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韵清风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陈维聪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陈维聪  

内容概要

《明韵清风:陈维聪明清藏品•瓷器篇》收录了青花荷池鸳鸯图大罐、对装青花携琴访友图带盖梅瓶、青花天圆地方南极仙翁图葫芦瓶、青花松竹梅盘(福寿康)字纹六方口罐、青花八仙人物图盖罐、青花描金五彩庭院人物婴戏图大棒槌瓶、对装洒蓝描金斗彩福禄寿三星人物图棒槌瓶等内容。

书籍目录

代序 前言 图版 一 明初 龙泉窑青釉刻牡丹花纹大梅瓶 二 明弘治 青花荷池鸳鸯图大罐 三 明正德 对装青花携琴访友图带盖梅瓶 四 明嘉靖 青花天圆地方南极仙翁图葫芦瓶 五 明嘉靖 青花松竹梅盘(福寿康)字纹六方口罐 六 明万历 青花八仙人物图盖罐 七 明崇祯 青花(牛郎织女鹊桥会)图筒瓶 八 明崇祯 青花关帝图小口筒瓶 九 明崇祯 青花(文王访贤)图直腿筒瓶 十 明崇祯 青花(入山访贤)图直腿筒瓶 十一 明崇祯 青花(司马题桥)图大笔筒 十二 清康熙 五彩(掷果盈车)图观音瓶 十三 清康熙 五彩(唐明皇幸蜀)图观音瓶 十四 清康熙 五彩(彩楼记)图凤尾瓶 十五 清康熙 五彩(郭子仪祝寿)图棒槌瓶 十六 清康熙 五彩乐舞图观音瓶 十七 清康熙 青花描金五彩庭院人物婴戏图大棒槌瓶 十八 清康熙 对装洒蓝描金斗彩福禄寿三星人物图棒槌瓶 十九 清康熙 对装五彩山水人物瑞兽花鸟八方大瓶 二十 清康熙 对装青花五彩山水人物(西厢记)图盖罐 二一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棒槌瓶 二二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盘口瓶 二三 清康熙 青花(韩信拜将)图观音瓶 二四 清康熙 青花武丁梦相图棒槌瓶 二五 清康熙 青花福禄寿三星人物图棒槌瓶 二六 清康熙 青花乐舞图观音瓶 二七 清康熙 青花(郭子仪祝寿)图凤尾瓶 二八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 二九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凤尾瓶 三十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笔筒 三一 清康熙 青花山水逸士图笔筒 三二 清康熙 洒蓝釉开光青花山水图茶壶 三三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胆瓶 三四 清雍正 粉彩九美图软棒槌瓶 三五 清雍正 粉彩岳家军刀马人物图软棒槌瓶 三六 清雍正 粉彩(空城计)图软棒槌瓶 三七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樽 三八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荸荠瓶 三九 清雍正 粉彩山水图盘口瓶 四十 清乾隆 豆青釉浮雕螭龙纹双耳盘口大瓶 四一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铺首大樽 四二 清乾隆 粉青釉(暗八仙)及(八吉样)纹盘口瓶 四三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双耳大瓶 四四 清乾隆 青花折枝蟠桃纹灯笼瓶 四五 清乾隆 松绿石釉开光彩三星婴戏图灯笼瓶 四六 清乾隆 粉彩(状元及第)图瓷板画 四七 清乾隆 对装霁红釉独角瑞兽 四八 清嘉庆 对装粉彩开光人物双螭耳大地瓶 四九 清中期 对装青花凤凰牡丹与仙人送福图象耳大瓶 五十 十九世纪 银釉雕瓷四开光山水图灯笼瓶 最新收获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历史背景 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后,社会步入长期稳定发展的兴盛期,艺术作品的题材也一改之前着意警醒世人吸取明亡之教训、告诫子孙保持和发扬“以弧矢定天下”之满族传统的政治说教导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百姓安居乐业,官宦人家、豪富之门和文人士大夫等上层社会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艺术作品也开始表现贵族阶层闲情逸致的优裕生活情景。 文学上,世情小说盛行,其中以才子佳人故事和市井家庭生活为两大热点门类。比如,描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和《定情人》等;专写市井家庭生活的《醒世姻缘》、《岐路灯》等。世情小说在康熙时期的发展,标志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已从历史故事和神魔世界转向现实社会,由打打杀杀变成了享受生活。 藏品欣赏 此庭院人物大棒槌瓶所表现的正是这个时代特征。画片上的男主人一身贵胄之气,要么是商贾巨富之人,要么是考取功名走上灿烂仕途的才子,三房太太个个端庄稳重,眉如弯月,唇似朱点,膝下共有十一子正于院内嬉戏打闹。此情景反映了康熙时期的婚姻制度和人口政策,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鼓励百姓多生多育,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富裕阶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状况。 男主人专注地品玩身旁明式紫檀桌上的花瓶雅玩,其头顶的梅枝上挂有金丝鸟笼,门庭华丽,院落幽深,树石简逸,梅影高洁,祥云缭绕,屋字掩映。釉彩工艺方面以稍。下青花结合釉上五彩,绘画及制作上多了一道工序,且局部多处使用了金彩(康熙五彩中使用金彩者多为精品)。此瓶不同于常见的四十来厘米高的康熙棒槌瓶。其高度达七十厘米,体形挺拔高挑,陈设功能显著。顺带一提,康熙朝开始将部分瓷器当成艺术观赏品来制作,花瓶已跳出仅作为插花使用之范畴。

编辑推荐

《明韵清风:陈维聪明清藏品•瓷器篇》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韵清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