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四川科技 作者:刘光瑞,刘少林 页数:292
前言
人们用草药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因草药治疗某些常见病、多发病、杂证而体现出的“简、便、效、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运用草药或单验方治病,贵在药证相符。常言道:“千方易学,一效难求”,讲的就是对单验方的运用也要讲究辩证法,不能一概而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恰如其分地使用草药或单验方,就能收到满意疗效;如果生搬硬套,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寄希望于一药一方,则可能贻误病机,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医者和患者都要引起注意的。 《中国民间医学丛书》中的《中国民间小单方》、《中国民间草药方》、《中国民间中草药》等书,共介绍草药单、验方万余种,针对农村中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较好的效果。作者长期从事民间草药的临床运用和研究,颇有心得体会。 贻误病情。
内容概要
草药,是自然生态环境赐予人类的健康产物,也是地球上数万年与人共存的生态物种。 草医,是中国数千年来认识自然植物并利用天然草药防病、治病的民间医生。草医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习惯。 中国历史上的草医草药,其医有先祖“神农尝百草”,开草药治病的先河;其药有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汇集各地民间草医药经验之大成。 当今社会盛行生物医药,反季节食品,大量运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和对人的伤害越来越明显。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中,在追求新的、有效的、无副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中,发现中国的草医草药具有独到的疗效,使用草药治病可使人们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亲切,并零距离地感受天然植物的治疗奇迹。 本书介绍的中草药,适用于小伤小病及慢性病治疗时参考,若遇大病及急重症,需到医院救治,不可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简介
刘光瑞,中医研究员,世医之后,业医50余年,重庆中医少林堂创始人。擅长眩晕、脾胃病的治疗及刺血术。 创立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及中医药保健产品的开发。历任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董事长、《实用中医药杂志社》编委、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等职。 刘少林,中医副研究员,幼年随父习医,擅长中医药民间绝技的研究。发明创新获世界大奖4项,国内科技奖、发明奖28项。热爱中医药文化,创办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拥有数万册古籍医书,获重庆市”十大藏书家”称号,创新专利数十项,获重庆市”十大发明家”称号,医术独特、医风淳朴,获重庆市”名中医”称号。历任四川省基层卫生协会委员、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重庆科普作协理事等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解表药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麻黄(附:麻黄根)桂枝紫苏(附:苏梗)荆芥防风白芷细辛藁本生姜(附:生姜皮)葱白(附:青葱管)香薷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薄荷蒡予蝉蜕桑叶菊花(附:野菊花)蔓荆子淡豆豉(附:大豆黄卷)葛根(附:葛花)升麻浮萍木贼第三节 祛风除湿药羌活独活五加皮(附:北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秦艽海桐皮苍耳子(附:苍耳草)稀莶草海风藤桑枝络石藤白花蛇(附:乌梢蛇)臭梧桐透骨草(附:凤仙花、急性子)老鹳草第二章 清热药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柴胡栀子淡竹叶(附:竹叶、竹叶卷心)芦根夏枯草决明子第二节 清热解暑药西瓜皮(附:西瓜汁)荷叶(附:荷梗、荷蒂)青蒿丝瓜叶(附:丝瓜、丝瓜络、丝瓜子)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昔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木槿花(附:木槿皮)白毛藤凤尾草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大青叶(附:板蓝根、青黛)紫花地丁(附:犁头草)蒲公英蚤休鱼腥草败酱草白头翁马齿苋土茯苓马勃山豆根射干半边莲穿心莲鸭跖草千里光筋骨草木芙蓉花(附:木芙蓉叶、木芙蓉根)第五节 清热凉血药鲜地黄(附: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革蹄第三章 泻下药第一节 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鸢尾第二节 润下药火麻仁蜂蜜郁李仁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商陆乌桕根皮巴豆第四章 消导药莱菔子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第五章化痰镇咳药第一节 温肺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皂英(附:皂角刺)旋覆花(附:金沸草)白前第二节 清肺化痰药川贝母(附:浙贝母)桔梗竹沥竹茹鼠曲草肺形草前胡瓜蒌(附:天花粉、王瓜)葶苈子海蛤壳昆布(附:海藻)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杏仁紫菀马兜铃枇杷叶百部桑白皮款冬花第六章 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木香青木香香附乌药沉香香橼甘松茴香柿蒂川楝子第七章 理血药第一节 活血化瘀药川芎乳香没药血竭姜黄(附:郁金)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附:茺蔚子)鸡血藤泽兰红花延胡索五灵脂牛膝刘寄奴穿山甲王不留行书&仁马鞭草第二节 止血药仙鹤草白及蒲黄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解表药 解表药,常可引起周身出汗,从而达到祛除表邪的目的。解表药,临床上分为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祛风除湿药三种。而解表药与祛风除湿药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能发汗退热、平喘镇咳、消肿透疹;而后者能发汗止痛、活络祛寒,部分也有强壮筋骨的作用。 解表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发汗、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平喘、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并对免疫功能有影响。 解表药治疗的证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咳嗽等。本类药可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发疹性疾病表邪未解而透发不出以及因表邪或风湿引起的头痛、骨节酸痛等。 解表药使用注意:解表药物对于阴虚或血虚体质以及热性病津液耗竭之证,应慎重配伍,注意剂量。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麻黄(附:麻黄根) [性昧]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消肿。 [用量] 内服3~10克,外用10克以上。 [用法] 内服,发汗解表多生用,宣肺平喘多炙用。外用多研细末。 [常用内服方] 1.配桂枝等煎水服,治风寒在表,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如麻黄汤。 2.配杏仁、甘草等煎水服,治风寒外束,鼻塞身重,咳嗽气喘,如三拗汤;再加石膏,治风热在肺,发热口渴,咳嗽气喘等,如麻杏石甘汤。 3.配生姜、石膏、甘草等煎水服,治水肿初起兼有表证,如越婢汤。 [常用外用方] 1.麻黄根、硫黄各150克研末,加米粉250克,调匀,用布包 扎,外用搭疮上。治阴囊生疮。 2.麻黄、冰片、枳实、生姜等,研细末,调白酒,外敷于胸背两 处。治风寒咳喘。 3.麻黄、桂枝、艾叶、石菖蒲、生姜、茴香、盐等炒热外熨。治关节寒痹疼痛、脘腹冷痛。 [使用注意] 内服发汗力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不纳气的虚喘症当慎用。外用辅料比例不可太多,以免影响疗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