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作者:杨平华 主编  页数:212  字数:150000  

前言

  经济作物栽培是现代农业开发的重点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产品是我国食品、纺织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农药、化肥不合理地施用,各类病、虫、草害的累积变异和发生危害的形势愈来愈严峻,制约了以经济作物为重点栽培对象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优质农产品数量的增加,从而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病、虫、草害始终贯穿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因此其防治新技术要大力推广和运用,才能保障其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提高其规模化种植效益,实现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  《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是面向生产实际、讲究科学实用的一本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实用技术读物。其中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作物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经济作物病、虫、草害基础知识和防治策略,介绍了经济适用的作物检疫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方法等防治措施;针对目前经济作物生产的实际,全面兼顾,重点。

内容概要

  《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是面向生产实际、讲究科学实用的一本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实用技术读物。其中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作物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经济作物病、虫、草害基础知识和防治策略,介绍了经济适用的作物检疫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方法等防治措施;针对目前经济作物生产的实际,全面兼顾,重点突出,介绍了大豆、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烟草、茶叶等七大类经济作物品种近200种常发性病、虫、草害的发生症状与危害规律;详细阐述以无公害农药为主导的、多项措施相结合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力求为广大种植户和农业产业开发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经济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一、经济作物病害基础
(一)生物性病原及病害种类
(二)非生物性病原及病害种类
(三)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关系
(四)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五)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六)病害的发生规律
二、经济作物虫害基础
(一)虫害特征
(二)虫害种类
(三)虫害症状
(四)虫害发生规律
第二部分 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一、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一)植物检疫防治
(二)农业防治
(三)生物防治
(四)物理防治
(五)化学防治
(六)综合防治
二、病虫害防治时期
第三部分 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一)大豆紫斑病
(二)大豆病毒病
(三)大豆炭疽病
(四)大豆霜霉病
(五)大豆灰斑病
(六)大豆菌核病
(七)大豆胞囊线虫病
(八)大豆食心虫
(九)大豆蚜虫
(十)大豆卷叶螟
(十一)豆荚螟
(十二)豆天蛾
(十三)豆杆黑潜蝇
(十四)大豆毒蛾
(十五)大豆田化学除草
……

章节摘录

  (四)大豆霜霉病  分 布大豆霜霉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大豆生育期气候冷凉地区发生较多,严重的引致叶片早落或凋萎、种子霉烂,减产30%一50%。  危害特点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能系统发病,子叶未见症状,从第一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造成全叶褪绿。以后全株的叶片均可显症。花期前后雨多或湿度大,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叶片被再侵染的,出现褪绿小斑点,后变为褐色小点,背面也生霉层。豆荚染病外部症状不明显,但荚内常现黄色霉层,即病菌菌丝和卵孢子,受害豆粒发白无光泽,表面附一层黄白色粉末状霉层。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初侵染源,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机会少。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胚轴侵入,进入生长点,向全株蔓延成为系统侵染病害,病苗则成为再侵染源。大豆开花后叶片较易感病,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随风、水传播后引起再侵染。此期雨水多,阴天多,露大雾重,昼暖夜凉或高温交替的天气有利于该病流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中耕除草,将病株残体清除田外销毁以减少菌源,排除积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