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康建国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40年代初,在孟冬的寒风中,我出生在成都中山公园(10年后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一间简陋的平房中。公园正门以东200来米的提督东街,有一座供奉刘、关、张的三义庙,时已改为三义庙小学及幼稚园,学校要经过一条小巷才能到达。在临街的巷口,开着一间门面很小的装裱店。我年方4岁即在三义庙幼稚园就读,以后又在三义庙小学念书。在此期间,每日都要经过装裱店,由于好奇心使然,总不免要多看上几眼。从这时起,我就与装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9年我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之前我父亲去世,家里失去生活来源。经过再三考虑,1960年我主动退学回家,到四川省博物馆工作,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1963年初,在组织领导安排下,师从著名装裱艺术大师刘绍侯先生,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于此,我真正成了一名装裱工作者。
内容概要
《中国书画装裱技法(精)》结合书画文物保养及鉴定等相关知识,详尽介绍了中国书画各种品式的装裱程序、方法、技巧和关键技法,首次将作者从事装裱工作四十余年之独家经验公诸于众,是装裱专业人员、爱好者及书画收藏家不可不读的专门著作。
作者简介
康建国,副研究员。一九四一年生于成都。一九五九年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翌年因家贫主动退学,到四川省博物馆工作。一九六三年师从著名装裱艺术大师刘绍瘐先生。曾任四川省博物馆美工部主任,现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装裱艺术的历史概况及社会贡献第一节 装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一、装裱艺术探源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装裱概况三、隋唐五代时期的装裱概况四、宋元时期的装裱概况五、明清时期的装裱概况第二节 装裱艺术的社会贡献第二章 书画装裱、作伪与鉴定第一节 怎样学习书画鉴定一、启功先生的幽默二、书画鉴定的学习方法第二节 明清时期书画作伪的地区特色第三节 书画作伪的主要手法与鉴定一、利用旧书画作伪及其识别方法二、临摹仿造的赝品及识别方法第三章 装裱品式第一节 立轴和横披一、立轴二、对联三、屏条四、通景屏五、横披第二节 册页一、蝴蝶装二、推篷装第三节 经折装第四节 手卷一、大镶手卷二、小镶手卷第四章 设备与工具第一节 装裱室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设备第三节 常用工具第五章 材料及制糊第一节 材料第二节 颜料及其他第三节 制糊一、提取淀粉二、制糊第六章 备料第一节 托覆褙第二节 托绫绢一、托绫绢二、染绫绢第三节 刮锦第四节 染纸第七章 托画心第一节 托新嘲心一、画心跑墨跑色的防治二、配纸三、托画心(一)湿托1.托生纸画心2.托矾纸矾绢画心3.托拓片4.托长卷画心(二)飞托(三)搭托第二节 揭托旧画心一、整治画心二、去脏去污1.去水渍2.治返铅3.去霉斑4.去油污及圆珠笔迹5.去蓝墨水迹三、染色配纸四、命纸揭留五、修补破损1.斩补法2.粗补法3.刮口细补法六、上浆托心七、网纸矾心第三节 纸张去酸第四节 漂白粉漂洗画心的危害第八章 全色与全画第一节 全色一、色彩的调配二、全色的技巧三、全色中白粉的运用第二节 全画一、全画与个人修养1.多观察、多学习2.多动手、勤习作二、全画的方法与技巧1.读画2.勾勒3.着墨上色第九章 立轴、横披装裱技法第十章 册页装裱技法第十一章 经折装装裱技法第十二章 手卷装裱技法第十三章 书画卷翘的原因及治理第十四章 书画的收藏与保养第十五章 装裱实例与其他后记
章节摘录
广东造 从晚清至近代,广州地区仿造的绢本书画,大多以工笔设色为主,也有少数花卉、山水,主要以唐、宋名书画家为仿造对象,并摹写宋徽宗题签。因是绢本,作伪者往往施以过重胶矾,致使绢本变质酥脆,好似作品经年久远而自然老化,诱使鉴定水平不高者误八圈套,信以为真。 北京后门造 清代北京地安门一带,多伪造宫廷画家和为皇帝作书画的大臣们的作品,其下款均书有“臣”字,一般称为“臣字款”书画。仿造的范围很广,题材多种多样,以设色作品居多,尤以仿造著名意大利人清官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而出名。这些后门造的赝品,往往伪造许多宫廷印玺、乾隆皇帝和诸大臣题跋,而所钤印鉴并不规范,多是不按规定的部位胡乱印记。后门造的伪作,画面都很工整富丽,装裱仿用内府格式,用料讲究。但因作伪者水平不高,钤印又有破绽,稍具鉴定水平的人定然可以识别。 扬州皮匠刀 清康乾时期,江苏扬州地区多仿造石涛、郑燮等人的作品,其技法相当低劣,题款字迹仿学石涛等人时,撇、捺过分夸张,轻飘无力,犹如皮匠修鞋刀具,故戏称此类作品为“皮匠刀”。 此外,还有江西货、绍兴片等。解放前,上海有一帮人专作宋、元时期大名家著录有载的假画,分工细致,各司其职,技法也较高明,所造假画的题跋、印记与原作极其相似,不仔细比较几乎无从辨别,经验不足者很容易受骗上当。 通过以上介绍可见,明清以来,造假之风大胜往昔,从分散的个人,发展到地区性的大规模造假:也有从张泰阶之类的“个体专业户”,发展到分工合作的集团造假。弄清这些造假的手段和特点,掌握他们作伪的方法,就更能提高书画鉴定的水平。当然,档次较高的书画赝品,尤其是时代较早的赝品,作为参考资料和教学材料,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留在身边,时常研究其与真品的差别和纸绢的特点等,有助于提高实际鉴定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