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蒂莫西·费瑞斯 页数:325 译者:张宪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写作前后历经12个寒暑,其中趣味盎然的人物轶事与严谨的科学论述,广受读者的好评与欢迎,在亚马逊网站的读者书评中,多位读者对它的喜爱甚至超过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本书讲述的是人类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获得目前所知宇宙空间和时间的全貌;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变过程——这段时间横跨近30(30年,从占希腊一直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从柏拉图、亚更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哈伯、温伯格、葛尔曼、海森堡、霍金……直至弦理论的提出。探讨宇宙的规模一方面越来越大,从肉眼可及的地球、太阳、无数个太阳(恒星)到银河系、无数个银河系(星系)和超星系;一方面却又越来越小,直探到物质极深处的次原:产单位;探索的时间也超越了万物存在的历史,回溯到宇宙诞生的那一刹那,而后才有了星球,也才有了生命以及以后的人类,并藉此找出我们在银河系和宇宙中的定位,所以,本书是一本——人类的寻根之作。
作者简介
蒂莫西·费瑞斯(Timothy
ferri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NASA长期太空探索顾问。撰写超过百篇的文章与评论,发表于《时尚》、《生活》、《滚石》、《读者文摘》等杂志和《纽约时报》上。曾荣获美图物理协会年度写作奖、太平洋克伦波克-罗伯斯天文学会颁发的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空间
第一章 星空下的沉思
第二章 宇宙到底有多大
第三章 地球大发现
第四章 太阳底下有新鲜事
第五章 伽利略的“罪”与罚
第六章 苹果树下的灵感
第七章 恒星离我们有多远
第八章 冲出太阳系
第九章 如小岛般的宇宙
第十章 爱因斯坦的天空
第十章 膨胀的宇宙
第二部分 时间
第十二章 化石会说话
第十三章 地球到底有多老
第十四章 原子与恒星的生老病死
第三部分 宇宙创生
第十五章 量子春秋
第十六章 对称之美与不美
第十七章 创世纪
第十八章 宇宙从哪里来
第十九章 寻找外星生命
第二十章 我思,故宇宙在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空间类老祖宗所想象的天空是在离头顶不远处;因此,当古代的苏美尔人、中国人及高丽人的天文学家沿着阶梯爬上石砌的庙塔观察星象时,乃理所当然地以为取得了有利的观测位置。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并不是如我们今日所说的可以避开一些尘埃和湍流的影响,而是他们觉得在庙塔上面更加靠近众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天空像一顶帐篷,以4座标示着大地4个角落的山丘撑起;既然山的高度都是有限的,天空也应该不会太高;古埃及夜空中一些巨大的星座就在人类头顶上方不远处游走,犹如慈母俯身亲吻睡梦中的孩子。古希腊人的太阳也很近,因此在希腊神话中,当伊卡鲁斯只飞到几千英尺(1英尺=0.3048米)高度时,太阳的热就把他翅膀里的蜡熔化掉了,这可怜的孩子遂坠入无情的爱琴海中。古希腊人的众星辰也高不了多少;当太阳神阿波罗之子费尔顿驾驶太阳失控时,就像一辆撞到路标的马车一般,冲进群星之中,然后弹回地面。其实,只要我们的老祖宗对空间的深邃稍微有点概念的话,就能充分理解恒星和行星在天空中画出的二维运动,并终究会思考到第三维度。自古苏美尔人的时代,也许更早,就有一批夜空学习者愿意花上整晚的时间,通过一排石头或木制的四分仪或手指头,极目眺望星空,并将所见景象一五一十记录下来。这是一件既孤独又繁琐的差事,但他们仍不厌其烦地做下去,究竟图的是什么?
编辑推荐
《银河系简史》讲述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都要从头顶上的那片天开始。日夜的交替、四季的更迭、星辰的闪烁、月亮的盈亏、日月食的奇象、彗星的倏忽来去、天体的种种周期运动……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人们对各种混沌未明的诸天异象,充满着高度的敬畏与神话遐想,也从运动的规律中找出了生活的指南: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在茫茫大海或荒漠中,依靠星象来辨别方向,于是我们有了历法,有了罗盘和计时器等实用生活工具。我们的祖先就是在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在敬天、畏天的不安中,一步一步迈向理性的科学探索,进而建立起今日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基础。《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美国物理学会年度好书荣获《纽约时报》二十世纪最佳图书之一,荣获普立策奖提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