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陆文夫  页数:178  字数:1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小说”一词使用已久,最早见于《庄子》,《汉书·艺文志》说是“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小说的雏形是神话传说的简略记录,后来发展到《搜神记》一类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结构都很简单。及至出现唐人传奇,宋元话本,小说乃由粗具梗概变得枝繁叶茂起来。鲁迅指出:“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就是说,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直到这时方始建立,结果是:小说有了中篇的规模,题材有所拓展,最突出的是情节性大大加强,而语言也趋于通俗,更富于表现力。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制作,标志着古典小说趋向成熟;随着清代《红楼梦》的出现,达致巅峰状态。盛极而衰,紧接着,变革时代也就适时而至了。

内容概要

《美食家》写于1983年,为著名作家陆文夫的代表作。    小说巧妙地将一个纯朴、耿直的革命干部高小庭和一个一辈子沉湎于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沉扭结在一起,以富于变化的叙述手法,将各色人物历时四十年的生活汇合在“吃”这一主题之上。主人公朱自冶好吃的不变性恰恰揭示了历史的多变性,他的沉浮,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善于以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景致、名菜佳肴、历史古迹等营构独特的景观,形成作品特有的情调、意境和韵味,加上吴语的运用舒卷自如,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独树一帜。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作者简介

陆文夫(1928-2005),生于江苏省泰兴县四圩村。1948年在苏州苏州中学毕业后,赴苏北解放区投身革命。 
1949年随军南下,回到苏州。历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副

书籍目录

美食家自传微弱的光却顾所来径写在《美食家》之后一部生活的历史“陆苏州”我要想一想陆文夫传陆文夫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朱自冶是个资本家,地地道道的资本家,决不是错划的。有人说资本家比地主强,他们有文化,懂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这话我也同意。可这朱自冶却是个例外,他是房屋资本家,我们这条巷子里的房屋差不多全是他的。他剥削别人没有任何技术,只消说三个字:“收房钱!”甚至连这三个字也用不着说。因为那收房钱的事儿自有经纪人代理。房屋资本家大概总懂得营造术吧,这门技术对社会也是很有用的。朱自冶对此却是一窍不通,他连自家究竟有多少房屋,坐落在哪里,都是稀里糊涂的。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很精明的房地产商人,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开房地产交易所,家住在上海,却在苏州买下了偌大的家私。抗日战争之初,一个炸弹落在他家的屋顶上,全家有一幸免,那就是朱自冶——到苏州的外婆家来吃喜酒的。朱自冶因好吃而幸存一命,所以不好吃便难以生存。  我认识朱自冶的时候,他已经快到三十岁。别以为好吃的人都是胖子,不对,朱自冶那时瘦得像根柳条枝儿似的。也许是他觉得自己太瘦,所以才时时刻刻感到没有吃够,真正胖得不能动弹的人,倒是不敢多吃的。好吃的人总可顾嘴不顾身,这话却有点道理。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整年穿着半新不旧的长袍大褂,都是从估衣店里买来的;买来以后便穿上身,脱下来的脏衣服却“忘记”在澡堂里。听说他也曾结过婚,但是他的身边没有孩子,也没有女人。只有一次,看见他和一个妖冶的女人合坐一辆三轮车在虎丘道上兜风,后来才知道,那女人是雇不到车,请求顺带的,朱自冶也毫不客气地叫那女人付掉一半车钱。  朱自冶在上海的家没有了,独自住在苏州的一座房子里。这房子是二十年代末期的建筑,西式的。有纱门、纱窗和地毯,还有全套的卫生设备,晒台上有两个大水箱,水是用电泵从井里抽上来的。这座两层楼的小洋房坐落在一个大天井的后面,前面是一排六间的平房:门堂、厨房、马达间、贮藏室以及佣人的住所都在这里。  因为我的姨妈和朱自冶的姑妈是表姐妹,所以在抗战后期,在我的父亲谢世之后,便搬进朱自冶的住宅,住在前面的平房里。不出房钱,尽两个义务:一是兼作朱自冶的守门人,二是要我的妈妈帮助朱自冶料理点家务。这两个义务都很轻松,朱自冶早出晚归,有家没务,从来也不要求我妈妈帮他干什么。倒是我的妈妈实在看不过去,要帮他拆洗被褥,扫扫灰尘,打开窗户。他不仅不欢迎,反而觉得不胜其烦,多此一举。因为家在他的概念中仅仅是一张床铺,当他上铺的时候已经酒足饭饱,靠上枕头便打呼噜。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代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代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它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朱自冶揉着眼睛出大门的时候,那个拉包月的阿二已经把黄包车拖到了门口。朱自冶大模大样地向车上一坐,头这么一歪,脚这么一踩,丁当一阵铃响,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吃罢以后再坐上阿二的黄包车,到阊门石路去蹲茶楼。  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阊门石路去呢?有考究。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吃喝吃喝,吃与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凡是称得上美食家的人,无一不是陆羽和杜康的徒弟的。

编辑推荐

  《美食家》是陆文夫先生的巅峰之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获得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某种永恒的魅力,“美食家”这个称谓也由此风行。《美食家》被收入各种文集,并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小说巧妙地将一个纯朴、耿直的革命干部高小庭和一个一辈子沉湎于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沉扭结在一起,以富于变化的叙述手法,将各色人物历时四十年的生活汇合在“吃”这一主题之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食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4条)

 
 

  •   陆文夫的《美食家》是篇不可多得的好中篇,女儿花了一个小时把它看完。作为一个苏州的孩子,看这些属于苏州的美食,对她来说,并不是很有感触。女儿经常会问我:“某某菜是什么样子的,某某菜是什么味道的?”
    推荐大家一读。尤其是熟悉姑苏文化的朋友读起此书来,就更有共鸣了
  •   中学时就看过陆文夫的美食家,曾经按此在苏州寻找头汤面,确实非常好吃,但面的种类和浇头比书上描述的少。现在买来此书给热爱旅游和美食的儿子看。
  •   以前上初中的时候看到过关于陆文夫美食家的阅读理解,当中提到的头汤面让我映像深刻,后来下了txt的电子书看,但总觉得没有实体书看着有感觉。这本书很好的讲述了老苏州的特色,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美食家》用人的需求来反讽一九四九至文革的荒谬性,我给予很高的评价,如能拍成电影更妙。这版的比新版的设计要高雅许多,可收藏。这故事讲得是一个馋人在文革中遇上的许许多多事,极为有趣。下面我说一个跟我有关的琐事吧。
      
      周末下班,留在办公室整理一些东西,实习生跑来找我,谈了些理想,希望我能分享一些心得。我要他好好念书,提醒他有些书本以外的东西也要修练,比如做人,比如自身的表达能力,脾气,价值观,气性等等都对以后的事业关系重大。其实我讲得很心虚,因为我自己都做不到,做人时常欠火候,又不懂察言观色,往往弄得我自己很狼狈。两人愈谈愈愉快,欲罢不能,于是我提议请他吃饭,换个战场。我心里打算去北新桥附近的一家卤煮店吃点面食。没想到他冒出一句因为是南方人吃不惯面,想吃饭。这的确让我有点意外。虽然我也生长在南方,但从没有觉得自己吃不惯面食,也不全然觉得面食是北方食物。后来回想自己生长的地方,找出了一些脉络。
      
      1949年老总统带着大量军民迁徙到台湾,这些军民同胞们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从蒙古到川云贵,从两湖到两广,从舟山到海南,文化本身是混杂与融合的,北方与南方各地的逃难人士最后来到这个小岛,夹杂生存在一群更大的闽南社会当中。他们各自的地域文化,彼此相互碰撞,互相影响。特别是在眷村,也就是大陆所谓军队大院,这种情形更加明显。一到节日,在眷村里,北方粽子南方馅,南方汤圆北方元宵纷纷出笼,全都混到了一起,全都是中国味,不分南北,好象一堆中国人中国各省代表来到这个蕞尔小岛札堆野营大开派对一样,好不热闹。其实他们跟随蒋介石政权来到台湾,有各种原因,细看包括各种故事,远看却是一幅民族大迁徙。六十年前的台湾和香港,对整个中国来说根本就是个边陲小镇,社会发展文化积累远不如上海、北京,当地的居民,目光只停留在自己生活的地区,广东把广东以外的人都叫北方人,都是上海人,台湾也只认一个上海,彷佛不知有合肥、青城,中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上海。当地人目光如此短浅,但其实这两个边陲,彼时却承载者中国巨大的政治压力,成为部份中国人的避风港,安身立命的家园。如今,这两个地方的人,特别是香港人,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的城市,但人们仍然保有岭南社会的特色,对生活地区以外的中国,缺乏概念。
      
      我就受到这种影响颇深。我的父亲是香港人,我的母亲是台湾人,我的上上一代却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我的父亲身为一个香港长大的“港仔”,却酷爱烤全羊这种少数民族风情的食物,我相信这是他血液里流淌着草原文明的遗传证明。他的饮食习惯很早就西化,大约在五十年代,大部份民众还在喝粥吃咸菜的时候,茶餐厅还没有从冰室演化过来卖蛋塔、三文治的时候,我们家已推动“洋务运动”了,我们家老爷子在国民党丧失政权,老总统扬言要带他回大陆那样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却经常悠裁地引着我们全家去吃牛趴打牙祭;尽管不能算富裕,我们家平日的早餐一定是牛奶、咖啡、果汁、果酱、牛油、烤土司、热狗、煎蛋等等,我对早饭吃中式餐,一直到现在都不能适应。我的母亲在她成长的关键年月受过短暂的日本教育,以至于她后来很早就将日本料理引入到我们家来,除此,她还热爱各式咖哩料理,这点和日本人的口味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日本人热爱咖哩料理,甚至在横滨市还建了一个咖哩博物馆,其热情应该使印度人也很感动吧。
      
      我可以说成长在南北混杂、中西合壁的社会,整个人散发者洋气与土气混合的气质。我受到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在部队大院我又受到来自大江南北叔叔伯伯婶婶的影响,后来我到西方接受教育又受到英国佬的影响,我在文化上简直太没风骨了,太易受影响了。我的文化認同很混亂,从饮食口味上就能看出。我不像许多中国人一样,东北人觉得东北菜、东北大米老香了,不肯屈就日本料理,觉得人家茹毛饮血,吃什幺生鱼片。老广们往往不愿吃清真料理,觉得有一股怪味,觉得那种烹调方式很原始粗放,咋能和顺德菜相比。
      
      像我公司这位实习生,他来自湖南湘潭,对长江地区产的米饭情有独钟,对黄河地区流行的面食难以下咽。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饮食上,人们对从小豢养他们长大的食物充满着浇不熄的爱,从一而终,那简直是爱得太感人了。当雄志四方,走南闯北闯事业,受到委屈受到挫折的时候,有个家乡人聊一聊,有个家乡菜、家乡汤啖上一啖,心灵立马就受到了抚慰,精神立即为之一振。而我不是,我身为南人,对北方饮食趋之若鹜,虽是中国人,却又热爱欧美食物,祖辈们打过日本人,现在却难掩对日本料理的热爱。追寻中国文化的脉络,却又对法国新浪潮料理很响往。人们热爱家乡菜,而我根本不知文化的家乡在哪里。我总是能欣赏各地的饮食,走到哪吃到哪,从来没有不适应和不认同的问题。我总是比东北人更热爱炖粉条;比新疆人更热爱拉条子、丁丁炒面、烤包子;比北京人更热爱涮羊肉、羊肉串;比广东人更热爱顺德菜、双皮奶;甚至我对日本料理的兴趣比日本人还大;对意大利菜情有独钟;对法国菜念念不忘。我对影响我最巨的广东点心和台湾小吃,却也没到非吃不可经常想念的地步。
      
      天色将夜,华灯初上,北京的夏夜热风徐徐,光着膀子和大肚爷儿摇着团扇晃晃悠悠,灰白头发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在那个来自湖南湘潭的实习生的要求下,我进了一间小馆子。最后他点了一份烧茄子盖饭,而我,点了一份清真拉面和半个烤馕,稀奇古怪的搭配变成我们骨子底的文化写照。
  •   从cctv4走遍天下栏目中得知陆文夫和他的美食家,从网上找来看看,内容十分吸引人,一口气就读完了,内容贯穿了几个时代,从人们对吃的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了社会的发展变迁
  •   纸张很有质感,印刷很好。读陆文夫的《美食家》,品味大师级吃货的吃享人生。吃不到,只看文字也是美的。
  •   八十年代就看过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现在再来看陆先生的这部杠鼎之作,感触很多。首先,是他独特的视角;再有是他对苏州文化的描述。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不可多得的好作家!
  •   美食小说,也顺便反映了不同年代的苏州生活。
  •   不陆苏州的代表作,围绕《美食家》的材料比较全,可以由此深入了解陆苏州
  •   一直很想读这部小说,了解苏州过去的习俗、文化,有意思
  •   能把吃写出个味道了,黑马陆文夫的味道不错,以吃为入口将社会现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   陆文夫的文字有一种随性的魅力,充满了阅读的快感。
  •   向陆老师致敬,向苏州人民致敬!这本书关注很久了,以前拍过电视剧,当时影响很深!今天收到了,感觉很亲切,只是肚子饿时,不能看哦!
  •   苏州人看着尤其亲切!
  •   听朋友推荐的,可以感受很多美食,还要苏州这座城。
  •   让人回到过去的美食生活,喜欢那纯朴、纯净的生活
  •   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改变了我对当代中国作家的一些偏见
  •   某个时代的作品兵丁会带上鲜明的时代性,及时作者再怎么淡化也会于字里行间微微透露出那么一点那个时代的烙印。
    尽管现在看来书中有很多带有时代局限性的对白,是有点让现在的80后觉得不可思议的,但是,那些却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直白的述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悲喜。
  •   尽管还是带着一点时代的印记,但是对于传统的吃文化的描述是在太入骨髓了
  •   小说短小精悍,不知不觉就已结束
  •   老师推荐的,吃货必须了解啊~~
  •   作者写的文革时代的亲身经历,写的很好
  •   当年只是留意了美食,现在留意思想!!难怪畅销法国。仿佛法语经典!!要是能配点插图就好了!!
  •   领一个文学奖归来,再拿到这本梦寐已久的书,真是心旷神怡!
  •   一部很是讲究的文字,感觉读着陆文夫的书可以看见过去的某种风骨。原谅,包容,一笑泯恩仇的大度。
  •   经典书,也来读读。我想说的是,这次一共买了好几本书,这本的封面设计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怎么就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   故事虽短,但却很有内涵。
  •   倾心之作,看了很过瘾,引发许多感慨
  •   很精致的一本书,冲着陆先生买的
  •   我和作者一样,也是美食爱好者。家有妻女,两个女人,当然我要关注美食了。
  •   温故经典,常看常新。
  •   里面有相关内容,挺好的
  •   从一故事中见世俗真味
  •   绝对好文章。读来既有趣,又让人长见识。
  •   《美食家》用人的需求来反讽一九四九至文革的荒谬性,我给予很高的评价,如能拍成电影更妙。这版的比新版的设计要高雅许多,可收藏。这故事讲得是一个馋人在文革中遇上的许许多多事,极为有趣。下面我说一个跟我有关的琐事吧。 周末下班,留在办公室整理一些东西,实习生跑来找我,谈了些理想,希望我能分享一些心得。我要他好好念书,提醒他有些书本以外的东西也要修练,比如做人,比如自身的表达能力,脾气,价值观,气性等等都对以后的事业关系重大。其实我讲得很心虚,因为我自己都做不到,做人时常欠火候,又不懂察言观色,往往弄得我自己很狼狈。两人愈谈愈愉快,欲罢不能,于是我提议请他吃饭,换个战场。我心里打算去北新桥附近的一家卤煮店吃点面食。没想到他冒出一句因为是南方人吃不惯面,想吃饭。这的确让我有点意外。虽然我也生长在南方,但从没有觉得自己吃不惯面食,也不全然觉得面食是北方食物。后来回想自己生长的地方,找出了一些脉络。 1949年老总统带着大量军民迁徙到台湾,这些军民同胞们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从蒙古到川云贵,从两湖到两广,从舟山到海南,文化本身是混杂与融合的,北方与南方各地的逃难人士最后来到这个小岛,夹杂生存在一群更大的闽南社会当中。他们各自的地域文化,彼此相互碰撞,互相影响。特别是在眷村,也就是大陆所谓军队大院,这种情形更加明显。一到节日,在眷村里,北方粽子南方馅,南方汤圆北方元宵纷纷出笼,全都混到了一起,全都是中国味,不分南北,好象一堆中国人中国各省代表来到这个蕞尔小岛札堆野营大开派对一样,好不热闹。其实他们跟随蒋介石政权来到台湾,有各种原因,细看包括各种故事,远看却是一幅民族大迁徙。六十年前的台湾和香港,对整个中国来说根本就是个边陲小镇,社会发展文化积累远不如上海、北京,当地的居民,目光只停留在自己生活的地区,广东把广东以外的人都叫北方人,都是上海人,台湾也只认一个上海,彷佛不知有合肥、青城,中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上海。当地人目光如此短浅,但其实这两个边陲,彼时却承载者中国巨大的政治压力,成为部份中国人的避风港,安身立命的家园。如今,这两个地方的人,特别是香港人,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的城市,但人们仍然保有岭南社会的特色,对生活地区以外的中国,缺乏概念。 我就受到这种影响颇深。我的父亲是香港人,我的母亲是台湾人,我的上上一代却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我的父亲身为一个香港长大的“港仔”,却酷爱烤全羊这种少数民族风情的食物,我相信这是他血液里流淌着草原文明的遗传证明。他的饮食习惯很早就西化,大约在五十年代,大部份民众还在喝粥吃咸菜的时候,茶餐厅还没有从冰室演化过来卖蛋塔、三文治的时候,我们家已推动“洋务运动”了,我们家老爷子在国民党丧失政权,老总统扬言要带他回大陆那样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却经常悠裁地引着我们全家去吃牛趴打牙祭;尽管不能算富裕,我们家平日的早餐一定是牛奶、咖啡、果汁、果酱、牛油、烤土司、热狗、煎蛋等等,我对早饭吃中式餐,一直到现在都不能适应。我的母亲在她成长的关键年月受过短暂的日本教育,以至于她后来很早就将日本料理引入到我们家来,除此,她还热爱各式咖哩料理,这点和日本人的口味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日本人热爱咖哩料理,甚至在横滨市还建了一个咖哩博物馆,其热情应该使印度人也很感动吧。 我可以说成长在南北混杂、中西合壁的社会,整个人散发者洋气与土气混合的气质。我受到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在部队大院我又受到来自大江南北叔叔伯伯婶婶的影响,后来我到西方接受教育又受到英国佬的影响,我在文化上简直太没风骨了,太易受影响了。我的文化認同很混亂,从饮食口味上就能看出。我不像许多中国人一样,东北人觉得东北菜、东北大米老香了,不肯屈就日本料理,觉得人家茹毛饮血,吃什幺生鱼片。老广们往往不愿吃清真料理,觉得有一股怪味,觉得那种烹调方式很原始粗放,咋能和顺德菜相比。 像我公司这位实习生,他来自湖南湘潭,对长江地区产的米饭情有独钟,对黄河地区流行的面食难以下咽。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饮食上,人们对从小豢养他们长大的食物充满着浇不熄的爱,从一而终,那简直是爱得太感人了。当雄志四方,走南闯北闯事业,受到委屈受到挫折的时候,有个家乡人聊一聊,有个家乡菜、家乡汤啖上一啖,心灵立马就受到了抚慰,精神立即为之一振。而我不是,我身为南人,对北方饮食趋之若鹜,虽是中国人,却又热爱欧美食物,祖辈们打过日本人,现在却难掩对日本料理的热爱。追寻中国文化的脉络,却又对法国新浪潮料理很响往。人们热爱家乡菜,而我根本不知文化的家乡在哪里。我总是能欣赏各地的饮食,走到哪吃到哪,从来没有不适应和不认同的问题。我总是比东北人更热爱炖粉条;比新疆人更热爱拉条子、丁丁炒面、烤包子;比北京人更热爱涮羊肉、羊肉串;比广东人更热爱顺德菜、双皮奶;甚至我对日本料理的兴趣比日本人还大;对意大利菜情有独钟;对法国菜念念不忘。我对影响我最巨的广东点心和台湾小吃,却也没到非吃不可经常想念的地步。 天色将夜,华灯初上,北京的夏夜热风徐徐,光着膀子和大肚爷儿摇着团扇晃晃悠悠,灰白头发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在那个来自湖南湘潭的实习生的要求下,我进了一间小馆子。最后他点了一份烧茄子盖饭,而我,点了一份清真拉面和半个烤馕,稀奇古怪的搭配变成我们骨子底的文化写照。
  •   很喜欢,口吻幽默温文
  •   书很好,快递很差。希望以后不要用海红。同时间到的书,安捷已经送到,海红还在拖延
  •   书是正版的 很好 发货很快 以后还要来买啊 学习无止境
  •   老师推荐过就买来看看,很不错哦!
  •   人生不过在咫尺之间,从筷子到舌尖,满足与否,全在心中。进退,起伏,离散,得失,与咫尺之间的幸福相比,不过尔尔。
  •   老师推荐了好几次了,好像挺好的
  •   老婆要的。
  •   文字是我喜欢的类型
  •   没读完,前面给我这样的感觉……
  •   美食美文
  •   划算,以后就来当当买
  •   帮朋友买的,朋友挺满意!
  •   娓娓道来,伤而不疼,喜欢
  •   早就喜欢这
  •   那个年代里算是难得的书了
  •   这本书非常喜欢。。。
  •   在网上看过电子书 但还是喜欢抱着纸质书 躺床上 看 更有味道 书不错 推荐
  •   收到还没细看,翻了翻是我喜欢的
  •   品读此书真是一种享受
  •   一本蛮有趣的书
  •   温故而知新,美食无过期。
  •   我当时出国在外在新浪读书上看的,太馋人了,之后再细品感觉这种饮食文化也是我这个年代的人体尝不到领会不及的。好在人有想象力,把快要逝去的饮食文化自己琢磨一番吧。。。。
  •   一口气看完。非常好
  •   如题!
    书的品质上佳~
  •   有情,有趣,有意思。
  •   这本小说,小时候也借来看过。不过当时没看懂,觉得没什么意思。长大了再看,觉得字里行间总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点苦涩的幽默,让人不时露一个无奈的苦笑。描写美食的文字实际不多,主人公一开始就表明态度了,说自己是个痛恨吃的人。所以小说自然不会着重笔墨在吃上。小说篇幅不长,98页就结束了。名字叫美食家,其实小小讽刺地描写了一些人性吧。。。
  •   怎么也不明白 ‘美食家 第2辑 ’ 的意思,反正钱不多,买了再说,拿到后明白了,当当啊。。。。。。原来是合集,是第2辑中收录了美食家,我想要的是单本,唉。。。。
  •   写的是那个美食家的差不多一生,那个年代美食家的遭遇,生不逢时幸好没有贯穿他的一生
  •   写得很有意思,苏州的饮食氛围表达的很好。让人读完之后很有回味。
  •   喜欢苏州的朋友应该读一读
  •   11.06.14

    这是一本深刻精辟,讽刺意义浓郁,描写那个年代的小说。我最讨厌喊口号,说大道理的小说,让人有些吃不消。其实这本书本身是这个目的,但可敬的是字里行间没有流露出一个字来,完全是潜藏在字面以下的,靠你自己领悟。 短短99页的一个中篇故事,却活脱脱的刻画出小人物的种种辛酸和不易,有抨击,有怜悯,有纠结,有反思,有深有浅,有张有弛。难怪再版了无数次却依然有人津津乐道。
  •   在朋友的介绍下读了这本书,对于中国的吃文化我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解决温饱,还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
  •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从当当网买来后一口气读完。整体上来讲很不错。在八十年代能有这样的小说,算是开辟了另外一种小说题材。但因为是八十年代初,作者明显还带有意识形态来评判书中的主人公,不过这也正是时代的烙印。总之,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要高于小说本身价值。
  •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一大事,从吃饭当中可以晓人生、晓历史、哓经济、晓文化……由此想到,钱钟书先生的一篇散文〈吃饭〉也很值得一看。
  •   主题是时代变迁中人性的本质剖析。美食是一个引线,对美食并非是详细介绍
  •   小说只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后面都是个人传记
  •   十几岁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这本小说,印象极深。今天再买来读,算是重温吧
  •   写不同时代对美食的态度,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氛围,写得很好。
  •   三十年前的作品,今时今日丝毫没有褪色
  •   饥饿年代写的书,字字见真情~~不少人看了这书 都当厨师去了
  •   内容还好,看了看就没再用。。
  •   不是不好,只不过不是想象中的味
  •   值得一看的书,会引起寻找美食的共鸣
  •   据说是畅销书,买了给老婆看,还没看完。
  •   非江浙一带的看不懂的
  •   对美食的描述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对于贪吃的我还说还没怎么过瘾文章就结束了。
  •   又想起多年前看电视的情景,真的是亲切的很!
  •   老婆看的很开心
  •   看了推荐来买的,还可以!
  •   美食介绍不够多
  •   总之拿到手上从头看到尾一口气,只是翻完之后呢,就只记得那些吃的了,感觉好饿好饿
  •   了解了很多美食的制作
  •   除了小说外,还有不少关于作者本人的文章,如传记、评论等,也许对于只喜欢看小说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后有太多评论了,有些重复的内容显得编书的人有些凑数之嫌。对于喜欢研究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可以去读读的。
  •   新书到手,浏览一遍发现文字印刷颜色有的深有的浅,对比还有点明显,浅的页面眼睛明显看的累,这是什么原因?
  •   个人觉得一般,给老爸重温了下,他说和以前的原版比好像少了好多精彩的描写,没有以前的好看。。。
  •   和其盛名相比,文笔就太一般了。
  •   不是只讲美食
  •   很不错的东西!!!!!
  •   小人物的生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