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李小逸 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李小逸 页数:1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笛子入门教程》可供初学者和有一定吹奏基础的竹笛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专业竹笛教学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竹笛的知识;第二章介绍竹笛的基本吹奏方法;第三章介绍竹笛的各种演奏技巧;第四章选编练习曲和乐曲五十首,供基础训练和实际演奏使用,每曲都附有吹奏要领解释;第五章精选笛子独奏曲十六首、竹笛二重奏曲一首,每曲附有乐曲结构分析和演奏方法,旨在增强吹奏者对乐曲的理解。 《笛子入门教程》是作者三十九年学习、演奏、创作、教学和舞台实践经验的总结。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若有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竹笛知识介绍(一)竹笛的历史沿革(二)竹笛的构造与指法第二章 竹笛基本吹奏法(一)演奏姿势(二)呼吸方法(三)吹奏口形(四)舌头的运用(五)呼吸与口形的相互配合及气息控制(六)手指第三章 竹笛演奏技巧介绍(一)震音(二)吐音(三)颤音(四)滑音(五)历音(六)花舌、弹舌(七)垛音(八)叠音、打音、赠音(九)泛音(十)循环换气(十一)循环吐音(十二)半音吹奏法(十三)指变强弱音(十四)各种技巧的同时运用(十五)各种演奏风格附:竹笛的选择和保护笛膜的选贴及保护第四章 练习曲、乐曲(五十首)第五章 笛子独奏曲选(一)鹧鸪飞(二)欢乐歌(三)早晨(四)幽兰逢春(五)喜相逢(六)荫中鸟(七)牧笛(八)百鸟引(九)枣园春色(十)牧民新歌(十一)秋湖月夜(十二)顶嘴(二重奏)附:演奏符号说明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中国竹笛知识介绍(一)竹笛的历史沿革早在七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如同今天的六孔笛形制的骨头制成的笛子。古代的《吕氏春秋》、《玉海》等文献,都载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传说。至迟在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年)已经有了竹制的笛子。近年来,浙江河姆渡出土的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中两支横吹笛,广西贵港罗泊弯一号墓(汉初期)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都是中国竹笛鼻祖的有力见证,它推翻了原史料中记载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把笛子带人中国的说法。到了汉、晋时期,根据音律学的理论制成了长短不同的笛子。晋书中载有笛子演奏家列和的一段话:“每合乐时,随声之清浊,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日此三尺二调也。声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日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同时期的蔡邕、苟勖、梁武帝等人,都曾制作十二律笛。一根笛子一个律,于是被以八音、施以七声、莫不和韵。晋时已经有了“顺笛”(竖吹,管子里塞一块有槽的木头,一吹就会发音)和“手笛”(长九寸,类似当今的高音笛)。隋朝后,为了解决十二律笛过于繁琐的弊病,就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笛子,相当现代的十孔笛或十一孔笛。唐朝的吕才,制成“尺八”竖吹,在当时很流行。它随着唐朝的雅乐,流传到日本。与此同时,刘系制作了七星管,贴上笛膜以助声,他也是最早谈论笛子贴膜的人。
编辑推荐
《笛子入门教程》是广东“农家书屋”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