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7-1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马科斯,Marcus du Sautoy 页数:356 译者:孙维昆
Tag标签:无
前言
欢迎你来数学圈,那是我们熟悉而陌生的园地。 我们熟悉它,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走过多年的数学路,从123走到6月6( 或7月7),从课堂走进考场。然后,我们把它留给最后一张考卷,解放的头 脑,不再为它留一点儿空间。我们也陌生,模糊的记忆里,是残缺的公式 和零乱的图形,是课堂的催眠曲,是考场的蒙汗药……去吧,那些被课本 和考卷异化和扭曲了的数学;忘记那一朵朵恶之花,我们会迎来新的百花 园。 “数学圈丛书”请大家走进数学圈,也走近数学圈子里的人。这是一 套新视角下的数学读物,它不为专门传达任何具体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而以“非数学的形式来普及数学”,着重宣扬数学和数学家的思想和精 神。它的目的不是教人学数学,而是改变人们对数学和数学家的看法,让 数学融入大众文化,回到人们的生活。读这些书不需要智力竞赛的紧张, 而是要一点儿文艺欣赏的平和。你可以怀着360样心情来享受数学,经历它 的趣味和生命,感悟符号背后的情感和人生。 没有人怀疑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诺大的“文化”。却往往将数学 排除在外。当然,从人数来看,数学家在文化人中顶多占一个测度为零的 空间。但是,数学的每一点进步都影响着整个文明的根基。借一个历史学 家的话说,“有谁知道,在微积分和路易十四时期的政治的朝代原则之间 ,在古典的城邦和欧几里得几何之间,在西方油画的空间透视和以铁路、 电话、远距离武器制胜空间之间,在对位音乐和信用经济之间,原有深刻 的一致关系呢?”(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导言》)所以,数学不在象牙 塔,就在身边。上帝用混乱的语言摧毀了石头的巴比塔,而人类用同一种 语言建造了精神的巴比塔,那就是数学。它是艺术,也是生活;是态度, 也是信仰;是最复杂的简单,也是最单纯的完美。 数学是生活。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说生活离不开算术,技术离不开 微积分;而是说数学本身也能成为大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很多人感 觉数学枯燥无味,是因为他把数学从生活中赶走了。当你发现一个小公式 也像一首小诗那么多情的时候,还忍心把它忘记吗?大家能享受“诗意的 生活”,从这点说,数学是一样的。 数学的生活很简单。如今流行着很多深藏“大道理”的小故事,那些 道理多半取决于讲道理的人的态度和立场。它们是多变的,因为多变而被 随意扭曲,因为扭曲而成为多样选择的理由。在所谓“后现代”的今天, 似乎一切东西都成为多样的,人们像浮萍一样漂荡在多样选择的迷雾里, 起码的追求也失落在“和谐”的“中庸”里。数学能告诉我们,多样的背 后存在统一,极端才是和谐的源泉和基础。从某种意义说,数学的精神就 是追求极端,它永远选择最简的、最美的,当然也是最好的。数学决没有 圆滑的道理,也不为模糊的借口留下一点儿空间。 数学生活也浪漫。很多人怕数学抽象,却喜欢抽象的绘画和怪诞的文 学。可见抽象不是数学的罪过。艺术家的想象力令人羡慕,而数学家的想 象力更多。希尔伯特说过,如果哪个数学家一旦改行做了小说家(真的有) ,我们不要惊奇——因为那人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做数学家,却足够做一个 小说家。懂一点儿数学的伏尔泰也感觉,阿基米德头脑的想象力比荷马的 多。我们认为艺术家最有想象力,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太缺乏想象力。 数学是明澈的思维。生活里的许多巧合——那些常被有心或无心地异 化为玄妙或骗术法宝的巧合,也许只是自然而简单的数学结果。以数学的 眼光来看生活,不会有那么多的模糊。有数学精神的人多了,骗子(特别是 那些穿戴科学衣冠的骗子)的空间就小了。无限的虚幻能在数学找到最踏实 的归宿,它们“如龙涎香和麝香,如安息香和乳香,对精神和感观的激动 都——颂扬。”(波德莱尔《恶之花·感应》) 数学是奇异的旅行。数学在某个属于它们自身的永恒而朦胧的地方, 在那片朦胧的土地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三 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而且三分每一条中线;在那片朦胧的土地上,还存在 着无数更令人惊奇的几何图形和数字的奇妙,等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 数学是纯美的艺术。数学家像画家和诗人,都创造“模式”,不过是 用思想来创造,用符号来表达。数学的思想,就像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文 字,以和谐的方式组织起来。数学的世界里没有丑陋的位置。在数学家的 眼里,自己笔下的公式和符号就像希腊神话里的那位塞浦路斯国王,从自 己的雕像看到了爱人的生命。在数学里,在那比石头还坚硬的逻辑里,真 的藏着数学家们的美的追求,藏着他们的性情和生命。 数学是精神的自由。惟独在数学中,人们可以通过完全自由的思想达 到自我的满足。不论王摩诘的“雪地芭蕉”还是皮格马利翁(Pygmalion)的 加拉提亚(Galatea),都能在数学中找到。数学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约束 数学的还是数学。 数学是永不停歇的人生。学数学的感觉就像在爬山,为了寻找新的山 峰不停地去攀爬。当我们对寻找新的山峰不再感兴趣,生命也就结束了。 不论你是不是知道一点儿(或很多)数学,都可以走进数学圈,孔夫子 说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君子乐之”, 就走进了一种高远的境界。王国维先生讲人生境界,是从“望极天涯”到 “蓦然回首”,换一种眼光看,就是从无穷回到眼前,从无限回归有限。 而真正圆满了这个过程的,就是数学。来数学圈走走,我们也许能唤回正 在失去的灵魂,找回一个圆满的人生。 1939年12月,怀特海在哈佛大学演讲《数学与善》中说,“因为有无 限的主题和内容,数学甚至现代数学,也还是处在婴儿时期的学问。如果 文明继续发展,那么在今后两千年,人类思想的新特点就是数学理解占统 治地位。”这个想法也许浪漫,但他期许的年代似乎太过久远——他自己 曾估计,一个新的思想模式渗透进一个文化的核心,需要1000年——我们 的希望是,这个过程会快一点儿,更快一点儿。 最后,我们借从数学家成为最有想象力的作家的卡洛尔笔下的爱丽思 和那只著名的“柴郡猫”的一段充满数学趣味的对话。来总结我们的数学 圈旅行: “你能告诉我,我从这儿该走哪条路吗?” “那多半儿要看你想去哪儿。”猫说。 “我不在乎去哪儿——”爱丽思说。 “那么你走哪条路都没关系,”猫说。 “——只要能到个地方就行,”爱丽思解释。 “噢,当然,你总能到个地方的,”猫说,“只要你走得够远。” 我们的数学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不论怎么走,只要走得够远, 你总能到某个地方的。 李泳 2006年8月
内容概要
《素数的音乐》讲述了天才人物在搜寻“有什么公式可生成素数”等答案时发生的故事,以及这个谜题的答案将在电子商务、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广泛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英)索托伊
书籍目录
欢迎你来数学圈第一章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第二章 算术的原子第三章 黎曼的数学照虚镜第四章 黎曼假设:从随机素数到规则零点第五章 数学接力赛:黎曼革命的实现第六章 拉马努扬,谜一般的数学家第七章 数学的迁徙:从哥廷根到普林斯顿第八章 思想的机器第九章 计算机时代:从头脑到台式计算机第十章 破解数字和密码第十一章 从规则零点到量子混沌第十二章 拼图玩具中消失的一片致谢进一步的阅读材料网站索引
章节摘录
图灵对机器的热爱来源于一本书。1922年,在图灵10岁的时候,他得 到的礼物是棒球,在一起的还有一本书——埃德温·坦尼·布鲁斯特 (Edwin Tenney Brewster)所著的《每个儿童应该知道的自然奇观》,正是 这本书激发了童年图灵的想象力。这本书出版于1912年,书中给出了自然 现象的解释,但是并不仅仅是让小读者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布鲁斯特 关于生命的描述特别地具有启发性,为将来图灵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打下了 基础: 当然,生命就是一台机器,是极其复杂的机器。虽然比任何手工制作 的机器都要复杂千万倍,但仍然是一台机器。曾有人将生命比作一台蒸汽 机,但那是在我们对生命工作原理了解之前的事,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台 内燃机,就像是汽车、轮船和飞机的发动机一样。在学校里,图灵热衷于 发明和制作一些新东西:可以重新加墨的钢笔,甚至是打字机。直到他在 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成为一名数学本科生,这些爱好仍然伴随着 他。尽管图灵比较内向和孤独,和很多前辈一样,他在数学提供的绝对确 定性之下找到了安全感。同时他对于发明创造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他一直 关注着那些能揭示抽象问题结构的物理机器。作为一名本科生,图灵研究的首个结果是试图理解抽象数学与奇异自 然界交汇处的问题。他的出发点是抛硬币这个实际问题,而结果则是对任 何随机实验所产生结果的复杂理论分析。像厄多斯和塞尔伯格那样,在完 成自己的证明之后,图灵失望地发现这个结果已经在10多年前由芬兰数学 家林德博格(J.w.Linderberg)得到,并被称为中心极限定理。后来数论学家发现中心极限定理为估计素数个数提供了全新的思想。黎曼假设曾断言,真实素数个数与高斯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应该是与抛一枚 公平硬币得到的误差相同;但是中心极限定理则揭示了素数的分布不可能 用抛硬币模型来模拟。素数并不遵循中心极限定理对随机测量做出的修正 。由于统计学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给定数据,因此从图灵和林德博格的中 心极限定理的观点来看,虽然素数与抛硬币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并不是 一回事。图灵关于中心极限定理的证明虽然不是最早的,但已经足够证明他的 才能,他也因此被选为国王学院的成员,那时他才22岁。不过在剑桥的数 学圈子中,图灵仍然是孤独的。当哈代和利特伍德为数论中的经典问题奋 战时,图灵宁愿在数学教条之外进行探索,与其阅读同时代人的文章,他 更愿意做出自己的结果。和塞尔伯格一样,他将自己排除在传统的学术圈 子之外。除了这种自加的孤独,图灵也注意到了正渐渐逼向数学的一场危机。剑桥的数学家纷纷讨论着一位年轻奥地利数学家的工作。数学曾经给予图 灵安全感,但是现在某种不确定性却被放置到了数学的中心。哥德尔和数 学方法的局限性 在自己的第二个问题中,希尔伯特希望数学界能给出一个证明,证明 数学中没有矛盾存在。古希腊人创造数学时,是将它作为由定理和证明构 成的一门学科,而出发点则是那些看上去不证自明的关于数的真理。这些 真理被称作是数学中的公理,是数学花园得以盛开的种子。自从欧几里得 给出关于素数的第一个证明以来,正是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之上数学家利用 逻辑推理扩展了我们对于数的认识。但是希尔伯特对多种几何学的研究,使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是否能肯定地说,我们永远都不会碰到一个既正确又错误的命题。我们究竟能多么肯定地认为不存在两条从公理出发的推理步骤,其中一条 能证明黎曼假设正确,另一条同时能证明黎曼假设错误。希尔伯特肯定地 认为利用数学逻辑可以证明,在数学中不存在这样的矛盾。在希尔伯特的 观点中,23个问题中的第二道只不过是保证数学大厦的整齐有序而已。在 包括罗素——哈代和利特伍德的哲学朋友——在内的一些人发现某些数学 中的矛盾之后,这个问题开始得到了重视。虽然罗素的不朽巨著《数学原 理》找到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个方法,但却激发了更多人对希尔伯特第二 问题的关注。在1930年9月7日,希尔伯特被授予柯尼斯堡荣誉市民的称号。这是他 热爱的故乡。这一年也是希尔伯特从哥廷根退休的一年。他在演讲的最后 号召所有的数学家:“Wir mussen wissen.Wir werden wissen.”(“我们 必须知道,我们也将会知道!”)在演讲之后,他被邀请去录音棚将最后一 段录下,以供广播播放。现在你可以在录音中“我们必须知道”后面听到 希尔伯特的笑声。但是希尔伯特不知道的是,在他发出笑声的前一天,有 一场会议在附近的柯尼斯堡大学召开,25岁的奥地利逻辑学家科特·哥德 尔(Kurt Godel)作了一场报告,这次报告彻底地摧毁了希尔伯特的世界观 。在童年时期,哥德尔被称为“Herr Warum”——问题先生——因为他 总有着无穷的问题。儿时的风湿热给他的心脏带来了影响,并留下永久的 抑郁症。到他晚年的时候,抑郁症变成了完全的偏执狂。他总是认为有人 试图毒害他,于是他绝食直至死亡。但是在他25岁时,哥德尔摧毁了希尔 伯特的梦想,并导致了数学世界中的一场风暴。在自己的论文中,哥德尔将自己的好奇心转向希尔伯特那些涉及数学 核心的问题。哥德尔证明了,数学家永远不可能证明拥有希尔伯特所渴求 的坚实的基础,利用那些数学公理永远也不可能证明这些公理不会导致矛 盾。那通过修改某些公理或者加上一些公理,能不能改变这个状况呢?答 案也是否定的。哥德尔告诉我们,不管为数学选择什么样的公理,它们都 不能被用来证明其中不存在着矛盾。数学家称一组公理是相容的,如果它们不会导致矛盾。我们可以在选 择公理的时候,保证它们不会产生矛盾;但是在使用这些公理的时候,会 不会得到矛盾就无人知晓。也许从某组公理出发可以证明相容性,但这只 是一部分的成功,因为对于这组公理的选择的相容性仍然是一个问题。这 就像希尔伯特希望通过将几何转化为数来证明几何的相容性,但是这导致 的问题就是算术的相容性。(P175-179)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