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郑振强,郑鹏 编著 页数:186
前言
广东民间文化遗产非常丰厚,尤其是民间工艺美术极具地方特色。广东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大省;是全国工艺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是工艺美术品生产总值最大的省份之一;是工艺美术品最早出口和出口总值居全国前茅的省份;是在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品产业化的浪潮中,被政府部门或全国行业组织授予“都”、“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广东潮州被授予“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城”;广东揭阳阳美被授予“中国玉都”;广东佛山石湾被授予“中国陶都”;广东肇庆被授予“中国砚都”;广东汕头澄海被授予“中国玩具礼品城”:广东中山被授予“中国家具城”;广东中山大涌镇被授予“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广州的三雕(象牙雕、玉雕、木雕)、粤绣(包括广绣和潮绣)、潮州木雕、石湾陶塑、潮州瓷塑、肇庆端砚、广东彩瓷(包括广彩和潮彩)和潮汕抽纱等毋庸置疑地荣膺广东十大著名工艺品牌称号。广东的民间工艺,有一批产品的技艺独具地方特色,在全国是属于独一无二的,如垫高立体的粤绣(包括金银褂裙、阔嘴人物绣技艺、二针企鳞钉金绣)与潮汕抽纱的玻璃纱台布,重工白花手巾的纤细秀丽的抽通技艺和镂通剔透的象牙球、通花瓷雕、虾蟹篓、镂通雕,以及有着瑰丽多彩、构图装饰性浓郁的广彩、金漆画、嵌瓷等。近20年来,改革开放之风让部分工艺品生产迅猛发展,但~些民间工艺,由于机构的解体日渐式微,甚至后继无人,濒临失传。广东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启动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党和政府所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欢迎,几年来硕果累累。挖掘、搜集、整理出版民间工艺是一项既艰巨而又伟大的文化工程,我们抓住机遇,知难而进,组织乐于奉献的广东民间工艺研究专家、学者,撰写编辑出版《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广东十大民间工艺》,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贡献我们的力量。历史上,民间工艺被世人视为“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当今“生逢其时”,我们要为终生从艺的实践者、艺人、工艺美术家树碑立传,让前辈艺人所创造的技艺世代传承;让世人刮目相看,认识岭南民间文化遗产是多么壮观、多么雄奇,其技艺是如何出神入化、巧夺天工……让我们共同为弘扬岭南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内容概要
广东民间文化遗产非常丰厚,尤其是民间工艺美术极具地方特色。广东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大省;是全国工艺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是工艺美术品生产总值最大的省份之一;是工艺美术品最早出口和出口总值居全国前茅的省份;是在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品产业化的浪潮中,被政府部门或全国行业组织授予“都”、“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广东潮州被授予“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城”;广东揭阳阳美被授予“中国玉都”;广东佛山石湾被授予“中国陶都”;广东肇庆被授予“中国砚都”;广东汕头澄海被授予“中国玩具礼品城”:广东中山被授予“中国家具城”;广东中山大涌镇被授予“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
作者简介
郑振强,画家、艺术评论家。多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后调潮州画院。曾由中国版画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个人版画展。在《中国版画》、《版画世界》、《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作品》等全国、省级报刊发表版画、国画作品100多幅。版画作品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潮州与潮州陶瓷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概览 二、潮州文化与潮州陶瓷第二章 潮彩艺术形成发展概况 一、日臻完美的潮州瓷器彩绘 二、潮彩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三、民间画师对潮彩的贡献 四、潮彩瓷器历史上的对外贸易 五、解放后蓬勃发展的彩瓷业 六、今日瓷都潮州的彩瓷概貌第三章 潮彩的文化特点和装饰艺术 一、潮彩的文化特点 二、潮彩的表现题材 三、潮彩的品类和造型 ……第四章 潮彩的颜料与装饰工艺第五章 潮彩瓷画艺术名家及名作欣赏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题款是中国书画艺术特有的东西,它作为陶瓷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增加瓷器装饰画面的书卷气,还起到宣传广告的作用。潮州青花瓷题款,清代明显比明代多。光绪前后,潮州的彩瓷业已从一般的个体作坊发展至彩瓷庄,做到产、经、销同时经营。此后,在瓷器装饰面上,有的题上商号字款,标明该彩瓷产品的出处,有的题写上画的标题,如《江南春早》、《松鹤图》、《三英战吕布》、《牡丹翠鸟》、《梅花喜雀》等,或写拟元人画法、仿宋人笔意。起初题款没有题上作者的姓名和年款,到民国以后,彩瓷的装饰画面才逐渐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在遗存彩绘山水、花鸟的花瓶、笔筒上,可看到题有“竹不为花青且雅,兰虽为草秀而香”诗句,功夫茶具上有题款“寒夜客来茶当酒”或“一壶冰心在玉壶”,还题有作者及年款、印章,颇有国画味道。这是具有国画素养、书画兼工的民间画师仿照国画做法,刊诗歇句,图文并茂,既描绘画中之情,又寄托画外之意。实用与巧美,令人赏心悦目。在潮州瓷器装饰的各种模式中,要算书画式最富艺术性,其他几种则工艺性较强。努力冲淡潮彩的工艺性,提升其艺术品位的是民间画师,是他们推动了彩绘装饰工艺的发展,使潮州瓷器装饰艺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四、潮彩瓷器历史上的对外贸易2007年6月8日新华社从汕头发的一条电讯称,5月南澳渔民在附近海域打鱼时发现了一艘触礁沉船,从船上打捞出宋、元、明三个朝代的瓷器近200多件。据有关专家初步推断,这是一艘明朝万历至嘉靖年间的沉船(被命名为“南澳I号”),在打捞出的古瓷器中,青花瓷器居多,有盘、碗、罐、碟、瓶、盖,包括宋代酱色釉茶盏、明万历青花仕女盘等。其中一件青花麒麟纹碗,碗底印有“大明造”字样。青花瓷盘中多有冰裂纹,所绘图案丰富多彩、清晰艳丽,花纹优美,韵味独特。还有不少是喇叭口青花大碗,其中有10件瓷盘绘有牡丹、仕女,或写有汉字。经专家鉴定,这批古瓷器多出自潮汕及闽南民间瓷窑,部分产白江西景德镇,有10件属国家三级文物,整批古瓷器涵盖了宋、元、明三个朝代。据介绍,这艘沉船于海底25~30米之间,船身长接近25米,这艘沉船可能是触礁沉没的,船上及四周散落大量瓷器,约有近万件。有关专家认为,依据考古判断,不同朝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同乘一船。
后记
《广东彩瓷·潮彩》一书历经两年的努力终于出版了,首先我们要把这本书献给为潮彩艺术终生默默耕耘的前辈艺人和众多从事潮彩瓷画的人们,是他们为潮彩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才使潮彩艺术取得今天的灿烂辉煌。潮州陶瓷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每一个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无不深受陶瓷文化的熏陶。虽然对绚彩千姿的潮彩艺术的耳濡目染,引起了我的关注和研究,但当接到撰写广东十大民间工艺丛书之一的《广东彩瓷·潮彩》的任务时,却感压力不小。因为有关潮彩记载的资料十分匮乏,也从来没有出版过一本较完整记述潮彩的书。承本丛书执行主编罗学光主席、杨坚平老师以及陈益刚老师多次鼓励和鞭策,并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这里,我要向上述三位老师致以衷心谢意,同时也要感谢本书编著的合作者,多年从事潮彩彩绘设计的郑鹏先生,他除负责草稿的电脑录入、图片扫描整理外,还协助撰写部分章节等工作。在编写的过程,我们参阅和引用一些报刊上有关的文章或图片。其中有谢木崇、杨飞武、蔡荣武、陈衡、张无碍、蔡绍彬、丘陶亮、蔡英豪、郭马风、弓雁之等人的文章,还有一些师友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帮助。如久仰大名但素未谋面的汕头市彩瓷厂著名潮彩艺人詹益群老师,接到我的电话后(经多方打听才得到他的电话号码),特地从汕头寄来大作照片及相关资料,使我们十分感动。
编辑推荐
《广东彩瓷·潮彩》: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广东十大民间工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