括科幻作家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对抗而只能遵从,否则就会成为曲高和寡的“伤心者”。但我们可以在这个现实的铁壁前寻找丝丝潜在的狭缝,塞进一些我们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塞的东西多了,狭缝就会松动开裂,直到变成一扇可以依稀看见远方壮丽风景的窗户。窗户进一步扩展,便可以变成铁壁上的一道门,让我们得以跳出井圈,拥抱另一个广袤无垠的世界。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下黑暗泥泞的道路会一直陪伴我们。而在平凡世界的尽头,遥远的星光会对我们展露出永恒的诱惑。 科幻,在路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何夕作品奇崛清丽,如神龙夭矫天外。他善于把艰深的物理理论糅合到情节中,更善于在科幻的框架内构建回肠荡气的感人故事,拨弹读者心弦。 ——著名科幻作家 王晋康 我们可以被一部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力和创意震撼,然后在另一部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又被第三部中曲折精妙的故事吸引,但要想从一篇小说中同时得到这些惊喜,只有读何夕了。这些似乎很难共存的特质在何夕的作品中完美地结合,使科幻小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著名科幻作家 刘慈欣 何夕的小说是一流的,是科学、道德和柔情的结合,讲述生命、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真相及冲突,每每有出人意料的震撼。 ——著名科幻作家 韩 松
编辑推荐
《人生不相见:何夕科幻小说精品集》是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何夕作品奇崛清丽,如神龙天矫天外。他善于把艰深的物理理论糅合到情节中,更善于在科幻的框架内构建回肠荡气的感人故事,拨弹读者心弦。 ——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 我们可以被—部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力和创意震撼,然后在另—部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又被第三部中曲折精妙的故事吸引,但要想从一篇小说中同时得到这些惊喜,只有读何夕了。这些似乎很难共存的特质在何夕的作品中完美地结合,使科幻小说达到了—个新的高度。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何夕的小说是一流的,是科学、道德和柔情的结合,讲述生命、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真相及冲突,每每有出入意料的震撼。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