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李德新 主编 页数:3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材,以及执业中医师考试的需要,本教材的修订编写坚持“确保本科水平,理论够用为度,突出成教特色,重在实用,便于自学”的原则,在认真总结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和全日制统编教材的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当今学术界关于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研究的优秀成果,尽量反映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力求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唯物辩证观
五、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六、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七、《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一、气和气一元论的含义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脏象
第一节 五脏
一、心(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附:精室)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一、神志活动与五脏调节
二、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
三、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
四、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
五、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六、生长生殖与五脏调节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第一节 气
一、医学之气的含义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循行
第三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和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和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和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分类的方法
二、正常体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常见的病理性体质
二、体质与病因
三、体质与发病
四、体质与病机
五、体质与辨证
六、体质与治疗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
二、饮食
三、劳逸
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寄生虫
三、胎传
四、环境因素
第七章 病机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健康与疾病
二、发病原理
三、发病类型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调
四、津液失常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四、脏腑关系失调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三、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一、痊愈
二、死亡
三、缠绵
四、后遗
五、复发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
第一节 养生
一、天年、衰老和养生的概念
二、衰老的发生机制
三、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三节 治则
一、治则的概念
二、基本治则
附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黄帝内经》可以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中国古代的解剖学成就为中医学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奠定了形态学基础。(五)中国古代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一般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语言学等除外),包括政治学、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生产、政治、军事、法律、道德、宗教、美学、艺术等社会环境要素,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中,尤以科学伦理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为大。科学伦理规范规定着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科学伦理规范是科学观念和道德的规范,是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学活动的行为准则,其核心问题就是不损害人类的生存条件(环境)和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重视人伦和谐,强调“仁者爱人”,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注重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伦理上,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把“爱人”作为根本的道德准则。它规定着中医学的科学伦理规范。中医学强调,在天、地、人三才之内,唯人最贵,不仅注重天人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且视人的生命至尊至贵。仁爱救人是医德的基本原则,所谓“医乃仁术”。医生应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具有普济众生,恻隐仁爱之心,处处为病人着想,以不计名利、全力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医德的标准。“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人生活在社会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医学观,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而且尤为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从形体一神志一环境,即生物一心理一环境的和谐统一,来认识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在环境因素中,尤为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并以此来指导医学科学的实践活动。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必要的条件。科学理论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而构建的特殊体系。科学理论的概念、定律、原理等知识元素构成了科学理论的结构。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发达,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观、方法论和医学观的基础。在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运用朴素的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以往的医药学实践经验和生物科学,特别是解剖学、生理学等科学事实进行系统地总结、概括,形成了中医学的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论结构,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
编辑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修订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