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夏榆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位优秀作者夏榆的散文随笔集。他曾经当过矿工,有过流浪生活的经历,现为某知名媒体的文化记者。全书共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均是描写源自亲身经历的矿工生活;第四部分描写他对底层生活和底层人群的观察。作者身上有一种鲜明的“底层意识”,带给他的文字一种坚实有力、直击人心的力量。
作者简介
夏榆,记者,作家。1960年代中期出生于大同矿区,1970年代到1980年代,在矿区接受初中教育,中途辍学做矿工。
1990年代末迁徒北京,成为“漂流一族”。著有长篇小说《隐忍的心》及中短篇小说、随笔若干。
书籍目录
黑暗的轮转(自序) I 黑暗的轮转 黑暗之歌 白天遇见黑暗 悲伤的耳朵 黑暗中的阅读与默诵 在黑暗中升起黎明 1966:红色风暴掠过黑色大地 II 尘世的光影 我是父亲的儿子 我生命的源头消逝了 小学同学 游走的灯 北风那个吹呀雪花那个飘 微暗的火焰 在霹雳中奔跑 III 灵魂之殇 天黑黑 IV 自由的试金石 失踪的生活 我目击了美感从一个村庄的消失 自由的试金石 临终的眼:杨家营纪事 西海固的爱与疼痛
章节摘录
我从居所到矿井的途中要经过俱乐部。 从俱乐部后院敞开的大铁门能看到文工团的人。空旷的场院里文工团相貌英俊的男女青年在阳光下聚在一起,有的在练声,有的在练手里的乐器,也有的在闲聊。他们三五成群,面对一堵灰色陈旧的墙壁各自站开,从他们胸腔发出来的声音高亢不断地在俱乐部上空回荡。低音提琴和高音小号制造出来的低沉和尖利的乐声交相环绕轮番盘旋。在我看来这些人气质优雅神情骄傲,他们相貌英俊服饰洁净,他们面容欢乐表情幸福。 如果我有对人生幸福的理想,文工团就是。我经常看着那些人,有时在俱乐部后院空旷的草地,有时在俱乐部前厅辉煌的舞台,看他们自由歌唱纵情表演,看他们享受阳光的照耀享受听者热情的欢呼和掌声。还有他们能自由地跟异性交往,他们恋爱,随心所欲跟喜爱的人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人生幸福的典范。 比起来我的现实则遍布黑暗。 每天我经过俱乐部,在文工团男女青年的歌乐声中,沿俱乐部后墙一条尘土弥漫的道路攀上一座山梁。我在阴暗落满尘埃的工房换上结满汗碱坚如铠甲的工装,从灯房睡眼惺忪满脸脏污的女孩子手里领取矿灯,跟那些面孔如石沉默如土的窑工走向山梁上的矿井。我坐缆车到达坑底,再由坑底穿越幽深曲折的巷道,走向劳作的工场。矿井的巷道纵横交错,蜿蜒延伸,那些在地腹中的巷道出现在地形图上的样子如同人体纵横交错的血脉。我进入得越深,离人间的生活越远,离尘世的气息越远。 劳作的工场在矿井巷道的尽头。在那里我看着窑工用锹镐或者炸药开凿着煤壁,他们在四季闷热的工场,脱去衣服,裸露着身体劳作,在矿灯的照耀下我能看到他们臂膀、胸部和腿蠕动的结实的肌肉。那些身体强健力气威猛的人,他们使那些已在尽头的道路再一寸一寸向前延展,他们开凿道路挖掘出的油亮的煤炭堆积在脚下,那些炭堆积如山后再被矿车运走。 我的工作是在一个石硐为窑工发放劳作的工具,锹、镐、缆绳和炸药等等。石硐离工场有一段距离,它的位置在一个废弃的老古塘,那是一个塌陷区。我经常能听到煤岩受到挤压扭曲而裂变的声音。谁也不知道那些巨大的煤岩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我每次走过的时候都怀着深度的侥幸之心。我祈求上天别在我经过的时候塌落。 我工作的时间包括花在路上是十六个小时。这个工作孤独,远离人群但是责任重大。那是一份年轻人不愿意干而我却充满热情的工作,原因是我闲下来的时候可以用矿灯照着看书,写字,那段时间我每天在下矿井之前都会在怀里揣上我准备阅读的书籍、我用来写字的硬壳笔记本。我用阅读和书写捱度着在地腹中的时光。那段时间我阅读过的书籍和书写过的笔记都留下了黑色的印迹。为了抵御在地腹中的孤独,克服一个人对死寂的恐惧,我用防火的沙土和皮制的门帘给自己制作了一个练习拳击的沙袋,吊挂在硐中,不工作不看书也不想写字的时候我就练习拳击,以此克服睡意的来临,避免像年老的窑工那样在困倦中昏睡。我发现那样的睡眠日久天长会让一个人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会从根本上瓦解一个人的活力和元气’使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废物。 看到文工团的人,我就无法满意自己活命的方式。我憎恨自己的土作,憎恨的理由是它的远离人迹和暗无天日以及无限漫长。有时候我在结束工作走出矿井的时候,坐在山坡的草地。面对血色的夕阳,我满身烟黑,面孔和手臂找不到干净的地方,那时候我远远的看着俱乐部的方向,看着文工团男女青年美丽的面影。那个方向和那些面影就是我不能企及的生活的理想。那个方向和那些美丽的面影让我感觉忧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