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何正斌 页数:747
Tag标签:无
前言
2000年,我出版了两卷本著作《经济学300年》,由于才华横溢的刘戟锋博士的策划、审订,以及资深编辑郑久平先生的著作设计思想,出版后很受学生欢迎,社会上反响较好,算是给了我辛勤劳动很大的回报(2007年又出了修订版),并产生了写作另一本相互补充的著作的愿望。以郑久平先生的设想,它应该是《经济学300年》的姐妹篇,但无论从哪方面讲,《经济学通略》都是一本完全独立的著作。该书是2005年的选题,不能按时交稿,虽有几个研究生在身边,也不敢由他们分担任何工作,全凭个人劳作近3年,结果仍不满意,不能再对不起耐着性子一再等待的郑久平编辑了,最近脱稿,心情顿然轻松起来。(一)就我的理解,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说,为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它们是:①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②如何使国家强盛的问题;③什么体制有利于人民富裕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总的来说,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来衡量经济生活中的是与非,对与错。古代思想家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反物质生活追求、崇尚精神和道德情操的。这样的价值观念体系建立在物质资源由上天赐予,物质财富应大体由全体人民共同享用的基础之上。所谓公平正义的各种准则都是从这一基本理念引申出来的。一个人希望通过劳动获得更多个人财富,是违反公平正义的;商品交换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等价交换,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不公平的;货币加剧了交换的不平等,而且出现了以货币赚取更多货币的借贷行为,更不符合公平正义。
内容概要
《经济学通略(套装上下册)》共分三篇,第一篇,“公正经济学”;第二篇,“强国经济学”;第三篇,“民富经济学”。这三篇看起来互相独立,其实是有历史血肉联系的三个部分,不能完全分开来读。现代以来的经济学理论在上述三个问题上其实没有本质性的进展,数学的运用使经济学变得高深莫测,但其思想却很大程度上没有超过上述内容。现代经济学方法被运用到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我们看到了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被广泛运用,因而在内容上也变得比以前要丰富一些,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补充了许多新内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内容,但即使留下它们到以后合适的机会给予阐述,也不会影响本著作的“通”性。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公正经济学第1章 公正经济学第2章 欲望经济发展第3章 公平正义比财富重要第4章 经济发展的道德问题第二篇 强国经济第5章 重商主义第6章 金银与国家富强第7章 外贸盈余可致国家富裕第8章 国家干预主义第9章 国家干预主义案例分析第10章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第11章 科尔伯特主义第12章 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第13章 殖民主义第14章 重商主义政策与近代制度转型第15章 强国战略与富国战略第16章 经济政策与军事政策的结合第17章 经济、军事一体化政策的成功与失败第18章 把产权配置给实业家第19章 重生产,还是理投机和消费第20章 法国:成于权力,败于权力第21章 重商主义评论第22章 重商主义与现代中国第三篇 民富经济学(上):民富经济学家的民富论第23章 民富经济学家人谱第24章 威廉·配第的“劳动致富论”第25章 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由民富论”第26章 弗朗索瓦·魁奈的“自然秩序论”第27章 亚当·斯密的“分工致富论”第28章 大卫·李嘉图的“利润民富论”第29章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民富第30章 让·巴蒂斯特·萨伊的“共荣论”第31章 西斯蒙第的“小生产致富论”第32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改良论”第33章 西尼尔和巴师夏的“和谐论”第34章 第四代古典经济学家的民富论评论第35章 伟大的马克思与制度苦命第3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苦命含义第37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第四篇 民富经济学(下):民富说第38章 劳动能致富第39章 劳动价值论第40章 劳动者的贫困化与出路第41章 经济自由权实现民富的条件第42章 经济自由权实现民富的条件第43章 经济自收下的秩序第44章 经济自由权实现民富的三个问题第45章 贸易盈余与民富无关第46章 贸易自由可致人民富裕第47章 贸易自由实现民富的条件第48章 致富就是资本不断地扩大循环第49章 经济均衡与实现致富第50章 资本循环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第51章 有利于民富分配第52章 各种收入份额的确定第53章 小政府、大社会第54章 政府的规模与税收第55章 国防比财富重要第56章 富裕国家在战急中将处在优胜的地位
章节摘录
第l章 哲学家的经济学我比较倾向于说,事物只要是愉快的就是好的(如果它没有其他后果的话),而事物只要是痛苦的,那就是坏的。苏格拉底1.从世俗哲学家到宗教哲学家首先思考社会经济问题的哲学家,既有世俗哲学家,亦有宗教哲学家。在西方,古希腊时期是世俗哲学家在思考社会经济问题,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学派学者和斯多噶派学者等。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当基督教在西欧取得统治地位后,是宗教哲学家——被人称为经院哲学家——在思考社会经济问题。宗教哲学家的经济学,主要是分析说明经济现象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当然这个“法”,依据是基督教的教义标准。宗教哲学家主要有:托马斯?阿奎,约翰?加尔文等。在东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经济问题的言论,涉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主要是儒、道、名、法、墨五家,后来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取得正统地位。不同的是,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中央行政管理系统,主管经济的大臣们政策措施和施政建议,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看法和解决之道。中国的主要哲学的重要依据。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同时又是经济学家,著名者有英国的约翰.洛克、大卫。休谟、边沁等,以及德国的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等。是这些哲学家为后来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编辑推荐
《经济学通略(套装上下册)》:人是自然之子,生而平等,获得财富固然幸运,但如果奢侈浪费则是他的不幸;应关心他人,用以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人们应共享财富,至少不排除他人享用财富,应相互关爱和合作。幸福是合理欲望的满足,受人爱載和有安全感,合作应是诚实的,以同样价值的东西相互交换,欺诈和以不是财富的东西谋取个人利益,有违公平正义。人的缺点是认识不到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贪婪,关心个人利益胜过关心整体利益。人应抑制贪欲,多行善事,品格诚实,应追求公平正义胜过追求物质财富。如果人民把他(她)所拥有的资源(货币、土地、知识、技能……)投入能产生最大利益的地方,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就能实现富裕。如果是自由的,利已动机驱使必然会使他(她)的资源找到最有利的用途。自由是向和谐的,每个人都将得到合适的份额。自由是走向发展的,每个人都将实现富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