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彭微萍 页数:435
内容概要
《彭微萍临床经验集》共分3篇。第一篇为“常用中草药类编篇”,作者收集了188味常用中草药,详细介绍了每一味药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用法”,部分药还列有“附方”和“注意事项”,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许多临床用药经验。第二、第三篇分别为“伤寒论语译讲解篇”“金匮要略语译讲解篇”。作者精通古文,富有临床经验,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原条文作了通俗易懂的译解。《彭微萍临床经验集》对学习、研究、应用中草药及中医经典著作有助益,尤其适合城乡广大基层中医师阅读和使用。
书籍目录
常用中草药类编篇伤寒论语译讲解篇金匮要略语译讲解篇
章节摘录
四性五味简述 一、药性 药性有寒、热、温、凉4种,又叫“四气”。其中寒和热相反,是质的不同。寒和凉,热和温是相近的,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次于寒性的就是凉性,次于热性的就是温性。这些不同的药性,都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这就是说,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就是温热性的,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性质就是寒凉的。例如用生姜祛寒,用黄连清热,便是常见的事情。此外还有既不寒凉、也不温热的一部分药物,作用较为缓和,则谓之平性。虽实际上有寒、热、温、凉、平五气(或五性),而习惯上仍称“四气”(或四性)。概括地说,寒凉性的药物都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温热性的药物都有温中散寒、助阳通络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寒凉药都可治一切温热病,所有的温热药都可治一切虚寒病。因为每一种药有它一定的主治范围,绝不能生搬硬套。 二、药味 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叫做“五味”。这可以由嗅觉、味觉直接辨别出来。另有一种淡而无味的,一般认为只可附属于甘,不能另立一味,所以习惯上仍称“五味”。药物的味与治疗作用是有直接关系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