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饶宗颐,陈韩曦 页数:4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国学大师的小文集,分为五部分:经史新论、文学综述、书画通议、诗赋拾珠、散文馀馥,是从其70多种著作和900多篇文章遴选出来的精华。在此可领略到大师长流不息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力;求真、求正、求是的治学精神;爱国爱民、立根本、识大体、通大义,把研究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博大胸怀。
作者简介
饶宗颐(1917一
),号固庵,又号选堂,是当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师。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和谐的特点,其学问精通古今、融合中西,研究领域上至先秦下至明清,研究范围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潮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13门类,按西学分科的文、史、哲、艺。无不賅洽,,又通外语多种,著作等身,精深博大,创一家之言。1962年获被誉为西方汉学诺贝尔奖的“儒莲汉学奖”。他是“东学西渐”的领军人物,曾任教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悬挂饶宗颐书法及国画作品为荣。
书籍目录
导言
经史新论
新经学的提出一一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
殷代的宗教
大同释义
王弼老子注跋
《郭店楚简老子柬释》序
孔门修辞学
诗一名三训辨
诗妖说
谏书、谤书论
格物论
宋学的渊源一一后周复古与宋初学术
朱子以前《大学》论
感应篇书后
《中国史籍类选》序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结语
论神统、帝统与道统
答朱维铮先生二事
海道之丝路
风胡子论玉器时代
从法门寺论韩愈之排佛事件
天人互益一一在香港中文大学庆祝饶宗颐九十华诞晚宴上的讲话
文学综述
书画通议
诗赋撷珠
散文馀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罗君香林,以侯国宏君《格物解》见示。且曰:是篇训格为假,发干载之秘,世且有剽其说者矣,子意去何?予曰:格与假,两字通用,见诸古籍夥矣。假于物以为学,荀氏首发其旨,《大戴礼·劝学篇》同之,王符《潜夫论》亦衍其说。然郑氏不取者,以学之义有二:自内发者为觉,由外来者为救。自格物而致知,而诚意,其义内通乎性,非仅谓自外物而得也,何待专假乎物。研经之法,莫如以本经证本经,或于古训较近,故格字不必取假借为解。且《大学》本子,从未见有作假物者,径以本文释之,有何不可。 《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缁衣》引是语云:“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郑注:“格,来也;遁,逃也。”格心与遁心相反,格心犹言归往之心,谓能以德化人,于是乎近者悦,而远者来也。《学记》论为学程序,而殿以语云:“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注:“怀,来也。”是大学之道,其效不离齐之以德,使人心悦诚服而来归己耳,而其道莫重于格物。格物之义,盖即《哀公问》所谓“不过乎物”,能格则不过,言物来而能顺应也。《哀公问》: 孔子言日:古之为政者,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按:《易》言安仁敦仁),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按:《易》言乐天知命,故不忧。)哀公曰: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又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视亲,是故孝子成身。 夫能事天,则能乐天,不过乎物,则无碍乎物,情中节,行中矩,无偏无颇,合乎天行,先天而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以天道帅人道,以人道尽天道。后儒所谓随处体认天理,佛氏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其理未有二致也。无碍于事,斯能格物矣。物格而后知至,此知之至者,即大智矣。《大学》八条目,自格物以至修身,胥成身之事;成身之道,莫切于“不过于物”一语,故首言格物。是格物之义,非斤斤著力于一事一物之际,而,必有合于宇宙真理之原则性,故《哀公问》论成身之要,必贵乎天道。其言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巳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夫相从不已,则行健不息;不闭其久,则变而能通;无为而成,则厚德载物;已成而明,则大人以继明照四方。天道如此,人能弘之,要在“不过乎物”而已,是《易》道也。故知格物之义,通乎《易》,贯乎天人,非仅假诸外物而能得者也。此据天人合一之义以言之者也。
编辑推荐
《饶宗颐集》内容包括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殷代的宗教;大同释义;王弼老子注跋;孔门修辞学;诗一名三训辨等。
名人推荐
饶氏白描,当世可称独步。 ——张大干 香港有饶宗颐,已经不是文化沙漠。 ——余秋雨 以超群境界拓展新时代,不愧为真正的文艺复兴旗手;东方的达·芬奇——饶宗颐教授。 ——池田大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