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曾勇,曾晓
前言
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百业诸兴,医学发达。若名医,则黄帝时代浮邱子种苦荚于浮邱冈,洗药道水,道澧之名始此;汉苏耽以庭中井水、橘叶治疗天下疾疫,橘井佳话,流传古今。若论著,则长沙马王堆古医书14种,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者毕具,乃中医基础理论渊源;炎帝著《神农本草经》,尝百草以疗疾病,论药365种,乃中医药物渊源;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论病证分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标本缓急、传变规律,论治法分汗、下、清、和及汤液针砭,论方药,载方375首,用药384种,乃中医临床医学渊源。中国医学三大渊源均源于湖南,湖南医学可谓中国医学之滥觞,稀世之圭璧。《文赋》日:“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湖南有此,则光照华夏。其后,自秦汉至晋隋,历经战乱,百业堕废,医学不振。唐宋以降,荆湘之经济繁荣,文风昌盛,医学崛兴,名医迭起。许多医家宏识孤怀,涵今茹古,湛深古典医籍而不为古学所囿,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独辟蹊径,创新立异,著书立说,汇成浩瀚的荆湘医籍,其学术理论、临床经验薪火相传,恰如晶莹之玑珠,诚为医学之醍醐。许多医家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活人无计,为湖南民众的医疗保健及人口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名留史册。
内容概要
《湖南中医源流》内容简介: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百业诸兴,医学发达。若名医,则黄帝时代浮邱子种苦荚于浮邱冈,洗药道水,道澧之名始此;汉苏耽以庭中井水、橘叶治疗天下疾疫,橘井佳话,流传古今。若论著,则长沙马王堆古医书14种,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者毕具,乃中医基础理论渊源;炎帝著《神农本草经》,尝百草以疗疾病,论药365种,乃中医药物渊源;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论病证分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标本缓急、传变规律,论治法分汗、下、清、和及汤液针砭,论方药,载方375首,用药384种,乃中医临床医学渊源。
书籍目录
渊源篇一、概论二、最早的医学文献三、经络学说的雏形四、疾病诊治的确立五、药物方剂的产生六、养生保健学的形成七、性医学的起源八、胎产九、祝由十、关于炎帝与《神农本草经》十一、关于长沙太守张仲景学术篇一、概论二、朱佐三、曾世荣四、熊廷良五、罗国纲六、黄朝坊七、周学霆八、任瞻山九、谢楚珍十、蔡贴绩十一、郑玉坛十二、杨尧章十三、朱增籍十四、李纪方十五、刘裁吾十六、欧阳履钦十七、孙鼎宜十八、吴汉仙十九、何舒人物篇一、概论二、黄帝时代医林人物三、汉代医林人物四、晋代医林人物五、唐代医林人物六、宋代医林人物七、元代医林人物八、明代医林人物九、清代医林人物十、清以后医林人物医籍篇一、概论二、医经三、伤寒、金匮四、温病五、脉学六、针灸、经络七、方剂八、本草九、内科十、外科十一、妇科十二、儿科十三、喉科附:眼科、齿科十四、医史十五、医案十六、医话十七、养生十八、综合十九、杂录二十、饮食卫生二十一、个人丛书附唐成之收藏医书纪要附录湖南少数民族医药源流简介一、湖南省少数民族医药概况二、湖南少数民族医药历史人物三、湖南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参考书目索引一、人名索引二、医籍索引
章节摘录
马王堆出土的其他4种医书写在200枚简牍上,共订为两卷。其书写方法是:133枚竹简订为1卷,依次抄录《十问》及《合阴阳方》二书。另67枚简牍订为1卷,其中前11枚为木简,抄录《杂禁方》一书,后56枚为竹简,抄录《天下至道谈》一书。(二)医书的类别和字数如果按照西汉官修的目录学《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的前身)的分类法,以上医书可分为四类:属于“医经”类的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属于“经方”类的有《五十二病方》。属于“神仙”类的有《却谷食气》、《导引图》、《胎产书》、《杂禁方》。属于“房中”类的有《养生方》、《杂疗方》、《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但是,这种汉代的医书分类方法并不完全切合实际,因此按现代的医书观点分析,这14种古医书可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是有关预防医学思想,属于卫生学的:其中包括医疗体育的专著《导引图》,利用呼吸运动达到保健目的的《却谷食气》,以及在《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中所记录的一些有关强身益气的方剂。其二是有关医学基础理论的:其中包括论述生理、病理的十一经脉学说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诊断专书《阴阳脉死候》,论述灸疗感传现象及砭石治疗理论的著作《脉法》。论述胚胎生理及孕妇调摄的《胎产书》以及关于养生理论的《十问》、《天下至道谈》等书。
编辑推荐
《湖南中医源流》:湖湘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