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由女神零距离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花城  作者:梅运才  页数:269  

内容概要

  《与自由女神零距离》是一位常驻联合国外交官的所见、所闻、所感。角度独特,见解独到。

作者简介

  梅运才,湖北人。1984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武汉城建学院教英语四年,1990年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曾参与香港回归谈判工作七年,参加了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2000年至2004年在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现在外交部领事司服务。

书籍目录

自序国旗飘飘纽约联邦金库探秘都市交响乐裸体牛仔占美国便宜风雨华尔街无敌的第五大道潮起潮落百老汇并不花哨的纽约人爱丽斯岛可以作证FREE·免费肥胖知多少罚你没商量逛不完的MALL乐泡书店美国之“大”迷信的美国人恼人的电话纽约涂鸦革命书店善待残疾人在纽约看急诊刷卡吃遍全世界纽约的垃圾下一个是谁闲逛“院里卖””都市绿洲与自由女神零距离账单猛于虎车牌记趣美国的义务工作乐善好施秋色正浓时桥的联想亲历纽约大停电苹果熟了冷眼看“中国制造”警察不与我握手出国别出丑大舞台差距不仅在厕所他不能代表纽约人西班牙“遗产”想要有个家学车 一幅画直击同性恋大游行闹鬼的万圣节感恩不尽游行去“倒游”走马赌城追逐阳光的人美国与宗教万万不能没保险初次“9·11”记忆草木皆兵登世贸双塔追记将联合国搬家文山会海联合国外交官也疯狂在联合国打仗厚礼送给联合国

章节摘录

  国旗飘飘  或因工作,或因休闲,我到过美国的东西南北中。所到之处,除感受到这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富裕和现代之外,目光躲都躲不开的便是处处飘扬的星条旗。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人的衣食住行都未离开星条旗。  最常见的是在衣帽上。美国人喜欢戴棒球帽,大商场、小摊儿都卖。其中永远流行的一款就是帽檐上方有星条旗图案的那种。T恤衫不分大小、颜色,或胸前,或后背,印上星条旗的不在少数。我没考证是不是美国人率先用国旗图案做女子体操运动员比赛服装,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身着星条旗比赛服,面带骄傲与自信,在高低杠、平衡木上腾跃、翻飞,电视观众在整个比赛期间都能看到星条旗,而不必像其他国家那样,只能在夺取前三名后才能看到颁奖台上升起的国旗。如果说身着国旗图案的比赛服在赛场上拼搏算登大雅之堂的话,那么用星条旗图案做胸罩该算什么呢?浪漫的美国人就敢做敢戴。真不知道美国的国旗法有何规定。  一般看来,国旗与饮食并无直接关系,但美国不然。生日蛋糕上有用奶油做的星条旗。有人做,当然便有人买,有人吃。一次性纸杯、餐巾纸上也不乏星条旗的踪迹。“9·11”后的一天,我那爱吃匹萨饼的儿子买回一盒匹萨饼,纸盒上印着星条旗图案。精明的商家不仅表达了对美国的热爱,而且利用星条旗挣来滚滚财源。商家从吃喝中挣钱,民众在吃喝中爱国,。何乐而不为呢?正好是“与时俱进”的流行语“双赢”的局面。  无论贫富,许多美国人在自己的住处悬挂国旗。穷人,尽管房屋破旧灰暗,却也在自家的门框上插着一面国旗,或者在自家窗户上贴上一面纸国旗。也许他们移民自遥远的国度,希望星条旗能帮他们圆上发财梦;或者希望星条旗能给他们的一天带来好心情。公寓楼或前或后的一片绿地上少不了一根或几根旗杆,旗杆上少不了飘扬的星条旗。住得起独栋洋楼的人家更得感激这片乐土,因为他们在这里敛财致富,于是漂亮干净的富人区的院里常常可见一根正式的白色旗杆,很正式地飘扬着一面国旗。倒是想知道他们升旗时是否正式地放着国歌。我在美国西部旅游时,在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路上,赫然看见路边一栋星条旗房子,房子的前后墙壁被涂成星条旗的红白条,八字形的蓝色房顶上对应画着星星,整栋房子看起来就像被两面巨大的星条旗裹着。那效果强烈而震撼。  在美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上行的都能看到星条旗。从我住家的窗户往外看,曼哈顿东河上空直升机往来不断,其中有的机身上画着星条旗;再看东河上往来的大小船只,不少悬挂星条旗。窗户下的马路上,鸣着喇叭、呼啸而过的消防车挂着国旗,私家车、出租车玻璃上贴着国旗。又有一句流行语可套用,星条旗构成了纽约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军不论战死何方,都是国旗裹尸还。通过电视画面,可以看到在伊拉克、格林纳达、科索沃、阿富汗“光荣”的将士棺材都用崭新的星条旗裹着,由礼仪兵抬着缓步走下飞机,抬入墓地,以国旗告慰他们的英灵。  这么说吧,美国人头上戴国旗,身上穿国旗,嘴里吃国旗,门前升国旗,车上贴国旗,国旗处处在,处处见国旗。小到铅笔、圆珠笔,大到建筑物的整个墙面,都有星条旗。我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据我粗略统计,星条旗出现在美国的邮票上达80余次之多。  “9·11”恐怖袭击事件激发了新一轮星条旗狂潮。一时间,星条旗覆盖纽约,席卷全国。大概是上行下效,稍加留意,就可发现:上至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国安顾问、司法部长,下至白宫发言人的胸前都戴着同样大小的星条旗徽章。无论是与欧洲盟友会晤,还是与南美邻居相见,或是在上海与“竞争对手”握手,布什胸前都挂着一枚星条旗胸章。在纽约,满大街跑的各种交通工具或悬挂或张贴着大大小小的星条旗,国旗仿佛通行证。大小店铺、诊所、住处同样处处挂国旗、插国旗,国旗犹如护身符。国庆日、国旗日,华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让无数星条旗飘扬在华人社区,壮大了星条旗的声势。国殇日当天,在纽约“无畏号”航空母舰上,来自美军五个兵种的老兵和现役军人用手撑起一面100英尺长的国旗,令人难忘。世贸国旗更是成了反恐的标志。9月11日当天,飘扬在双塔边世界金融中心的一面星条旗被“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载往阿富汗附近海域鼓舞士气,并在其它6艘军舰上悬挂后移交纽约各警察局和消防大队展示。“9·11”后,美邮政总局紧急行动,先后发行了两枚邮票,均以国旗为主角:一枚的整个图案是一面国旗,上书“我们团结屹立”;另一枚取材于“9·11”当天三名消防员在世贸废墟升起国旗的一张照片。这枚邮票不仅打破了活人不能上邮票的规定,那张原始照片还以近9万美元的高价拍卖。爱国的纽约时装设计师们日夜兼程,迅速设计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星条旗系列服饰,并能在第五大道上的名牌店里畅销。  写下这些,既不是出于嫉妒,更不是出于愤怒,而是记录美国留给我的印象。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其精神的国旗,每面国旗背后都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望着国旗,令人鼓舞,让人踏实。每当从外面回来,只要一看到办公楼顶上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觉得特别踏实,因为到家了。  纽约联邦金库探秘  几年前刚到纽约不久,带着一分好奇,探访了世界最大金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平生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金子摆在眼前,可惜只许看,不许动。  轻易见不着  下车后,如果没有“先人”指路,实在难以“聚焦”。在曼哈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的包围之中,14层高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大楼太不起眼。仔细瞧,方见特色与个性。整座建筑由块大体重的石块垒成,下面几层的窗户由粗大的铁栅栏“把守”,30英尺高的公众入口旁伫立着由著名艺术家手工制作的铁艺灯饰,带方格的铁制厚门上花草、动物、几何图案各呈美丽。四周的街道将大楼与周围建筑分开。整个建筑比碉堡还坚固,看来要打它的主意,难!在常规武器面前,它会岿然不动。建筑师菲利浦·梭耶曾在意大利学习过,佛罗伦萨的宫殿激发了他的灵感,所以大楼外观和造型以及饰物都折射出文艺复兴的光芒。  此等重地,安检不可少。金属探测器检查、包裹集中存放,相机也不得带人地下金库,只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际上,大楼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中央监控室24小时监控着内外。一有风吹草动,警员立即行动,所有出口在几秒钟内即被堵死。直到现在,只作过演习,尚未出现过真刀真枪干的情形。  一位先生例行公事地向我们介绍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历史、功能,播放了有关钞票的搬运、清点及储藏的录像。不知道“9·11”后这个程序是否依然保留着。  金山在眼前  一名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分乘电梯下到地下金库。金库在离地面80英尺(海平面50英尺)以下,建在曼哈顿岛坚硬岩石地基上。  从电梯中出来,隔着结结实实的铁栅栏,只见整个库房里全是金砖,像列队的士兵整齐地站在特制的架子上,时刻准备接受检阅。储存国或国际组织的金砖就像砌砖墙一般交叉堆砌着,分别储存在122个储存仓里,每问储存仓都由一把挂锁、两把密码锁“站岗”,再由审计员的封条“加固”。当存放国之问有黄金交易时,只能委托该银行执行,因此有些储存仓里的黄金数量会有变动。交易之精确,不会有毫发之差。这里的天平秤最大能称出640磅,小能称出百分之一盎司的“金粒”。为保密起见,各储存仓不是以储存国的国名来区分,而是各有号码。整个银行内只有少数几个人确知黄金的主人。  所有入库的金砖都得检查、称重量。这些步骤不可省略,因为重量和纯度决定一块金砖在国际黄金市场的价值和可接受度。电子秤称出重量后,由金库监督小组将重量、序号和纯度印刻在金砖上。金砖一旦入库,一切责任就落在了该小组身上,该小组由银行的审计、服务和保卫三个部门各出一名代表组成。如要挪动金砖或任何人想进入金库,这三人必须同时在场。  整日与价值百十亿美元黄金打交道的工作可能会很刺激,但“搬金人”的工作却很辛苦。尽管液压举重机和传送带能减轻部分劳动强度,但从早到晚不停地搬运、堆放每块27磅重的金砖绝不轻松,因此“搬金人”是轮班作业。辛苦之外,更有危险。为防止脚被砸伤,他们穿着坚固但轻便的镁制专用鞋,每双价值500美元。存放黄金在此不花钱,但搬进运出,还得交一笔操作费,以便付“搬金人”工钱。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们能看出产地和历史。从外形上能分辨出是否为美国制造,1986年以前,美制金砖为长方形,7英寸长、约3.6英寸宽、约1.7英寸厚。近年来,无论是美国还是外国制的金砖多以梯形出现。如看到个别不够尺寸的小型金砖,那是制作结束时金液不够做一块标准尺寸的金砖,而考虑到纯度,又不能与其他金液相混,因此只能单独制成小型金砖。金库中有些早年产自欧洲的“古董”,经多年搬运,已有锈迹,但这不影响其价值。个别金砖的一个角被削去一小点并打上A字,那是黄金主人的试金师在检查纯度时的“胎记”。  是谁金屋藏娇  这家银行并不拥有这些黄金,只是黄金的“保管员”。其中多数黄金分属于6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美国黄金储备只有很小一部分放在这里,其余大部分放在肯塔基州的佛特克诺克斯市和西点,另有一部分放在丹佛和费城的造币厂以及旧金山的试金处。在金库近3亿盎司黄金中,美国只占价值约110亿美元的黄金,相当于美国人人均约34美元的黄金。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之所以将黄金存放于此,是充分相信此库的安全和服务,且金库位于世界金融市场的中心,方便交易。1924年,金库开张时,外国在此存放了价值为2600万美元的黄金,到1931年底,增加到约4亿5800万美元。1936-1939年,10亿美元的黄金从战争阴云笼罩中的欧洲涌人美国,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金库“内存”已达40亿美元的黄金。  随着一些国家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便将美元换成黄金,致使这些国家的黄金在金库的存量激增。从1947年到1971年,100亿美元的黄金注入,使总量达到140亿美元。1971年美国中止外国用美元兑换黄金。从1972年开始,金库的黄金只进不出。  严密的防卫  市值达700亿美元的黄金存放在地下金库,没有保险,因为投保费用为天文数字,为此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不得不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这些措施包括:对所有雇员无一例外地进行背景调查;金库监控小组时时监督所有保安程序充分得到执行;整个大楼都由该银行的保安把守,每名保安都必须熟练使用手枪和其他武器;闭路电视全天监控;当金库门打开或关闭时,电子预警系统提醒中央监控室等等。  地下金库的设计堪称防护工程的杰作。没有任何“门”能进入金库,所谓人口是由一个9英尺高、90吨重钢铸圆柱体在一个140吨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内作垂直转动所形成的一个仅10英尺宽的通道。圆柱体转动90度,金库才能打开或关上。当圆柱体转入框架八分之三英尺时就能达到密不透风也不渗水的功效,其作用就像暖瓶上的瓶塞一般。金库封闭后,里面的空气只够让人存活72小时。至今谁也没敢试验这种设计。每天上班时,工作人员必须打开一系列由时间和密码组成的锁,金库才能开“门”。钥匙由多人掌控,谁也无法独自开门。“9·11”事件也惊动了金库,金库的“门”在28秒内迅速关闭,接下来的数日未曾打开。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起着美国中央银行的作用。工作人员有2500多名,内有专门邮局24小时营业。当夜幕降临,190吨的大门关上后,人们各自回家时,200多名夜间工作者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另有414名工作人员陆续在夜里开始他们新的一天。  参观结束时,导游“戏弄”我们,称发给每人1000美元,明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过当领到那份别具特色的纪念品——一个由50张面值为20美元的废旧钞票压制而成的美钞锭时,我还是打心眼里佩服当初想出这个主意的人。  都市交响乐  我有一项“特异功能”,如果将我双眼蒙紧,让我登上一架目的地不明的飞机,下飞机后拉我到市区,只需两三分钟,我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所到的城市是不是纽约。  凭什么?纽约有24小时不问断的“交响乐”。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三种车赛着看谁的响声刺耳,比着看谁的响声频繁,争着试探路人耳膜的忍受极限。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因工作关系,多年来,我走南闯北,奔东赴西,跑了世界各地几十个城市。比较才知道,各有各奇妙。若要比喧嚣,纽约呱呱叫。  刚到纽约工作的时候,纽约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差点儿“受不了,卷铺盖走”。白天埋头工作。倒没特别在意窗外的世界。夜深人静时,忙了一天,人困马乏,极需“充电”。这时,才知道三种车辆不时奏出的高分贝“交响乐”冲击着人的神经,“乐章”之间没有多少间隔和停顿。我的公寓位于曼哈顿东一大道和34街两条交通要道交汇处,不远处还有日夜车水马龙的罗斯福快车道。三条干道车声隆隆,三重奏带来的绝非享受,而是夜不能寐的痛苦。  可能因人到中年,我喜静烦闹。几次到瑞士日内瓦开会,相见恨晚。日内瓦城就像日内瓦湖一般宁静。印象中在那里没有“享受”过任何一种车叫,以至“乐不思纽”。我多次对在日内瓦工作的同事表示羡慕,可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同事却嫉妒我们能在热闹繁华的纽约工作,他们抱怨日内瓦安静得人都快窒息了。看来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一直想探个究竟,纽约真有那么多罪案、那么多交通事故、那么多火灾,迫使三种车辆频频出动?不错,拥有千万人口的纽约时时都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和危险。但经仔细观察,“三重奏”此起彼伏另有原因,我在此“揭发”个中真相。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自由女神零距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