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湖南少儿 作者:马素玲
前言
妈妈,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称呼。十月怀胎的艰辛在初为人母的喜悦面前又算得了什么,你可以为他倾其所有。 看着这个小宝宝一天天长大,会翻身了,会爬了,长牙了,会叫妈妈了,会走路了……你心里的幸福又怎能用语言表达? 当他学会了一些生活技巧以后,你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以轻松一下了。但是,这时你却发现这个小宝贝开始不听话了。你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处处和你对着干。你可能非常困惑和迷茫:这个小宝贝到底怎么了? 其实,这仅仅是个开始。孩子从两三岁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也就开始了和我们对着干的旅程。吃饭时,他会边吃边玩,还会挑食;该睡觉了,他却磨磨蹭蹭不上床;外出游玩时,该回家了他却赖着不走,甚至会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让你很没面子;去超市时,看到玩具非要买,虽然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同款的了,你讲道理也讲不通,他可能会一直赖到你买下才跟你一起离开;你告诉过他玩具玩过了要把它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可他就是弄得满屋狼藉…… 遇到这种情景,你能做到心平气和吗?脾气好的妈妈可能会循循善诱,不过这不一定管用;暴躁一点的妈妈可能就会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打孩子了。但是家里就这么一个小宝贝,打在孩子身上,痛在妈妈心里。我们是爱孩子的,难道非要用这种方式吗? 你可能认为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不再跟我们对着干了。可是,他也许会安静一段时间,但是青春期的到来,会让他进入第二个叛逆期。每个孩子的叛逆期长短不一样,但基本都会有这两个时期,有的会持续到青春期以后好几年。 你可能告诉过孩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为其他事情分心;你可能告诉过孩子不要沉迷于网络……但是,你却会发现孩子最近爱打扮了,还经常傻笑,经常关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出来;你可能发现孩子成绩直线下滑,却找不出原因;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你可能发现孩子到了家里跟你说不了几句话,你们之间已经无话可说…… 这绝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养育一个孩子真的这么难吗?他为什么不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呢?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再和我们对着干呢?平静下来之后,我们要开始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问题了。 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怎么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反感,又不影响你们之间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呢?本书会为你一一解答。
内容概要
如何让孩子不再跟我们对着干,相信很多妈妈都希望找到答案。本书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孩子对着干的原因,并指出了家长们种种爱的误区,告诉妈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让孩子不再与你对着干,怎样才能做一个明智的好妈妈,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孩子为什么会和你对着干
第一节 孩子生理要断乳
戒掉对心爱物品的依恋
改掉某些不良习惯
第二节 孩子心理也要断乳
摆脱对妈妈的情感依恋
具备独立思维和行动能力
第二章 孩子做的这些事,你遇到过吗
第一节 他消极对抗,让你束手无策
孩子爱磨蹭
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
第二节 孩子公然对着干
孩子不喜欢你为他做主
孩子经常说“不”
第三章 谁和谁对着干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过分溺爱
误区二 过分粗暴
误区三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误区四 教育孩子是小事、私事
误区五 不能跟孩子做朋友
第二节 妈妈与孩子,谁和谁对着干
了解孩子的想法
别给孩子消极暗示
到底谁在和谁对着干
第三节 你看问题的角度跟孩子一致吗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否过高
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第四章 孩子对着干,妈妈有责任
第一节 孩子和你对着干的目的
满足好奇心
宣泄心中的不满
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识
第二节 你的教育方式恰当吗
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尊重孩子的选择
放手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节 你与孩子的沟通顺畅吗
你陪孩子做游戏吗
你经常跟孩子谈心吗
你对孩子的话题感兴趣吗
第五章 这样做,孩子将不再与你对着干(一)
第一节 放低姿态,不与孩子较劲
不要让孩子仰视你
不要居高临下对孩子发号施令
蹲下来,以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第二节 不要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
不要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不要“拔苗助长”
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
第三节 用肩并肩代替面对面
与孩子面对面
多给自己五分钟
肩并肩胜过面对面
第四节 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怎么办
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早恋,怎么办
孩子有网瘾,怎么办
第六章 这样做,孩子将不再与你对着干(二)
第一节 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话题
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不干涉孩子交友
学点孩子们的时尚话
第二节 发现孩子优秀的一面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
正确的评价让孩子更出色
第三节 让孩子在赏罚有度中成长
赏识与批评,一个都不能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赏罚要有度
第四节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向孩子敞开心扉
第七章 做一个成功的好妈妈
第一节 与孩子做朋友
想想自己到底给了孩子什么
你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弄清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第二节 走出爱的误区
过分溺爱不是爱
强迫不是爱
功利的爱不是爱
无原则的爱不是爱
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
第三节 做个明智的好妈妈
一个70分的孩子就够了
注重爱的细节
删除多余的爱
不做专制的妈妈
做个快乐的妈妈
章节摘录
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 (一) 王女士对心理医生说:“我的女儿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她穿衣服很随便,给买什么就穿什么,最近却总为穿衣服和我闹别扭。有天早上,天不热非要戴帽子上学,我不让,她就很生气。让她把脏鞋换下穿上新鞋,她却怎么也不肯。我很生气,就将鞋子扔进水盆里,结果她竞穿着湿鞋走了。” (二) 有位家长催促女儿赶紧睡觉,别再看童话书,结果女儿不听又跑去玩游戏了。接下来,这位女儿不管妈妈说什么都像没听见一样,自己干自己的事。这位妈妈由于忙着写东西,就没再管女儿了。 (三) 凯凯喜欢玩拼图游戏,学会了简单的就要玩复杂的。妈妈告诉他,玩儿完后一定要自己收拾好。可是,凯凯总是开始满口答应,后来玩儿完就不管了。因此,妈妈说再也不给他买拼图了。过了一段时间。凯凯又要买拼图,妈妈说:“你没有遵守诺言,我不能再给你买新的了。”于是,凯凯开始软磨硬泡,一会儿大吵大叫,一会儿又开始掉眼泪,缠着妈妈一定要给他买。妈妈拗不过他,又给他买了新的拼图,并叮嘱下次一定要收拾好。凯凯一口答应,但时间一长,又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 (四) 饭菜已经摆上桌了,妈妈站在饭桌旁,叫了晗晗几次,晗晗还是自顾自地“忙”着。妈妈就奇怪了:这孩子干吗对我不理不睬啊?实在忍不住了,妈妈走到晗晗身边,才发现这个小宝贝在搭积木,小房子已经快完工了!妈妈走到晗晗身边时,晗晗才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妈妈,眼睛里满是疑问…… 每一个做妈妈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孩子一懂事,妈妈就不断地用言语和典故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按妈妈的要求去做,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上面的四个例子。 例子(一):王女士的女儿故意和妈妈作对,我们可以从妈妈的要求上找出原因。天气不热,孩子要戴帽子上学,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即使孩子“逆道而行”也没有关系,妈妈最多也是提出一个建议,但王女士过分专制,使孩子产生了抵抗心理。因此,妈妈不分析孩子的动机,只重复自己的要求,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例子(二):妈妈让孩子睡觉是对孩子好,可是妈妈说得太多,却没有督促孩子去执行。对于这样的妈妈,孩子便会得出一个结论:妈妈的话可听可不听,因为不听不会有什么后果。 例子(三):凯凯的妈妈开始因为孩子没有履行诺言,所以没有给他买拼图,但是没有坚持到底,最终还是给他买了。妈妈的这种做法,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妈妈说话不算数,只要自己想办法,最终都会达到自已的要求。妈妈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可以不尊重妈妈的决定。 例子(四):原来,晗晗并不是故意不理睬妈妈,只是他在做着自己的事,由于过于专心而没听到妈妈的呼唤。如果妈妈不走过去,就会认为孩子是在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可能就会对孩子发脾气,这样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好。 当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时,妈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然后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妈妈可以先把孩子带到安静的房间里,再跟他说话。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谈话的内容上来,而且能让孩子在和他人谈话时,有端正的态度。妈妈在跟孩子谈话的过程中不要喋喋不休,因为孩子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此时,无论你的心情多糟糕,也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因为孩子在时刻关注你脸上的表情。 你要充分重视孩子的话。如果孩子发现妈妈非常重视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妈妈说话。如果妈妈在孩子说话时总显得心不在焉,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节目,或还在看手中的书,那么孩子依葫芦画瓢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时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是因为他正在专注于感兴趣的事情。此时,妈妈应适当地多给孩子留点时间。事实上,如果总是打断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仅会让孩子更不愿意答理你,也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发展。P16-18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