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郜元宝 选编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郜元宝 这本2007-2008中国文学批评双年选在编辑方法和取舍标准上和上两年并无什么两样,不必再说什么。2005-2006双年选的编者序对入选各篇都有评点,事后颇悔之,因为文章俱在,读者自有评价,何必饶舌呢今年的序,我想干脆抛开具体文章,对“中国批评”本身谈点看法。 三四十年代,当时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之一胡风曾说,新文学是世界进步文学在中国新拓的一个支流。胡风是想把中国文学(包括批评)汇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学批评)大家族,反对将中国文学与世界进步文学隔绝,在理解中国文学特殊性的同时警惕着中国文学的自我封闭。 但实践(包括胡风自己的命运)证明,他的估计太乐观了。和朱光潜、李健吾、梁宗岱、李长之等学院派批评家相比,亲身参与文学运动甚至在三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卷入文学论争和人事纠葛的胡风,算是相当能够顾及中国文学批评的特殊环境了,饶是如此,他在竭力论证中国文学世界性普遍价值的同时还是未能充分理解中国文学与中国批评的中国特性,至少没把这个问题强调地提出来作为中国批评首须面对的,而只是作为很快就要被超越的暂时性问题附带提及。胡风现实主义理论固然要抗拒那强行嵌入的普遍性。
内容概要
本书共收入了30多名当代批评名家的36篇文章,小说与小说家论,诗与散文的事,文学现象综论,批评的批评。评论了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指出其长处,短处,探究当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引发对文学历史定位的思考。
作者简介
郜元宝:男,1966年3月4于安徽铜陵,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涉足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代汉语观念研究、鲁迅研究、海德格尔研究等领域。著作中《拯救大地》(1994)、《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2004)为文学评论集.《鲁迅六讲》(2000)为系列论文集,《在语言的地图上》(1998)、《另一种权利》(2002)、《午后两点的闲谈》(2002)、《现在的工作》(2004)、《思想即依靠》(2004)、《惘然集》(2004)为论文、随笔杂集.编有《李长之批评文选》(1998)、《尼采在中国》(2001)、《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人合作)等,译有《海德格尔语要》(1995)、《我们的迷惘》(2002)、《时髦的身体》(2003)等。2002年获“冯牧文学奖”。2003年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书籍目录
郜元宝 序一、小说与小说家论 程德培 甜蜜的“怀疑论者”——金仁顺的七个短篇 阎晶明 金仁顺近期小说解读 申霞艳 罪、真相及救赎——谈北村的神性写作 刘再复 中国出了部奇书——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 邵燕君 荒诞还是荒唐,渎圣还是亵渎?——由阎连科《风雅颂》评某种不良的写作倾向 陈思和 人畜混杂阴阳并存一读《生死疲劳》 张念 性别迷宫里的色情叙事 孟繁华 葛水平小说论 王彬彬 孙犁的意义 郜元宝 柔顺之美:革命文学的道德谱系一孙犁、铁凝合论 张新颖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沈从文在1950—1951年 李建军 真正的文学与优秀的作家——论几种文学偏见以及路遥的经验 毕星星 毁誉参半说浩然 程光炜 我们这代人的文学教育——由此想到小说家浩然二、诗与散文的事 汪涌濠 今天,诗人该怎样安顿自己 杨克 中国诗歌现场——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证分析 朱寿桐 中生代诗人的群体焦虑与诗性自觉 李振声 王小妮读札 陈超 从“纯于一”到“杂于一”——论西川晚近诗歌 冯锡刚 康生与毛泽东诗词 王尧 散文写作为何离散文远去 王兆胜 平衡感·平常心·平淡美——谈散文写作的难度 孙郁 小人物与大哲学三、文学现象综论 王干 文学的界面在延伸——论新世纪文学兼驳文学边缘论 洪治纲 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 朱大可 文学的终结和蝶化 贺仲明 当前中国文学到底缺什么?——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个案 吴俊 另一种权利割据:当代文学与地方政治的关系研究 黄惟群 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四、批评的批评 孟繁华 怎样评价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 吴义勤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朱小如 贾梦玮 由“创作局限论”引出的问题 阎嘉 迷离的理论,浮夸的文风——评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 王彬彬 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一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 谭运长 海外偶像崇拜:中国学术的迷障
章节摘录
中国出了部奇书——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 刘再复 近几年,我逐步“返回古典”。在与林岗合著《罪与文学》的时候,通过走进《红楼梦》又走进禅宗与老庄。心思往远处移动,对故国当代文学的足迹就有点跟踪不上了,只能在朋友的推荐与推动下作有限的阅读。没想到,今年夏天,我在阅览中却发现了一部奇小说,读后真让我拍案叫绝,激动不已。不写下一点阅读心得,简直无法平静下来。苦中写作,苦中作乐这部奇小说名字叫做《受活》,作者的名字叫做阎连科。“受活”二字系北方方言,意思是享乐、享受、快活、痛快淋漓。在小说特定语境(豫西耙耧山脉)中,乃是苦中作乐之意。阎连科对于我有点陌生,读了他的书和附在书页上的作者简介,才知道他于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属“部队”作家。在《受活》问世之前,他已出版了《日光流年》、《坚硬如水》等七部长篇小说和《年月日》、《耙耧天歌》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集。他除了拥有天才之外,还有一种超人的勤奋。仅从1989年至1994年五年间(三十一岁至三十五岁)就创作了二百多万字的小说。由于过度疲劳,年纪轻轻就得了腰椎病。得病后他在腰上绑一个用钢板做的宽大腰带继续写。不能在桌前写,就趴在床上写,结果又引发颈椎疼痛,最后只好到残疾人机械厂订了一张特殊的(座位半躺着)椅子,前面固定着一块斜板,稿纸夹在上面,像写毛笔字一样,悬肘写作。了解了阎连科的写作状态,不免产生多重感叹,最后一重感叹是:故国土地上出了奇才奇书,而我竟然不知不觉。 《受活》真是特别。我一路读下来,也一路笑个没完没了,然而,掩卷之后,却只想落泪。小说写的是豫西耙耧山中一个从明代开始就被世界遗忘的山村。这个名叫“受活庄”的村子住着一群代代相传的残废的“化外之民”。 这些置身化外的瞎子、瘸子、聋子们,虽然身体有缺陷,却和睦相处,各得其所,过着封闭而安宁自足的生活。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无孔不人的大革命潮流终于打破其桃花源似的平静与平衡,挟带着它大浮大沉,展开了五十年离奇而惊心动魄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