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俗风情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苏韶芬,罗秀兴 编著  页数:163  字数:172000  

前言

汉族是自秦汉以后由中原各地陆续大量地迁入广西的。在这之前,包括广西在内的岭南地区全是百越人的居地。汉人进入较少。秦以后的2 000多年,汉人不断向岭南迁移进入广西,并逐渐流布全境。    据2007年末统计,广西的汉族人口为3100万人,约占广西全区总人口的62%,主要分布于广西的东部、南部及东南部。    广西汉人的来源,有随军南征驻戍留下的,有躲避战乱迁徙而来的,有因政府组织的屯田、移民或放谪充边而落籍的,有因经商谋生而流入的。在秦以后的2 000多年中,汉人进入广西总的趋势是历代不断增加的,但时、空发展均不平衡。自秦至宋代的1 000年时间,发展相对缓慢,宋以后发展加快,明清时期汉人大量进入,发展更快。古代汉人入桂,以从北沿湘、漓水而下联西江水系的水路为主,明清时则以经东南之闽、粤而自西江流入者为多。其迁徙的路线,是先由桂东北而下,逐渐流布于整个桂东南地区,然后再逐步向西推移。    汉族进入广西历史悠久,迁入时间不一,迁入地点不断变化,又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共处互相同化,加之各地的地域交通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广西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各具特点。有人曾以语言作区分,将广西汉族分为“官、平、白、客”数支,但仅仅语言(方言)差别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民族内部的分支及特点。近年有的学者主要根据习俗文化心理与民族关系特征,参照地域、语言(方言)特点将广西汉族划分为:普通汉族、客家人、蔗园人、百姓人、六甲人、蛋民、伢人、福建人等数支。普通汉族支是指与中原地区所谓“一般汉人”的风俗民情相去不远、具有汉族内部一般特征通性的汉人。广西这部分汉人,人多、分布广,包括了大部分操官、湘、粤语的人群。以此为基本参照,根据习俗文化、语言、群体意识等差异而再划分出上述的客家、蔗园、百姓等各支系。蔗园、百姓、伢人、六甲仍保持有一般汉人的基本特征,但又都带有因受当地“少数民族同化”(如壮化、侗化、仫佬化等倾向,而以壮化为主)而增加的若干特征。总之,被少数民族同化而新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语言、习俗心理,造成了这几支汉人的一些各自特色而另成支系。昼民则是由“水居”而形成了一些特殊习俗和认同心理的汉族支系。客家人与福建人则因方言特点突出和有不同于一般汉人的某些习俗心理而另分支。    广西历来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比较融洽,所以社会比较安定。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互相同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有深刻影响,同时,汉族受少数民族同化的现象也很突出。    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很强,几乎每村都有公共的祠堂,有一年几次的联合祭祖活动,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公田和专门的家族组织,如今公田没有了,但宗祠、宗族、联宗祭祖等组织与活动形式仍大多保留。汉人地域观念较强,新中国建立前,外地各省入桂者多组织同乡会,串联同籍人士联谊互助,这类同乡会所建立的会馆很多,遍布各地城镇,其中以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为最。广西汉人的宗教信仰是糅杂式的,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少数有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的,而以道教、多神崇拜为主,特别崇尚祖宗崇拜。汉族神灵体系有佛教的寺、庵,道教及多神信仰的祠庙、坛、台、堂等类型,几乎每村都设有“社”、“庙”,尤以家庙(家庭神台)、家神的供奉尤为盛行。封建传统道德思想对人们仍有较大束缚力,如男尊女卑、宗嗣继承、多子多福等观念仍有较深刻影响。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婚姻家庭比较稳固,过去崇尚复合大家庭,如今已向小家庭分化。婚姻保留有传统仪式,唱叹(哭嫁)、闹洞房、回门等仪式在农村仍比较流行。葬式多行二次葬,也有部分地区实行一次葬,不少地方还保留着某些繁杂的葬仪,如打斋、做道场、守灵、守孝、唱教、祭奠等。节庆很多,主要节日有春节、二月八社、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还有三朝、满月、百日、对岁、做寿等人生礼仪。逢节庆,喜舞狮、舞龙。

内容概要

  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着的良间民俗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苏韶芬、罗秀兴编著的《汉族民俗风情》采集有关广西汉族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加以整理编写,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璀璨的民族艺术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代表性,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广西经典独特的民俗风情。

书籍目录

开头的话
第一章 欢乐的劳动场景
 1.开春试犁迎春耕
 2.“二八”叫叫春来早”
 3.丰收吉兆开秧门
 4.十冬腊月熬蔗糖
 5.欢乐幸福采茶舞
第二章 瑰丽的生活画面
 1.风味众多的糯米糍粑
 2.飘香的油茶
 3.清凉美味的文桥猪胆肝
 4.桂林米粉名扬天下
 5.玉林茶泡声名远播
 6.奇喙大碌米粉
 7.干香脆口的玉林牛巴
第三章 缤纷的岁时节庆
 1.狮子拜年增喜庆
 2.送“财”送“福”拜大年
 3,龙灯拜年祝年丰
 4.燃灯祈福元宵夜
 5.农忙时节点惊蛰
 6.“清明时节祭祖忙
 7.端午节赛罢龙舟“走龙亲”
 8.“六月六”过半年节
 9.“七月七”,来乞巧
 10.祭祖敬祖中元节
 11.欢喜团圆过中秋
 12.还愿傩舞,祈福求吉
 13.冬至大过年
 14.打好糍耙,过吉利年
 15.腊月二十九过小年
 16.“封岁、照岁、守岁”迎新年
 17.祈福志庆舞麒麟
第四章 庄重的民族礼仪
 1.三朝、满月庆新生
 2.新屋上梁贺吉祥
 3.新屋进火乔迁喜
 4.祝寿敬老礼俗多
第五章 深情的婚曲恋歌
 1.嫁女之夜摆歌堂
 2.拜堂成亲,喜气洋洋
 3.喜酒款宾拜百客
 4.闹洞房唱贺郎歌
第六章 愉悦的民间游艺
 1.动人的民间小调
 2.山歌好比春江水
 3.清唱文场故事多
 4.拍响渔鼓唱起歌
 5.逛庙会,看调子
 6.吉祥龙舞
 7.别有风情的牌灯舞
 8.民间石雕技艺高
 9.仪典古乐——桂东南八音
编后记

章节摘录

2.飘香的油茶    油茶可谓是桂北地区的特别饮料。桂北地处山区,寒气、湿气都比较重,只有长期饮食油茶才能防寒祛湿,而各地的油茶因地域和习惯不同,又有各自的特点。    在恭城,人们将制作油茶的过程称之为打油茶。虽然恭城是瑶族自治县,但这里的汉族文化色彩也非常浓,这里有文庙、武庙、妈祖庙,并且每年都有祭祀活动,在汉瑶同胞共同发展的特色文化中,油茶文化则是一个最集中的代表。恭城有首广为流传的关于油茶民瑶:“自古恭城有土俗,常拿油茶来泡粥;油茶好比仙丹水,人人喝了喊舒服。”还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一提起油茶的由来,就会讲起宋御史的故事。    相传古时有一年,宋御史奉旨还乡探望爷娘。春节前夕,乡亲们听到消息,都跑来看望这位从京城回来的高官,大家见面好不高兴。过了数天,便是年三十晚上,宋御史陪着父母全家一起围坐在火塘畅快地过了一个团圆年,自然高兴万分。宋御史过了个愉快的春节后,准备回京述职。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然天气又闷又热,接连几天出现了罕见的蒙沙(瘴气),大家不适应这种时冷时热的恶劣天气,许多人病倒了,严重的起不了床,发热发冷,筋骨酸痛,有的连饭都吃不下了。宋御史没办法,只好留下来,挨家挨户地去了解病情。有的一家人病倒一半;有的人本来生活就困难,这一病连抓药的钱都没有着落,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了。    宋御史是个知医理、懂药性的人,他发现患病百姓是阴多阳少、冷热不合引发伤寒流行,于是立即开了药方。有的人吃了宋御史开的药病好了。可是病人多,药物有限,不能满足众多的病人。他想,恭城茶江两岸盛产茶叶、生姜,茶叶可提神,生姜可发表散寒,止呕解毒。为帮群众解脱疾病纠缠之苦,宋御史亲自将茶叶和姜捶烂,把锅烧热,放油,再把捶烂的茶叶和生姜放入锅里炒熟,加水煮开,放入适量的盐,煮出大锅茶汤送给病人饮用。想不到,人们连喝三大碗,出了一身热汗,一身酸痛解除,精神好转,有病的痊愈了,无病的喝了身体更加爽快。宋御史打油茶给群众治病祛风寒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从此家家户户为预防风寒都兴起打油茶,人人吃了油茶瘴气消散,精神舒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恭城油茶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至今还盛兴不衰,特别是小锅油茶,喝起来更是别有风味。弘扬油茶文化、发展油茶经济已成为恭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在恭城油茶已列入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今天,走进恭城,更是到处都能闻到油茶的香味,可以在品油茶的同时听油茶歌,看油茶舞,还可以亲身体验打油茶的快乐。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一整套打油茶的必备工具和打油茶的茶叶带回家,学着恭城人打油茶,说不定你还能从中获益匪浅呢。    与恭城瑶族自治县毗邻的平乐县,人们也喜欢喝油茶。平乐油茶与恭城油茶不同的是打油茶的时候除了放姜放蒜外还放花生米,这样打出来的油茶茶香更浓,喝起来也比较温和养胃。这种油茶配料也是和平乐的地理环境有关的。平乐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常年在水上行舟的船家在用油茶驱寒驱湿时也很注意养胃。    灌阳油茶是灌阳乡间群众的重要饮料之一,上灌阳人(居住地接近恭城的灌阳人)喜欢吃油茶,俗称“米花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炒米用菜锅炒成爆米花,用大碗盛好备用。然后在灶膛上放上特制的茶锅,把茶叶和姜放入锅内,敲碎后放上水,第一杯是煮糖茶,接着就煮米花茶(即油茶)。米花茶主要作料是米花、米粉,或面条。油茶的制作方法是:茶锅放上油后,再将茶叶、生姜、花生、猪肉放入锅里,用木槌边敲边炒,待茶叶和作料敲溶,油渍溅起时,加入开水,等全锅油茶沸腾时,再将菜花、薯片放入烫好。在盛油茶的碗中放上葱花、香菜、米花、米粉、酸辣椒等。然后端起茶锅,将油茶倒入竹编的油茶滤里,让油茶滤去杂质,碗中的作料被热乎乎的油茶一泡,发出一股郁香,即可趁热饮用。锅中余渣再可煮第二杯、第三杯,一直让大家喝够为止。在下灌阳(与全州、道县接壤处)除喜欢吃油茶外,还有许多人喜爱吃姜茶。打姜茶时,先将生姜打碎,与茶叶一起放进茶锅里炒得香气扑鼻,然后加水放盐,煮沸后,一人一杯,作料多以花生、炒果、酸菜伴送。这种姜茶炒一次煮一锅,吃油茶杯数不限,随意饮用。有的人家常用荽油籽和茶叶一起打油茶,又叫荽油茶。这种茶喝了有舒气生津的作用,爽口清心,振奋精神,令人回味无穷。灌阳以茶为敬见礼仪,凡亲友登门,或晚间有人来串门聊天,必煮茶招待。喝油茶之俗,遍及城乡各地,早上非煮油茶吃不可。故有“早晨没得油茶喝,好比走路打赤脚”之说。“灌阳三茶”就是油茶、姜茶、糖茶的总称,既反映出灌阳的区域饮茶习俗,也展示不同群体的不同饮食习惯。    安太油茶也自成一种风格。安太位于灵川县海洋乡。与灌阳、恭城交界,海拔1200米。那里的人饮食油茶成习,不喝油茶,吃珍肴都乏味。因此,他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油茶。    安太人打油茶要经过五道工序。一是炒。看来简单,实则是关键的一步。先将铁锅烧热,放入少许食油,然后放进一小勺用上等糯米精制的炒米,来回快速地在锅里铲动,并要掌控好火候,火大了,炒米一下就焦枯;火小了,炒米不酥,入口如同咀嚼沙子。经验丰富的主妇在炒米花时,总是一手控制火候,一手掌握锅铲,从舀一勺炒米放进锅里到把炒米炒好铲进盆里,只需一分钟左右,扁平的炒米就变成泡松黄爽、圆鼓鼓的珍珠米了。二是焖。在烧热的铁锅里放入食油,这时油要放够量,抓一把茶叶放进锅里,再放些许泉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焖,待水将干时揭盖。三是擂。将焖软的茶叶连同生姜用特制的木槌在锅里揉擂,直到把茶叶、生姜擂成绒状为止。四是煮。放水入锅,佐以胡椒、香菌等,用大火煮沸才撤离火源。五是配料。先把炒好的炒米放入碗中,配上炒好的黄豆、花生、新鲜苞米、葱花,再将煮好的油茶倒入碗里。一碗热腾腾、香气四溢的油茶就制作好了。喝了这种油茶,可以开胃,祛寒驱湿,对生活在高寒山区的人来说,既是风味小吃,又是保健饮料。故而宁可少吃饭、不可少油茶的习俗代代相传。如今的油茶制作得更加美味可口。    位于八桂最北端的全州,打油茶和敲姜茶的习惯普遍流行。姜茶流行在大西江、龙水等地,这一地域的居民最爱煮姜茶。其做法是将茶叶和生姜置于热铁锅中爆炒,用茶木做成的木槌把茶叶和姜敲捶得粉碎,加盐及茱萸子,放水煮沸,便可饮用,其味咸辣辛香俱全,有祛瘴除湿、消积暖胃之效,所以乡民长年饮用,从未间断。全州安和蕉江瑶乡的乡民,喜欢打油茶。他们把打好的油茶,配上炒米花、花生等作料,美味可口,成为款待宾客的必备之物。    茶能生津止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之物,也是款待客人必备的礼仪。桂北有各式各样的油茶、姜茶、糖茶,和其盛产各种茶叶是分不开的,其中最有名气的有:龙胜的龙脊贡茶,平乐的号称“平乐四茶”蜚声海内外的糯泣茶、石崖茶、甜茶、柿叶茶,恭城莲花的八宝茶、瑶山茶,灌阳的茱萸茶,兴安在清代咸丰年间就进贡品敬贡朝廷的六洞茶。    P22-25

后记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濒临北部湾,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壮族、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出版本丛书的初衷,就是立足于广西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直观生动的图片编写一套展示广西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图书。以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来往、互相尊重,同时为民俗学者提供鲜活的研究资料,且有利于各级领导在充分了解民族习惯的基础上,以少数民族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该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以及广西区内长期从事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们的关心和支持。丛书主编,广西新闻出版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于琛教授为丛书制定了指导思路,确立了编写大纲;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书稿的政治性、民族性进行了审定;在图片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广西民俗摄影家协会唐建强会长、江晓东秘书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俗摄影家协会,东兰县民俗摄影家协会,广西著名摄影家李桐、余亚万、张小宁等诸位老师、前辈以及相关少数民族网站的热情支持,在此,谨致以我们诚挚的谢意!书中未署名的图片,多由著者、编著者提供,图片说明中不再赘列,少部分图片因时间关系未能及时联系到拍摄者,深表歉意,敬请相关作者见书后与编辑部联系,以便奉寄稿费。    今虽付梓,然因出版时间紧迫、编者水平有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再修订时正误补遗。    编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族民俗风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挺好的 全彩插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