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梁鸿  
Tag标签:无  

前言

写在前面2008年的夏天和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穰县梁庄,前后住了约有五个月的时间。在这五个月中,我对我故乡的亲人们——梁庄的老人、妇女、儿童,对梁庄的自然环境,对梁庄村庄的文化结构、伦理结构和道德结构,进行了考察,试图写出梁庄人的故事,并勾勒、描述出梁庄这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命运、生存图景和精神图景。最终,以《中国在梁庄》为名出版。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分布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他们是梁庄隐形的“在场者”,梁庄的房屋,梁庄的生存,梁庄的喜怒哀乐,都因他们而起。梁庄的打工者进入了中国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如何?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只有把这群出门在外的“梁庄人”的生活状态书写出来,“梁庄”才是完整的“梁庄”。2011年1月和7月初,我重回梁庄,着手收集在外打工的梁庄人的联系方式,了解梁庄打工者所在的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和大致的家庭成员分布状况。2011年7月10日〜18日,到西安。采访福伯家的大儿子万国、二儿子万立和其他梁庄人15人。他们在那里蹬三轮车、卖菜或做其他小生意。采访穰县、吴镇和其他县的一些老乡40余人。2011年7月22日〜26日,在信阳。采访梁庄老乡10人。他们在此地蹬三轮车,做工人。2011年7月28日〜8月4日,到南阳。采访梁贤生一家9口人,韩小海一家4人及其他老乡12人。贤生的大弟弟贤义在现代都市做了算命者,韩小海传销发财,都是传奇般的当代故事。2011年8月13日〜20日在穰县周边县城作调研,考察南水北调工程和湍水,考察穰县传统戏剧。2011年8月25日〜27日,到广州、东莞虎门。采访开服装厂的梁万敏一家、服装厂工人,采访在虎门开各种厂和做工人的吴镇老乡18人。调查虎门小型服装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2011年9月28日〜10月7日,在内蒙古。采访韩恒武一家12人和其他吴镇老乡10人。2011年10月24日〜30日,在青岛。采访梁光亮一家3人、王传有一家2人和其他吴镇老乡23人。梁庄人前后有40多人在青岛的电镀厂打过工。福伯的小儿子、我同岁的堂弟小柱,在此地得重病,最后去世。2011年11月25日〜30日,2012年5月8日〜11日,在郑州。采访富士康工厂和在富士康上班的梁平。采访梁东、兰子和其他梁庄人10人。采访大学毕业在郑州打工、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打工者5人。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北京。利用周末,在北京郊区采访梁庄和吴镇老乡55人,举办工友座谈会,采访年轻工友30余人。2012年1月14日〜2月14日,北京—郑州—南阳—梁庄。采访梁庄打工者60余人。2011年1月20日〜25日,2012年4月22日〜24日,厦门。采访安兜村、“国仁工友之家”、几家科技电子厂。采访工人40余人。2012年4月24日〜5月2日,到台湾。考察台湾农村农民的生存、精神和传统文化状态。2012年5月3日〜5月7日,在深圳。采访梁磊等4人。在本书中,我以梁庄四个大家庭的子孙——福伯家、五奶奶家、梁贤生家、韩恒文家——在中国城市的生活轨迹为核心,辐射其他梁庄成员、梁庄亲戚和一些吴镇老乡,描述进城农民的命运、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内容概要

《出梁庄记》内容简介: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5个,平均外出打工时间为16.7年。
然而,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他们的身份,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构成完整的中国。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我们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了他们的生态发展?

作者简介

梁鸿 女,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已出版《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 书中主要人物 第一章梁庄 闲话 离开梁庄 第二章西安 德仁寨 流转 抢劫 打架 小天使 人家不要咱 作假 羞耻 第三章南阳 葬礼 房檐滴水窝窝照 算命者 传统 小海的传说 入伙 传销 第四章内蒙古 河南校油泵 白牙 恩怨 扯秧子 相亲 第五章北京 体面 围墙 河南村 打官司 院子里有棵树 千万富翁 保安 第六章郑州 “机器”人 孤独症患者 凤凰男 狐狸精 第七章南方 我不是深圳人 电话推销员 每扇门后面都是工厂 干事业 九岁的打工者 归零 眼球出来了 第八章青岛 小柱 氰化物 幽灵 :的 反抗 无名之死 四十岁的“老太婆” 这村落里最后的房屋 第九章梁庄的春节 “老党委” 勾国臣告河神 黑女儿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记哩可清,6月23日早晨不到六点半的时候,我就骑到了华清立交桥,那是俺们这些拉三轮的最警惕的地方。我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快六点开始走,到那个地方最多十几二十分钟。那个地方车少,又有一个大斜坡,挤你好挤,是他们作案的好地方。看见三轮车,里面装着黑狗子的大金杯车就开始往路边挤,挤成一个三角,把人车圈住,看你往哪儿跑!逮人可好逮,一般是女的抱住车哭,男的死拉住车不放,嘴里还跟他们论理。论啥理啊,明知道没指望。蹬三轮的,十个有九个都被抓住过。 一到立交桥下,我就习惯性地心跳加速,想着加快油门,赶紧骑过这一段。可是,怕鬼鬼到。金杯车不知啥时就跟着我了,把我往里挤。要是年轻那会儿,我就非闯过去,跑了就跑了,不行轧死算了。现在老了,不敢了,一犹豫,就被挤死了。他们下来一群人,最少七个人,就一个穿警服的,其他都没穿,把我车子往那儿一拦,把我钥匙拔了,也没亮警官证。他们抬着我的车就往金杯车上扔,我肯定不放手,我想着他是抢劫的(那也是骗骗自己),我死不放。我记哩可清,金杯车车牌号最后三个数字是×××。我不放手,我说你们反天了,也没有证,凭啥抓我?他们坏得很,把我的电瓶箱打开,想把我的电瓶拿走,三轮车最值钱的就是这电瓶。幸亏我平时都锁着,他没拿走。我护着车,死死拽着,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放手。这是我的车。那五个人连拧胳膊带拧腿,把我胳膊都拧肿了,又死死掰我的手,硬是把我掰开了。把我用手铐铐住,扔到金杯车里。

后记

土耳其的当代作家帕慕克在凝视他的城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时,他说他的内心充满了“呼愁”(huzn)。“呼愁”,在土耳其语中,有宗教的含义。“呼愁”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郁,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用中文来翻译,“呼愁”或可以用“忧伤”来对应。“忧伤”,忧郁、伤感、郁结、凝聚、怀念,与真实的事物和情绪本身已稍有距离,有间隔,有审视的意味。它是一种集体情绪和某种共同氛围,蕴藏在这个时代的每一处废墟之中。并且,我们越是决心清除这一废墟,“忧伤”就越是清晰地存在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心中。    是的,忧伤,当奔波于大地上各个城市和城市的阴暗角落时,当看到那一个个人时,我的心充满忧伤,不是因为个体孤独或疲惫而产生的忧伤,而是因为那数千万人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场景和共同的凝视而产生的忧伤。忧伤不只来自这一场景中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制度与个人、城市与乡村等等,也来自它逐渐成为我们这个国度最正常的风景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化追求中必须的代价和牺牲。它成为一种象征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我们按照这一象征分类、区别、排除、驱逐,并试图建构一个摒除这一切的新的自我的堡垒。    然而,如何能够真正呈现出“农民工”的生活,如何能够呈现出这一生活背后所蕴含的我们这一国度的制度逻辑、文明冲突和性格特征,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非因为没有人描述过或关注过他们,恰恰相反,而是因为被谈论过多。大量的新闻、图片和电视不断强化,要么是呼天抢地的悲剧、灰尘满面的麻木,要么是挣到钱的幸福、满意和感恩,还有那在中国历史中不断闪现的“下跪”风景,仿佛这便是他们存在形象的全部。“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包含着诸多社会问题,歧视、不平等、对立等复杂含义的词语,它包含着一种社会成规和认知惯性,会阻碍我们去理解这一词语背后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生命存在。    复杂性还远不止这些。农村与城市在当代社会中的结构性矛盾被大量地简化,简化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愚昧与文明的冲突,简化为一个线性的、替代的发展,简化为一个民族的新生和一个国度兴起的必然性。我们对农村、农民和传统的想象越来越狭窄,对幸福、新生活和现代的理解力也越来越一元化。实际上,在这一思维观念下,“农民工”非但没有成为市民,没有接受到公民教育,反而更加“农民化”。    一个词语越被喧嚣着强化使用,越是意义不明。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被不同层面、不同阶层的人拿来说亨儿。人们抱着面对“奇观”的态度去观看,既泪流满面、感叹万分,又事不关己、冷漠无情,“只有轰动,而没有真正的事件”。。    我们缺乏一种真正的自我参与进去的哀痛。“当遭遇现代性时,我们失去了‘哀痛’(mouming)的能力。”印度的当代思想家亚西斯·南地认为,“现代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算术的语言,我们学会了计量得和失,但是却忘掉了怎样去缅怀和表达我们的哀痛。”哀痛,就是自我,就是历史和传统,就是在面对未来时过去的影子。    用哀痛的语言来传达忧伤,那共同风景中每一生活所蕴藏的点滴忧伤。哀痛和忧伤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我试图发现梁庄的哀痛,哀痛的自我。说得更确切一些,我想知道,我的福伯、五奶奶,我的堂叔堂婶、堂哥堂弟和堂侄,我的吴镇老乡,那一家家人,一个个人,他们怎么生活?我想细致而具体地去观察、体验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做。我想把他们眼睛的每一次眨动,他们表情的每一次变化,他们躯体的每一次摇晃,他们呼吸的每一次震颤,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日常所走过的路和所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记录下来。我想让他们说,让梁庄说。梁庄在说,那也将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在说。从那些新闻和画面里,我看不到这些。我们不知道梁庄发生了什么。    他们欢乐、大笑、热情、自制,他们打架、示威、反抗、忍受,他们哭泣、冷淡、自嘲。这一切都源于那条河流,几千年以来它一直默默流淌。静水深流,形成这个民族共同的哀痛,如此地源远流长。    每个生存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哀痛。这一哀痛与具体的政治、制度有关,但却又超越这些,成为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是时间、记忆和历史的积聚。温柔的、哀伤的,卑微的、高尚的,逝去的、活着的,那棵树、那间屋、那把椅子,它们汇合在一起,形成那样一双黑眼睛,那样一种哀愁的眼神,那样站立的、坐的、行走的姿势。    “忘掉哀痛的语言,就等于失去了原本的自我的一些重要成分。”哀痛不是供否定所用,而是为了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回到“人”的层面——不是“革命”“国家”“发展”的层面——去发现这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哀痛能让我们避免用那些抽象的、概念的大词语去思考这个时代的诸多问题,会使我们意识到在电视新闻上、报纸上、网络上看到读到的那些事情不是抽象的风景,而是真实的人和人生,会使我们感受到个体生命真实的哀痛和那些哀痛的意义。    与此同时,必须承认,对于我这样一个并不坚定的调查者而言,每每离开他们的打工场地和出租屋,我都夹杂着一种略带卑劣的如释重负感,无法掩饰的轻松。任务终于完成了,然后,既无限羞愧又心安理得地开始城市的生活。这种多重的矛盾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必须解决的心理障碍。还有羞耻,你无法不感到羞耻。一个特别清晰的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羞耻的塑造者和承受者。它不只是制度、政治的问题,它是每个人心灵黑洞的赤裸裸呈现,它是同一场景的阴暗面。    责备制度、批判他人是我们最普遍的反应,但却唯独忘记,我们还应该责备自己。我们也是这样的风景和这样的羞耻的塑造者。我们应该负担起这样一个共有的责任,以重建我们的伦理。路边倒下的那个老人,超市里的问题牛奶,马路上突然下陷的大坑,村庄里被拆掉的房屋,都不是与“我”无关的事物。它们需要我们共同承担起来,否则,我们的“自我”将彻底地失落。    如果不能对“自我”提出要求,那么,这样的生活还将继续。我们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情感和深沉的哀痛。    我听说,为了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许多地区正在大规模地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也听说,梁庄,可能将和邻近两个村合并到一起,政府盖几栋高层建筑,把梁庄村民迁到楼上,腾出耕地,把村庄化为良田。实际上,中国大地上许多个“梁庄”正在被拆解并重新组装。    那么,梁庄原来的房屋、道路、坑塘、沟沟坎坎和一些公共空间将彻底消失;那在每家院子里和村头沟边的树——枣树、苦棣树、杨树、椿树、榆树、槐花树、杏树、梨树、核桃树,它们生长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把梁庄掩映在大地之中——都将消失;那种在院子里的各色花草,花婶家的刺槐花、大丽花、月季花,玉花家的向日葵、指甲花、牡丹花,也都将消失;那原野上孤独的坟头和坟头上那孤独而郁郁葱葱的松柏也将消失。梁庄的人,将与泥土、植物、原野再无关系,他们将进入高楼,变为大地的寄居者。梁庄也将变为一个陌生人社会,将对面不相识,将永远被困在高楼。是这样吗?想到这些时,疼痛慢慢淹没我的整个身心。    这并非只是一种缅怀和感伤,而是对这一合并、打破、重建本身的质疑和忧虑。“并村”真的可以“还地”吗?这“地”是还给谁的?如何重建?在什么基础和前提下重建?谁作的论证?农民是否愿意?为什么愿意?为什么不愿意?这一切,都是在语焉不详的情势下进行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遮蔽权力欲望、资本推进和更为复杂的利益博弈,也为“拆”“建”等中国当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粗暴词语找到遮羞布。我尤其担心的是,以“发展”为名,农民又一次成为牺牲品。在这其中,每一个人都将被绑架。    我们所要思考的不是简单地让村庄变为城市,而是,我们的村庄为什么会变为如此?我们的文化、道德和我们的生存状况为什么会变为如此?反过来说,难道农民搬到楼上,或被迫进入城市,一切就都改变了吗?农民就获得了权利,他就有了居住的地方,就有了很好的工作,就没有恶势力的压迫,就老有所依,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孩子了吗?社会就更加文明、更加安全和更加公平了吗?形式的改变不能代表什么。否则,一切都仍然是换汤不换药,换来换去,农民连那一点点的立锥之地也被换没了。    有许多人说我们现在走的路正是台湾当年走过的路。台湾的工业化比我们早二十几年,但是,在已经完成工业化了的台湾,村庄及传统文化仍然活在大地的角角落落。那里的村民、民众活在大大小小的庙里,他们有种类繁多的祖佛,妈祖、大道公、关帝爷、财神爷、玄天大帝、观音菩萨、土地公,他们祈求祖先的保佑,在庙里祈祷、许愿、玩耍、聊天、学习、商量村事。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以积极的方式影响他们的心灵。在台江一个村庄的庙里,主人带我们到大道公像面前,让大家拜一拜。然后他开始向大道公禀报,说,大道公啊,今天是大陆那边过来的人参观,我给你说一下,希望你能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他如此自然地向大道公诉说,就好像大道公还活着,还在关注着、庇佑着他的生活。那一刻,我感觉到他的幸福、安稳和踏实。至少,在这个村庄,在这座庙里,他是有根基的、被庇护的人。    不是直接地否定和放弃,而是努力去开掘新的、但又不脱离自我的生存之道。他们在努力以自己的形象去建构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是在建构自己的文明方式。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存在方式,显示出它巨大的容纳力、活力及独特性。    如果过去和未来,传统与现代,都只被作为“现在”的附庸和符号而利用(就像不断被拆掉的老城区、古建筑和不断再建的仿古建筑和仿古景点,崭新的“古代”,让人悲怆的滑稽),那么,我们的“当代”将被悬置在半空中,无法对抗并生成新的历史洪流。如此单薄而脆弱的当代,怎么可以建构开明、敦厚、合理的社会和人生?    我喜欢梁庄在的感觉,我为我能站在母亲的坟头思念她而感到深刻的幸福,因为它使我感觉我生活在自己的大地上,是我自身,它是独一无二的,那里有属于我的、一直流淌着的河流。我还曾经幻想着,我能够把在台湾找到的苦楝树的种子,种到梁庄老屋前的院子里。如果它能够生根、发芽、成长,那么,春天来的时候,我将再次看到那淡紫色的柬束小花,再次闻到那渺远的清香。    “我那耸立在平原上的故乡,它像是扑满一样保存着我们的回忆。”    然而,一切都将永远的失落。    感谢。我要衷心感谢梁庄的亲人们,感谢我所访问的所有打工者。他们误工误时,想办法给老板请假,他们到处打电话联系,陪着我去找其他老乡和伙伴。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对我的支持,使我感觉到,梁庄,还是他们心中的神圣家园。因为有了梁庄,我们才有根本的亲近和亲情。我无以回报。    感谢穰县的朋友们和在各地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不管各自的生活轨迹如何不同,在这样一个公共的交叉点上,我们为共同的事物奔走,为可能的美好激动、感叹。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还有希望。因为我们还没有使自己完全熄灭。    必须说明的是,书中城市里面所涉及的部分地名、人名和人物关系都作了技术性处理,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我不希望大家进行绝对的对位。梁庄里的中国,只是我所看到的和我所理解的梁庄和中国,我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论。    感谢我的家人们,他们一如既往地、全身心地支持我。我要特别郑重地感谢我的父亲,这本书有他的劳动和汗水。    谢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    ——阎连    《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李敬泽    这两年多来,梁鸿的很多时间花在了寻亲之旅上——寻找在国内其他地方务工、生活的梁庄乡亲。《出梁庄记》是又一部“非虚构”上佳之作。由于作者的着眼点有足够强大的辐散性,并不特意显露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和家国情怀便更具内在的感染力。    ——施战军    梁鸿老师将那个“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出梁庄记》它推倒我们的傲慢,迫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却早已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打工人群。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    ——刘瑜    与上一本书《中国在梁庄》一样,梁鸿的叙述深情、细致而冷静,描绘了我们时代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故事。    ——许知远

编辑推荐

《出梁庄记》编辑推荐:“《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年度好书”作者梁鸿最新力作:看梁庄与梁庄人走出去的路,看见中国近2.5亿特色农民之路,看中国的细节与经验,看见“看不见”的中国。阎连科、王小山、刘瑜、许知远推荐阅读。历时2年,走访10余个省市、340余人。以近200万字的图文资料,整理撰写的非虚构作品。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他们是中国近2.5亿农民工大军的镜子。梁庄与梁庄人的迁徙与命运,中国的细节与经验。看梁庄人走出去的路,看中国农民走出去的过程,看见“看不见”的中国。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

名人推荐

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阎连科《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李敬泽这两年多来,梁鸿的很多时间花在了寻亲之旅上——寻找在国内其他地方务工、生活的梁庄乡亲。《出梁庄记》是又一部“非虚构”上佳之作。由于作者的着眼点有足够强大的辐散性,并不特意显露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和家国情怀便更具内在的感染力。——施战军梁鸿老师将那个“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出梁庄记》它推倒我们的傲慢,迫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却早已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打工人群。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刘瑜与上一本书《中国在梁庄》一样,梁鸿的叙述深情、细致而冷静,描绘了我们时代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故事。——许知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出梁庄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应了那句话,“在这里读懂中国”。读过《中国在梁庄》后,又读了《出梁庄记》。这是一个折射了中国式残酷成长的土地,这是一群呈现着中国式无奈生存的人群。梁鸿那女性的、对家乡的温情,根本挡不住这种残酷溢出来。
  •   那句话说得真好,【这是一个你在《新闻联播》上看不到的中国。这是一群生活在“大词”之下的鲜活生命】农民工已经成了一个符号,要么是呼天抢地的悲剧要么是吃饱穿暖的感中,被媒体、企业、围观的各色人等拿来说事儿。进城,讨薪,下跪……很多词儿都听过,很多事儿天天听,但《出梁庄记》里面是具体而深沉的哀伤,给人麻木的心肝一记老拳
  •   写的不错 明显比它的姊妹篇《中国在梁庄》要好 但是 毕竟是纪实性文学 描述太多 而且对关注新闻的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 只是缺乏那种身临其境的痛感 她在书里面提到的几部不错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 费孝通《乡土中国》。个人认为诸如 巴尔扎克《农民》 韩丁《翻身》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比梁鸿的要好得多,而她提到的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妖术大恐慌》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则是关于这方面理论探析的经典,让人拍案叫绝。
  •   力挺这样的书,需要这样的书来诠释更加完整的当代中国
  •   这个就是纪实的采访录,完全没有文学水平。。。。
  •   客观,写实,而且还浓缩,完全可以从书中看到真是的社会和这个社会中个体的心态变化,极具现实意义
  •   与其说在写梁庄 不如说是每个人的故乡的村庄 那些活生生的人 活生生的例子 就在身边
  •   不错的纪实作品,值得推荐
  •   帮同学买的 ,应该还不错帮同学买的 ,应该还不错
  •   原本以为能在书中读到推介中所说的这份苍凉,但是很可惜不是这样。
  •   梁庄无疑也就是我的老家的那个庄子,就是无数人的村庄。感谢梁鸿能够代表我们这样不断在异地遥望故乡的思乡者,一个个回不去故乡的思乡者。
  •   社会学实地考察写得可读性这么强,难得。
  •   要是看看我们的农村。大概也都这样吧。追求不到的利益。有的全是无知无奈和贫穷。
  •   内容很真实,阅读之后,对我触动很大,其实,仔细想一下,中国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很多农村人来到城市之后,寻找生存的途径,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土地,是很重要的问题。亲情冷漠,这个问题比社会冷漠更加严重。这本书中,是现实版的“乡愁”,值得仔细思考。
  •   第一次买梁鸿的书,看完全书,感到自己从未认识中国,从未真正认识中国城市中那一群人数众多,却又不存在于大多数民众心中的劳动者。他们的言行时常与社会精英们所谓的规则相悖,但细细思索下,这些却不难被人理解,因为这是身处彼处的人们最真实也最合乎逻辑的反应。另外,如果将腰封去除,纯粹的大地颜色更符合书的内容。纸张质感不错。
  •   看到王小山推荐买的,开始看的觉得很无趣,,看到后面越来越感觉真实。在现在这个物欲熏心的社会,静下来,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人看不到的层面,带来思考,,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