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莫里斯·马夏尔 页数:228 译者:胡作玄,王献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每位数学家都知道布尔巴基的大名,一些人还知道有关布尔巴基来源的一些事,然而只有少数人知道整个故事。1935年,一群法国年轻的数学家决定写作一部分析的基本专著来代替当时的标准作,结果他们写成这部20世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数学巨著《数学原理》。
本书作者揭开了这个秘密社团的面纱,向我们表明布尔巴基成员如何通过热烈的辩论,学生式的幽默以及献身精神和艰苦工作,在60年间写出10部著作。本书对布尔巴基的起源,他们的会议,他们的讨论班以及布尔巴基成员本身有许多第一手的论述,书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照片。
作者简介
莫里斯·马夏尔,法国科学记者,专长为物理与数学。
书籍目录
第1章 布尔巴基群体的诞生
第2章 名字的故事
第3章 年轻异端反抗顽固教士
第4章 布尔巴基的《数学原理》
第5章 向公理与结构进军
第6章 布尔巴基著作的快照:滤子
第7章 布尔巴基讨论班
第8章 玩闹又庄重的男生
第9章 “为了人类精神的荣耀”
第10章 课堂上的新数学
第11章 一位不朽的数学家?
译后记
附录
章节摘录
大约3年后,为数不多的数学家决定要出版一本现代分析专著,布尔巴基这个名字就成了他的笔名。使用笔名的好处之一除了由此引发的民间传说和它创造的神话之外,还提供简单方法解决专著如何署名这个问题。对于布尔巴基的创建者来说,用撰稿人的一串名字或其首写字母是不可行的,何况这些人每年还要更换。虽然布尔巴基这个姓早在1935年的成立大会上就被采纳了,名字尼古拉直到后来才加上。起初,创建者们决定在姓前面加大写字母“N”,因为这个字母通常用于在课程公告中,表示授课教师当时尚未选定。1935年秋,当群体决定正式宣告布尔巴基诞生时,取什么名字这个问题首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布尔巴基成员想在《科学官,他吹牛说他可以吃任何东西,并驯服一只名叫克莱伯(Kl6ber)的雪貂和一只名叫布尔巴基(Bourbaki)的刺猬。这只刺猬是“一只非同寻常的聪明动物,一个淘气大王,什么东西都吃!……简直难以置信……怎么也喂不饱它……它像我一样……会吃任何东西!”贝贝里安表明数学家团体采用布尔巴基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可以反映他们打算撰写专著的野心勃勃和数学上的无所不包。不过,布尔巴基成员都未曾谈及米尔博的什么都吃的刺猬。至于拉乌尔·胡森,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读过米尔博的这本著作,即使他读过,我们也无从知道他在恶作剧中使用布尔巴基是否正是受那本书启发。安德烈·韦伊可能知道这本著作,他喜欢语言和文学,也是创立群体并给他取名字的主力,如果真是这样,势必会增加名字的吸引力。但是他也从未提过那只刺猬,尽管如此,韦伊想必一定喜欢拉乌尔·胡森的恶作剧,因为1930~1932年,他在印度生活时,曾把这个故事讲给他的青年数学朋友高善必(D.Kosambi)听。据莉莲·博利厄(LilianeBeaulieu)讲,当时高善必正和他的一个同事明争暗斗,韦伊建议他写一篇论文引用虚构的俄罗斯数学家布尔巴基的工作。因为上述那个同事肯定不会知道这位数学家及其工作,这样一篇文章将会挫一下他的傲气。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这一代的、甚至随后几十年的数学家,没有不知道尼古拉·布尔巴基的……我们中很多人曾是布尔巴基的热情追随者,相信他振兴了20世纪数学,并指出其发展方向……他们共有的理想主义观点重新塑造了20世纪的数学。 ——阿蒂亚,当代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阿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的获得者 莫里斯·马夏尔所写的书可以说是“权威的”,它在历史、人物及数学方面是可靠的,这本书十分具有可读性,也没有什么有争议之处。 ——《美国数学会注记》54:9,2007 在20世纪的数学发展过程中,布尔巴基学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按照数学结构整理成为一个井井有条、博大精深的体系,他们的《数学原理》成为一部新的经典著作,还是许多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与参考指南。这个体系连同他们对数学的贡献.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当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蓬勃发展的数学科学的主流。 ——胡作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