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04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页数:6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白先勇回来了。六月底回来的。他只是回来玩。文艺的公开聚会根本见不到他的影子。耕莘文教院举办的暑期写作班请他讲两堂课,这位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的讲师一再叫苦:“讲些什么呢?我从没用中文讲过课——非讲不可吗?”余光中拍拍他肩膀:“在台北,作家演讲是常事。你再待上三个月,电视、电台通通会找你来了!”但白先勇不会待那么久。九月初,他就要回中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上课去了。
作者简介
作者自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65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孽子》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洞察人性、关怀社会现状的上乘之作,在海外颇有影响。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散文蓦然回首《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明星咖啡馆弱冠之年文建、文教要合乎时代需要蕉风椰雨的人间乐士天天天蓝第六只手指岂容青史尽成灭写给阿青的一封信惊变《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不信青春唤不回石头城下的冥思殉情于艺术的人冠礼文学不死树犹如此落叶赋台北上海童年第二辑 文艺评论秋雾中的迷惘鹿港神话崎岖的心路谈小说批评的标准……
章节摘录
树虽如此人却不朽——读白先勇的散文“我走过她房间,瞥见她孤独的身影,就不禁心中一沉,白天在外的繁忙欢娱,一下子都变得虚妄起来。我的快乐明姐不能分享丝毫,我的幸福更不能拯救她的不幸。” 这是白先勇在《第六只手指》一文中发出的慨叹。讲中文的人,素喜用“鸟兽散”来表述人间覆水难收的分散局面。可怜的是,白先勇的三姐却既不可以像鸟那样飞去,又不可以像狡兔那样奔走,独自守在台北的老家,在父母皆逝,兄弟姐妹纷纷离去的旧宅里长夜孤守,孤灯独对。仿佛是宿命,每个大家庭里都会潜生出一种悲绝的势力,它常常以生物性的病状依附在某个最良善的成员身上,向全家人发起攻击,让他们为所享受到的欢乐感到惭愧,让他们因为“爱莫能助”而重新看待个人的能量。 《第六只手指》像《寂寞的十七岁》一样,道出了中国人间的某种亲情的、悲哀的经典。 在《白先勇文集》第一卷的“自序”之前,“压卷”着白先勇和王国祥在台北的黑白双人照片,恰同学少年,二人都是英姿勃发,给人一种青春永驻的印象。《树犹如此》记述的故事,却是写真中的两个人,分别离开黑白的画面,进入美国宾州和圣芭芭拉的彩色画面。同是少年壮志,白先勇似乎处处坦途,王国祥却前路多舛。每临假期,王国祥就会到白先勇位于巴萨隆那道940号的宅院中与旧友厮守。可是,由他建议栽的三株意大利柏树中最欣欣向荣的一株却突然死去了。此后不久,他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旧病又复发了。三年之后,“我执着国祥的手,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霎时间,天人两分,死生契阔,在人间,我向王国祥告了永别。” 诵文至此,不禁泪流。彩色画面终结,他们又回到了17岁,1954年夏天,二人在楼梯上跌撞在一起的黑白片断。44年间的七彩人生,构织出的结尾,并不是执手诀别,而是初识在台北的瞬间…… 白先勇散文的意义,不止于为文。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娄梦·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
编辑推荐
由于家庭的关系,《第六只手指》的作者白先勇所描写的人物大多是他所熟悉的与他的家庭有密切关系的国民党社会的上层人物,以及附属于这个上层社会的各种小人物,其中包括国民党的将军,中级军官,富豪、商人,将军夫人,经理,舞女,交际花,士兵,佣人,妓女等。白先勇早期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但他的创作仍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