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药名家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作者: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厅 等编  页数:312  

前言

岭南,在传统上是指越城、大庾、骑田、都庞、萌渚五岭以南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富有特色,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广东是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域,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均走在地区的前列。在这里,传统中医药以独特的作用深得人们信赖,一直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2006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广东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文件,提出要将广东从“中医药大省”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这无疑为广东中医药的腾飞增添了巨大的推动力。其中,《岭南中医药文库》(以下简称《文库》)的出版就是~项具体的措施。遵《文库》编委会之嘱作序,略述感言如下。从中国文化发源来看,中国文化的主流发源于中原一带。中医药学是从中原传入岭南的。晋代有葛洪、支法存、仰道人等活跃于广东,唐代开始有李喧《岭南脚气论》等以岭南为名的方书,可见医学与岭南挂钩,岭南医学成为中医药学科的一个分支,为时至少已有千多年了。

内容概要

《岭南中医药名家》共收载有176位从古代一近代一现代的岭南中医药界名医。全貌式地展现了岭南中医药名家的成就、品格、精神风貌,用以传承先进、激发后者。    《岭南中医药名家》拟分4册出版,本书便是其中的一册,共收载有41位岭南中医药名家。对每位名家描述主要分为3部分,即医家小传、学术精华和医案医话。医家小传包括有医家的本名及其字号、祖籍、出生地、生卒年、行医经历和主要贡献等内容。学术精华包括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医德医风、论文著作等内容。基本上每位医家均附有照片1~3幅。

书籍目录

杨孚《异物志》与岭南药用动、植物南粤先贤葛洪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鲍姑龙图阁大学士岭南儿科鼻祖刘唠医僧释继洪与《岭南卫生方》琼台丘濬 嘉惠生灵玉华子盛端明岭南草药名医何克谏“南海明珠”何梦瑶谢完卿与《会经阐义》岭南温补派医家刘渊花溪逸士嘉应黄岩郭元峰与《咏女口》叶茶山与《采艾编翼》岭南儿科圣手陈复正中国牛痘接种术第一人邱(火喜)清末岭南叶天士派医家潘兰坪近代中西医学交汇的先行者陈定泰岭南中西汇通派医家陈珍阁近代中西医汇通四大家之一朱沛文程康甫与《儿科秘要》近代中医学教育家卢乃潼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四大金刚”之一陈伯坛岭南温病学家暨中医学教育家陈任枚杨鹤龄与《儿科经验述要》近代岭南儒医卢朋著拯救苍黎超十万,算来桃李足三千的梁翰芬广东伤寒派名医邓鹤芝梅峰医学精髓永存——广州近代名医郭梅峰省港名医黄省三岭南骨伤科名医何竹林岭南儿科名医黎达英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陈治平“长指甲”中医钟玉池近代广东中医学教育家卢宗强医林阔斧程祖培李钰琳与《血证指南》“李大剂”李翼农“带下”名医蔡仰高回忆父亲余子修骨伤医学世家管霈民

章节摘录

插图:郭元峰《脉如》一书,“脉如”二字作如何解释?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用“如”比喻难辨之脉,反映临证数候俱现时之复杂脉象,最恰当不过。近人马小兰研究认为:《脉如》专门列举出真假疑似之脉,明确提出“如脉”之名,共论述了13种脉象的如脉类脉象及主病,它们是:数、浮、沉、迟、滑、实、弦、洪、细、长、紧、伏、促等脉。以“数脉”为例,对“如”字进行解释:来如弹石者,其至坚强,营之太过也;去如数者,动止疾促,营之不及也。盖数本属热,而此真阴亏损之脉,亦必急数。然愈数则愈虚,愈虚则愈数,而非阳强实热之数,故不日数,而日如数,则辨析之意深矣。《咏女口》的如脉类,多是正脉脉象兼上其他脉象,因此在一些诊断学书籍中被列为“相兼脉”范畴,多处引用它的如脉主病作为“兼脉主病”的内容。《脉女口》对真假疑似脉的辨析及其主病对后世学者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它大大丰富了中医脉学的内容,在中医诊断学领域理应有它的一席之地,在启发中医者的思维认识上有着深刻的意义。

编辑推荐

《岭南中医药名家(1)》:岭南中医药文库·医家系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岭南中医药名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还附有照片,不错。
  •   第三册和第四册
    好像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