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博维茨的赞歌

出版时间:2004-4-1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  译者:俞建青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美国优秀科幻小说作家米勒的代表作,也是他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悲怆沉重,是少有的在主流文学界博得广泛赞誉的科幻杰作,荣获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起初,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人类退化到蒙昧时代。工程师莱博维茨创立了莱博维茨修道院,致力于保存人类的知识和文化。然后,是人类重新渴求知识的年代。莱博维茨修道院却并不急于将自己手里的藏书公诸于众,他们认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无法善用知识。但是潮流无法阻挡,人类再次进入科技时代。最后,又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而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也同样又一次踏上征途,担负起数千年前教会初创时的职责:保存文化,留待未来。这是一个悲痛的轮回。

作者简介

小沃尔特﹒M﹒米勒于1923年生于美国南方。珍珠港事变后,他加入美国空军,成为无线电通讯员和机炮手,在意大利和巴尔干上空参加五十五次空战,其中包括引起很大争议的对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空袭。正是这次空袭,使米勒在十五年后创作了《莱博维茨的赞歌》:一部发生在阴暗的修道院中的科幻小说。
米勒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与其他几乎所有一流科幻小说家不同的是,米勒仅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莱博维茨的赞歌》。许多年来,一直有谣传它会有续集,但是续集至今仍未出现。事实上,这样一部杰作已经注定了它不需要有续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莱博维茨的赞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本书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因此,我多少原谅了它。
      那个时候,原子弹刚发明没多久,日本广岛的核辐射可能还没有散尽,所以写一个关于爆发热核战争毁灭人类的故事,的确是能够把那个年代的人们吓个半死。小说一开头,就是一副一夜之间回到中世纪的凄惨模样,可惜对于一个在电视电影电脑屏幕上看惯了人们文明被核武器,僵尸,外星人毁灭无数遍的21世纪人类而言实在无法刺激到我的肾上腺。
      因此我打了三颗星。有一颗星是看在昨天的2666的面子上给的。
      其实,我觉得如果对中世纪基督教感兴趣的筒子们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与其说是一篇科幻小说,不如说是一篇打着科幻小说抒发作者利用宗教情怀驱逐核恐惧的小说。
      小说里的修道院和修道士都富有献身精神,灭世后的地球也充满了愚昧与启蒙的对撞。读着读着,感觉似乎就是一篇文艺复兴期间的小说,只是随后小说的时间加快了,很快的,宇宙飞船出现了,修道士们坐着宇宙飞船去另外的星球去培育文明了。
      嗯,对我这种对基督教文明兴趣一般的读者来说,本书实在有点缺乏兴奋点,而寓意又过于直白而暴露。简直是赤裸裸的为宗教煽情了——还没煽到我得high点。
  •     《莱伯维茨的赞歌》是一本科幻“老”书,第一版出版于1960年。2004年曾经有一个中文译本,如今已经很难购得。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一生只写作过这一个长篇,但是凭此就可以跻身科幻经典作家之列。
      
      科幻小说通常被当作是类型文学,这个称呼暗示它是次一等的,缺乏文学性。科幻经典通常是那些突破类型的作品,不仅仅扔给读者一两次时空旅行或者几只外星人,而且能承载一些其他体裁无力承载的思考。《莱伯维茨的赞歌》无疑是这样的经典之作。相对于其他披着科幻外衣的冒险故事,列入无法归类之列。
      
      小说一开始就是公元二十六世纪,一个年轻的修士偶遇一位犹太流浪老人,因此无意间发现了莱伯维茨的遗迹。多年来,修士所在的教堂都在为这位神父封圣而努力,终于在修士人到中年时如愿以偿。天主教圣徒从此多了一位圣莱伯维茨。当故事就教堂里的事情铺陈时,读者了解到,这是一个核战毁灭后的世界,人类文明已经被二十世纪的一场世界大战、和战争后的长久混乱消耗殆尽。莱伯维茨,一位战前的犹太工程师作为幸存者加入天主教会,领头搜集了大量战前的书籍。这些资料甚至来不及整理,也难以被理解,只能尽可能的保存、记录、摹写。然而世界已经崩坏太过,略有文明的地区退回到了封建王侯的统治之下,其他地方干脆是强盗和野兽的地盘。封圣典礼不久后,第一章戛然而止。
      
      看到这里,有着丰富阅读经验的读者可能会做出判断,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或者至少是那种描述文明毁灭的近未来的小说。然而作者毫不顾忌读者的预期,第二章开始时,与第一章已经相距数百年,文明正在缓慢的复兴,很多十九世纪水平的科技正在被重新发明出来,然而新的战争,尽管是十九世纪水平的战争,又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第三章距离第一章已经将近一千年,人类恢复了,甚至超越了核战争之前的文明,但新的危机却再一次降临。全书贯穿始终的只有一座天主教教堂,保存了莱伯维茨作品的那一座;和一位犹太老人,全书的末尾读者将知道他的身份,并为之唏嘘。
      
      这是一本有着大量天主教细节的小说,作者小沃尔特·米勒本人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这本书里天主教是最大的背景。像是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教会,文明毁灭后,教会又一次担任了保存典籍资料的重任。科幻小说本身容易用来讨论宗教问题。《麻雀》用一个前往外星文明传教的故事讨论了文明的冲突和善意引发的恶行。安德系列除了隐现的天主教背景,还讨论了如何定义人类,如何定义族群的问题。而《接触》则讨论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米勒的着眼点与以上都不同。对他来说,宗教不需要拿出来讨论,它就在那里了。相反,他关注的是人类为什么如此贪婪、残暴,总也不能吸取教训。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把莱伯维茨设计成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加入教会的动机是为了挽救文明,还是出于信仰,作者留下了开放的答案。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反乌托邦小说,作者无意花太多笔墨展现坏未来的细节。全书的时间跨度有一千年,前一章的人物在后一章多半被遗忘。书名中出现的莱伯维茨在书的开头已经去世几百年了。如果小说写作有什么套路,那么科幻小说给了作者莫大的自由来打破它。多数作者因为这种自由,反而钻进了一个个俗套,而小沃尔特·米勒则决定不按常理出牌,处处违背读者的预期。但他给读者的感受却不是惊奇,而是悲怆——为什么我们总是重蹈覆辙?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珍惜人类的鲜血,善用我们的理智?
      
      要读者看这么一本书就反思,这种反思未免廉价。《莱伯维茨的赞歌》与其说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反思,不如说是表达一种深切的忧患,以及——“诗意”。这是一个横跨千年的故事,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一座修道院附近,没有英雄,没有有名字的恶棍,甚至故事并不是重点。作者留下了足够的飞白,随手将时间前进的速度拨快拨慢,挥洒他独特的文学技巧。六十年代正是全世界的人生活在冷战危机中的时代。如今核战争的阴影也许已经稀薄了不少,但是不会消逝的,大约是作者这种忧患意识,和他潇洒精确的表达。
      
      原发一财日报
  •     但是,先服侍上帝,还是先服侍凯撒,这是你的选择。
      
      《莱柏维兹的赞歌》是美国作家小沃特-米勒出版于1960年的科幻小说,获得1961年的雨果奖。这部作品在推出时便受到许多重磅媒体的关注,但总体评论却是毁誉参半。然而,过去的五十年间,这部内容堪称艰涩的作品却再版又再版,吸引众多评论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已然成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作品”。2012年底《轨迹》杂志举办第一次的最佳科幻小说评选,《莱柏维兹的赞歌》名列二十世纪科幻小说的第十九名。
      
      《莱柏维兹的赞歌》的作者小沃特-米勒原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莱柏维兹的赞歌》则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由三篇先后刊登在杂志上的短篇小说集结而成。小沃特-米勒在出版前对作品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和编辑,增添许多角色,加入各种希伯来文和拉丁文的人物姓名与典籍名句,使之成为内容完整且富有象征意涵与思辨精神的作品。而基督教、犹太教和斯多葛学派视角的巧妙交织,更使得小说具有文学作品的深度与高度。
      
      在精典科幻小说当中,《莱柏维兹的赞歌》是极为特别的一部,乍看是部科幻小说,细看是宗教小说,而在反复思考后,却又是部哲学、历史书。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人类在二十世纪爆发核战争、经历世界毁灭后的文明再兴历程,内容明明阐述昭示着人类的未来,但字里行间写满的却是人类的过去;主调清楚铺陈的是宗教对科技发展的批判,但副调隐隐闪现的却是自然宇宙对宗教历史的讽刺。透过纵向延伸的三个故事,小说呈现出的是人类文明的循环宿命,但透过横向扩展的三个视角,堆叠出的则是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以及必然与偶然。
      
      ■■世界末日后,故事这样开始了…..
      在二十世纪时,人们用核子武器毁灭了世界。幸存者满心愤怒,决心要消灭导致这悲惨结果的统治者、科学家、技师和教师。在这当中,学者尤其遭到仇恨,因为他们协助领导者毁灭世界,也因为他们拒绝加入杀戮的队伍。而为了逃避杀害,幸存的学者纷纷躲到教会,伪装成修士,接受教会的庇护。虽然暴徒们并不仇恨教会,但为了消灭学者,他们经常攻击修道院,焚毁里头的记录和圣经,揪出避难者加以绞死或烧死。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世界末日后的第四代,但那时杀戮的对象不再针对学者,而是有文化的人,因为学者已经消失了。
      
      以撒-爱德华-莱柏维兹是个科学家、武器专家,在世界末日降临时躲到修道院里,并在几年后皈依成为一个神父。在得到教皇的许可后,莱柏维兹建立了一个新的教区,致力于保存人类历史。莱柏维兹的修会成员分为“搬书人”和“记忆人”,搬书人负责偷偷将书运到沙漠,装到小桶中,然后埋起来;记忆人则负责记忆所有历史、圣书、文学和科学,以防某个搬书人不幸被抓,不堪折磨说出藏书地点。同时,新修会的其他成员在离藏书地点大约三天的路程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修道院。有一次,轮到莱柏维兹运书的时候,他被一群暴徒抓住,因为被认出学者身份而遭活活烧死。
      
      等到这类疯狂行动终于结束时,大量的人类知识只剩下几桶原稿,还有一些从记忆中复述出来的手抄本,少得可怜。这几桶原稿被后人称之为《大事记》,直到六百年后都还保存在修道院里。修士们一直仔细研究、多次抄写、和耐心地等待。在历经六个世纪后,他们所挽救的知识一无所用,很多已经不再是真正的知识,许多已经完全无法解读。但修士们始终相信,这种知识本身至少可以使人们了解一些有关知识的基础知识,直到某一天出现一位集大成者,一切又会重新组合起来。
      
      《莱柏维兹的赞歌》便是围绕着莱柏维兹所创立的修道院来开展内容,以六百年为一个间隔,依序讲述发生在第二十六、三十二、以及三十八世纪时的事情。
      
      ■第一部 要有人
      此时距核战毁灭世界已过了六百年,人口极为稀少,虽然大部分地区有所开化,但只有些简单的部落、具备基本的文明秩序。经过漫长的黑暗时期,教会和修士已成为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一旦离开教会,识字便毫无用处可言。也因此,关于世界末日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无人确切知道。人们所得知的都是教会版本,也都带有宗教色彩,不外乎是上帝因为人类无德,透过智者的口、国王的手,对世界施以灭世烈焰。
      
      圣莱柏维兹修道院在这时还不叫这个名字,因为修道院的创始人莱柏维兹虽然是受福者,但还未被新罗马的教会封以圣人的名号。也因此,当一个年轻见习修士在附近沙漠里头发现一个“辐射安全庇护所”,并在里头找到一个有关莱柏维兹的档案时,整个修道院、尤其是院长阿尔科斯显得格外不知所措,就怕稍有闪失,影响了创始人封圣一事。
      
      年轻见习修士发现的莱柏维兹档案,主要是一张由莱柏维兹设计的电路图蓝图,但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什么是电路图、什么是蓝图、什么是辐射、什么又是安全庇护所毫无概念,因此修道院院长当即决定将庇护所封闭起来,将莱柏维兹档案收藏起来,静静等候新罗马那里的指示。毕竟这么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有助于封圣的“神迹”,看来反倒有造假之嫌,不必要地启人疑窦。
      
      莱柏维兹在二十二年之后被封为圣人,而这事情得顺利推进,多少得归功于最初的那位年轻见习修士。这位见习修士转为正式修士后,将抄写《大事记》以外的剩余时间,都投入到复制莱柏维兹蓝图《六B的电晶体控制系统》上头。尽管修士完全不明白蓝图画的是什么,意涵为何,但他倾尽全心力,耗费十五年光阴,以金铂、橄榄叶和天使图像为复制图进行美化。就是这幅复制图的神圣美感打动了审查官,让新罗马那里对莱柏维兹封圣再无异议。
      
      这修士后来代表修道院去参加封圣仪式,还带着他亲手绘制的复制图作为献礼。修士半路遇上土匪,复制图被误以为是真品而被抢走,反倒是真品因被当作复制图而得以保全、送到教宗手上。回程时,修士带着教宗所赠送的金子来赎回复制图,不料土匪改变心意,以箭射穿修士眉心将之杀死。
      
      ■第二部 要有光
      时间又过了六百年,黑暗年代正过去,文化进入复兴时代,十二个世纪以来,知识的火星在修道院慢慢燃起,现在终于准备熊熊燃烧。放眼望去,许多国家和部族已分布四处,更有人想借由挑起战事,将四分五裂的大陆统一起来。与此同时,国家与教会开始决裂,知识挣扎着从宗教里脱身,一步一摇地投向君王怀抱。
      
      此时掌管修道院的是保罗院长,他心里清楚,修道院外的世界进步飞快,某些科学家的水准已经可以和一千多年前就过世的自然哲学家平起平坐。相较之下,修道院所保存的《大事记》在今日看来已很模糊、残缺、难以理解。然而,《大事记》本身虽不能复兴古代科学或发达的文明,因为各种文化都是由人类族群所创,而非发霉的书本,但保罗院长相信,书本可以提供帮助,能指引方向,为新兴科学提供暗示——当世界沉睡的时候,是教会保存了火星。
      
      此时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塔迪欧-法登特罗特,他在德克萨卡纳国王汉尼根二世的指派下,前往修道院研究《大事记》。塔迪欧常苦思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种伟大而明智的文明会彻底地将自身毁灭,上帝以烈焰灭世?塔迪欧不信神、对历史抱持怀疑的态度,因为所谓的历史是修会写的,在最黑暗的几个世纪里,没有其他人来记录这些历史。塔迪欧相信,我们不应否定历史,但必须质疑历史,唯有客观证据才是终极权威,档案记录人可能撒谎,可是大自然不会。
      
      在极速转动的时代巨轮前,在科学与文明复兴的黎明之际,学者再次怀抱着知识与科技,然而这次他们将领着人类奔向“进步”还是“毁灭”?而为人类保存火星的教会,是该退出世俗、任由人们远离上帝、投向凯撒,还是该挺身而出、扭转巨轮,阻止人们重蹈烈焰灭世的覆辙?在修道院里,代表教会的保罗院长与代表学者的塔迪欧展开激烈的争论。而在修道院外,世俗的君王汉尼根二世正式宣布与上帝在人世的代言者教会决裂。
      
      塔迪欧认为,十二个世纪以来,无知一直统治着人们,如今真理将从无知的手里夺回权柄,让人类再次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既有利益者更宁愿人们无知,不会轻易退开,因此变革的过程必然会带来暴力与动乱,直到将现存的社会体系夷为平地,然后一个新的社会才会出现——人类要摆脱无知、建立新的社会体系,这样的暴力和动乱便无可避免,学者研究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虽是将武器放到君王手上,但最终结果将有益于整个人类。
      
      保罗院长对塔迪欧的观点嗤之以鼻并反击道,你说人类会从中受益,对那些存活下来的人而言,也许没错。但十二个世纪以前,即使是幸存者也没有一个受益,难道我们还要重蹈覆辙?无穷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只会导致文明消亡,因为人类始终欠缺无穷的爱。那些日子里,上帝允许智慧的人懂得破坏世界的方法,也允许他们懂得如何拯救世界并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做出的选择和你一样,在大庭广众前洗清双手然后说:“你们自己决定吧,只要不把我钉在十字架上就行。”
      
      如果你想等到世界变得明智起来,再来挽救智慧,那么,神父,世界永远都没有这一天……先服侍上帝还是先服侍凯撒,阁下,那是你的选择……塔迪欧和保罗院长之间的争议没有结论,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而那年,一位国王从东方出发,征服土地,占为已有,人类的新纪元开始了。
      
      ■第三部 只要成就您的意思
      时间又过去了六百年,此时人类的科技水平更胜十八个世纪前,星际飞船、外星移民都成为现实。然而地球上的人们却再次分为两大阵营,彼此叫嚣、以核子武器相对。两百年间发生过两次小规模的核战,两大阵营争先恐后地将武力提升至足以毁灭对方的程度,谁都想要在对方毁灭自己之前彻底摧毁对方。而现在,是双方发动最后总攻击的前夕,有着短短十天的休战期。
      
      这一切是为什么?问不同的专家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假如我们生来就疯狂,那上天的希望又在哪里?光凭信念?还是根本就没有希望?这次,教会对地球上的人类不再抱持希望,因此下令莱柏维兹修道院的泽尔基院长启动“逃离地球计划”。这计划是一次新的出埃及记,当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如今则是一小群神职人员及其家属带着《大事记》,在约书亚修士的带领下,离开地球前往半人马座移民地。“在那里建立圣莱柏维兹修会的分会,伴随你们的还有四千多年的记录和回忆。永远记住地球和我们的由来,但永远别回来。”泽尔基院长这么叮嘱约书亚修士。
      
      虽说泽尔基院长对地球上的人类已弃绝希望,决心不再干预这些人如何“生”,但值此世界末日来临之际,面对那些被辐射严重伤害的可怜人们,他这位上帝的代言者与世间的君王之间,还有一块权力版图要争,他无法撒手不管这些人如何“死”——最新公告的法令称,自杀属于违法,但遭辐射曝晒的受害者如果经证实已无法救治,官员有权签发“自愿结束生命”命令,让这些受害者在经过合法程序后,可自愿决定到救济站接受安乐死。因此科斯医生带着这道法令来到泽尔基院长面前,请求借用修道院的院子为受害者诊断伤势。泽尔基院长有权拒绝出借院子,但那些病人便不得不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去接受帮助。
      
      科斯医生不信神,不相信人有灵魂,更不相信一个人不想死状悽惨而选择毫无痛苦地死去,这人的灵魂就会因此下地狱。身为一个医生,他认为痛苦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罪恶,是他唯一能抗争的。科斯医生既不想费力去争辩国家发起赞助大规模的自杀合法程序,背后是否有复杂的政治考虑,也不想费力去争辩政府为何不积极避免伤害的形成,反而选择预先规范伤害的处理方式。他唯一在乎的是如何帮助那些受辐射伤害折磨的受害者脱离苦海,让他们免于承受科斯医生自己都不愿活着承受的痛苦——这是一个医生的慈悲。
      
      泽尔基院长相信,痛苦是一种负面诱惑,使人沮丧、烦躁、丧失信念,让上帝高兴的不是人类的痛苦,而是当人类灵魂超越诱惑,在经历躯体伤痛的折磨后,仍在心灵中坚持信念,满怀希望和爱,这才会使上帝感到欣慰。基督决不会让人去做任何基督自己不做的事情。因此泽尔基院长对科斯医生说,人类制定的法律强迫你向那些严重辐射伤害的病人宣读并解释法律,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本身,既然法律要求你这么做,你就遵照执行。但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我遵守的是另一项法律,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在教会的资产里,我不能让你或其他任何人,说服别人干一些教会认为是邪恶的事情——这是一个神父的慈悲。
      
      然而,世俗人们该如何生、如何死,这问题不光是一个慈悲与慈悲间的抗争,还是一个王权与神权间的抗争——在六百年前教会与国王决裂时,教会已寸寸地失去了他们在世俗人间的权柄,如今基督的神权就又更加遥不可及了——当泽尔基院长跨出修道院的范围,试图阻挡人们走向安乐死时,他这位“上帝的神父”三两下就被”凯撒的警察”制服,只能带着无法言喻的屈辱回到修道院内。而在圣莱柏维兹修道院里,最后的试炼和最终的神迹正等着泽尔基院长。
      
      当泽尔基院长为一个因辐射伤害而畸形长着两个头的老妇人做告解时,毁灭性的爆炸终于发生了。修道院轰然倒塌,十八个世纪、超过五吨重的石块堆叠在一起,将泽尔基院长的下半身牢牢压住。痛苦与恐惧袭来,沮丧、烦躁、丧失信念也纷至沓来,泽尔基院长在意识恍惚中不断地与自我对话,体验着、理解着、忏悔着、也宽恕着。泽尔基院长最终领悟,如果世间没有痛苦,那么人类的勇气、英勇、崇高和自我牺牲都将毫无意义。其实,世界所怀有的愤恨是针对上帝的。人类必须抛弃愤恨之心,宽恕上帝。这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爱更重要。
      
      就在泽尔基院长双眼朦胧之际,那位双头老妇人竟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他身边。原本,双头老妇人的苍老身躯上,从肩处长出一个年轻但仿若无生命的年轻脑袋。但此时却倒转过来,年轻的活着、苍老的死去,竟连那身躯也充满活力与韧性。新生的双头妇人如牙牙学语的幼儿,简单地重复泽尔基院长对她说的话。但当泽尔基院长试图为她施与最初圣礼时,她却以手势拒绝且反过来为院长施与此生最后圣礼。泽尔基院长不确定自己是否陷入幻想,但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新生者的双眼里看到了原初的纯洁,看到她与第一个说出《尊主颂》的圣母玛利亚之间的共同之处,看到了让人复活的承诺。
      
      泽尔基院长感激地哭泣起来,然后把脸埋在尘土里,等待。再也没有出现什么-再也没有出现他看得到、感觉得到、听得到的任何东西。
      
      ■■当基督教来到犹太教面前
      在《莱柏维兹的赞歌》里,深刻地刻画人类文明不断经历“重生-复兴-灭亡”的周期轮回,在二十世纪世界末日的前与后,救世主耶稣诞生以来的重生到末日,以及之后的再次重生到再次末日,如镜像般相似。故事当中,因“逃离地球计划”而移民外星的人类,最终仍旧坠入暴力罪恶的渊薮,在星际间不断地侵略与相残,人类历史注定只能重复自己。
      
      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人类无法摆脱暴力伤害与自我毁灭?为何人类有发展文明的天赋却又有相互伤害的天性?是否如《圣经》所说,因为人类在伊甸园吃下智慧果,自此便生来背负原罪,将人们一步步带离上帝所指明的道路,未经救赎不得重返伊甸园?还是因为人类出于自大、傲慢和不负责任态度,一再滥用知识和科技,一再为自己选择错误的道路?
      
      在小说的主线里,基督教特有宗教视角占有极大的比重,王权与神权的拉锯、凯撒与上帝的斗争;人类自伊甸园时代,在蛇的诱惑下、吃下智慧果后,而与生俱来就有着的原罪……凡此种种,从圣莱柏维兹修道院一代代院长眼中看到的,都助成人类的自我毁灭命运。因此唯有重新建立信仰,坚守上帝的戒律,摒弃自大、傲慢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人类方能得到救赎。然而,在故事中有着另外两条故事辅线,一条带入犹太教的视界,另一条则带入斯多葛学派的视界,而这两条故事辅线却隐隐透露着对基督教信仰的另一层讽刺意涵。
      
      小说故事中有个犹太教老人反复出现,看似无足轻重却又影响深远。在第一部里,他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出现于沙漠中,巧妙地指引那位年轻见习修士找到莱柏维兹的蓝图档案,这在后来促成莱柏维兹被封以圣人名号。这位见习修士对犹太教老人的深刻印象还影响了雕刻师的创作,令得雕刻师所刻的莱柏维兹雕像竟与老人的长相极为神似。这座雕像在一千二百年间都被视为是圣莱柏维兹,供奉在修道院内,为历代院长提供心灵的指引和慰藉。因此,整个故事的开始,包括圣莱柏维兹此人和圣莱柏维兹修道院,讽刺性地源于一个犹太教徒的偶然之举。
      
      在第二部里,犹太教老人以一个隐士的身份出现,声称自己叫做以利亚撒,但有时又称自己为拉萨路。有人说他已有3209岁,但又有人说他高龄5408岁。在这当中,对犹太教老人的刻画具有魔幻写实的意味,他既代表某一个穿行于犹太历史、背负上帝使命的犹太人,又象征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犹太民族整体(根据第二部里的西元第三十二世纪来计算)。至于老人名字和年龄的双重性,则凸显的是基督教历史与犹太教历史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以及背后潜藏的谬误。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全书,其中包括旧约与新约两个部分。犹太教的经典则是《摩西五戒》等,大致内容与旧约差不多,从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讲起。根据旧约,在元前两千多年、犹太人出埃及后,摩西的助手约书亚接替摩西,在上帝所指定的大祭师以利亚撒的帮助下,将犹太人带领到应许之地迦南并建立以色列国。西元元年前后,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以色列国,犹太人就此展开大流散。上帝应允犹太人将会让救世主弥赛亚降临,再次带领犹太人回到应许之地,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并缔造一个所有人都和平相处的完美世界。
      
      由此可知,到小说第二部的西元三十二世纪,由犹太人有历史开始算起已有五千多年,由犹太亡国、等待再次建国算起有则是三千多年,因此犹太教老人被认为已是3209岁,又是5408岁。至于犹太教老人自称是以利亚撒,又自称是拉萨路,则与所使用的语言有关。以利亚撒和约书亚皆是希伯来译名,其所对应的希腊罗马译名则分别是拉萨路与耶稣,彼此之间很容易被混淆。
      
      在与圣莱柏维兹修道院的保罗院长对话时,犹太教老人曾说自己在等待着那位曾冲自己大喊“拉萨路出来”的人。根据《圣经》新约,拉萨路是抹大拿马利亚的弟弟,在死后的第四天,耶稣来到他坟前大喊“拉萨路出来”,接着拉萨路便复活。因此保罗院长当即便感到迷惑,以为犹太教老人自称是三千多年前的那位拉萨路,在等待着耶稣降临。实际上,根据犹太教信仰,老人的真意应该是在等待那个喊“以利亚撒出来”的人,也就是在等待约书亚/弥赛亚。(犹太人声称弥赛亚的希伯来名字是约书亚)。保罗院长此处的误解同时也暗示着,基督教里的耶稣和拉萨路,原初就是出于对犹太教和希伯来文的误解。
      
      基督教本是源于犹太教,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主要差异在于,上帝承诺将在末日之际派救世主弥赛亚到世间,基督教认为耶稣便是弥赛亚,救世主在西元元年便已到来。犹太教则认为耶稣是普通的祭师但非弥赛亚,至今仍在等待弥赛亚的到来。犹太教里的弥赛亚是人非神,肩负的任务是带领犹太人再次建国。但基督教里的弥赛亚则被神化,因三位一体而具有神性,是人也是神,来到人世借着自我牺牲洗净人类的原罪。此外,犹太教所说的世界末日指的是一般概念的人世动乱与陷入残杀,并无复活一说。基督教则认为所谓的世界末日是人世的彻底消灭,所有人以灵魂复活方式接受大审判,然后被送入天堂或地狱。
      
      可以看出来,犹太教更为人本和人性,他们口中的上帝更多是犹太人的上帝,追求的是洁身自爱、民族复兴。而基督教则从《圣经》全书的新约部分,亦即耶稣诞生之后,开始与犹太教有明显分别。基督教的上帝扩张为全人类的上帝,包括耶稣、先知、圣人、甚至教宗等,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神话色彩,全面介入世俗人类的生活当中,包括生前和死后。因此,当保罗院长向犹太教老人请益时,老人一再明示和暗示,基督教信仰源于犹太教,但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解或扭曲。
      
      内容中,老人指出保罗院长素来轻视常识,喜爱悖论和神秘学,在单一中寻找三位一体,在死亡中寻找生命,从愚笨中找智慧,但上帝根本不需要被维护,世俗之事也不该被介入。老人还说,“我给你的书应该已经足够,是你选择介入世俗之事,当然应当承担一切后果。”老人所说的“我给你的书”,指的是《圣经》全书里的旧约,讽喻基督教没有必要地扩展出新约,将矛盾和神秘放入常理当中,介入世俗之事又自食恶果。
      
      犹太教老人在第三部中再度出现,他这次以一个流浪者的姿态现身于泽尔基院长的面前。在启动“逃离地球计划”之际,泽尔基院长请求约书亚修士接受神父的职务,并担任圣莱柏维兹修道院外星分院的院长。对此重责大任,约书亚修士心中充满彷徨与犹豫,但在犹太教老人短暂现身后,约书亚修士便在树丛的摇晃与沙沙作响中感应到上帝的征兆,因而应承了泽尔基院长的托付。再一次,犹太教徒的寻常事物被基督教徒以有色的眼睛粘附上宗教的神秘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圣莱柏维兹修道院的三任院长,总在犹太教老人脸上看到有讽刺意味的古怪笑容。
      
      ■■在苍穹下
      《莱柏维兹的赞歌》里头的三段文明故事,全都是以一个人的死亡作结。每段历经六百年的历史沉淀,每次波澜壮阔的文明生灭,终究是要落到个人的死亡上头。而在三段故事的最末处,在人类的死亡旁边,总有食腐动物在等待着,或是秃鹰、或是鲨鱼,怀抱着冷静的欣喜——这便是《莱柏维兹的赞歌》故事里的第二条辅线,斯多葛学派的视界——人世纷扰无论多么猛烈与狂野,人类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挣脱不了自然的法则。
      
      尽管《莱柏维兹的赞歌》的主线围绕着基督教修会,透过修道院院长和修士们的对话和事件,从基督教视角来阐述的人类文明兴替和自我毁灭的缘由,皆源于最初的原罪和对上帝的背离。但小心地沿着犹太教老人这一条穿身而过的细细丝线,看到的却是基督教信仰其根基的薄弱与荒诞,对犹太教经典和人事物一再过度解读与误解,使得简单的人间世事变得充满矛盾与模糊难解。故事里头有一段话是这样评述莱柏维兹档案和圣莱柏维兹修道院的守护,极为精准、也极为深刻:
      
      《大事记》有一半内容都是神鬼莫测的废物。消亡文明的珍贵碎片确实存在——但多少已经变得无从索解。四十代教会的无知之徒,以及黑暗年代的孩子们用橄榄叶和天使修饰它,好把这难解的讯息委托给后人,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再传承给其他后人。
      
      如若把神性从基督教中剥离出来,将基督教教会与修会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世俗组织,则基督教在人类文明生灭里所扮演的角色,教会为“保存文明”、“传递真理”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不但没能让人们不再重蹈覆辙,反而是因其基于信仰模糊了历史真貌、限制了自然人性,反复将人们引导向残篇断牍里的隐晦暗示,致使历史的可能性被缩减局限,只能一再重复同样的错误。也因此,如果在故事的最终,人类终于能挣脱历史的循环诅咒,重新寻得一种最原初的纯洁,那也是因为教会终于放弃干预地球上的人类世俗,将《大事记》运到星际宇宙,永不回来。
      
      然而当跳脱犹太教的视角,站在自然万物的高度上来张望,透过斯多葛学派的视角来审视,则人类历史有其必然性,文明的复兴也好,人世的灭亡也罢,不仅都是命定的,也都是有意义、符合自然法则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是一个绝对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和谐地共生共存着。在这当中,从人类的角度看来没有原因或意义的事情,在自然的角度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和目的,例如人类的死亡在自身看来毫无意义,但从自然看来却促成了食腐动物的生存、确保了自然的和谐有序。
      
      同样地,不管是基督教对世俗之事的干预、犹太教对民族使命的执着,还是王权与神权的拉锯斗争、人类知识的复兴与滥用,凡是违反自然普遍运行的规则,抵触人类天性中的道德、良知与理性,都无法恒久长存。
      
      ■■《莱柏维兹的赞歌》的作者小沃特-米勒生活于上世纪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军事竞赛与导弹危机,因此《莱柏维兹的赞歌》当中充满末日的焦虑和恐惧。小沃特-米勒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选择对比于《莱柏维兹的赞歌》书中的大量基督教信仰与教义,许多评论家认为充满讽刺意味。但实际上,如果以斯多葛学派的精神来解读《莱柏维兹的赞歌》,小沃特-米勒最后选择自杀便不那么奇怪。死亡这事从来不是斯多葛学派的困扰,其创始人芝诺便是在年事已高时,因为厌倦生命而自缢,斯多葛学派成员还因此归纳出五种合理的自杀理由。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过:“人并不是被某个事件所困扰,而是被自己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所困扰。”死亡如此,末日亦如此。
      
      
  •     犹他州的修士被一件射死的时候我还愣了一下,从那一行渐渐看清了本来的迷雾,作者这是要站在上帝的角度去写人类了。
      立意不错。
      但是好像宗教味道是不是太浓了,可能不是西方的读者,对《圣经》的理解很少,所以总感觉怪怪的,放到东方来估计是类似于佛教或者道教的因素,那倒也能理解了。
      《大事记》就好比一道锁,人本身的求知会让人一代一代的去循环毁灭,而最后《大事记》被带到了外星,也许从某些角度上说,就好比是灾祸的种子,站在修道士的角度上看。
  •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这又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坦率来说,当读到前面我都没有找到科幻小说的感觉。不管是飞船,新武器还是外星人,这些常见的科幻小说元素都没有。也就是说这本小说没有什么炫的元素。但是读起来仍然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让人读下去。这种力量来自于小说中高亢的宗教精神和
       看看这本书的作者就知道这本小说为什么会是这么个形式。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于1923年生于美国南方。珍珠港事变后,他加入美国空军,成为无线电通讯员和机炮手,在意大利和巴尔干上空参加五十五次空战,其中包括引起很大争议的对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空袭。正是这次空袭,使米勒在十五年后创作了《莱博维茨的赞歌》但与其他几乎所有一流科幻小说家不同的是,米勒仅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莱博维茨的赞歌》。许多年来,一直有谣传它会有续集,但是续集至今仍未出现。作者不是一个职业作家,科幻小说仅仅是一个外壳,而小说的核心集中在对于信仰和文明的沉思上。对于一般的小说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是比较枯燥的。但是看看这本书的协作环境就能明白,当时欧美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人类的文明处在高度危机的状态当中,希特勒就是这么一个文明的毁坏者。因此作者很自然的是利用这本小说在暗喻当时的环境。
       一开头这本书就描述了一个乱世中礼崩乐坏的环境。艰难的僧侣们在守护着人类社会残存的文明财富。小说中细致的描述了当时艰难的生存状态:守护文明财富的僧侣总是不被理解,而末世的人类社会总是被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守护人类的财富,需要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做到。因此作者选择了修道院这么一个场所作为存放精神财富的圣地。作为缺少宗教意识的中国人而言,这本书可谓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基督教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浓重救世情节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教派。中国人普遍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基督教有着很强的普及文明意识和传教的动力。从中国的历史上来说,西方的传教士就承担了很多向中国人传教的职责。基督教有着很强的宗教自信和文明自信,在这本书中的传教士就能够看出他们对于传播文明火种这个职责的高度自信和献身精神。
       这本书的时间设计有点类似于电影《土拨鼠之夜》,总是会在一个时间点回到原点。看了后让人感叹人类文明传承这么多年,却往往会由于人类的贪念和暴力倾向使得文明总是一次次被摧毁。作者这个设定非常有趣。一般来说很多人会认为文明会不断的发展,比如法国十九世纪的贵族孔多塞就做过一张文明发展表。坚信文明会不断进步,但这本书能够让人看到其实文明不一定总是会进步,一把火就能烧为灰烬。
       这本书说明了人类的文明自有其尊严所在。从阅读快感上这本书不能给人以飞速奔驰的感觉,但值得细细品味。
  •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循环:
      
      while(1){
       科技低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寻找希望,探索真理=>科技进步;
       科技发达=>傲慢、虚荣、滥用智慧,核战争=>毁灭,科技归零;
      }
      
      就像是电影《黑客帝国》里讲述的那样,Architect一开始为人类设计了完美的虚拟世界,充满光明、理智和财富,这个科技发达的完美世界却出人预料的毁灭了,Architect在得知人类的缺点后不得不按照20世纪的样子重新设计虚拟世界,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将整个世界推倒重来,就像上面的循环一样。
      
      作者对科技的进步态度是悲观的,不断进步的科技为人类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财富,但同时也在不断的改造人类,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敬畏上天,变得自大、傲慢,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从而为所欲为。
      
      今天的世界,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急速枯竭,地球正在流血,这一切正像是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我们离毁灭还有多远?
      
  •     1, 个人和历史,性格和命运,荒诞和严肃
      弗朗西斯.杰勒德那年十七岁,时值斋戒节,他正初次经历守夜任务,如果顺利通过,他有望在今年成为正式修士。
      他没能通过。
      在守夜中弗朗西斯遭遇了自己的命运:起先是一位朝圣者,接着是地下圣物。他因此在见习修士这一阶段滞留了六年。米勒以调侃的笔调描述了他之后六年中一年一度的守夜:弗朗西斯不再害怕荒漠里的狼,甚至“已经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狼嗥”,天黑之后还能“把狼群引到修道院附近,以供修士们消遣”。二十四岁时在命运的驱使下他终于成为了正式修士,和臭味相投或意见不合的同事们在修会的图书馆一起度过了十五年,他的脸上长出了细纹,两鬓增添了灰白。就好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但也不全是。
      在三十九岁时命运再次显示出其特有的神秘驱力,弗朗西斯受到梵蒂冈红衣主教的邀请(并在去和回来的途中遭遇了同一批盗贼),迎来了人生中一个小高潮。然后,紧接着,他的生命突兀荒诞但同时也合情合理地于此戛然而止。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个段落,简直爱不释手。米勒到底怀着怎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恶作剧胸怀写下了这段文字!那两个盗贼初看起来多么无伤大雅啊,在我以为这一章就要这样温情脉脉又不乏嘲讽地结束时,米勒蹦出来狠狠地嘲笑了我一番。
      历史在马不停蹄地前行中几乎从来不屑于时光的流逝。七年,十五年,少年们皱纹丛生,两鬓斑白;一百年,两百年,一代又一代人归于尘土,就算困惑一直伴随,从未消减——个人在历史中真是渺小得令人落泪,而命运似乎参透了我们的性格,二者天衣无缝地配合着写下人生中让人哭笑不得的偶然和必然,在严肃中贯穿荒诞,让荒诞变得严肃。
      
      
      2, 科学、宗教、世俗和良心
      多年前当我刚接触科学时,波普尔的“可证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立刻被这种正直和无畏吸引了,的确像是我会喜欢的东西。这使得我对本篇中的科学代言人塔代奥阁下有某种偏爱。
      在这个故事里,科学以接班人的身份,怀着一定的期许和足够的怀疑出场了。作为一名准备接管人类文明遗产的继承人,科学与宗教的初次相遇多少有些狼狈。作者用他擅长的嘲讽笔调对塔代奥阁下进行了描述:一位名声显赫的年轻学者、智者、天才,精力旺盛,怀疑一切,尤其是权威和日常;他好奇并且好强,对知识有本能的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可能来自于童年爱的缺失,或者来自于那只有一半的高贵血统?他对世俗、权贵和宗教怀有根深蒂固的但表现已经不那么明显的怨恨;他有着与年龄相称的谨慎,这谨慎有时候使他显得可笑。
      宗教和科学对世俗均不信任。宗教将世人当作成长中的孩子,带点儿监护的意思。科学则认为世人愚蠢,甚至因此怀疑“曾经有过的文明”。科学很悲观,认为在文明进程中灾难不可避免,但这悲观很强壮,能够对种种灾难坦然。科学和宗教为彼此的作为感到惊讶:科学指责宗教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中将文明与世人隔绝,这种行为在客观上使得世界处于黑暗和无知中;宗教则认为科学傲慢、虚荣、“违背良心,逃避责任”——这也是本章让我驻足良久的地方。科学这种悲观和强壮在我身上有着类似的体现,我成长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陈辞滥调中,从没意识到自己可能负有除发现之外的其他责任。“但他们还是毫无尊严地钉在了十字架上”,作者通过保罗师传达了警告,这让我想起了《日暮》。
      这一章里还出现了一位诗人,他有一只可以随意取出来的假眼,似乎代表着良心——如果良心的挣扎可以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倒也不错。诗人和学者之间的冲突仍旧集中在“责任”这一主题上,米勒的用意似乎很明显,他让学者继承了诗人的假眼。
      这一章透着一股子“精英”味儿,世俗显得低等、乏味,同时却野蛮而强大。书中一直穿插着统一与独立的充满阴谋的战事。世界以他一贯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前进,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世俗并不放在眼里。
      
      
      3, 回答,以及文明
      没有回答。
      还无法回答。
      当我们还没办法回答时,留给时间吧,留给后来者,留给轮回——
      是的,小说的结尾把轮回摆在了我们面前,甚至戏剧性地重新使用了核毁灭这种方式来开启轮回。这一章展示出面对末日时人类的高尚、矛盾、健忘、可怜与可恨,作者时不时冒出些积极的念头,比如对上帝的“宽恕”,辐射变异者(无玷成胎)的新生,但最后都融为修士登船驶离地球的背景,变得像是悲观主义长河中的零星点缀。不过还是叫人禁不住对这种旺盛、坚韧甚至愚蠢的生命力感慨万分:竟然可以这样顽固地、不为所动地生生不息。
      
      三段式环形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人类文明的“螺旋式上升”,西西弗斯,或者“永劫回归”——但如果我们记不住——
      
      不,我们大概可以记住一些。
      虽然历史充满了种种扭曲并且无情,但莱博维茨、弗朗西斯、诗人和学者还是通过修士、诗歌、传说、历史、文学、艺术或多或少流传了下来,而且这种记忆也许还可以通过飞离地球的修士和儿童们以及新生者的传承和传播,让更新的后来者记住。从而不孤独。
      于是突然觉出“文明”这个词儿的动人之处。
      
      
      补充:1,题目取自老早之前看过的一篇同人;2,发现自己心底居然还残存着些许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有些无奈;3,对核毁灭这种处理非常不满,就算人类的确常常表现出目光短浅——但这让我们愚蠢得太直接了,无法直视。
  •     《莱博维茨的赞歌》是科幻小说中的一支奇葩(非贬义),因为整个小说的重点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宗教。作者截取了未来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抽取一个断面来说明未来的进程。
      
      其实小说的主题就是为了证明宗教对于科学的拯救。人类玩科技的历史由来已久,自然也就会有很多人担心人类总有一天会玩儿脱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老爷子被自己研究出来的核能吓得不轻。米勒的小说里人类就是因为玩核能玩儿脱了才造成整个人类文明的灭亡。被打回原形重练之后,宗教再一次成为维系人心的纽带,但是这次宗教还担负起另一个责任——保护并传承人类文明。不过那时的文明已经退化到没人看得懂从前的文献的地步,修士们能做的只有誊抄而已。第一部里描写修士如何精心复制莱博维茨文献并加以修饰,好用来做献给教皇的礼物——科技已经像其他任何古董一样,成为只适合摆在博物馆里观赏的东西了。但是这个虔诚的修士最后仍然被核战的遗物——受到核辐射而畸变的人杀害,表现出了一种似乎很悲观的态度。
      
      实际上从整本书看来,米勒的态度也确实是悲观的。虽然有虔诚的修士们一代一代地继承关于旧识科技的记录,但在整个星球都被毁的前提下,修士们登上飞船却不知何去何从,前景依然一片渺茫。对于科技发展的带来的恐惧,米勒提出了宗教救赎这一条道路,但对其有效性却自己也信心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是非常困难的。
      
  •     这里有一个英文的专业解析。
      http://www.wsu.edu/~brians/science_fiction/canticle.html
  •     
      三个讲述同一个修道院的故事,记录了一段文明保存、发现和延续的历史。
      第一个故事的核心是偶然所证明的神的存在。第二个故事是傲慢,虚荣和逃避责任对于智慧的滥用,第三个则是由于恐惧痛苦而造成的罪恶及其宽恕。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而被养大的我,现在已经越来越开始意识到,宗教并不是一种可以远远地鄙视的对象。在我们自以为高明地嘲笑那些教徒居然那么愚蠢地受制于高一等神灵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贪婪与算计的嘴脸却没有镜子能够照见。如果没有这个内置的约束系统,那么我们就可能更加自由一些,能够采取的行动更多些,相对于别人,也许能占据更大的竞争优势。这个,应该是不信神的人们心中真实的理由。人作为一个群体来说,应该逃不出这个范围。能够摆脱这种动物性的计算而存在的人类,大概每代也不过就是几人而已。要么是不世出的大哲,要么就是不闻于世的佛。
      
      不过我必须要说,这部小说的过场部分水平写得太一般了。那些高飞的鹰所隐含的传承的意义,实在太过突兀单薄,和整部小说主要故事部分的那种厚实详尽完全是天差地别,而且还有陈词滥调之嫌。
      OK,毒舌瘾过完,该来唱赞歌了。
      三个故事,每一个的核心似乎都不是文明的传承。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与冲突。一般来说似乎写小说都应该用冲突来强化升华主题的,但是,这本书却不是这样,却反而更加深刻地传达出了作品的主题。文无定法,却是至理。
      第一个故事核心时间是如何获得莱博维茨的圣人身份。围绕这个矛盾院长运筹帷幄,费尽心机。历史在这里传承下来,重新加密成了传说,而事实却又被歪曲起来,变成了圣迹。到最后主要矛盾解决的时候,你都已经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究竟是偶然造就了神,还是神在创造偶然。主题倒仿佛淹没在支线里面。
      第二个故事我认为最加精彩,平常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政治,阴谋,战争之类的精彩情节,在这里仿佛就要变成作者所要描写的重点,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又让他们尽落在道旁尘土中,留下一个人物带领我们进入修道院。在人类重新发现文明,激动人心的重大转折关头,黑夜转到白昼时的半明半晦一刻,人类对于文明所持有的,令人可疑的态度却越发清晰起来。修道院长的立场可能比我保守一些,因此我在学者的言行中看到的积极面大概要比作者所意图的要多一些。但即便如此,无论站在哪一方的角度上,还是都能够让人体验到全部人类的优点和缺点。他的伟大和他的渺小,令人尊敬和令人蔑视。再加上作为感性的诗人的出现,如果作者也采用了象征的话,那么到这里很可能,他已经将整个世界纳入掌中了。以前看过人家讲能够容纳各种噪声还原真实的动画监督,我觉得本文作者采用的就有点这种手法。已经超过我的分析能力了。
      第三个故事可能因为是讲未来的,未来尚未到来,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未来故事都是过去的某种改头换面,这篇因此也不例外。再加上人类毕竟还没有真实的灭世体验以供作者汲取养分,因此这个故事相比前两个来说略微逊色。但是它还是提出了一些相当有趣的问题,人文噪音(权利宣读)也非常准确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同第二个故事一样,它提出了一个也许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更加接近宗教本身,人生意义的终极问题——生,或死?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可以沾上“伟大”的边的科幻小说。它的这种故事叙述的方式,和它的这个故事主题实在是太完美的结合。我认为这样的小说,很可能更加接近文学描述生活的本质。它比那些思想深刻得单纯的娱乐小说还要更上一层楼,短短二十五万字,它的主题之深刻,内容之丰富,实际上导致了我的解读多半不正确,绝对不全面。
      值得收藏的科幻小说。
  •      上学期开始看的,看到11.
       弗郎西斯死了,于是要断气一般,恨不能跑到书中去救活他.然后就放下了这书,觉得看不下去.
       近来刚刚又拿起,准备勇敢的看完.
      
  •     一、一首沉浑悲怆的交响诗
      
      莱博维兹的赞歌,是一首沉浑悲怆的宏大交响诗,是一曲献给人类理性的赞歌,是歌颂那些在黑暗与蒙昧中依旧闪亮的希望之光的光辉之作。
      
      全书建立在蛮荒时代的背景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限追求终于导致自身文明的全面崩溃,后核战时代的幸存者们只能生活在相当于中世纪的知识水平下;而且正如同中世纪时人们对科学研究者的残酷迫害一样,蛮荒时代的大部分人也都失去了理性,他们憎恨一切科学技术,因为恰恰是这些科学技术使得无数人死于非命,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也一下子倒退了两千年的时光。这些人宣称自己是“傻瓜”,把满腔的怒火宣泄到所有科技人员身上,甚至宣泄到所有有文化的人身上。人类千百年来致力追求的道德与文明,仿佛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厦,在蛮荒时代的暴风骤雨中摇摇欲坠——而且它的轰然倒塌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再也无可挽回了。
      
      这样的背景无疑是悲观的,洋溢着末世论的气氛。但是如果作者仅仅是在宣扬人类面临的悲惨结局,那本书大概就会像所谓的“诸世纪”一样毫无价值,最多不过是一本哗众取宠的大众读物而已。然而本书决不是一时的兴起之作,更不是仅仅为了描写人类自取灭亡的必然结果。作者其实一直都是在歌颂那些在黑暗蒙昧中执著不屈的理性人民,并且为了这些人民,作者甚至不惜使用曲笔,为拥有这些人民的人类留下了一个光辉未来的希望。这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这也是全书中最震撼人心的东西。
      
      况且,我们又怎么能不震撼?
      
      当我们读到修士弗的眉心被一箭射穿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嘴边的笑容,因为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献身,他的一生充实而无憾;当我们读到学者塔在修道院的藏书处如饥似渴阅读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热切的目光,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甚至当我们读到最后那位院长被压在数千年的巨石之下的时候,我们也似乎可以看到他解脱的表情,因为他亲手送出了人类的希望,让人类的文明之光有机会在整个银河系闪亮。
      
      正是这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民,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一代代的延续,人类存在的价值才得以一次次的被证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书籍本身只不过是人类文明的呆板载体;而活生生的东西、最值得人类珍藏的东西,都是蕴藏在这一个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身上。
      
      二、信仰
      
      我刻意忽略了书中的宗教气息,其原因正如我在读《死者代言人》时说过的,我对西方的宗教并不了解,而且东方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像西方一样被刻上深深的宗教烙印。不过我理解作者对于宗教的描写。事实上,在一个毫无光明的漫漫长夜里,只有信仰才能使人执著于某一事物,恰如早期基督徒在尼禄的暴政下依旧执著于自己的宗教一样。
      
      不过这种执著并不能算是宗教的专利,更不是西方独有的东西。春秋时齐国不知名的太史一家三人,面对当政的崔杼,同样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惜赴死,这其中没有宗教的概念,但是他们对自身信仰的执著并不输于西方的殉道者们。所以在我看来,这其中是有一种共同的、超越宗教范畴的东西在起作用。也许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道德”,或者是如同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说的“天地正气”吧。
      
      三、科学与宗教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科学与宗教似乎一直处于对立阶段。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到拉普拉斯宣称宇宙中没有上帝的位置,再到达尔文否定上帝造人,几乎每一点科学的进步都是在挤压宗教生存的空间。
      
      但是真实的历史并不如此简单,科学与宗教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伽利略并非是由于他对神的不敬而被审判,他只是由于提出一种有悖于当时社会整体舆论的宗教科学观而受惩罚;牛顿虽然完美地诠释了天体的运行规律,但他仍旧惶恐的将“第一推动”赋予了上帝;甚至现代的科学家们也并非没有宗教信仰,他们所不信的只是那些所谓的“神迹”,而宗教的道德内核可以说仍旧是大多数西方人的行事指导。
      
      所以作者在本书中选择一个教派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守护者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的确,当人类中的大多数退回到了黑暗野蛮的状态之下,有什么能比宗教更容易激发人们的热情、坚持人们的信仰呢?况且在这种时候,战前的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无人理解的东西,除了让信徒们将之作为神圣的遗物来保存,又能有别的什么好方法呢?
      
      科学与宗教在这样的时候以这样一种方式相结合,作者的苦心可鉴。
      
      四、科学与宗教之二
      
      关于科学与宗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并不限于此。作者还想表达更深层的东西,这种东西集中体现在第二部分“要有光”中学者塔和保罗师的争论之中。其核心就是:科学与宗教,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通过学者塔之口表述说,科学只是一种工具,科学工作者们的任务只是发展这种工具,至于如何使用,用于何处,完全依靠人类自己选择;但作者也通过保罗师之口批判了这一观点,他尖锐地指出,科学家们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不能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其他人,想要“洗净自己的双手”是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如何承担这一责任,作者也没能找到什么好方法。作者承认,这一责任无论是对于一个人、一个教派、甚至是一个种族,都显得过于沉重了。所以在全书的最后一部分,他还是只能让再次辉煌的人类文明重新经历全面崩溃的过程——因为他看不到出路。
      
      五、出路
      
      我毫不怀疑,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对自身力量的无限追求,最终将会把人类带入灭亡的境地。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欲望?科学本身只是一件中性的工具,为什么会被越来越多的指责为人类诸多顽症的祸首?
      
      我想,其根源还是在于西方的文化传统。自培根提出“把自然锁住”以来,西方的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那之中完全看不到东方哲学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西方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也恰恰是如今诸多问题的根源。
      
      尽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逐渐掀起了一股环境保护的热潮,但是几百年沿袭的固定思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不过也大约正是由于这一思潮,所以西方出现了许多反思性的作品,本书无疑就是其中的一部。
      
      其他的类似作品当中,最为国人所知的大概是黑岛的PCGame《异尘余生》了吧。不过我想说的倒是另一篇小说:《蛮荒海岸》,它也是描写战后人们的蒙昧生活,但是这种蒙昧状态似乎只限于美国——战前美国太过飞扬跋扈,终于招致全世界的无情打击,并且限制战后美国的文明只能维持在蒙昧的水平之上。
      
      虽然两本书关注的焦点不同,但还是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思想相通。对于两位作者而言,都是由于对自然的无限索取而导致了最终的灾难;而且两位作者都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没有别的出路。
      
      那么到底有没有别的出路呢?我也不知道。作者们写出这样的小说,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理性的对待我们的世界,希望最终能有一个人想出一条更好的出路。而我此时所想的,却是上古的那一首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
      
      六、其他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篇幅不长,然而我写的评论却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值得评论的地方太多了。上面写的都是关于书中观点的想法,下面则是关于其他的方面。
      
      作者的文笔是绝对老练纯熟的那种。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细节勾勒,都显出作者的不凡功力。其中还有一些细微之处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文中出现的人名,几乎都有特定的含义;再比如那个制造电灯的修士,几乎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法拉第的影子。而且作者似乎故意营造一种含糊不清的气氛,像“要有人”中那个被当作莱博维兹的老人,“要有光”中的老隐士本杰明,第三部分祈祷时出现的那个老者,都是作者故意布下的疑阵,而且直到最后作者也没去解开这个谜团——他也根本没打算解开,他是故意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做出属于自己的解释。
      
      另一方面,作者对于人物的塑造也相当成功。前面已经说过,作者想要歌颂的就是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这种歌颂恰是通过作者对他们的刻画而体现出来。基本上,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我们都能感觉到他们鲜明的个性,像是“要有光”中的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外表玩世不恭而内心忧患世人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文学功力可见一斑。
      
      另外,想把本书和著名的《基地》作一个比较。两本书都是描写那种要在逐渐衰败的社会中保存文明火种的努力,然而两本书关注的角度却是大相径庭。
      
      阿西莫夫的兴趣集中在历史发展的规律上,他笔下的基地发展史,活脱脱就是一部人类社会进化史——更准确地说是一部西方社会发展史。所以有人说,《基地》是阿西莫夫参照《罗马帝国兴衰史》而写出的伟大著作。它其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诸多元素;
      
      而本书,其间虽然也写到了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东西,但是显然作者的重点还是在于探讨科技对人类的作用。这样的写作角度也许不如《基地》来得全面,但是其深度则是前者难以企及的。
      
      总而言之,这两本著作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硬要说一种角度比另一种角度更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至少有一点是两本书共有的:它们都是大师级的伟大作品,可能的话,都应当多读几遍。
  •   越来越不懂。。。。科幻
  •   不知道怎么能看到书
  •   我是在上海图书馆借的中文版。翻译还算差强人意。
    我准备去买一本来,值得反复读的科幻小说不多。
  •   离伟大还很有点距离哦!
  •   书的切口很小,但跨度很大
    我一开始也以为是要围绕弗郎西斯写的,
    看完这本书后才发现,作者告诉我的是
    任何人在伟大信仰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   没看剧情介绍看到这里发现主角挂了,震惊了一下
  •   丁丁,这个书评你发过么?
  •   当然发过,还是在那很久很久之前的时候……
  •   那个老者应该就是拉撒路,被耶稣复活的人……他是以历史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的。
  •   东方哲学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思想……
    ————————————————————
    这句话写得真失败……
  •   当我们读到修士弗的眉心被一箭射穿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嘴边的笑容,
    ——恳请把那“们”字儿去掉吧。我真没想到丁丁您会这样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