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中医临证旨要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作者:周福生 编  页数:422  

前言

  医学的日新月异仍未真正解决肝病对人类的困扰,迄今为止,肝病的治疗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医学难题。我国是肝病的高发区域,肝病患者群体和诊疗费用呈上升趋势,肝病的治疗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亟待解决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福生教授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结合自己30余年的临证经验,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市肿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解放军四五八医院、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省台山人民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写《肝病中医临证旨要》。该书是管窥了中医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自古至今,中医药论治肝病专著不断问世,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令人目不暇接,足见肝病诊治之难。纵观现代中医学在防治肝病领域虽有进展,但仍未根本解决治肝之本。在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际,我曾与学会主任委员周福生教授探讨中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的确切疗效及思路,印象深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看了这部书稿后,我更详细、系统地了解到周福生教授及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的情况。“医乃仁术”是铸就临床大家的精神风格写照,只有体会生命的“厚重”才能真正感受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德艺双馨”才能“起沉疴于冥冥之中,夺冤魂于离体之时”。这部作品详细记录的一个个鲜活的病例,以严谨的中医理论阐述病理病因,以大量的就诊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说明疗效。书中所记述的案例,不仅给文章增添了可读性,更为初涉医道的医生及患者提供了汲取知识的宝库。通观本书,可以说“书中所言备矣”!乐为之序!

内容概要

《肝病中医临证旨要》对临床各级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以及从事肝病研究的科研人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为中医肝病专科医师提供了不少经过临床检验行之有效的处方,对于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实习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周福生,男,1950年7月出生,广东惠来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室主任、二内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0多年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脾胃消化病证及老年性疾病的诊治,学术造诣高。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科研课题“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98年),“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99年),“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0年),“中药康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疗效评价及机理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7部,培养硕士、博士30余名。

书籍目录

上编总论第一章  中医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  第一节  肝的功能  第二节  肝的特性  第三节  肝的其他特性第二章  脏腑相关门  第一节  五脏相关  第二节  肝腑相关第三章  病因病机门  第一节  外感因素  第二节  内伤因素  第三节  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第四节  药邪致病因素  第五节  病理特点  第六节  肝经的主要循行部位及其病理变化  第七节  现代医学对中药肝毒性的认识第四章  辨证施治  第一节  辨证分型  第二节  临证施治第五章  预后与调养下编  各论第一章  肝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辨证施治  第六节  单方验方  第七节  其他疗法  第八节  预后  第九节  名家经验与病案分析第二章  脂肪肝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辨证施治  第六节  单方验方  第七节  其他疗法  第八节  预后  第九节  名家经验与医案分析第三章  肝纤维化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辨证施治  第六节  单方验方  第七节  其他疗法  第八节  预后  第九节  名家经验与病案分析第四章  肝硬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辨证施治  第六节  其他疗法  第七节  单方验方  第八节  预后  第九节  名家经验与医案分析.第五章  肝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辨证施治  第六节  单方验方  第七节  其他疗法  第八节  预后  第九节  名家经验与病案分析第六章  常见抗病毒中药  第一节  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药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优势  第三节  抗乙肝病毒中药第七章  肝病常用中药与中成药  第一节  肝病常用中药  第二节  护肝降酶中成药  第三节  利胆退黄中成药  第四节  抗病毒中成药  第五节  抗肝纤维化、肝硬化中成药

章节摘录

  三、肝主升发  肝主升发理论是古人运用取类比象思维抽象而成的。首先是由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即五脏应于四时的规律性所决定的。《素问·玉机真脏论》日:“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人体脏腑中与自然季节中的春相通应的是肝。肝的功能,即生理的肝气,如同“万物之所始生”而呈上升趋势。柯琴在《伤寒论注·热入血室》有日:“精道由肾,血道由肝。”肝禀春木之性为万物化生之源,肾受元真之精而为生命之根,因此,肝在肾精原动力鼓舞下,与春之木气相应,具有强盛的生发之力,而树木应春之煦暖升发之气生长发芽和血管发育的“芽生”过程非常相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发陈,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破灭是同时进行的规律。这种旧去新生的过程,在生理状态下,是无明显形迹可察而又每时每刻地进行着的。“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强调了肝中所寄藏的春生之气,实际上就是一种升发功能。其次,由于肝为风木之脏,中医学从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角度出发,认为“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要到达高处,并非自处高位,而是必须通过自下而上的上升运动,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的“上者右行,下者左行”的“左行”,左行,是由下向上的运动状态。肝气自下而上的上升运动,就是中医学中升发的意义。再次,则可以从经脉运行方面来考察,在十二经脉中,只有足厥阴肝经是“出颓会督顶巅逢”的。头为诸阳之会,但并非只要有阳气的温煦便能发挥其“精明之府”的正常功能,而是还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在十二经脉中,足厥阴肝经是行气血以上达巅顶的主要经脉。血具液态之质,一旦溢出脉外,则恒往下流动,在人体内部,却能循经脉而上行,正是由于阳气的推动所致。肝的阳气,循其经脉上行,推动血液上循于头,便是肝主升发的又一具体体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肝病中医临证旨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