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 作者:郭小东 页数:281
内容概要
比较财政学作为财政学、比较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是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财政体系、财政制度和财政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国的财政体制普遍经历了一种带有相当强度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在新的框架体系内展开财政比较分析。《新比较财政导论》以当代较具代表性的市场经济模式“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菜茵模式”、“日本模式”和正在形成的“中国模式”作为分析样本,对这些模式下的财政制度和财政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在比较分析的展开中,全书内容按三个层次分为三编,第一编是有关不同经济模式以及不同经济模式下政府在整体经济中地位作用的比较分析;第二编是有关一些基本的、在财政运行中各个环节都会发挥作用的重要制度的比较;第三编是关于一些较为“单独”“孤立”的,在财政运行的某一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制度的比较。每一编再按具体内容分为不同的章,每一章均按照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这四条线索对有关制度进行比较。
书籍目录
导言一、新比较财政学与时代要求二、新比较财政学的任务三、作为新比较财政体系基本范式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四、用整体经济的眼光铺排分析比较的具体内容五、分析比较方法上对原有比较财政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第一编 财政运行背景性制度比较第一章 财政运行的经济体制背景比较一、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及其特征二、莱茵模式及其特征三、日本模式及其特征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及其特点第二章 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一、美国模式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二、德国模式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三、日本模式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四、我国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 国家观、政府观比较一、美国国家观和政府观二、德国国家观和政府观三、日本国家观和政府观四、我国国家观和政府观第四章 文化传统对政府作用的影响比较一、美国经济模式与文化传统二、莱茵模式与文化传统三、日本经济模式与文化传统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文化传统第二编 财政运行基本制度比较第五章 财政法治制度比较一、美国财政法制二、德国财政法制三、日本财政法制四、我国财政法制第六章 财政体制比较一、美国财政体制二、德国财政体制三、日本财政体制四、我国财政体制第七章 财政决策制度比较一、美国财政决策制度二、德国财政决策制度三、日本财政决策制度四、我国财政决策制度第八章 财政监督制度比较一、美国财政监督制度二、德国财政监督制度三、日本财政监督制度四、我国财政监督制度第三编 主要财政制度比较第九章 财政预算制度比较一、美国财政预算制度二、德国财政预算制度三、日本财政预算制度四、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第十章 财政收入比较一、美国财政收入二、德国财政收入三、日本财政收入四、我国财政收入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比较一、美国税收制度二、德国税收制度三、日本税收制度四、中国税收制度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比较一、美国财政支出二、德国财政支出三、日本财政支出四、我国财政支出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三、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财政运行的经济休制背景比较 任何一种财政,都是在一定的体制条件下运行的。从总体上说,“体制”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代表一个复杂的、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方方面面,对财政运行都会产生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经济角度说,与财政运行关系最大的还是经济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也就成为比较财政一个必要的、基础性的方面。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各种原则和方式的集合,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内部构成的统称,也是经济体内各组成部分的职能及关联方式的总和。一种经济体制,可以看成是各种相关经济制度(如,所有制制度、产权制度、竞争制度、交易制度等)的总和。各种制度的差异,在总体上就导致了经济模式的不同。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市场经济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也正是因为不同模式的存在,使新比较财政框架内对财政运行制度背景的比较成为必要 一、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及其特征 “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虽然可泛指存在于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的经济形式,而且,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在文化传统上、在经济运行方式上确实有一定的相仿之处。例如,20世纪70、80年代之交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就首先在这些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发动起来的。但是,通常意义上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是指以美国、英国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英国,但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实际上主要以美国经济为代表 “美国的资本主义与其他经合组织的资本主义相比有重要的差别。”[13]以美国经济为样本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运行只能起有限作用 该模式突出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之相对应,主张抑制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运行只能起有限的作用。与美国立国以来一直标榜的“自由至上” “个人权利至上”的观念相一致,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竞争一直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933年“罗斯福新政”在激烈的反对声中破冰出台,虽然是政府对经济干预明显加强的表现,但并未能改变其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的格局。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里根革命”,采取了新自由主义阵营中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又转而推行与“罗斯福新政”截然不同的抑制政府干预、抑制政府调控的经济政策,使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放大 (二)在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上,更推崇经济效率而相对忽视公平 与欧洲国家相对注重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不同,美国经济的现实运行中更注重效率的实现,而按照效率公平这两者互相替代、互为机会成本的基本关系,效率的实现是要以公平的丧失为成本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收人差距或贫富差异是较为严重的。在美国,约40%的人口只拥有全部财产总量中的5%。而另一部分约60%的人口,则占有了95%的财产,而且,大量财产又是被少数富豪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