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谢望新、 余红梅 南方出版传媒,广东花城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谢望新
内容概要
《谢望新文集(套装全5册)》主要内容包括:手机短信长篇小说、中国式燃烧、文学评论、电视文论、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
作者简介
谢望新,江苏省金坛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曾任《南方日报》记者、编辑,花城出版社社委、理论编辑室主任、副编审,《花城》杂志副主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中共鹤山县委副书记(挂职),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广东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总编辑,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电视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广东文学讲习所所长。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出版《岭南作家漫评》(合作)、《落潮之后是涨潮》、《浪潮之外的孤魂》、《历史会记住这些名字》、《谢望新文学评论选》(上、下册)、《落难者和他的爱情》(合作)、《你带走一片阴云》、《珍藏起一个名字:母亲》、《春来春去》、《中国式燃烧》等十部著作;先后获得中国首届当代文学表彰奖、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奖,第二、三届鲁迅文艺奖,第四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及《昆仑》、《家庭》优秀作品奖、佳作奖、特别奖,《广州日报》征文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第二届岭南优秀新闻学术论文奖,首届“南方杯”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等;获多项国家大奖的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主要策划人之一。
书籍目录
谢望新文集1 手机短信长篇小说 中国式燃烧 引言1 第一章 十七日梦 第二章 秋日阳光 第三章 今生今夜 第四章 深重阴影 第五章 突然归来 第六章 凤凰小屋 第七章 男人女人 第八章 大智慧号 第九章 爱情不老 第十章 两个梦境 第十一章 守候幸福 第十二章 美丽爱称 第十三章 有分无缘 第十四章 天府之旅 第十五章 上善若水 第十六章 因爱生错 第十七章 偷来的幸福 第十八章 为你停留 第十九章 别小小屋 第二十章 异国情思 第二十一章 小屋三日 第二十二章 “小妹”来吗 第二十三章 送走生命 第二十四章 海的女儿 第二十五章 月圆月缺 第二十六章 无奈分手(上) 第二十七章 无奈分手(下) 引言2 第二十八章 发给天空的短信 引言3 引言4 与数字“3”链接的命运(跋)谢望新文集2 散文 行走的历史——关于广东电视台的一种记忆 珍藏一个名字:母亲 我拒绝过一个母亲 我住在祖母的胸膛上 她们在我生命中走过 有一种生命在你沉默里 寒冷春天的女人们 爱情是不允许遗失的——致青年诗人程毓霖 魂之大气,根之文化——致旅日著名画家傅益瑶 好想当面叫一声:父亲 忏悔是人类的美德 五台山车祸纪实 早逝的忧思——灰化场上悼超盛 你带走一片阴云——送别柳君赴澳大利亚留学 我与潮汕“缘” 历史赋予鹤山辽阔的天空——一个“挂职”县委副书记的回忆与思考 未来的领袖们——致澳门青年商会总会崔世昌、崔世安先生 文学!生命的节日——我的中学时代 并非期冀的,却收获了——我的文学评论之路 报告文学 一个英国皇家水兵的传奇 “囚徒”——一个剧作家的遭遇 落难者和他的爱情 寒凝大地发春华 跳动的生命火花 站在西樵山上鸟瞰 绿意初绽 改革者的“手术刀” 珠江钢琴人 潮汕一将才 奉献与索取的差值 作家,你需要什么(代跋一) “冰心散文奖”获奖感言(代跋二)谢望新文集3 文学评论 女性小说家论 夫妇作家论纲 中年女性评论家论 方方及方方作品感应的记录 为了辉煌时刻的到来——黄蓓佳创作的评判与预想 落潮之后是涨潮 为张欣和张欣的小说而作 新颖嬗变——试谈张梅 纤夫与犁铧 在精短的篇幅中寻求巧思 晶莹美,冰冷美 特区文学在形成自己的文学形态——兼及刘西鸿 深圳文学大面积丰收 才华闪烁 女性磨难的纪实与沉想 许雁剧作的魅力 暨南大学饶芄子教授执教四十周年贺辞 五台山车祸与蒋子龙创作心态——读《饥饿综合症》写下的梦话 不可磨灭的历史之章——莫应丰长篇小说《将军吟》再认识 关于张一弓创作论辩的笔记 我,浪潮之外的孤魂——关于肖复兴中篇创作的拟函 潇湘一奇 我们正年轻 山西有个“洋”作家 残缺的真实 关于巴金 在对生活思考中的探求 文学的三重奏 历史会记住这些名字 愿这里长起参天大树 赞美大海,别忘了涓流 真实的,更是文学的 试谈报告文学的构思 “文汇”风格 杰出传记文学在中国的缺失 天才话剧作品《雷雨》不朽 南方文化论纲 请不要丢失和遗忘南方 走出五岭山脉 续谈“走出五岭山脉” 三谈“走出五岭山脉” “广派”文学批评的历史与基本特征速写 期盼广东文学评论再次涨潮 一座城市与一种文化——关于广州 岁月风流 建设自己文化和精神的故乡——关于深圳 继承中发扬创新中超越 写月亮写太阳之作 欧阳山及其创作断论 性格的闪光 细微见宏旨素朴觅奇崛 他提供了什么启示? 生活摇篮唤起的创作激情 拥有自己的一方圣土 在深沉的旋律中涌荡着浩歌 亟待开发的一块文学领地 南方文学品格与现代“资本”形象——《商界》初辩 《商界》再辩 追寻性格创造的踪迹 展露青年心迹的窗扉 奇妙的角度 《小姐同志》引起的思考谢望新文集4 文学评论 含蓄美意象美 缘分是什么? 关于人类遗落与高扬的联想 成长中的广东公安文学 有独特文学品格的检察文学 广东长篇小说创作三题 在艺术结构的探索中托举历史 百年辉煌的文学见证 编者所识与作者所求 转型期的南方军旅文学 冲破自己营造的“壳” 致珠海《春天送你一首诗》 翱翔而非蛰伏的一只鹰 人格,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 评论家的艺术情思 “才子”型散文群体的佼佼者 新时期广东文学的一位重要代表 中年,生命成熟的岁月 “末代”大学生的反思与认同 无穷的眷恋与无尽的歌赞 顾盼于现代文明的长河 历史前行的热情歌者 新闻记者的智慧犹在 现代生活评判的视觉转换 笔耕痴心不改 “两栖”是人的一种完整 不可迷失自己 卓尔不群照亮时代 人格力量:独立自持 南方:漂泊着的精灵——我感知中的郭小东 审美本性的诗歌评论 与时俱进的时尚人——题黄树森 评赵寰话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个剧本支撑起一个剧作家 梁宗岱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贺信 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 为评论家正名 “传统批评派”与“新批评派”的功与过 再评“传统批评派”与“新批评派”的功与过 商品经济中的都市文化与都市人 广东文化“三缺” 整合粤澳两地的力量 广东文学,在腾飞的新起点上 广东文学正酝酿再次崛起 接纳、宽容新的文学力量 我们把文学当事业来做 关于微型小说 关于通俗文学 序网络文学集《网玉》 短信小说是新的文学样式 深情眷恋纸质书信 激情与细腻共存 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任务 社会主义文学的反封建任务 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发扬——“伤痕文学”辩 关于敏感及“放”与“争”的思考 关于“干预生活”与“写真实” 时代与永恒 “现代意识”索解 文艺批评与艺术分析 要塑造形象,不要制造偶像 继往开来,共创广东文学新纪元——在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3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报告 2004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报告 在广东省第二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 2005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报告 附: 新媒体文学的新意之作 寻找谢望新情感策动力 老房子着火 信息时代的“柳毅传书” 现代性中的古典复活 不留遗憾的表达 三个可能性 值得玩味的一部小说 语言和思想的燃烧 小说创作的新趋势 人类新经验的写作 别有难度 因而难能 老派故事 新意读解 在局限中展示人情感燃烧的温度 掌控力和表现力 游走在纯粹与晦涩之间的爱情 用短信打谜语 在时尚中飞翔的灵魂向往 怎样爱其实是怎样生存 玫瑰花瓣上的民族寓言 理想之地围困之城 《中国式燃烧》:望新与创新 谢望新手机短信长篇小说《中国式燃烧》在京研讨 大爱与悲悯 回忆的力量 值得珍藏的记忆 美丽的忧伤 古典主义的浸润 记忆、反思与心灵史写作 记忆中的生命诗性 变中之痛:何处是家园? 珍藏起一个词:救赎 问世间情为何物 黏热的感觉 至情至性的书 真情的心雨 有心怀念,无意珍藏 无烟的焚烧 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 这里春草青青 命运的选择与永远的受难 在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面对这些“陈年”的文字 谢望新的八十年代 在宏约、超越中追求高格调 理性与情感相激相荡 时代与美的精灵 发展“广派”批评 走出五岭山脉 让文学照亮心灵与现实 睿智激情中演绎美 是真名士自风流 文学·心灵的归宿 电视文论集《春来春去》序 文学·精神的家园 人文精神的艺术传达 点亮街灯的人 进军亚太空域 文学不死(跋)谢望新文集5 电视文论 历史:曾在这里停顿,然后大步前行——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创意纪略与抒感 期冀相应值的回报——在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北京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情满珠江》的成功提供了什么 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壮歌和悲歌——在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广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附:在《英雄无悔》策划论证会上的发言 英雄、勇士、前行者、前驱者与人——在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珠海开机仪式上的讲话 我们又一回诚实的追求——在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北京首映式上的讲话 社会化生产的又一次重大实践——在电视连续剧《和平年代》广州签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创建岭南气派电视剧的一个时代——在电视连续剧《和平年代》广州开拍仪式上的讲话 郑重的许诺,郑重的兑现——在电视连续剧《和平年代》北京首映式上的讲话 向着辉煌的目标前进 探索是不能停止的 “王朝柱式”的电视剧作法 高扬当代性唱响主旋律 我们首先选择和面对现实 自信与胸襟——对实践“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理解 愿望南国气派风格个}生大作——致萨仁高娃 改革潮与岭南风 岭南电视剧的新风格 略论新时期影视艺术爱国主义的特点 文学的呼唤 奏鸣主旋律再铸民族魂 探索永远是值得肯定的 娉婷南粤又新春 第二届“企业之星”文艺汇演贺辞 真我的风采——致刘德华 我们需要建树性的突破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上世界——广东卫视的契机与对策 附:省委书记谢非三次接见谢望新台长谈话 不辱历史使命 再造时代辉煌 以开放的心灵认同世界文明——在’94第八届全国省级电视台外宣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面向世界 了解世界 走向世界 五岭飞彩虹 四海皆乡音 奉献真诚 团队协同——在第四届亚洲电视节(MIP’ASIA)上的发言 加强中美文化交流 增进民族相互了解——在洛杉矶《跨越大洋庆虎年》招待酒会上的讲话 可持续发展:人·环境·生存·发展 视野·精品·风范 关于提高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水平的几点意见 关于新闻特性的浅识 优化体制,锐意革新,一定要把电视新闻搞上去 关于新闻队伍建设与新闻宣传 电视新闻宣传的新拓展 关于当前宣传及新闻采写的几点意见 决不能失去友军 深化新闻改革 全力推出精品 取信于民 开放促开发 联合求发展——在’96全国第七届电视新闻协作会议上的讲话 不可坐井观天——在广东电视台上海记者站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树立大台意识和风范——在广东电视台北京记者站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拍出精品,促进粤港经济合作更高层次发展 增强粤澳新闻合作 电视新闻拥有最广泛收视观众 省市电视台精诚合作,把《全省新闻联播》办出新水平 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我们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广东电视台建台35周年献辞 中国内地电视改革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95第二届华语电视周“华语电视国际展望”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广东电视发展的中兴之年——在全国省级电视台台长研讨班上的命题发言 增强理论意识锐意探索电视理论宣传的新路子 强化精品意识,把提高节目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 关于当前电视宣传思想工作的几个问题 面对现实 正视困难 调整思路 改革统领一切 摸索规律探寻新路 更新观念,以变应变,从市场悟新时期宣传工作的新思路 开拓电视传播新境界 朝阳产业 大步前行 荧屏、报纸、刊物——并立互补的媒体 首先是一张报纸 磨砺思想建树理论——《南方电视学刊》代发刊词 媒体竞争中电视的优势与弱势——答新华社《中国记者》问 等闲识东风 秋水共长天——答北京广播学院《走向2l世纪访谈录》记者问 灵魂关注与精神守望——《相约每周——小小对你说》序 致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成立大会贺辞 关于加强电视台党的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4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无愧光荣称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增创电视新优势 再立时代大潮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7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弘扬抗洪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在中共广东电视台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向青年朋友敞开党的大门 人际关系相处三原则及其他 团结出生产力 为了提升必须进行培训 严格科学管理 确保安全播出 抓住机遇 巩固成果 向管理要效益 广东电视台改革的初步实践与总体思路 广东电视台第二个五年(1999—2003)改革和发展思路 年轻的台 年轻人的事业 不抓经济,何以撑持——关于电视台经济工作的一些思考 不能有负于历史 不能有负于人民 和为贵 合为生 改写电视广告市场的历史 好梦成真 股份制合作经济前景乐观 广东经济发展思路的一种审视 当我们走在一起——在’94广东省市级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讲话 实施“四个一”工程实现广东电视新闻的新突破——在’95广东省市级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讲话 做成广东电视上卫星这件天大的事——在’96广东省市级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讲话 在合作中求改革,求发展,求提高——在’97广东省市级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正确导向深化体制改革——在’98广东省市级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讲话 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代跋)——在宣布兼任广东电视台台长会议上的发言
章节摘录
大学六年生活,读书时间只有两年(其中还包括三个月正规的梅花园军训,以及一周一个下午的“半工半读”),还有两年“文化大革命”,还有一年当工人,不足一年的务农,三个月的黄埔港码头装卸工。“学农”时,先期在高鹤县一个村落劳动,肚皮饿得不行,但学校军宣队、工宣队还认为不够“锻炼”,不够刻苦,几个月之后又被转移到全省一个重点麻风、肝炎病区农村。我的“三同户”母亲曾患过麻风,这也是我一生中如此近距离面对麻风病人,但可能因为年轻,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恐惧,只是觉得怪怪的,挺隔膜的。人与人之间原本有的融洽程度也因处在发病区而冷冷的。这种时刻,我尤其想念家人,对老祖母、对我有恩典的叔婶、对幼小的堂弟妹思念不断。我很想回家看看。于是有了我一生中第一次撒谎行为:我请家里拍一个电报,称祖母高龄身体欠安,需要回去探望,年级主管老师竟无一丝怀疑便予批准。后来我想,老师这样做也许一是出于人之常情,二可能同样是对现实生存环境倦怠,不如给学生一个通达。当我带着无数的想象、憧憬、热情、思恋……返回故乡,面前摆着的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残酷事实:叔父长年因抑郁寡欢闷闷不乐,一次偶尔被门边竹篙绊倒跪在地上,家里人慌了神,不知怎么办,等到叫来医生,叔父已跪立近一个钟头,全身凝固僵直,面朝西方,去世时年不足五十周岁。更想不到,向我隐瞒这个事实长达一年的决定也是祖母作出的。祖母称:她的儿子不甘心死的,否则,怎会长跪不起?祖母还借此发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好心人有时不得好报,不能善终。世道不总是公平的。祖母的结论:活着的人终究比死了的人更重要。何况未长大成人,处在求学求发展中的年轻人。我欲哭无泪。祖母也深知孙儿对他叔父的感情。叔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时一个人坐上一两个小时,竟可以石雕似的纹丝不动,与我之间言语不多,更少深谈。但有一点令我终生感激,他总祈盼我读书成才。他与我的祖母一样,绝对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婶母对我说,叔父生前有一个强烈愿望,等我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到广州与我一起居住,至少他的烹饪技术还行,可以给我做做饭,做做菜。我哭了。叔父后半生,郁郁不得志,心境苍凉低落到极点,如今,连这么一个很有限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带走无尽的遗憾不幸离去。祖母知道我孝顺,对叔父感恩戴德,也充满同情,真的怕影响我学业。可祖母哪里知道,我们那时的书本只有车间、农田、锤子、铁钳、镰刀、犁耙! 其实,祖母如此决断,并非第一回。继父因病早逝后,继母很快改嫁,改嫁前,她的亲生女儿留在了祖母身边,与我有过短暂相处。虽然印象极其淡薄,但毕竟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知道还有一位同姓姐姐。后来我才知道,我考上大学及工作后,她们都来信询问联络过。祖母的态度十分坚决:封锁我的现状,不予回答。祖母的理由十分简单:毛仔年纪小小,弄那么复杂干什么,越简单越单纯越好。读书要紧,不要分心。自然,祖母对继母如同对我的母亲不能从一而终,始终是不赞赏的。虽然她极少谈及也从不公开责备,但她们在祖母的心中位置被弱化,也不会有生生死死喜喜悲悲的挂记。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分配到一家省的党报工作,在经历了一年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打倒“四人帮”,连绵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让扮演党报副刊编辑和记者的我,也无暇顾及回去好好看望一下祖母,直至祖母真的病危,才下决心请假,好好守护祖母一回。有一件事,我终生都要怨恨自己的。看望重病中的祖母才得知,平时我寄给家里的有限汇款,收到后,祖母有严格规定:第一是用来帮补叔父的身子,他特别体弱多病,加上人生不顺利,一直有块心病,祖母从来都把他当做没长大的骨肉来精心调理的,这是第一位的,不可动摇;第二位的是堂弟妹中的男孙,他们有时会有资格吃点肉食,可怜的是家庭成员中的女性。而她自己是省而又省的。好像在整个家里,她反而不是最年长者,反而不是最需要进补者、受宠者,少有的一点营养全给了儿子、孙子。当然,祖母并非那种纯粹奉行“重男轻女”思想的人。小姑二女儿生下时,因为缺钙,患了软骨症,两三岁还无法站立。祖母后来将她接到自己身边,每天早上只要太阳一出来,就会将这个外孙女抱到开阔地上沐浴阳光,一两年之后,竟奇迹般康复了。小姑说:这个“瘸子”女儿,硬是她的外祖母用太阳晒好的。后来我尊称这个表妹为“太阳女”。祖母病重期间,也许是出于一种原始人性、人欲的回归,她突然提出来很想吃一点肉,但那时即使在农村,猪肉也是奇缺食品,祖母节俭了一生,为了他人一生,却最终在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连这样一个看来微不足道的愿望,也最终未能得到像样的满足。 这个经历,也教诲了我终生:人一旦有点能力时,能帮则帮,帮不了大的帮小的,帮不了实际的则一定要上心,给予精神上的温暖和体贴,对不死的灵魂的疏忽,尤其是对遭受不公平而屈死灵魂的委屈,你将终生悔恨,终生惴惴不安。对给予过人生帮助的恩人,也一定不能忘本,更不能亵渎。即使后来因某种原因分手,只要对方还抱有一颗良善的心,你就不必计较,更不可背叛明媚如歌的岁月。 整整二十天,我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祖母的床头,也不时依偎在祖母的胸前,重温着年少时代住在祖母胸膛的感觉。聆听祖母细小微弱但依然清晰有节律的心脏跳动声。我不时搓揉着祖母的双手。额头对额头、脸颊对脸颊紧贴着,感觉着祖母的体温。祖母基本上没有便泄尿泄。几天之中偶尔来一点,她会突然昂起头,用手示意,这时候,婶母、母亲、小姑就会艰难扶助起祖母,知道祖母一定坐在马桶上排出。我则迅速取来一块布巾,围贴住马桶四周,害怕初秋的凉意渗进祖母的体内。亲人们说:老人家到这种时候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身上从来清清爽爽。祖母几乎不能进食了,亲人们在身边总是问她:你想吃什么,就说。祖母不知是不清醒,还是不想难为家人,从不作反应。但我仍旧坚持每天要大堂弟尽可能想方设法买回一小块新鲜猪肉,用细火熬成汤,然后再由我一点一滴喂进祖母的口里。我多么想用这种滋润留住祖母的生命。 我知道,祖母还有一桩心事:新中国成立前夕,她的在国民党军队当飞行员的亲弟弟,1949年从上海去了台湾。她有时会自己絮絮叨叨:他那么远,隔着海……我想,祖母是否也将几十年对惟一同胞弟弟的思念和爱也移植给了她的长孙我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祖母在台湾新竹的弟媳和她的女儿寻回故乡,她们则与我在广州相聚,我只告诉她们:祖母在我面前不时提起的她的娘家亲人,几乎只有她的亲弟弟。 我知道,祖母还有一个牵挂:长孙女儿怎么样了?大女儿四岁时,我曾带着她来拜候过祖母。祖母一见面,脱口而出:真像毛仔,一个模子出来的,斯斯文文,乖乖静静的,将来又是一个读书的料子。晚上,我要陪女儿睡觉,祖母不批准。她要和曾孙女儿一块睡。我担心女儿小小年纪会不习惯,未曾料到,女儿在曾祖母怀抱里睡得香甜香甜的。我想,女儿一定像我幼时那样,享受着住在她曾祖母胸膛上的那份恬静,延揽着曾祖母曾给予她父亲的那份体温。 P50-52
编辑推荐
谢望新,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出版《岭南作家漫评》(合作)、《落潮之后是涨潮》、《浪潮之外的孤魂》、《历史会记住这些名字》、《落难者和他的爱情》(合作)、《你带走一片阴云》、《春来春去》、《珍藏起一个名字:母亲》等八部著作;先后获得中国首届当代文学表彰奖,广东省第二、三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首届文学评论奖,第四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及《昆仑》、《家庭》优秀作品奖、佳作奖、特别奖等;还获得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第二届岭南优秀新闻学术论文奖、首届“南方杯”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等;获多项国家大奖的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主要策划者之一。《谢望新文集》收录了其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