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法门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张子谦  页数:19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以病人的立场、医生的视角,讲述应该如何更精明地看病治病的书。在医患关系严峻、医疗纠纷不断的当下,这本书从构思到完成,在某种意义上也有一种医患谅解备忘录的意味。写这本书的初衷,源于自己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切身体会。作为一名身处医疗一线的,临床医生,我每天要和形形色色的不同患者接触,他们的喜怒哀乐早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图景。这些年的行医经验告诉我:老百姓的医疗负担确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我学医、从医的这段年月里,见证着医患关系由和谐到恶化乃至对立冲突的历史变化。作为身处其中的一分子,和很多医疗从业同道一样,每看到一些患者因为经济等原因难以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时,我心里都不免感到痛心和遗憾。同时,我经常会遇到亲友咨询很多医学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属于“就医路径”的疑问,而他们需要的恰恰是“方向指南”性质的解答,因为“隔行如隔山”,毕竟他们都不是学医的。于是我很早就萌生了写一本就医指南的想法。

内容概要

有些病要靠自己,更多的病要靠医生、靠医院,生病了,去哪家医院?找哪个医生?挂哪种号?怎样选择治疗方案?看西医好还是中医好?怎样才最省钱?怎样配合治疗病才好得快?万一需要住院了应该怎样办?怎样克服对医院的恐惧心理?验单出来结果不好时怎么办?“手术风险通知单”要不要签?应不应该送医生红包?……    本书应对现今社会上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为读者提供一本最佳的就医指南。它站在人文的角度,回答了读者“如何更精明地就医”的问题;它在纷纷扰扰的医患关系巾,试图让“对面的医生看过来”,帮助病者在医院的迷宫里找到捷径,“医患双赢”是它的理想目的。

作者简介

【专职身份】
☆ 医学硕士,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主治医师,医学讲师
【业余身份】
☆ 年过三旬、抱恙数载的资深病人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何处觅良医 一、美丽的谎言——迷惑性极大的不法医药广告 二、病急乱投医——病人容易受骗中招的心理原因 三、谋财害病一条龙——非法游医、黑诊所、灰诊所、医托 四、怎样才算一名合法的医生 五、我国医院与医生的概况第二章 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互信 一、关羽与曹操——两位名人的就诊经历 二、假如巴菲特上了火——医生与患者常见的视角差异 三、医生是病人的家长吗 四、上帝也疯狂 五、红包与尿床第三章 权利义务篇  一、病人的权利不能忘,相关的义务也不能缺 二、会寻求自我保护的,有时不单是病人 三、该让癌症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吗 四、医疗事故争议中,维权的三种不同途径 五、打医疗官司时要知道哪些常识 六、为什么说“举证责任倒置”是医生心中的噩梦第四章 门诊篇 一、门诊看病该怎么挂号 二、一件最让门诊医生郁闷的事情 三、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病情、要求与期望 四、结束就诊前需要弄明白的事情 五、怎样看懂门诊处方第五章 病房篇 一、病房里的24小时 二、谁是你的班主任?——关于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医生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关于会诊制度 四、住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第六章 检查化验篇 一、检查化验单中的奥妙 二、诊断时,检查报告中的“真真假假”   三、不能“唯验单报告至上”——并非百发百中的验单报告 四、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病人也能出一份力 五、检查还是不检查,这是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医生爱做检查第七章 诊断篇 一、为什么说诊断是医生眼里的金钥匙 二、寻因溯源的诊断 三、“十拿九稳”的诊断——误诊、漏诊的产生 四、过去、现在与将来——如何解读诊断中所包含的信息 五、及时正确的诊断离不开病人的信任与配合第八章 治疗策略篇 一、做一个精明的房东——辨清“对症”与“对因” 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确你的治疗目标 三、治病策略中的“麻将哲学” 四、一定要消灭病魔吗? 五、治疗方案不一定是单选题第九章 用药篇 一、被大众误解的药品副作用 二、你离陷阱有多远——保健食品的神话 三、躲过温柔一刀——如何区分清楚药品与保健食品 四、绵里藏针——违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品”及“化妆品” 五、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并非百无禁忌的中药 六、OTC也不能随便用 七、练就一双金精火眼——学会看清药品说明书第十章 手术篇     一、当张无忌遇上胡一刀——《三思真经》的重要性 二、我的身体我做主——重要的手术知情同意书 三、手术知情同意书是医生的免责金牌吗 四、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术前务必权衡的事情第十一章 疗效篇 一、遵医嘱治病——保证疗效的前提 二、拒绝折腾——建立慢性病“远近兼顾”的疗效观 三、别让不良心理拖了疗效的后腿 四、决不轻言“绝症”——我们还有很多是可以做的第十二章 费用支出篇 一、“以药养医”环境下,病人应对的一条省钱秘诀 二、力争吃上一口“温饱饭”——全民基本医疗保险 三、如何在你的健康之路上奔小康 四、建立合理的健康价值观,选取“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 五、预防胜于治疗第十三章 无题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何处觅良医在每一个人的一生里,都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可以说,疾病是我们人生历程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回想在医学不发达的蛮荒时代,人类应对疾病的方式除了求助于神秘色彩浓厚的巫术以外,并无太多奏效的良方。反观而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我们人类的医学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多少过往曾被视为绝症的疾患得以治愈,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然而,即便在人类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的当代,在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医疗问题仍然是一个备受责难的话题。让我们大多数国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困扰我们多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是道出了我们广大老百姓心中的隐痛。看病难,源于老百姓享有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看病贵,缘于老百姓在治病过程中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在“看病难,看病贵”这样的现状之下,如何找到一条“性价比高”的捷径,成为了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而近年来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识的普遍提升,实际上也是这种心态的某种体现。

后记

说起医生与病人的差别,大众媒体流行的说法是:对医学知识掌握的不对称性。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比患者要多,这是医生的职业特点,也是医生的基本素养。实际上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假如一名医生的医学修为还不如一般老百姓的话,那才是件荒唐的事情呢。作为一名医生,我也很清楚地知道:医生与患者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很多患者一辈子也不会成为医生,但是任何一名医生都会有很多次体验“患者”角色的经历。毕竟医生也是人,医生自己也会得病。所以一般而言,较之患者,医生其实更能从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生活中,很多亲戚或朋友有医学上的问题,往往都会找我询问。其实即便是医生自己,在博大精深的现代医学领域里,也不可能是个“万事通”。但是比起非医学人士,我的优势可能并不在于能回答所有医学问题,而在于——能如何更快地找出通向答案的捷径。我此时的作用,好比现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一样,帮助他们“百度”“google”出可能的最佳答案。

编辑推荐

《就医法门》:教您如何精明看医生看病也要大智慧精明就医最佳指南星河小调: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中国的确需要一本这样的书!祝楼主取得成功!也愿贵书对改善医患关系有所贡献!梦想去飞翔:有的医生喜欢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这其实并不尊重病人;有的病人喜欢以救世主的标准要求医生,这同样也不现实。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中国的医患矛盾就是这样被激化的,这值得医患双方反思。hanson-lqy:确实,很多时候如果缺乏沟通,即使是目标一致的同志也会出现分歧和争议,更何况医患双方之间本来可能就存在信息的不对等,因此有效的沟通,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这本书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更希望有更多的病人能够“知医,懂医,信医”,相信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医患双赢”的理想结果11h一99:如果说患者是乘客,医生是水手,同舟共济在病魔之海上,那么,这本书即使称不上指引方向的灯塔,也算是一座规避暗礁的浮标。feitian011:我没有你的文采,但我有这等一心为了患者的责任感,由于病人充分沟通的耐心,我所管的病人没有因为不理解医生而心生不快的,当然了,我想把这方面做得更好,希望能借你书中的事例、道理去开导我的病人,更想你的书能够真的喚醒那些不懂怎么就医的患者和不懂怎么与患者沟通的医务人员,期待你的好消息!阳光海岛:希望广大的患者都能看到这本书,如同科普一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就医法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前阵子,我的医生朋友就向我强烈推荐《就医法门》这本书,那时正是媒体批判养生大师张悟本最热烈的时候。朋友说,《南都周刊》做了一期关于科学养生、科学保健的专题,里面就有推荐这本书,同期推荐的还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那时候,我心想:我现在又没病,干嘛要看这个什么就医的东西?有毛病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那本书我早就买了,在新华书店买的,是一本我全家都在认真看的好书,日常饮食中的营养学窍门都详细提到了,很实用!冲着《南都周刊》和医生朋友的双重推荐,当时我想:反正家里人也有上医院看病的时候,能了解一些窍门也不错。就算这书不好,顶多不就亏了十来块钱,于是就在当当订购了《就医法门》这书。

    看了书后,觉得物超所值!这书其实就是教人怎么防病治病的,讲述了不少有用的小窍门,比如保健品和药品的选择,怎么看病才能精打细算,怎样选择好医院好医生,甚至连怎样判断某一项手术该不该做,也讲了。以前我最头疼就是上医院,觉得医院就是一个大迷宫,让人晕头转向,看了这本书后,很多之前摸不着头脑的事儿,都弄清楚了。最搞笑的是,书里还讲了保养身体健康的“麻将哲学”,很通俗易懂,连我家里那70岁的奶奶也看明白了,她还笑着夸这书看起来很有意思。

    将很多医学的实用门道与窍门,用我们这些老百姓也能看懂的语言说出来,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算是最近卫生保健书里难得一见的好书了,至少不忽悠,很实在。我上星期病了,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去看医生,结果真的省事了很多。

    推荐了给几位亲友看,他们也都觉得这书实用性挺强的,看了书后防病治病的事儿都明白了许多。
  •   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看了该书后了解医院,了解医生,理解医生。只有和谐的医疗关系,医生才能更好为大家解决问题,倘若一直处于对立面,“看病难,看病贵”无法解决。看不起那些所谓“公正”的媒体,没学过医,却自以为是专家,胡乱扇风点火找新闻,使医患关系越来越僵...
  •   这本书是看到小顾营养师在微博上提到的,看了评论感觉不错才买的。看完受益匪浅,推荐大家啊!!!!以前去医院真的是稀里糊涂。。。。
  •   挺实用的一本书.
  •   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 帮别人买的
  •   书等了很久还没到!!上网想看看到哪了?结果一看居然说我已经签收了!!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服务的!!打你们客服都不接打不通!!!给个交代!!!!!
  •   刚看了一部分,非常好的一本就医指导书
  •   内容挺好的, 被校对给害了, 错字也太多了, 根本没有校对过吧, 还连续出现, 恐怕就是用OCR软件直接扫描识别的.
  •   作者是自己人哈。书中对当前社会医疗体制下,如何做个聪明的病人给了许多好建议,而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切实可行的。
  •   废话很多,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      金庸笔下有各式各样的神医,性情古怪,医术一流,无论什么疾病,一经神医的手都能妙手回春。可这样的神医只是名著的需要和一种精神的寄托的罢了。就象书中所说,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扮演者患者的角色,在社会的大舞台中,你是一个成功的角色吗?
      
       客观公正是沟通的基础,作者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来阐述医患,实属难得。
      
       如果说医疗是医生、患者、政府三方的博弈,那么做为一个医生能坦诚地做为一个第四者的角度走出改善医疗关系的第一步,是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气的。一个天平的三方,同时迈出这第一步,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利益,同时维护他人的利益,那么天平就会更稳定更和谐。如果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天平就永远不会平衡。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希望医生象天使一样,不论经济报酬、不论贫富贵贱、不论个人喜恶、不论个人荣辱,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可以说这种道德的制高点是很少人能达到的,也就是说很多患者的寄望过高。这种寄望和教育小孩是多么类似啊,谁都希望望子成龙,倾其所有来教育子女,甚至由爱生恨,痛骂孩子,其实我们更需要冷静客观地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洁的,很多事情都是环境所迫。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个有公平的回报、发挥自己能力的环境、还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做为一个医生来说,多数医生最看重的是因为病人康复后那种自豪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患者解决痛苦,可以说这是做医生最大的乐趣。如果不信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医生朋友。做为医生,从心里尊重患者,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的诊疗方案,本来是分内之事,由于一些外因扭曲了,恢复我们当初入学的心境吧,回想医生的誓言,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目前就医环境不理想,做为医生也能深切体会到,到处排队、医生的冷漠、费时费力、疗效不满意。书中对这方面的起因后果都有详细的分析,如果您不了解其中的门道,建议看看,花点时间给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些筹码。
      
       寓教于乐,在此书中学到不少非常实用的小知识。让患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医生的工作,能减少对医生的误解,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理解,对医生来说是一种支持,对于医患关系来说是一座桥梁。无论医患之间距离有多远,只要有双方共同建设的桥梁,携手共进是必然的,我坚信。
      
       妙趣横生,借古喻今,又丝丝入扣,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医疗的价值与无奈。如果生活注定无奈,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他更从容些呢?这或许就是智慧吧。改变能改变的,让就诊变得更容易些,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BY ymg2000
  •     
       健康,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笔财富,相信每一个现代人都会认同这点。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属于自己的这份无形资产,无疑是一门投资的大学问。
       “炒股炒成了股东,炒房炒成了房奴”,这都是投资中的大忌。这些年,养生保健类书籍火的不行,老百姓们高涨的养生保健需求,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集体共识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井喷。从林光常到马悦凌,从刘太医到张悟本,正可谓“江湖代有雷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
       其实,在投资打理个人健康这件事儿上,相对于医院级别的大机构,我们小老百姓们都无一例外地是“健康投资”的一众散户——一方面,内心对自身健康的保本增值无比渴求;另一方面,对专业艰深的医学知识却又茫然不识。最要命的是:医院里的那些医学专家们,他们似乎大都高高在上,无暇向我们这些小散们多做一些“医普”工作。一边是老百姓对健康的热切关注,一边是医生专家们的熟视无睹,所以这也难怪这些年的养生乱象层出不穷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小散们,会对“吃生泥鳅下火”这类的葵花宝典趋之若鹜,直到被医生检查出因此得了寄生虫病,才惊呼“养生养成了病人”。
       如果说,对于你我这些“健康个人投资者”而言,张悟本等“伪医学”专家的养生忽悠属于耳边鼓噪的小道消息的话,那么,《就医法门》一书,无疑算得上是一份资深专业操盘手的实用投资守则了。
       作为一名专职的临床医师、高校讲师以及“资深病人”,作者用整整一年余的时间完成此书,从寻医问药者的立场,以专业医师的视角,详尽为你讲述了维护健康、科学就医的种种实用原则和方法。难能可贵的是,整本书并没有那些让人费解的医学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风趣的笔触,配以画龙点睛的插画,让你可以轻松从容地一口气读完那些专业实用而不晦涩的精明就医窍门——从曹操、关羽的寻医问药路,到巴菲特的清热泻火法;从治病策略中的麻将哲学,到看病省钱的温饱理论;从选择手术的《三思真经》到治标治本里的房东学说,作者生动活泼的行文,无一不让作为医学门外汉的大众读者在潜移默化之间,轻松掌握了一套科学高效、实用而不忽悠的“健康投资圣经”,并真正能在现实中活学活用,助你适时精明就医,在避开各种弯路、雷区的同时,让自己的健康收益最大化。
       从“医普”读物的角度而言,《就医法门》一书,集专业实用与通俗有趣于一身——无怪乎此书一推出,就获得了国内最大医药类论坛“丁香园”里众多专业医生们的肯定与推荐。平心而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养生保健书好比是小区楼下晨运大妈手中的木剑,可谓是身体处于和平年代时的心头好,既能怡情又能健体;但倘若你的健康在遭受病魔胁迫之时,一套科学实用的就医窍门,才是你健康险情中腰佩的一柄自卫利刃——毕竟你我皆凡人,并非手执木剑亦能击退强敌的盖世神侠。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名理智精明的个人健康投资者,你可以拥有很多本养生保健书,但真的不能没有一部《就医法门》。
      
      
      
      
  •   我很喜欢里面的插画,都是点睛之笔:)
    JIMINYAN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