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回了杜伦迪娜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  页数:129  译者:邹琰  
Tag标签:无  

前言

期待一个承载良知的幽灵(中译本前言)邹琰伊斯梅尔•卡达莱可称得上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为著名的作家。他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以来,在迄今四十余年的创造生涯中发表了众多的作品,其小说世界时空之博大,维度之悠远,人物之多样,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跨越欧洲大陆直至中国(《长城》),从可知可感的现实世界到无可触摸无以名状的奇幻世界(神界、梦幻世界、地狱世界),从人类的故事到超人的传奇和神话,从最为悠远的古代荷马史诗到近在眼前的东欧铁幕降落;他的人物有高官显贵,也有普通凡人,有暴君,有奴隶,甚至还有魔鬼、神和幽灵。而《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个穿越生死穿越东方与西方的幽灵-康斯坦丁。《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来源于一个巴尔干半岛的传奇故事,一个类似saga的民间叙事诗:死去三年的康斯坦丁从墓中出来去实现自己生前的承诺,把自己嫁到远方的妹妹带回到母亲身边。这是卡达莱非常偏爱的一个故事,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前后三次使用了这同一个题材。对于一个出身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又申请在西方国家避难的作家来说,卡达莱具有这类作家普遍的命运:他的作品总是被当做政治的副本来进行解码,西方批评家实际看到的是他对东欧政治社会现实的批评,而很少看到除此之外的审美价值和对一些永恒文学主题的探讨。昆德拉的《玩笑》总被人看做是一个政治玩笑,而他本人却无奈地说自己只是写了一个爱情故事。昆德拉的命运,也是卡达莱的命运。杜伦迪娜和远方的联姻,首先被解读为和中国的政治联姻;杜伦迪娜的出走,被认为是和中国的决裂;康斯坦丁即便身死仍然坚持实现承诺的行为,被认为是卡达莱坚守盟约的一种隐喻。当然,我们不得不肯定,卡达莱的作品仍然是现实主义性质的,他小说中所反映的首先仍然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阿尔巴尼亚:它“处在罗马和拜占庭两个宗教当中,在两个世界当中,在西方和东方当中,就好像被老虎钳钳住了。从这两者的冲突中只会让人等到漩涡”。无论乐意与否,西方读者——中国读者更甚——总会把这本几乎创作于与中国断交同时期的小说看成是这一政治现象的反映,甚至是“镜子”或“传声筒”。因为卡达莱借书中人物之口对远近婚姻的争论,也是阿尔巴尼亚国内对与外界联系各种意见的反映,崇尚就近婚姻也不啻是对其最终闭关锁国这一政治现象的影射。卡达莱甚至借着康斯坦丁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自己对阿尔巴尼亚未来命运的设计:要“从内心最深处建立和承诺一样崇高的制度”,要保留“自己自远古以来的五官”,自己“永恒的面孔”,而不是为了生存不断地毁容,不断地贴上不同的面具。然而,悖谬的是,这样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立足于一个非现实的基石:一个从坟墓里出来的死人。如果我们一开始读希腊神话故事或者是什么幽灵故事,我们事先就给这个世界打上了“神话”的标签,所以,一切皆有可能。然而,《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不同,从一开始,斯特斯上尉就在告诉我们,死人是不可能从坟墓里出来的,言下之意,大家都处于现实世界。然而,小说的最后,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一个死人干的,最孜孜以求寻找真相的斯特斯上尉由抵制幽灵故事的人变成了幽灵的捍卫者,由此,我们之前所知道的一切真实都是虚妄,而我们认为虚妄的却变成了真实——轰!世界倒塌了!真实不再是真实,虚幻不再是虚幻。何为真实?何为虚幻?世界变成了一个令人茫然的谜,作为读者的我们陷入真真假假无止境的追问当中。卡达莱却并不在意。他肯定会反驳:卡夫卡在《变形记》里并没有告诉你格里高利•萨姆沙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甲虫,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也不会回答人为什么会活上一百年,那我为什么要说明死人为什么会从坟墓里出来?——诚哉斯言。卡达莱小说里的神秘和卡夫卡、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中的荒诞魔幻,其实是异曲同工:虚构比真实更真实,虚构更加凸显了人性的真实。他继承了这两者的笔墨,在一个虚构的传奇故事上,书写更为真实的人性和更加真实的世界。而且,他在具备前两者深刻的洞察力上,更增加了谋篇布局的能力:他仿佛是柯南道尔一般,在小说中将真实和虚幻玩弄于掌中,等到读者入彀猝不及防之时突然打破读者的幻想,情节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由是观之,康斯坦丁从坟墓里出来只是一个引子,卡达莱却借这一事件将阿尔巴尼亚的宗教冲突、战争灾难和分裂、闭关锁国的政治现实纳入自己的构图背景中,同时纤细入微地描绘了众生相,将大主教、副手、妻子、哭丧妇等人物也——勾勒在这一巨型图画里。他立在一边,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听着各色人等叽叽喳喳。他书中的阿尔巴尼亚,没有具体的历史时期,不知其所起,亦不知其所终,然而,在这一片阴雨寒冷的原野上,它却显得分外的真实:这是一个永恒的阿尔巴尼亚,传说的古老象征着它的古老,康斯坦丁的跨越生死正是阿尔巴尼亚超越时空的体现。它存在于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然而正在遭受着劫难:战争、宗教、疾病的轮番袭击,它就像弗拉纳也这个最古老的家族一样,只剩下了空壳,凄凉地立在那里;它就像那多次提到的老太太家里的圣像、墓地壁龛里的圣像一样,在烛台下晦暗不明,流着眼泪。有很多故事,我们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卡达莱的故事就是如此,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道,在卡达莱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一张脸。或许,这些都是他的脸,都是他脸的一部分,只有将这些全部都细细地描绘,才能管窥一下全貌。

内容概要

  美丽而迷人的杜伦迪娜进入了一桩遥远的跨国婚姻。在母亲无尽的思念中,在黑暗和虚无中,杜伦迪娜与充满尘土气息的暗夜骑士穿越欧洲平原,回到了故乡。她忘记了旅程的时间,只记得数不尽的星星成群飞过天空;她没有看清骑士的脸,只闻到潮湿土地的气味。当她告诉大家,是信守承诺的兄长康斯坦丁将她带回,人们陷入怀疑、惊慌、恐惧之中,因为她的九兄弟早已入土三年……究竟是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难道是幽灵出土导致活人的混乱……作者借助上尉斯特斯的眼睛去找寻真相,借助大主教、副手、妻子、哭丧妇等各色人物各色流言来阐述故事的可能性。而最后,斯特斯也神奇地消失了……故事的棱角冲破了现实世界的拘囿,最后将在故事寓意中找寻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读者。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卡达莱的又一代表作,故事取材于一个巴尔干半岛的传奇故事,小说充满了古老的魔怪气氛,它既有《等待戈多》的荒诞感,也有《变形记》的尖锐讽刺。《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蓝色东欧”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蓝色东欧”丛书填补了我国东欧文学译介领域的空白,是不可错过的文学盛宴。

作者简介

作者:(阿比巴)伊斯梅尔•卡达莱(Ismail Kadaré,1936-) 译者:邹琰伊斯梅尔•卡达莱(Ismail Kadaré,1936-),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写小说和诗歌。他的许多作品都在讽刺和批判专制社会,其中一些出版之后曾一度遭禁。目前定居法国,用法文写作,而作品则在全世界传播。他的《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等作品已经翻译成了汉语。25年,他从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米兰•昆德拉、纳吉布、马哈福兹、大江健三郎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并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章节摘录

听到敲门声的时候,斯特斯还躺着。他试图把头埋在枕头下,希望闷死那声音。但敲门的力道加大了。哪个见鬼的天亮前就来敲我的门?他低声抱怨着掀开被子。下楼梯的时候他听到了第三次敲门声,不过,从金属门环的敲击节奏里,他现在可以猜出谁在门后面。他滑动门闩,把门拉开。“哪个该死的让你天还没亮就把我从床上扯起来?”——就算他口里没说,他的神情和他鼓起的眼睛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出事了。”他的副手抢着大声说。    斯特斯疑惑地狠狠看了他一眼,好像在说:瞧瞧出了什么事,可不可以给你理由在这样冒失的时候来。但是他很清楚这个人很少做这样的蠢事,每次他准备要训斥他的时候,都会看到自己被迫打退堂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很想他的副手真的出错了,这样就能够把自己全部的坏情绪发泄在他身上。    “那么?”他重复一句。    来人眼光在长官的眼睛上停留了一会儿后闪开,后退一步,解释说:    “昨晚,弗拉纳也家的女儿杜伦迪娜来了,情形很神秘,现在,他的遗孀和女儿两个都生命垂危。”    “杜伦迪娜?”斯特斯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    副手喘了口气,轻松下来:他之前的敲门证明是对的了。    “这怎么可能?”斯特斯揉着眼睛重复着,好像是想擦掉所有残存的睡意。事实上,他睡得很糟。出差半个月,回家的第一个晚上,过得这么难受,还从没有过呢。那只是一个长长的噩梦。“这怎么可能?”他第三次说,“她嫁得那么远,甚至连家里的丧礼也回不来。”    “正是,”副手接过话,“我刚刚对您说了。她回来的情形极其神秘。”    “后来呢?”    “嗯,母女俩都躺在床上,快死了。”    “奇怪!你怀疑有犯罪的事?”    另一个人否定地摇了摇头。    “我认为不是。这更像是强烈震惊的后果。”    “你看过她们了?”    “是的。两个都在呻吟,或者说差不多在呻吟。母亲问:‘谁带你回来的,我的女儿?’而女儿回答:‘是我哥哥康斯坦丁。…    “啊,她这么说:‘康斯坦丁?但是,老天爷啊,他死了三年了,和他其他的兄弟……’”    “据那些在她们床前的邻居太太们说,母亲就是这么回答女儿的。但她女儿坚持认为自己昨晚就是和哥哥来的,午夜稍过一点。”    “怪事,”斯特斯说,同时在心里想着,“恐怖!”    他们面对面,一言不发,呆了会儿,直到斯特斯颤抖起来,发现自己没穿衣。    “等等我。”他说完,回去了。P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伊斯梅尔·卡达莱描绘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历史,它的热情,它的传说,它的政治和它的灾难。他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传统,是一位世界性的作家。  ——约翰·凯里(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伊斯梅尔·卡达莱在我眼里,一直是个分裂的形象。仿佛有好几个卡达莱:生活在地拉那的卡达莱,歌颂恩维尔·霍查的卡达莱,写出《亡军的将领》的卡达莱,发布政治避难声明的卡达莱,定居巴黎的卡达莱,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卡达莱……围绕着他,指责和赞誉几乎同时响起。他的声明恰恰就在这一片争议中不断上升。以至于,提到阿尔巴尼亚,许多人往往会随口说出两个名字:恩维尔·霍查额伊斯梅尔·卡达莱。想想,这已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高兴(著名翻译家、 《世界文学》副主编)

编辑推荐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步鲁迅后尘,看世界多样性,读弱小民族的反思文学杰作。-花城出版社牵手东欧多国优秀作家、国内小语种优秀翻译家,倾力推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之“蓝色东欧”大型文学丛书伊斯梅尔•卡达莱描绘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历史,它的热情,它的传说,它的政治和它的灾难。他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传统,是一位世界性的作家。 约翰•凯里(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伊斯梅尔•卡达莱在我眼里,一直是个分裂的形象。仿佛有好几个卡达莱:生活在地拉那的卡达莱,歌颂恩维尔•霍查的卡达莱,写出《亡军的将领》的卡达莱,发布政治避难声明的卡达莱,定居巴黎的卡达莱,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卡达莱……围绕着他,指责和赞誉几乎同时响起。他的声明恰恰就在这一片争议中不断上升。以至于,提到阿尔巴尼亚,许多人往往会随口说出两个名字:恩维尔•霍查额伊斯梅尔•卡达莱。想想,这已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高兴(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副主编)德国有一条莱茵河很美丽,但是我更赞赏多瑙河,莱茵河的水是静静地流动,而这条多瑙河是滔滔滚滚地流动,我觉得里面焕发着喷发着巨大的生命力。东欧这一带的民族,这一带的文化和文学值得我们推崇,现在由高兴这样一位有远见的学者来做这项工作,我们信得过。-著名学者、翻译家叶廷芳由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我们在不断进步,但我们尤其应该关注这种弱小国家,他们的生存,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写什么;我们不要放弃对于相对的天真的喜好,对于天真的审美,对于天真的这样一种情怀的拥抱,就像我们想起我们儿童时期的那些游戏,我们能不感动么?-著名学者、作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在我的阅读地形图里面,越往法国,文学形式越精致,越轻,读完以后会有一种虚无感;越往俄罗斯则越重,讲究精神和灵魂。那么在他们两者之间有个共同地带,那就是东欧或者是中欧的文学。这个地方的作家充满了童趣和童心,读他们的作品会觉得特别开心,还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著名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文学作品必须用感情用心去翻译,我翻译卡达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引起我过去很多回忆,感情就自然地投入进去。-著名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玉民我觉得西欧的思想家已经在谈论另一个欧洲,他们将之命名为“另一个欧洲”,他们一定察觉到自己思想能量上的匮乏。而东欧由于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造成了一种紧张,而这种紧张恰恰对个人的创造力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我觉得东欧的小说非常好看,有时候我甚至把它当作武侠小说来看。东欧小说里面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跳开了某种现实,但他们不会抛弃这个现实,让我觉得了不起的是,他们能在某种现实中间,做出一个非常好的表达。我想向读者推荐东欧文学。-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车前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东欧文学,词藻上估计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什么?总有点不是很赞的感觉,当然不能说一票否决
  •   中国的作家写不出这样的书
  •   书的质量不错非常喜欢这个作家,希望他有生之年能拿诺奖,送朋友做生日礼物了
  •   还可以,这是精装硬皮的,但是本人不喜欢精装书,只能双手捧着看,一只手拿着不方便的。还是喜欢平装书,朴素,方便,实惠,有情趣。外面搞个很厚的硬皮,占空间,拿着也太沉,人的注意力要经常聚集在封面上,会对专心阅读产生干扰。重量集中在沉沉的封面,书的内容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一次买的太多,还没来得及看,看包装很不错
  •   故事跌宕起伏,浓郁的东欧气息。在深沉的历史背景下不乏浪漫的色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