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解毒片

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李碧华  页数:3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碧华作品集8:流星雨解毒片》是李碧华志怪类小说集,收入了李碧华近几年的传奇志怪类小说,这些作品把街谈巷议、民间风俗进行神奇加工,在阴阳两界自由穿行,想象狂放,笔冷情浓。通过一个个诡秘魅惑、血泪交融的故事,抒发对世态人心的悲悯和关怀。再次展示了作者跨越时空、凌驾生死的想象力,充满了自由舒放的艺术张力。

作者简介

李碧华,出生、成长于香港,任职记者(人物专访、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 其中电影作品有:《父子情》、《胭脂扣》、《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岛芳子》、《诱僧》、《青蛇》等。虽屡获国际奖项,却如已泼出去的水,只希望最好的作品仍未写就。  专栏及小说在大陆港台新马等报刊登载,并结集出版五十多本。  多国译本已印行。  美国WILLIAM MORROW出版社拥有部分小说中文以外世界版权。  本人认为人生所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

书籍目录

流星雨解毒片桑拿蓝蜘蛛和“空罐头”三寸挣脱三千层亚麻布梁山伯自白书纠缠洛阳牡丹10号房间的约会意外的礼物不要收凶宅租客古着凤诱不要让他收到信浸泡在药水中的男人算帐水袖青蛾“红魔鬼”门券自恋鸡蛋中的银指环最后来到K座地狱护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没有所谓『矢志不谕』,—只因找不到更好的。  没有所谓『难舍难离』,—是外界诱惑不够大,  若真大到跔叫你离去,  统统拨归『缘尽』。  没有所谓头也不回,—不回顾,当然是马上有了填补,  无心恋战。  ……万事都在『衡量』二字。  —李碧华

编辑推荐

《流星雨解毒片》是李碧华志怪类小说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星雨解毒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可看性不高,没什么意思
  •   是李碧华的经典之一!值得收藏。
  •   在看了电影【奇幻夜】和【迷离夜】后,开始对李碧华的作品感兴趣。虽然是短篇但是文笔很有特色,结局出人意外。挺喜欢的
  •   非常喜欢他的书,一直如此。
  •   李碧华的书,很喜欢。可惜是新版
  •   中意李碧华小说噶风格,很特别~~
  •   很惊悚很犀利的一本小说,个人比较喜欢。
  •   可惜没看见饺子 - - 李碧华 你值得拥有
  •   李碧华惯有的文字~但是这本的港味太浓,不是太习惯另外,亚马逊的服务不错哦,比某当好太多了!
  •   内容不错,但印刷和纸质较差,有几个错别字。
  •   喜欢李碧华艳冶的文字
  •   有灵异的故事,但不是那种过分渲染恐怖气氛的类型,看着有点紧张,但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喜欢字里行间的人生感悟。
  •   李碧华的故事写得不错,书是几年前的版本,印刷没有现在的书精美,不过也不错
  •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李碧华擅长写血腥的爱情故事,鬼狐仙怪都是人的本质。凡人才会坠入纠缠的爱,生生死死的念。
  •     多年后的今天,老公站在卫生间的门口,对我那个到现在也不知谁到底是“真命天子”的闺蜜说,:也许仅仅就是挤牙膏,你也能发现,你们不适合,你们现在铤而走险的感情,其实是伤害。
      于是想起,这是李碧华的故事里的情节,一对夫妻只因挤牙膏吵架起来,最后互相杀害。能被一个男人记得很久的故事,想必不是感人,而是触动了某些本质的东西。
      
  •      她的长篇或许比短篇更有名:《霸王别姬》,《青蛇》,《饺子》等。但私以为她的文风并不适合写长篇,倒是此类精悍的短故事更适合。她的文风过于“散”且更注重“气氛”,若写短篇自然引人入胜,长篇就未免过于“散”了,找不到骨髓,让人读时容易走神。
       读过她的全部短篇怪谈小说集,可说上瘾太深。看光后又到处去找,但终于也找不到新的了,也不知她何时再出新作。看过的里面最喜欢《迷离夜》与《奇幻夜》,故事可算个个经典,文字精美,气氛诡异,让人着迷。
       她的文风是招牌式的“狠”,“毒”,“诡”。看罢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双看透世情的冷眼,什么花样也逃不过。但看到底才发现,其实虽然看透,但却也未能逃脱。故事中那么多痴男怨女,真不是一般的“痴”或“怨”,总是到了偏执的地步,令人生寒。为什么偏执?为什么他不爱我?说到底还是爱。爱得太深,已经无法罢手,所以干脆同归于尽,粉身碎骨,我们反而不能分开。顽固得令人害怕,顽固得令人感叹:情到痴处,真是无你也无我。
      
  •     因为短小
      所以精悍
      
      这样的书本看起来不费神
      而泼辣的毒
      却是脱离我们生活中寻常的苦痛的毒
      
      也就解毒了吧
  •     最近看了李碧华两本怪谈小说,《流星雨解毒片》和《樱桃青衣》。短篇,看地神速过瘾。
      (花城出版社的怪谈就这两本。另外准备买《怪谈精选集》三卷)。
      文风如常的妖艳鬼魅,下笔毒辣尖锐。氛围极其诡异甚至变态,惊叹其狂放的想象力,且什么都敢写。
      她曾坦言自己具有自虐倾向,相信鬼神之说,因果循环,六道轮回。
      教诲人善恶终有报,有债也必要还。掺杂着血腥,恶心,惨不忍睹,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冷语嘲讽世间薄情男女。笔下的多数怨魂会因一种执念,与普通人共存一个空间,永世纠缠。
      还有多数属于做了亏心恶事而心魔缠身,自生幻象而自取灭亡,大快人心地很。
      
      《流星雨解毒片》内含一篇《月媚阁的饺子》,后被改编成电影《三更饺子》,看完后去下了这部电影。
      月媚阁的形象更具体化,香港老式民房,手起刀落,一个个粉嫩婴胎饺子,“你敢吃一口吗?”
      凡俗的欲念太过诱惑,最后终成了孽。只是代价太过残忍,血腥。
      是她对待笔下人物的态度——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极端化,不留余地。最爱她的真实。
      
      推荐比较经典的《眼睛》,《潮州巷》,《钥匙》,《墨镜》(不喜勿读,小心留下心理障碍)。
      另推荐一篇无关神鬼,冷笑话式寒到不行的《牙膏》。
      
  •     李碧华的故事
      离不开食物和女人
      以及那些个神魂颠倒地通灵
      
      一个个出乎意料的情节
      像不经意的戳着我们的脊背
      充满着惊恐,
      也有着刺激的快感
      
      
  •     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很严重的失眠,灵魂总是偷偷的在凌晨中清醒,双手抱头,躺在床上,脑袋里面空空的,心里却不知道为什么而焦虑着,望着黑暗中的宿舍,虚弱到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在论坛里面乱逛,见到了《异闻录》,有人说是什么东方版的《一千零一夜》,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灵异故事,有点神秘有点恐怖,在那时,却已经可以吸引我的注意,帮我吓走凭空而来的焦虑和心理的空旷。就那样每天邻睡前看一个鬼故事,上床之后环抱着膝盖,战战兢兢的闭上眼睛,在不断的寻求自我保护当中,不安的睡去。
      
      失眠终于过去,看鬼故事的习惯却保留下来。只是现在看这样的故事不再是为了得到恐惧的庇护。
      
      这本〈流星雨解毒片〉最吸引我的也不是诡异的情节,而是李碧华犀利的笔锋。让我脊背发冷的不是血腥的描写,而是李的直接,毫不掩饰的指向真相,她的笔太冷了。无论少年清纯的爱慕还是中年情怀,市井小民还是白领小资,都逃不出作者设定的残酷基调。哪怕当这些真相就在生活琐屑中,只要透过窗纸就能清晰地看见烛光下真相的身影,她却觉得这样不够,偏偏先把窗纸撤下,握在手里,然后去看里面的一切。
      
      作者在自述中说人生所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李的为人也以低调逍遥著称,我想这应该是把世事全部看通透之后的释然吧。这样的修为,恐吾辈难得。所以只能一边胆战心惊的的读着真相,一边安慰自己其实那都是故事,不足信。无论如何都不忍心让自己正视残忍的事实,一定要自己幻想出一个美好的世界来安慰自己。
      
  •     现在喜欢李碧华。
      
      知道她的人大体都知道霸王别姬,胭脂扣,诱僧,以及青蛇三月烟花和新欢。
      冷静犀利的笔锋造成其招牌,犹如Made in China,烙在背脊上。抹不去。。。
      偶然翻到一本名为《流星雨解毒片》的书,这一次领略到她的诡异。
      
      这是李碧华志怪小说的合集,收录了近些年散落于报刊专栏的诡异志怪文字。
      本人素来不看此类小说,翻开以后却收到了爱不释手的神奇效果。。
      从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流星雨解毒片,开始就被吸引住。
      
      香港的女子在北京时爱上一个地道北京人,二人却各自有主。回港后女子以每日服用“北京”牛黄解毒片解除相思之苦。两人终于暗自下定决心一起观看33年的流星雨。左等右等,女子对于男子一定会来的自信在时光的流逝和心意的黯淡中逐渐消失。。终于在满天翻星一起掉落的时刻,对着黑丝绒的天发出恶毒的咒语-我不要再见到他。
      翌日,带着满心疲惫和失望归港。北京的报纸上不起眼的消息说,男子为了赴约出车祸。一切符合事件的或者说剧情的发展。看起来老套且无味。结果呢?受伤不重的男子离奇死去。时间是,女子下咒时,时针分针正好指向的那点。
      誓言是不能轻易许的。
      她以为他欺哄她,于是她恨他,没错。
      他爱她,他怕爱人心急赶着去见她,没错。
      错在她没有耐心,不甘寂寞,没有给男人足够的信任,还是出于对自己能否把握他的猜疑不自信?
      只道她永远不要知道所谓真相,还能安稳过完一世。
      
      我最喜欢的一个是。。真素不好意思我居然把名字忘了。。看完之后我真是流了一小身冷汗。。
      看似正常的推拿师和熟客聊天,推心置腹。最后一百字,她说,他们都是不甘心宿命的冤魂。。
      
      此外。《忘记他》、《"月媚阁"的饺子》、《青蛾》。。。。都不错。
      如果你像我一样胆小并且想象力丰富,最好在正午的阳光下看。
      
      
      
      
  •     
      
      在繁华的都市夜里,在温暖的房间中,我读李碧华的书,也经常一惊一乍地后背发凉,浑身起鸡皮疙瘩。
      
      最让我着迷的是她的两本鬼怪类小说《流星雨解毒片》、《樱桃青衣》,让我又爱又怕。
      
      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往往是为爱痴狂型的,不是自杀就是杀人,有几幕最为血腥的画面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一个女孩将提出分手的男友的眼珠当成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圆子,用吸管吸入口中(《珍珠奶茶》);为了保住即将凋零的容颜,一个豪门贵妇服用胎儿馅作成的饺子,以此挽留丈夫的心,后来她全身弥漫着血腥气......(《“月媚阁”的饺子》);名满全城的卤鹅汁里,竟然藏着爸爸的尸骨(《潮洲巷》)。......
      
      所有的结局你都想象不到,像看希区柯克的电影,像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紧张、压迫、让你喘不过气来,却欲罢不能。
      
      这样一位以电影剧本《霸王别姬》、《青蛇》而闻名于世的女作家,在市井闲谈中依然挥洒她的精灵气、才气和鬼气。她像一个幽灵,游荡在香港这个外表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而骨子里充斥着痴男怨女、孤鬼游魂的大都市。她看透了海誓山盟,看穿了爱恨情愁,她把爱情、死亡、纠缠、迷恋、复仇放在一起,煎、炒、烹、炸,用她的内功化成浓烈、血腥、迎面泼来的气味让你惊骇、迷离、回味、过瘾。
      
      “大红大紫”、“敢爱敢恨”是她的主人公的写照,让我这样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日渐苍白、憔悴的灵魂打寒战。刚刚入世的小男生、小女生不会读懂李碧华;扭捏作态、酸文假醋的白领们理解不了她外冷内热;被柴米油盐熏晕了的家庭主妇更是不会明了她,却依然在走着她的主人公的路。
      
      李碧华与三十年代的张爱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冷静,自信,独立,而且毒辣”。只是张爱玲是真正的冷毒,冷到骨子里。而李碧华却在锋利的辞藻后面依稀可见的热辣,是牛黄片吗?
      
      其实她用在评价张爱玲的话套在她自己身上也合适:“对很多读者而言,除了古井,张还是紫禁城里头出租的龙袍凤冠,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断丝连中的藕,炼石补天中的石,群蚁附羼中的羼,闻鸡起舞中的鸡,鹤立鸡群中的鹤…… ‘鹤’,俗称仙鹤。嘴,颈,脚皆特长,身高,翼大,善飞。体白色,眼赤,尾黑。鸣声高朗。鹤之头顶朱红,相传此丹顶有剧毒,食之杀人。”
      
      虽剧毒,也令我甘之如饴。
      
      而容易被爱纠缠、困扰的都市女性最该读读李碧华——将人性解剖到极至,你就会认清情感的虚妄。
      
      读李碧华,就像吃了水煮鱼,又麻又辣,却会大呼过瘾。
      
      2002年10月21日(文/绿如蓝)修改于东环广场
      
      
  •   我看过她的几本书,看了 红袍蝎子糖 之后就不敢再看了,我觉得她太偏执了。她是浮在俗世风头浪尖上的人,不想再看她的书了
  •   不同意,她这些短篇都太烂了。不是烂,而是数量太大,所以,虽有好的,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长篇倒是几乎都好。
    还有不知道你说的散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挺好,画面节奏都好,好像剧本一样,就是为了以后拍电影服务的。
  •   觉得李碧华阿姨就像个穿袍拿剑的道姑,眼神凌厉,素面朝天,笔锋就像锋利的宝剑直捣妖魔内心,寒光逼人,不可近观。
  •   花城出版社的还有 《放血》《新欢》2个怪谈小说
  •   是呀,不能浪费阳光的灯光呀。
  •   呵呵~快餐文化以后,是麻辣文化么?有趣。。。
  •   碧华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后的 最后的什么呢 坚定吧 坚定的折磨世界
  •   被真正吓到的精神恐惧
    不是恐怖小说的恐怖小说
  •   志怪小说,封面比内容更诡异,多是因果报应,前世轮回,惨烈轻薄,典型的港台文学。
    几册随笔内容虽涉猎广泛,大多时候还是仿佛会感受到作者阴冷的目光。
    这个女人一定过得不幸福,否则她不会有这么肃杀的目光和折磨作品中角色的恶趣味...
  •   发凉也泼辣,这种情绪让人着迷。
  •   我不喜欢李,但也佩服她的文字和想象,真正的鬼魅,当然也让我产生了生理上的厌恶感。始终认为李是远远不及张的。
  •   确实,李就好象聊斋中的狐妖,一股妖媚之气,读她的作品好象在奇幻世界,张就更象仙风道骨的隐士,参透人生,她们2人所处的年代不同,所以感悟的也不大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她们都很低调,行踪诡秘。张晚年就是个隐士,过着隔绝的生活,李则大隐隐与市,也许她与你擦肩而过,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她是谁,由于李数十年不照相,甚至连本尊的样子都未曾见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