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故事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范小静  页数:473  字数:6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作者十年的努力,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十三行故事——1757—1842年的中国与西方》终于同读者见面。我是作者辛勤耕耘的见证人之一。    与作者相识,是在2002年广州举行的一次与十三行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上,那时她是广东电视台一位资深编导,从此她开始关注十三行,不久更从岗位上提前退休,专注十三行这一课题。开始时她说自己是无知无畏,经过不断读书钻研,考察与十三行相关的各处遗址,从无知到有知,写出了书稿。接着又继续读书钻研,不断修改,九易其稿,终于完成这部作品。    作者知道我是研究十三行的,一直与我保持学术上的联络。有时碰面或在电话中,由我解答一些问题,告诉她还有哪些书要读,或借出一些参考书,此外不能有更多的帮助。五六年前,读过此书的第四稿,觉得已有相当好的基础。作者坚持要我为此书写一篇序言,三年前已将第六稿送来。无奈我近年忙碌不堪,一再拖延。春节后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作访问研究,只好将书稿携带来台。近日始将书稿读完,写下这篇文字,聊以塞责。    历史纪实文学是跨越历史和文学两个领域的一种著作体裁,一方面应当大气,视野开阔,有历史感而以平实出之:一方面应当有故事情节,生动活泼,有可读性而能引人入胜,融合史学和文学两个领域之长,因此是一种标准很高、要求很严的著作体裁。作者正是朝着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努力前行,努力的基础就是认真读书。    推而广之,一切学问的基础在读书,一切有价值的作品的产生无不从读书开始。近二三十年来,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质量却参差不齐。兹就其中与十三行和鸦片战争有关者,见闻所及,略举数事:一位学长告诉我,她看过一出十三行的戏剧,被演成豪商巨富,穷奢极侈,妻妾成群,争风吃醋。她说:“我的工作就是看戏,这出戏我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这样的陈套,王公贵族、高官显宦、豪商巨富都可以套上去,何必是十三行?还有一部关于十三行的长篇小说,被写成“一个男人和四五个女人的故事”,据说是以行商潘家为原型,潘氏的后人,一位教授说:“我不能接受。”    十多年前,香港回归不久,一部以鸦片战争为题材,由一位享有盛名的导演执导的故事片即将开拍,有人送来该片剧本的稿子,请提提意见,我读了一大半,将稿子交还,说脚本有不少常识性错误,还有很多该读的书未读,应读后再作修改。来人说,两位编剧都是很有名气的高级编剧,他们已经表示不愿意再改,甚至说不愿意“触电”了。我说:“那这部片就很难成为历史巨片。法国人写拿破仑,读完所能找到的文献,直到拿破仑的形象呼之欲出才写。俄国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电影开拍时,又有人来请求帮忙制作一种道具:林则徐勒令缴烟时英国人的抗议信,用英文写的。我说:“当时这种场合只有中文禀帖,没有英文抗议信。”并拿出嘉庆十四年(1809)两广总督奏折附件:英公司广州商馆首席大班为上一年英军在澳门登陆事谢罪的中文禀帖,上有该大班签名和红色手印,让他带回去交差。后来电影放映,居然看到一个重要情节:行商伍家的少爷与英国鸦片商颠地的女儿在十三行出双入对谈恋爱。先前我已指出应作修改,“夷妇”禁止住广州省城是当时禁例。    有人说,搞文学作品,干吗读那么多历史书?“就是要这样写,气死历史佬!”我说历史佬大可一笑置之,不必生那种闲气。君不见十多年前,香港电视有一节目叫“历史也疯狂”。历史怎么会疯狂?是它自己疯狂,疯狂了一二年,就疯狂不下去了。咳,不说它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这本书以广州为舞台,讲十三行的故事,虽然在时间上有上溯下衍,在空间上有扩展延伸,但大体上把握1757—1842年的中国与西方这样一条主体脉络,即从乾隆二十二年将白海路而来的中西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口,到道光二十二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东方服从西方”。自明代末年十三行通商和葡人入据澳门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从与亚洲藩属国为主,逐渐变成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为主,而被纳入这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之中。这段时间的中西关系,有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友好往来,也有相互磨擦和冲突,终于发展成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创深痛巨的近代百年屈辱。因此在把握这条主体脉络时,应当分清侵略与被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特别是鸦片贸易发展起来以后。本书在这方面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立场,而又力求真实地描述当时的历史。    本书所描述的十三行故事,是从丰富的中外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中提炼出来的,故事中的主角,是被称为“男一号”的十三行商人,是一群生存在夹缝里的人物,形象的比喻是“磨心”,磨心的上层和下层,分别是代表中国封建官僚体制的粤海关监督等清朝官员和代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东印度公司等各国商人。其中虽然成就了潘同文家族、伍怡和家族等在中外享有盛名的豪商巨富,更多的是在磨心苦苦挣扎,以至破产、抄家、下狱、充军的小行商。中国封建社会的抑商传统,到十三行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把行商逼上向西方商人借债而造成商欠的绝路。    行商为了生存,不惜用巨款捐官,更鼓励子孙读书做官,甚至在行务鼎盛的时候谋求歇业,企图摆脱“一号难”的困境。书中对此有精警的评说:“对一个社会来说,假如没有一种让人得以放心经商专心经商的环境,商人们都不愿意经商也不能正常经商,而都去争着抓印把子,争着做管人的压人的人,那么对商人整体来说就是悲哀,对社会来说更是大悲大哀。”    岭南有着二千多年对外贸易的传统,海外奇珍引发了官吏的贪欲,故岭南自古多贪官。岭南的百姓,用还珠浦、沉香浦、掷砚洲一类的故事,表达对贪官的厌恶,对清官的渴望。清代属于封建末世,岭南官吏的贪风甲于历代,十三行的顶头上司粤海关,成为封建末世吏治腐败的一个缩影。被称为“鳄鱼头”的粤海关监督,则成为后世玩弄权力与资本结合,权力将资本剥夺或权力转化为资本的潜规则的贪官污吏的老前辈。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物欲横流的一面,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都是如此。问题是在封建末世的中国,物欲横流的一面占了上风,积极向上的一面成了边缘,贿赂公行的官僚体制,成了鸦片流毒全国的保护网。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不是败在船坚炮利的英军之手,而是败在中国社会形成毒瘤的贪官污吏之手。    除了“官”与“商”之外,在一口通商时期的广州口岸,那些依赖对外贸易为生的通事、买办、挑夫、木匠、行外商人;那些“捏食艰难”的下层社会众生相;那些生活在珠江河面“活动城市”的水上人:还有在珠江河面扎猛子抢夺“老外”从船上扔下来的玻璃瓶子的少年,在长寿寺外向“老外”扔石头令其抱头鼠窜的顽童:还有伶仃洋上的引水员,澳门岸边的蛋家女;还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西方商人、水手、传教士,都在书中留下他们的身影,用带着浓浓的广州味的语言,演绎成娓娓道来的故事。    在书中结尾部分,对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中国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海洋观;以及由对华鸦片贸易哺育起来的英国散商,怎样联合在工业革命中崛起的英国工业资本家,推倒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发动鸦片战争,为以十三行为核心的广州商业制度画上句号等等,亦有颇为深刻的描述。    曾经有人质问一位历史学家:“读历史有什么用?不读历史照样吃饭!”历史学家回答说:“不读历史可以照样吃饭,读了历史可以更好地吃饭。”总之,这本书应算是一本使人读了可以把饭吃得更好的书。至于书中所演绎的历史和故事,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思考吧。    2011年5月30日于台湾新竹清华会馆旅舍。    [章文钦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本书的历史顾问。

内容概要

  作为大清国“商都”的广州,十三行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商贸文化窗口,“一口通商”85年,其近百年的兴衰见证了近代中国对外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本书文字近40万,图片近200幅,以翔实多样的史料、珍贵丰富的图片、生动细腻的述说,全面展现了广州1757—1842年间十三行的通商贸易、文化交流、风土人情,及其背后广阔的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

范小静,女,1952年生于广州,祖籍河南安阳,一直在广州生活和居住。1978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至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1985年调至广东电视台工作。担任过多个教育、文艺、文化类专题类节目的策划、编导工作,曾任主任编辑、广东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现任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研究员。自2003年起,在本书历史顾问、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章文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阅读研修五百多部中外著作,八年磨一剑,九易其稿,完成此作品。

书籍目录

序 章文钦
写给读者的话
引子 海皮在哪里?
十三行商馆平面示意图
第一章?独一的门,无二的口
1. 敢向皇帝叫板的人
2. 锁死东边儿的门
3. 怎么都相中了南大门
4. 门是口,口是门
第二章 谁奔“一口”而来?
1. 东印度,西印度
2. 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3. 广州独有的季节
4. 绕着棺材走九圈
5. 白帆后面的身影
第三章 买了什么,卖了什么
1. 圆嘟嘟的胖娃娃
2. 金陵王的洋玩意儿
3. 银钱堆满十三行
4. 康熙爱上了葡萄酒
5. 压轴好戏在后头
第四章 都为“一口”而忙碌
1. 熙熙攘攘广州港
2. 忙到七彩的广东官
3. 皇上瞪大了眼睛
4. 还没成为阶级的买办
5. 靠海揾食的广东人
第五章 男一号,一号难
1. 穿官服的商人
2. 钦命的男主角
3. 万众追捧的明星
4. 拿破仑与广州
5. 比比乔家大院
6. 向美国总统告状
7. 做磨心的日子
8. 免费到新疆旅行
9. 懦弱的羊,凶残的狼
10. 狼之王,在北京
11. 我收山了还不行吗?
第六章 黑的鸦片白的银
1. 谁银荒,谁心慌
2. 乌土、白皮、金花
3. 伶仃洋上不伶仃
4. 朝廷的一场大辩论
5. 输家反倒成了赢家
第七章 不肯恭顺的西洋人
1. 怎么称呼外国人
2. 恭顺,恭顺,还是恭顺
3. 一张纸上14个蚁
4. 谁能坐轿子
5. 可不可以讲数口?
第八章 谁向谁要平等
1. 双方排出最佳阵容
2. 要不要亲吻地皮
3. 进了庙门,不随和尚?
4. 广州的公文整容术
5. 楼上扔下来两个人
6. 再没有那支歌仔唱啰
第九章 球情变了,国情呢?
1. 动不得的老祖宗
2. “市”向“贡”的挑战
3. 老掉牙的武器
4. 球情国情眼瞪眼
第十章 鸡同鸭怎么讲?
1. 哎呀,难,难,难!
2. 要的就是鸡同鸭讲
3. 偷偷摸摸磨铁杵
4. 鬼话连篇的广州
5. 冤家竟是汉学家
6. 中国人咬了石头
第十一章 蓝眼睛里的中国
1. 一辆马车的风波
2. 谈一谈中国的老爷
3. 林则徐会卖掉鸦片?
4. 弹一弹中国的老爷
5. 先丈量钱袋的长度
6. life for life——杀人偿命
7. 矛与盾的矛盾
8. 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9. 为了她,停火、让路!
10. 二月新月亮的头一天
11. 西方的男人,中国的女人
12. 朝见口晚见面的街坊
13. 解剖过千百次
第十二章 黑眼睛中的西方
1. 葡萄怎么有牙?
2. 搅成了一锅粥
3. 手拿一面哈哈镜
4. 诗中自有西洋景
5. 眼睛是怎样睁开的
6. 黄埔港的男儿泪
第十三章 不打不成相识
1. 筷子与刀叉的相逢
2. 外来的媳妇外来的郎
3. 中国歌剧与英国管弦的交响
4. 广州仔的西洋画
5. 欧式商馆的中国风
6. 你的书来,我的信往
7. 有一个波士顿水手
8. 第6565号病例之谜
9. 新年是哪一天?
10. 茶树的悲歌
第十四章 朕的一统江山哟
1. 不幸的爱新觉罗氏
2. 虎门之内,虎门之外
3. 常常念动紧箍儿咒
4. 是敌人?是朋友?
5. 同病相怜龙与象
6. 最鲜美的一块肉
7. 舟山变成了香港
第十五章 祸事了,俄国船来了!
1. 彼得迁都,康熙迁海
2. 陆上的英雄,海上的弱手
3. 皇帝的圣旨农民的猫
4. 牛郎织女要海洋吗?
5. 扑向海洋的鲁滨孙们
第十六章 舰队,无敌的舰队
1. 海军啊,海军
2. 吃惊,很吃惊,大为吃惊
3. 冷的枪,热的炮
4. 树梢和树根的争吵
第十七章 朝西望,向西走
1. 最早的向往者
2. 雷雅德的幻想
3. 西进!西进!
4. 这个顾盛,那个顾盛
第十八章 东印度的安乐死
1. 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
2. 眼睛一眨,母鸡变鸭
3. 火上浇油的美国人
4. 曼彻斯特,广州的克星
5. 总攻的战鼓擂响了
第十九章 悬崖边上的十三行
1. 跑龙套的反了头牌
2. 北方,挡不住的诱惑
3. 那个叫“小广州”的地方
4. 我是一个官,来自苏格兰
5. 五万两白银一颗脑袋
6. 南京的箭,广州的靶
结语 从海皮望去
附录1 主要人物一览表
附录2 中外大事记
附录3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红楼梦》里有一个同广东有关的大官儿,管的就是广东的对外贸易,他就是王夫人的父亲,也就是王熙凤的祖父、贾宝玉的外祖父。王熙凤曾向人炫耀:“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第十六回)以他为首的王氏家族富有到什么程度?有民谣为证:“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就连荣国府里贾家的洋玩意儿,一般来说也都是姓王的。    初入荣国府的林黛玉头一回来到舅舅贾政房里,第一眼便看见“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第三回),临窗大炕是屋子里最显眼的家具,所以当女仆请林黛玉坐上炕时,黛玉猜想那是长辈的上座,便不上炕,只就一旁的椅子上坐了。    这猩红的毛毯可是“洋”的——西方的进口呢绒,屋子里只有临窗的大炕上才铺着洋毯,说明它金贵,是一种奢侈品,用黛玉的话说是件“稀罕物儿”。这屋里的女主人就是一个金陵王——舅母王夫人。    曹雪芹生卒大约在1715—1763年(康熙五十四年至乾隆二十八年),《红楼梦》成书在乾隆年间,那时,与西洋通商的海关已开设多年。外国商船到广州,带来的最大宗进口商品就是这类毛织品。    如同中国南方特别适合种茶一样,英国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养羊。“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中国蒙古族民歌里的这两句也可以唱唱英国的田园。    英国的羊毛在当时的欧洲是最优等的,从16世纪开始毛纺织业便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17世纪初,呢绒出口占英国全部出口的80%。可以说,英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任务就是推销羊毛与毛纺织品。    英国从中国大量买入茶叶,自然也要向中国输出商品。英国人兴冲冲地带来了他们引以为豪的毛织品,谁知热脸贴上了冷屁股,毛织品在广州行情不妙。这很让英国人神丧气泪。    凭心说,英国进口货不愧为国际名牌,《粤海关志》中说英国进口的“大小绒哔叽、羽纱、紫檀、火石及所制玻璃镜、时辰钟表等物,精巧绝伦”。“精巧绝伦”的评价不可谓不高,而且首先提到的就是毛织品。    可是天寒地冻之处出产的毛织品到了炎热潮湿的广州实在是不合“地”宜。英国人在贸易情况报告中曾写道:“毛织品在这个亚热带地区不大吃香,只有羽纱和毛哗叽两种才有极少量的消费。但有趣的是,现在本地人都喜欢用毛线扎辫子”,英国人的拳头产品仅仅派得广州女孩子扎小辫的用场,这让英国人的脸面往哪儿搁。    承销英国的毛织品,广州行商常常苦瓜似的脸,这是广州话中对表情愁苦的形容。英国东印度公司精明得很:你买我多少份额的毛织品,我买你多少份额的茶叶——英国人心里急如焚脸上笑如花地对广州行商说,逼着行商为多卖出茶叶而不得不多买入毛织品。    英国人承认:“英国货也是中国商人亏损的一个根源,他们只是因为公司坚持作为购买茶叶的条件才肯接受这些货物。”一种商品的推销到了如此痛苦的田地,还有多大意思呢。    英国人阴沉着的脸终于转晴,一口通商时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如日中天的英国夺到了印度殖民地的统治权,除了果阿等少数地方还在葡萄牙人手里。    印度盛产棉花!“解决办法终于在印度找到了。据发现,中国方面对于英国货虽然没有多大胃口,可是却极愿接受英属印度的产品”。中国人多啊,自产的棉花赶不上需求,这就好,英国人从印度大量地贩运棉花到广州,棉花在对华贸易中迅速上升到第一位。    刚看到点曙光的英国人很快发现漫漫长夜未到尽头。卖棉花虽然比卖毛织品爽快些,可还得看中国人的脸色。碰上中国棉花年成不好,英国人就乐;碰上年成好,英国人就愁。像1829年(道光九年),十条英国船的销售瘫了几个月,就是因为棉花卖不出去。    面对一个自给自足的中国,英国人拿不出什么东西可以平衡中西贸易的那个跷跷板。    年轻的美国没有像样的工业没有发达的农业,比英国更瘦更瘪。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美国人首航中国,第一次到中国做买卖,拿什么货物和中国人交换呢?真真愁煞了美国人。有人给了个建议——西洋人参。着哇!一语惊醒梦中人。    西洋参最早是法国人发现的。18世纪初(康熙年问),一个法国教士在加拿大魁北克印第安人地区偶然发现了它,连根带叶拔起来,拿给他雇佣的一个印第安女人看,女人说这是一种印第安人用来治病的草药。这以后,西方人便大量收购西洋参。    “中国皇后号”的人参收购任务就交给了33岁的医生约翰斯顿。    约翰斯顿知道,中国之行能否成功,就全看他这一锤子能不能打响了。穿过荒无人烟的地方,深入内陆腹地,奔赴边远地区,他几乎是豁出性命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约翰斯顿后来做了“中国皇后号”的随船医生。总之,“中国皇后号”对首航广州作了足够精心的准备。最后装上“中国皇后号”的是200万根再三精选过的西洋人参。    美国人的苦心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西洋参在广州出售后,利润高达500%~600%。    只可惜,美洲的西洋参并非采之不竭;还有一个美国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原因,中国也出人参,而且出在满族发祥地长白山一带,所以人参成了清王室的专卖品,不是可以随意在市场流通的。美国人因此触了一个霉头。    为了在十三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美国人千里迢迢地从北美洲远航到南极洲,在南极附近海岛收集海豹皮。19世纪初(嘉庆年间),白茫茫的南极冰雪世界每年闯进来10多条美国船,每条船大约收得8万张海豹皮,每张皮在广州的售价为3美元。南极的海豹皮与中国茶叶一交易,每条美国商船能获得纯利润28万美元。但皮革也遭遇了同英国毛织品差不多的命运。    西方商人使尽浑身解数,总也解决不了向中国输入商品的难题。所以在中国只有像金陵王这样富得流油的贵族人家才用得起洋毯一类的进口货。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很注意观察英国商品在中国的流通情况,也就是在舟山官衙里见到太师椅上铺着有英国的红布,邻近北京的通州街面上有少量的英国布匹,杭州情况好一点,有零星的英国布匹商店。    而同一时代,地球那一头的英国人每天每日喝中国茶,每家每户喝中国茶。    广州外贸市场的跷跷板上的那个瘦娃娃,经年累月地用黄连水洗头,苦脑(恼)啊。    中国的商品,大箱大箱的茶叶,大捆大捆的南京布,大包大包的生丝,总不能白送白给吧,那西方人,总得抵还点什么吧?P47-49

后记

十年前,我在广州沙面的那次学术研讨会上对十三行一见钟情,十年后的今天,坐在女儿家的书桌前校对花城出版社给我的《十三行故事》小样,我知道,该是写后记的时候了。    那次,原本只是为了充充电,不请自来临时蹭会的。听着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常提“东印度”,会间休息时逮着初识的章文钦先生,怯生生地问什么叫东印度。    就这么假设吧:在一个关于莎士比亚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在讨论这个英国文豪的伟大成就,却有一个英语初学者拿着一张英文字母表,问人家26个字母怎么念的。因而,后来在书稿的其中一节,我狠狠地用了一个小标题:东印度,西印度。    十年后,居然捣鼓出一册50多万字的厚本本了,像是做了一场梦。    十年艰辛一匹布般长,不说也罢。可那些师长和朋友,伴我一路走来,也像我一样一直地在付出,不说他们,会堵塞心脏。    首先向章先生双手抱拳,他为我启蒙给我引路做我高参,指导我读书审阅我书稿。他对十三行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对学术的严谨,一直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没有他的扶助,难有这本《十三行故事》。    还有几位不幸被我拖下贼船的伙伴。    冯胜平和陈义成先生,卢申女士,原先计划一起搞十三行电视连续剧的,也做了不少筹备工作。谁知我突然一个大转身,丢下电视剧改做纪实文学了,难得的是他们的理解。    十三行题材太大太难,搜集了几年资料后,当我提起笔时,竟然好久连基本的架构都搭不起来。发急,发呆,再发急,再发呆,最后扇了自己俩耳光——轻轻地,抬脚跑去九寨沟清醒了几天。    即便这样,他们仍在期待着我,信任着我。陈义成先生和卢申女士还帮着我整理文字和图片资料,为下一步改编成影视作品一直忙忙碌碌。    我珍重他们的友谊,他们的付出。    由老同学张一冰引见,我认识了中国岭南油画研究馆的画家陈铿先生。他和他的团队花了好几年时间创作了一幅十三行油画长卷《远航之梦》。我和他惊讶地发现,在同样的这些年里但在广州不同的角落里,一个作画者一个作文者,为了十三行,一样地如痴如醉一样地如火如荼。陈铿先生和岭南油画馆无偿地拿出这幅珍贵的长卷,作为《十三行故事》封面和各章开头的插图,让我的拙作蓬荜生辉了。    为这本书搜集了两千多幅历史绘画与照片,无奈我的电脑操作水平低,有朋友讥笑我为脑膜炎或脑瘫,扫描的活儿就拜托了万木草堂的帅小伙儿韦苇。正值大暑时节,我提着电脑他抱着沉重的扫描仪,一老一小,一趟趟地往广州图书馆跑,也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一边在写稿,一边不断地有朋友提醒:出书难。真等事到临头,仁慈的上帝出现了:广东省出版集团和花城出版社对《十三行故事》一路绿灯放行。花城出版社的特色是文学,而我,擅自撞入文学圈,一个大白丁。于是心知肚明:上帝垂青的是十三行而不是抓笔的那个人。    责任这本书的编辑是张懿。《十三行故事》涉及面太大历时太长,引用的书籍和图片又太多,那个繁琐,有时连我自己都要疯掉了,却把她也拖累其中。不知是不是她接手过的书稿中最费事的一本,反正这活儿摊到她头上只能怨她不走运。论年龄,她跟我女儿同辈,我有时叫她丫头;论出版,我敬她内行懂道道。凭着专业之长,凭着那股认真劲儿,她一直努力地为《十三行故事》在做加法。我喜欢这个忘年之交。    《十三行故事》是读书读出来的书。读的500多本书,一半是从广州图书馆借阅查阅的。还有一个秘密:馆员阿珊(吴秀珊)隆重地将我册封为重点读者,引入了读者免进的闭架书库。好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天天泡在人迹稀少的大书库里,幸福地享受着阿珊和书库几位管理员勤快而又周到的特殊服务。凭什么哩?还不都是为了十三行。    我无权代表广州感谢他们,我只能代表《十三行故事》作者感谢广州图书馆。    最让我痛心的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世上最爱我的男人和女人。他们都是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南下干部,南下的方向原都不是广州,但都因为各自的一个偶然而被改派广州。没有两个偶然中的哪怕一个,没有他们两位中的哪怕一人,都没有我这个广州的女儿。《十三行故事》的语言风味,除了广州话的轻盈,还有北方话的浓厚,那是俺爹俺娘的遗传。    一直以他们特有的慈爱关怀着我写十三行的父母,在书稿完成前离我而去。那是一种怎样的痛!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不知道。    书稿的第一读者是我那拥有加拿大博士学位的女儿,论学识论能力我已不能与她同在一个层次上的女儿。从她给我推荐一批学术论著,到她对书稿一些观点的品头论足,真能让我提升境界拓宽视野,甚至有时成为我的“一字之师”。这鬼、r头,能点化她妈了,我得认这个账。这心里么,是三分可畏,七分欣慰。一个字,甜。    我写十三行故事,得到了十三行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九而归一,所有的人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祈愿——    激活尘封年久的十三行故事,让它抖擞精神舒展双翅,飞进千家万户,飞向五洲四海。    壬辰年阳春三月于深圳大梅沙

编辑推荐

十三行故事,是广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十三行故事,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最辉煌的历史,“十三行”就是广州最为辉煌的一段记忆。大清皇帝颁布的“一口通商”的圣旨,使广州成为“帝国商都”、“天子南库”,一脉相承170年,垄断全国对外贸易,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活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影响国家重大事务,肇至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制度转型,产生了而深远的影响。十三行是大清帝国商都的业务主体,新型经济制度的始作俑者。十三行缔造了一批在国内外都光芒四射的粤商,并独领风骚近百年,是中国工商业阶层的先驱之一。十三行经贸发展迅速,世界七大洲五大洋都与广州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排名第四。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三行成为交火的战场,最终在炮火下化为灰烬,黯然退场。但其积淀下来的粤商文化,至今仍影响着广州这座千年商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十三行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描述很有趣,但不知有没有偏离历史。十三行的话还是1932年的《广东十三行考》最为经典,但是当当没有卖,希望能及时入货。还有今年广州的南国书香节《十三行故事》的作者会现场签售,到时会一会吧~~
  •   最喜欢这种按照历史事实写的书,讨厌添油加醋虚构的伪历史。这本书既有小说的有趣,又有历史书的知识。读起来简直是欲罢不能,十分享受。爱死这本书了,期待作者的下一本著作。本书已经列为我家传家宝之一,放在书架显眼位置时常拿出来重读。感谢作者。
  •   以往看过不少关于十三行的材料和书籍,基本上都是对史料的罗列和分析。后来偶然间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便被作者细腻的文笔、流畅的语言所打动,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下了单。书中以一个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用散文的笔法对很多十三行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史料很丰富详尽,但读起来毫不枯燥乏味,像讲历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很多观点也很新颖,而且还不乏幽默感。
  •   虽然作者声称注重学术,但该书依然显得深度不够,过于感性的行文风格更与一般学术规范相去甚远。总体上说,该书作为了解十三行历史的一般消遣读物尚可,对于专业研究人士来说则无太多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