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郁达夫 页数:527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这部文集分为两卷:Ⅰ.小说卷;Ⅱ.散文卷。 1.小说卷编入作者《沉沦》、《南迁》、《迟桂花》等26部小说。 2.散文卷编入作者在各个时期所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按内容与体裁分为感伤叙事、游记小品、人物回忆、杂文随感、日记自传五个部分。 二、本书注释分为题注和正文注。 1.每篇文章的题注一般均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于何种报刊(所载报纸注明年月日,期刊注明年月和期数),同时注明发表时所用署名,后来编入何文集。题注尽可能客观的提供作者撰述时的有关情况及当时的背景材料,以供读者参考。 2.正文注释均置于每篇之末。为避免冗繁琐屑,对于一般读者并不陌生、不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的词句一般不加注说明。 3.凡作者原注均标明作者原注。 三、本书插图尽可能地搜罗了有关郁达夫的照片和文物图片,为读者认识郁达夫提供一点感性的图片资料。 花城出版社 2002年12月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雪后的东京,比平时更添了几分生气。从富士山顶上吹下来的微风,总凉不了满都男女的白热的心肠。千九百二十年前,在伯利恒的天空游动的那颗明星出的日期又快到了。街街巷巷的店铺,都装饰得同新郎新妇一样,竭力的想多吸收几个顾客,好添些年终的利泽。这正是贫儿富主,一样多忙的时刻。这也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
书籍目录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怀乡病者采石矶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离散之前薄奠十一月初三烟影过去微雪的早晨迷羊二诗人逃走在寒风里杨梅烧酒东梓关迟桂花碧浪湖的秋夜瓢儿和尚唯命论者出奔
章节摘录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吧。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的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弟兄,自家的手足,都在那里排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连连续续的滴了下来。他那灰白的面色,竟同死人没有分别了。他也不举起手来揩揩眼泪,月光射到他的面上,两条泪线,倒变了叶上的朝露一样放起光来。他回转头来,看看他自家的那又瘦又长的影子,就觉得心痛起来。 “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地了。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步田地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吧厂 他向西面一看,那灯台的光,一霎变了红一霎变了绿的在那里尽它的本职。那绿的光射到海面上的时候,海面就现出一条淡青的路来。再向西天一看,他只见西方青苍苍的天底下,有一颗明星,在那里摇动。 “那一颗摇摇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国,也就是我的生地。我在那一颗星的底下,也曾送过十八个秋条,我的乡土呵,我如今再也不能见你的面了。” 他一边走着,一边尽在那里自伤自悼的想这些伤心的哀话。走了一会,再向那西方的明星看了一眼,他的眼泪便同骤雨似的落下来了。他觉得四边的景物,都模糊起来。把眼泪揩 了一下,立住了脚,长叹了一声,他便断断续续的说: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一九二一年五月九日改作 南 迁 一 南 方 你若把日本的地图展开来一看,东京湾的东南,能看得见一条葫芦形的半岛,浮在浩渺无边的太平洋里,这便是有名的安房半岛! 安房半岛,虽然没有地中海内的长靴岛的风光明媚,然而成层的海浪,蔚蓝的天色,柔和的空气,平软的低峦,海岸的渔网,和村落的居民,也很具有南欧海岸的性质,能使旅客忘记他是身在异乡。若用英文来说,便是一个Hospitable,inviting dream,land of the tic ronantic age(中世浪漫时代的,乡风纯朴,山水秀丽的梦境)了。 东南的斜面沿着了太平洋,从铫子到大原,成一半月弯,正可当作葫芦的下面的狭处看。铫子是葫芦下层的最大的圆周上的一点,大原是葫芦的第二层膨胀处的圆周上的一点。葫芦的顶点一直的向西曲了。就成了一个大半岛里边的小半岛,地名西岬村。西岬村的顶点便是洲崎,朝西的横界在太平洋和东京湾的中间,洲崎以东是太平洋,洲崎以北是东京湾。洲崎遥遥与伊豆半岛,相摸湾相对;安房半岛的住民每以它为界线,称洲崎以东沿着太平洋的一带为外房,洲崎以北沿着东京湾的一带为内房。原来半岛的住民通称半岛为房州,所以内房外房,便是内房州外房州的缩写。房州半岛的葫芦形的底面,连着东京,所以现在火车,从东京州国桥驿出发,内房能直达到馆山,外房能达到胜浦。 二 出 京 千九百二十年的春天,二月初旬的有一天的午后,东京上野精养轩的楼上朝公园的小客室里,有两个异乡人在那里吃茶果。一个是五十岁上下的西洋人,头顶已有一块秃了。皮肤带着浅黄的黑色,高高的鹰嘴鼻的左右,深深洼在肉里的两只眼睛,放出一种钝韧的光来。瞳神的黄黑色,大约就是他的血统的证明。他那五尺五寸的肉体中间,或者也许有姊泊西(Gypsy)的血液混在里头,或者也许有东方人的血液混在里头的,但是生他的母亲,可确是一位爱尔兰的美妇人。他穿的是一套半旧的灰黑色的哔叽的洋服,带着一条圆领,圆领底下就连接着一件黑的小紧身,大约是代Waist—Coat(腰褂)的。一个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身体也有五尺五寸多高,我们一见就能知道他是中国人,因为他那清瘦的面貌,和纤长的身体,是在日本人中间寻不出来的。他穿着一套藤青色的哔叽的大学制服,头发约有一寸多深,因为蓬蓬直立在他那短短的脸面的上头,所以反映出一层忧郁的形容在他面上。他和那西洋人对坐在一张小小的桌上,他的左手,和那西洋人的右手是靠着朝公园的玻璃窗的。他们讲的是英国话,声气很幽,有一种梅兰刻烈(Melancholy)的余韵,与窗外的午后的阳光,和头上的万里的春空,却成了一个有趣的对照,若把他们的择要翻译出来,就是: “你的脸色,近来更难看了:我劝你去转换转换空气,到乡下去静养几个礼拜。”西洋人。 “脸色不好么?转地疗养,也是很好的,但是一则因为我懒得行动,二则一个人到乡下去也寂寞得很,所以虽然寒冷得非常,我也不想到东京以外的地方去。”青年。 说到这里,窗外吹过一阵夹沙夹石的风来,玻璃窗振动了一下,响了一下,风就过去了。 “房州你去过没有?”西洋人。 “我没有去过。”青年。 “那一个地方才好呢!是突出在太平洋里的一个半岛,受了太平洋的暖流,外房的空气是非常和暖的,同东京大约要差十度的温度,这个时候,你若到太平洋岸去一看,怕还有些女人,赤裸裸的跳在海里捉鱼呢!一带山村水郭,风景又是很好的,你不是很喜欢我们英国的田园风景的么?你上房州去就对了。” “你去过了么?” “我是常去的,我有一个女朋友住在房州,她也是英国人,她的男人死了,只一个人住在海边上。她的房子宽大得很,造在沙岸树林的中间;她又是一个热心的基督教徒,你若要去,我可以替你介绍的,她非常喜欢中国人,因为她和她的男人从前也在中国做过医生的。” ……
编辑推荐
一、这部文集分为两卷:Ⅰ.小说卷;Ⅱ.散文卷 1.小说卷编入作者《沉沦》、《南迁》、《迟桂花》等26部小说。 2.散文卷编入作者在各个时期所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按内容与体裁分为感伤叙事、游记小品、人物回忆、杂文随感、日记自传五个部分。 二、本书注释分为题注和正文注。 1.每篇文章的题注一般均说明该文最初发表于何种报刊(所载报纸注明年月日,期刊注明年月和期数),同时注明发表时所用署名,后来编入何文集。 题注尽可能客观的提供作者撰述时的有关情况及当时的背景材料,以供读者参考。 2.正方注释均置于每篇之末。为避免冗敏琐屑,对于一般读者并不陌生、不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的词句一般不加注说明。 3.凡作者原注均标明作者原注。 三、本书插图尽可能地搜罗了有关郁达夫的照片文物图片,为读者认识郁达夫提供一点感性的图片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