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花城出版 作者:刘景华 编著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世界思想文化名著(政治学卷)》中讲述 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因为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 ——马基雅维里 政治的目的不是把有理性的人变成畜生或傀儡,而是使人有保障地发展自己的心身,无拘无事地运用自己的理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斯宾诺沙 西方文化中的病毒一旦植入另一个社会,便很难根除,病人虽能活下去,但永远不会是完好的人。他们造就了无所适从的国家,但却不能创造出西方社会,反而使国家染上了一种文化精神分裂证。
作者简介
刘景华,1955年11月出生,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武汉大学世界史博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世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4个国家级社科项目的研究。出版了《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城市转型与英国的勃兴》、《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国的兴衰》、《东方的“西方”——日本国起落兴衰》、《人类六千年》等13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成果计约400万字。
女群,女,1973年生,湖北荆州人,历史学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科研,已发表科研论文近10万字。
书籍目录
总序
《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君主论》(意大利)尼柯罗·马基雅维里
《乌托邦》(英国)托马斯·莫尔
《利维坦》(英国)霍布斯
《神学政治论》(荷兰)巴鲁赫·斯宾诺莎
《政府论》(英国)约翰·洛克
《论法的精神》(法国)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论》(法国)让·雅克·卢梭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国)塞缪尔·亨廷顿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君主国的主要统治者是君主,他的能力、言行、举动等都对君主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对君主为君的条件和君主应有的政治权术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一个君主应负有军事方面的重大责任,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专业,要训练自己的脑筋,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外,君主不应该把别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专业;伟大的事业和卓越的范例是君主要想赢得人们尊敬的重要条件;君主应设法使自己避开谄媚者,从而听到忠言,等等。这些对于一个君主统治他的国家是相当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是,马基雅维里提出了有关君主统治的惊世骇俗的政治原则。其一,强权政治的原则。他认为世界上有运用法律和运用武力两种斗争方式。前者往往有所不足,所以必须诉诸后者。因此,君主必须牢牢地掌握着权力。这正是马基雅维里指出君主应该建立自己军队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君主为了实现他的鸿图大略,“他们只有依靠自己并且能够采取强迫的方法,他们就罕有危险”。因此,他说“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在如何使用暴力上,马基雅维里指出:必须妥善地使用残暴手段,“妥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自己安全的必要,可以偶尔使用残暴手段,除非它能为臣民谋利益,其后决不再使用”,否则将会对自己的统治不利。其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原则。他认为:君主夺取和保持国家时所采取的任何手段,总会被人认为是光荣的,并会受到人们的称颂。马基雅维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他认为人性是“恶劣的”,“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这与主张性善论者的看法完全不同。基于这种认识,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表现出慷慨、仁慈、守信义等优良品质虽然的确值得褒扬,但是,在人类恶劣的前提条件下,君主则不应该这样做。他应该将善、恶很好地结合起来行事,而不必以道德为准则。比如人们认为君主应该慷慨,马基雅维里却不主张君主在国内对人民慷慨,因为节约(吝啬)可使他“收入丰盈”,在不加重百姓的负担时可以建功立业。久而久之,人们就感到君主是慷慨的了。再如一般的人都认为君主应该仁慈,但是马基雅维里却认为仁慈不能滥用,“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不应有所介意。”又如人们认为君主应该守信,马基雅维里却认为成功的君主都是不重信义重诡计的,重信义的人往往被他们所征服。当然,马基雅维里并不是完全反对一切优良品质,他在主张君主应当吝啬、残酷、不守信的同时,也主张利用一切优良品格为自己服务。他说:“如果具备这一切品质并且常常本着这些品质行事,那是有害的;可是如果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那却是有益的。”君主还必须有如下的精神准备,即“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的变幻情况而转变”。归根结底,君主“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是如果必需的话,他就要懂得怎样走上为非作恶之途。”关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马基雅维里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认为世上用法律斗争的方法是属于人类特有的,运用武力的方法是属于野兽的,君主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应“效法狐狸和狮子”。狐狸可以认识陷阱,狮子可以使豺狼惊骇。懂得怎样做狐狸的人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但是现实又要求君主“掩饰这种兽性,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马基雅维里的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原则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后来成了具有贬义的政治上尔虞我诈、不讲信义的代名词。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该把“马基雅维里主义”与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区分开,不应二者混为一谈。 值得注意的是,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著作,其著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因此,他在书中分析了意大利君主们丧失土地的原因,并认为他们如果能做到他在书中所说的事情,那么他们就能保有自己的国家,正因为他们没有这样做,所以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土地。他指出命运只能主宰人的半个行动,另一半则归人类自己支配。因此,他说“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因为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而且“命运常常是青年人的朋友, 因为他们在小心谨慎方面较差,但是比较凶猛,而且能够更加大胆地制服她。”基于以上认识,马基雅维里认为当时的意大利是产生一个理想的新君主的最好时候,意大利应在他的领导下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 《君主论》表达了马基雅维里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它把意大利的统一放在了首要位置,它肯定君主的作用无疑是对教权的反对,这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君主论》固然是为君主所著的,它同时对人民认识君主的本质也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不仅如此, 《君主论》在近代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君主论》摆脱了中世纪神学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以世俗的眼光来研究现实政治,抨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的理论。在这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著作中,马基雅维里所宏扬的正是世俗的君权,而不是教权,他极力贬低基督教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实现了政治学的世俗化。《君主论》还将政治与道德分离开来,不从道德的立场上来解释政治,实现了政治学的独立。这些都促使政治学摆脱传统的束缚,实现了传统政治学向近代政治学的转变,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马基雅维里被称为“近代政治学之父”。 《君主论》也有其局限性。如在他看来道德只是君主利用的工具,君主不必真的按道德标准来行事,他只要装出样子让人看就行了,只有这样才会对他的统治有利。他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虽然是以统一意大利为前提的,但是却过于激进,过于功利,这种政治原则后来为一些反动者所用,产生了不好的历史影响。此外,马基雅维里将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混为一谈,他只考虑国家的安全,很少考虑统治者个人的义务,也没有考虑统治者个人的腐化和权力的滥用。 总之, 《君主论》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权的著作,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提出的一些政治原则对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不同的阶级和派别对《君主论》的看法也就各不相同。 1532年,教皇克莱门特亲自批准出版《君主论》一书,此后它在意大利多次重版,以后又被译为英、德、法、俄、 日等国文字。在我国,《君主论》很早就有多个译本问世,解放后又有潘汉典等人的几种译本先后出版。《君主论》的广泛传播表明了它对世界影响之深远。在其流传过程中, 由于接受者的差异,其影响也各不相同。 《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对宗教神权的,因此他的出版遭到了一些保守的神学家的反对。1536年,英国枢机主教波尔首先发难,对《君主论》进行攻击,由此开始了抨击《君主论》的浪潮。神学家认为它是“邪恶的圣经”。《君主论》将道德与政治分离也引起了一些基督教道德家的反对。1557年,教皇保罗四世正式将《君主论》列为禁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总序编写这套《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我们确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 大凡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爱读点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读书者总想读点好书,这也是一条不变的规律;既能在闲适安逸的状态下轻松读书,又能为自己摄取思想养分,丰富精神生活,更是每个读书的人所渴求的事情。我们编这套书,就是要帮助想读书的人满足这样的愿望。 古今中外,好书确实有许多许多,说汗牛充栋也好,说浩如烟海也罢,都是不为过的。问题是,每个人的生命和时光是有限的。人们要做的事很多很多,用来读书的时间就不会太多了;读与自己职业、生活联系不大的书,更只能挤时间了。因此,即使是好书,我们也只能挑着看,挑那些最值得读的书看。我们就是要帮助读者来做这一挑选工作。 思想文化名著,每一部都浸润着人类智慧,升华着理性和激情。文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结晶在这些巨著之中;人类每前进一步,总有先哲在导引、在思索。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累积成果,并不主要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多的是沉淀为精神文化成就。物质生活主要为当时人享用,精神文化则可以传之久远。若不将其传承,则上无颜见前辈先人,下有愧于子孙后代。 然而,这些名著思想深刻,内容深奥,难以理解和卒读。阅读外国思想家的著作时,还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因而常会令读者或望而生畏,或浅尝辄止。除专业人员外,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读完几本。本丛书想做的,就是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活泼流畅的文笔,将思想家深刻的思想予以再表现,既能让读者把握思想家之理论、学说和观点,又能体会他们阐述思想时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妙之处。 本丛书各卷均选十部左右的原著做细致具体的评介。这些名著,我们认为是各学科中最有影响的,而涉及的学科则涵括了哲学、荚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旅游学、科学等诸多领域。 各卷都力图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各篇撰写时,我们将根据原著特性,或以评论者身份将原作的观点、思路娓娓道来,或以原作概要形式,让读者再度体验思想家的那种境界和激情,体验那或犀利、或感人、或严密、或俏皮的文采。套用一句老话叫做:“将思想从思想家的书斋里和著作中走出来,变成社会大众的精神大会餐”。要让这些名著的“改造版”,能使有思想的社会读者兴致盎然、爱不释手。 英国著名史家马考莱曾发誓说:“如果我的著作不能在仕女们的心目中迅即超过最时髦的小说,那我是誓不干休的。”果然,他所写作的《英国史》真的超过了当时英国著名作家斯各特的小说,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英文著作。我们当然不敢做如此奢望,我们只是想,如果读者们在书店摆着本丛书的书架前驻足翻阅几分钟,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