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评论(第4卷)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作者:田根胜,黄忠顺 著  页数:231  
Tag标签:无  

前言

  本期《城市文化评论》收入的文章大部分是2008年8月在深圳召开的“2008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发表的论文。这次会议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具体主办。会议代表除来自上述机构外,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单位的人文学者,以及深圳本地的文化学者、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这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跨越专业的限制聚集在一起讨论城市问题,再现了近年勃兴的城市研究的胜景。就我个人从事的文学研究而言,“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很难绕开的话题。所以在这个会议上,我曾经问了一个颇具自我指涉性的问题:我们为何关注城市,或者说,城市如何变成了我们的问题。所谓“自我指涉”,指的是我提出这个问题不仅仅为了向与会的代表讨教,同时,这也是我反复问过自己的问题。虽然大家都以城市为谈论对象,但由于大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不尽相同,因此,城市其实是在完全不同的层面上被理解和讨论。理清这些不同层面的问题,对进入问题的方法本身形成自觉意识,相信对研究的深化不无裨益。  从最浅显、最直观的意义上来理解,我们之所以关注城市,讨论城市,应该首先是因为我们都是城市的居民,都有对城市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但如果我们将城市这一话题历史化,我们就会发现问题远远不像我们从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事实上,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不仅常常受制于思想、观念与知识——譬如说,如果你是一个发展主义者,你会赞美城市,将城市理解为现代化的标志;如果你是一个缅怀传统的浪漫主义者,你会不由自主地将城市理解为罪恶的渊薮。已成为现代文学母题的“还乡”就是与城市相对的乡村之“乡”,与异域文化相对之本土文化之“乡”,是与道德沦丧、人性衰退、精神荒芜相对的道德人伦醇美、人性自然的精神原乡。……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城市的理解,还受制于我们所处的时代。以文学作品为例,50_70年代的中国文学经典主要是农村叙事,关于城市的叙事非常少,《上海的早晨》可能是很少的一个例外,表达的也主要是对城市的批判和改造。《青春之歌》写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历史,写完了之后,大家还觉得不全面,因为林道静的故事都发生在城市。后来出修订本的时候,杨沫就对小说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林道静在河北农村锻炼的经历。因为按照这一时期中国主流的历史叙事,只有在了解中国的农村之后,知识分子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而城市,只是中国的假象,在这一视阈中,城市是不真实的、腐朽的,城市的霓虹灯下需要有我们的哨兵。到了1980年代,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关系被颠倒过来。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被表述为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在“知青文学”中,“回城”被表述为从野蛮回归文明,从历史走向未来。当城市化被理解和表述为“与世界接轨”、“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时,城市故事逐渐成为唯一的中国故事……

内容概要

  《城市文化评论(第4卷)》收入的文章大部分是2008年8月在深圳召开的“2008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发表的论文。这次会议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具体主办。会议代表除来自上述机构外,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单位的人文学者,以及深圳本地的文化学者、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这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跨越专业的限制聚集在一起讨论城市问题,再现了近年勃兴的城市研究的胜景。就我个人从事的文学研究而言,“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很难绕开的话题。

书籍目录

城市如何成为问题(代序)理论视野市民社会建构中的当代文艺生产日本民俗学中的都市化概念城市文脉与理性规划——从“灾后重建”看中国城市多元发展的困境符号的秩序:全球体系中的城市与文化——提纲与札记理论与实践:重建以“城市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都市文化记忆城市书写的变迁——在深圳“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的发言贾樟柯电影中的城市书写与中国想象金庸小说与城市深圳文化精神解读:深圳早期小说研究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城市与城市身份城市中的历史景观当孤岛们相遇——沪、港、台的“三城记”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城市发展论坛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再生产与城市化路径:一种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中国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社会学思考——以重庆为例对舟山海洋城市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使用及其利益格局研究——以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关于城市“软实力”构建的一些思考文化经济与城市文化——兼论深圳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双三角论坛:当代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学与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生态觉醒与生态城市建设媒体中的城市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中平面媒体嬗变的文化追求与影响网络文学:当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视野中的传媒与文学(文艺)联姻全球化的城市想象情爱北京的兄弟们——从《品花宝鉴》到《北京故事》的亚文化想象“狼爱上羊”和全球化都市寓言静观中国时尚大潮打工文学与文化政治农民工:暧昧的命名与尴尬的主体位置“打工诗歌”:在城乡之间游移征稿

章节摘录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要把农村生活向都市生活的改变认定为“都市化”,就必须明确“都市”概念。的确,在以“都市”为研究对象的所谓“都市社会学”“都市地理学”或者“都市人类学”等领域中,基于各种各样的学科体系,相应地“都市”有其各种不同的定义。但是作为存在于与相邻学科不同的学术体系下的独立学科,民俗学既然主张自身的存在,就有必要对“都市”作出其独自的定义。这样的定义尚不够明确。可是如果把“都市”作为“村落”的对立概念考虑的话,民俗学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村落”概念的研究成果。  二、生活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假设“村落”生活文化是定居在特定地域的人类集团所栽培、养育并在现实中支撑其生活的文化,那么首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概念来把握。它是由与各种自然条件有关,占有一定领域,在其居住地周围的例如支持其生活的耕地、取得生活资料的土地等若干个空间构成的场所①。不同辈分的人们以集团形式定居、生活于斯。于是跨越若干年代的生活在此累积,然后在这样的集团里被培育并发挥功能的东西就形成为村落的生活文化。  因此,在“村落”中,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更为强硬地牵制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平原、山地或者海岸、岛屿等,即使这些居住地的地理条件不同,以食物为代表的生活材料均是依靠向形成其生活环境的“自然”索取而获得,这个“自然”是不可抗拒的存在,对于由天地变异引起的灾害等“自然”的威力,我们经常会感受到个人的才能和存在是如何的卑微。“自然”既是哺育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是威胁生命的存在。  因此作为与“自然”打交道技术的经验知识,必然建立于对“自然”的认识之上,这类认识的累积就变得重要起来。这也最终保证了人们生活的丰富程度和安全。那么理所当然的是,上述经验知识就具有一边体验各种自然状况及其变化,一边在其中发现什么的特点。因而遭遇这样的机会的多少也决定知识量的多寡。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的人生,是与作为外边的世界的“自然”交流的历史,以年龄为基准形成的社会集团也是传承“自然”与人们的交流知识的场所。在这样的社会中,经验丰富的老者,在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状态时,也能够准确地拿出对策,所以他们被人尊敬而且被期待着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对于社会安定和丰富性而言,他们曾经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可是“都市”虽然也是在一定空间里的集团生活的场所,但是它不是依靠“自然”而生存的社会。“都市”是地域的集散地,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在进行着导人外来文化、集散物资和发布信息等而经营生活的地方。人们不是亲自向“自然”有所行动而获取生活物资,而是通过与其他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相关行为而得到生活的食粮。比起“自然”而言,他们更优先考虑“人”的存在。因此“都市”不仅与“自然”保持距离,甚至要排除“自然”。所以它是专门以个人的才能、行为优先的社会,因而比起依靠累积经验得来的知识而言,个人独创的、创造性知识才会被认可。它是一个大家相互竞争、发挥出类拔萃能力的社会,而不是经营与他人相同生活的社会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文化评论(第4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